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報名已接近尾聲。從目前看,各高校的報名方式都改已為學生自薦,申請條件更為明確、細化,稽核標準更加實際、嚴格,各高校對自主招生的面試考核也愈加重視……加之,時間緊迫的各高校“撞車”,考生面對新變化難以適應的狀況,一些專家評論,今年高校自主招生註定是一場慘烈的戰役。
考生參加高校自主招生“自信滿滿”的同時,切實做到以下幾點:
1、要勇於自薦,自行報名個人心儀的高校。
以往高校自主招生考生報名的方式多是“中學推薦”和“學生自薦”相結合,但今年教育部對於高校自主招生的考生報名明確規定只有一條通道,即學生自薦、高中稽核、網上報名、高校篩選和考核。已取消往年的“中學推薦”這一報名方式,高校自主招生報名入口向所有的考生開放。這已成為今年高校自主招生的一重大變化。
北大、清華3月15日“相約”公佈了其特殊型別招生計劃的招生簡章,兩校特殊型別的自主招生計劃都予以保留,卻做了較大的調整。比如北京大學將“中學校長實名推薦”改為“博雅人才培養計劃”,取消了以往的推薦學校限制和推薦名額,完全由學生自願報名。清華大學的選拔方式中也不再提及“中學推薦”這一渠道,所有符合要求的學生都可以通過網路自行報名。高考自主招生取消“中學推薦”,不向中學“分配指標”的做法是一種平等競爭的體現,避免導致一些中學“強者愈強”、催生出一批“超級牛校”,客觀上加劇資源集聚效應,進一步拉大城鄉差距和校際差距。今年由考生向試點高校直接提出申請,意味著所有符合條件的考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專長和興趣報名,中學不再分“三、六、九等”,也不再有以往推薦學校的限制和推薦名額的限制,而是都擁有了自主申報的同等權利,從根本上解決了機會均等問題。考生要認清高考自招的這一變化,珍惜機會,勇於自薦,不誤時機,按照個人的意願,通過網路自行申報個人心儀的高校。
2、要明確所報高校選拔標準,個人心理充分準備。
往年,每到高校自主招生季,“三大聯盟”撞車,自主招生“三國殺”,使得以推動多元選拔錄取模式形成的自主招生屢屢被社會質疑為“小高考”、“掐尖兒”。今年,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筆試聯盟取消,“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成為各高校自主招生的核心和遵循。
按照這一導向,各高校自主招生選拔的標準也有所改變,比如北大今年自主招生主要面向國內外相關專業學習實踐活動中取得的優異成績者:有發明創造或參加科技類、人文社科類競賽全國決賽或國際比賽獲得優異成績者;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獲得優異成績者。清華今年自主招生則主要招收三類學生:具有各學科競賽突出特長的學生;在科技發明、研究實踐、文學創作、創意創新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現的學生;在語言、邏輯、智力、記憶、國學等方面具有特殊天賦或才能的學生。人民大學今年則首次要求考生提供所報專業高中課程任課教師課程學習評價意見,比如中共黨史專業和考古專業都要求歷史老師寫出評價意見,漢語言文學和國學也要求語文老師寫出評價意見。除了報名條件外,人民大學還對每個專業的複試內容、形式以及各自所佔比重作出了明確規定,比如中共黨史專業,面試佔60%,筆試佔40%;國學面試和筆試各佔50%。
考生要全面瞭解所報高校錄取的相關條件,清楚該校招生簡章的要求和選拔的標準,個人做到心中有數,準備充分,屆時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要敢於面對所報高校專家組教師,個人素質優秀表現。
今年教育部對高校自主招生的筆試科目做了限制,“如需筆試,考試科目原則上一門、不超過兩門,”明確規定了面試考核所佔的比重,並且規定了相應的時間。按要求於6月10日至22日自主招生高校完成考核,確定入選資格考生名單、專業及優惠分值,並報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公示。這就決定了考生到所報高校面試考核,是一個不可迴避和必須十分重視的問題。
高校自主招生面試內容靈活多樣,個別高校直接根據考生申請材料確定進入面試的合格考生名單。面試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反應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興趣愛好及知識面拓展情況等。人大的自主招生形式創新,比如其考古專業的面試中,既有學術講座、參觀博物館、考古工地實踐等,還會讓考生利用一到兩天時間直接參加考古挖掘等。
考生自主招生面試或參加相關活動考核時,怎樣才能得到主考官的認可拿到高分呢?總的來講,要表現出自己的獨立思考、獨到眼光,隨時掌握個人表達的主動權。面對面交流時,專家組一般提的問題無標準答案,都留有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考生回答得對與錯並不是考查的重點,主要是考查考生的綜合素質。如思想品德、思維方式、邏輯能力、對社會的觀察與思考、學習研究潛力、社會組織能力以及專長特長等方面,專家組會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可塑性。只要考生對問題有自己的獨立思維和獨到見解,往往便會得到高分。老師還肯定會就考生的興趣、獲獎情況以及相關學科知識的儲備,尤其是特長方面的情況進行提問等等。
考生參加各項考核活動時,切記要認真領會專家組老師安排的各個環節的意圖,及時跟進,步步相隨,一絲不苟。眼看、腦轉、手腳動作,有條不紊地操作到位,表現出個人的心機城府、從容不迫、完全勝任的狀態。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參加面試或是各種考核活動,都不要緊張,具有一顆平常心、平靜心,坦然應試,自然應對,有板有眼,完善地表達出個人看法即足矣。
總之,對高校自主招生面試考核,平時要多積累,多關注社會的重大問題,多讀課外書籍及對某些文學作品的評價等,深入社會生活,增加社會閱歷等,事先可以上網大致瞭解一下自己所報院校的情況,以免專家組老師考查對申報院校的瞭解和認識程度等。要注重個人具備優秀的整體素質,時時、事事,每一個行動、每一個動作都表現出自己高雅的氣質,與專家老師對坐、接觸、交流,平心靜氣,語言溫和中速,口齒清晰流利,積極回答和爭取引導專家提問,你便會得到面試考核老師給你的高分。
4、要把握自己的重點學科課程,盡顯個人的學科特長。
考生要明確自己的重點學科,知道哪是自己的學科特長。教育部陽光高考網已釋出的國內各高校自主招生方案中,均明顯的看出了其報名條件較往年更為看重“學科特長”。在今年華東師大自主招生方案中,報名條件被表述為在興趣、特長、愛好、個性發展等方面具備明顯專業學習優勢或特長,或在課外學習、研究課程、學術探索、發明創造、文學創作等方面有突出才華並取得一定成果;在高中階段獲得過下列獎項者:數理化類學科競賽榮譽,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資訊學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省級決賽二等獎及以上的;語文學科競賽榮譽,如“新概念作文大賽”、“全國創新英語作文大賽”二等獎及以上的等。在今年東華大學自主招生方案中,招生物件也被分為四類,如高中階段參加全國性重大比賽或國際競賽獲獎者;在省級數學、物理、化學、英語、計算機、資訊、作文和創意設計等競賽中獲獎者;參加創意性實驗、創新性研究或探究性學習並取得一定成果者。
一些考生認為文藝特長是在省、國家獲了獎,體育特長是在省、國家拿到了名次,舞蹈也是在省、國家名列前茅等這才是高校自招的特長生,但實際上還不止這些,也包括諸多的專業特長。比如繪畫是建築類專業的學科特長;語言能力特別是外語的語言能力是語言類專業的學科特長;綜合素質是財經類專業的學科特長等等。有一個考生每科成績都不錯,但都沒有特別突出的優勢。問他你哪一學科比較擅長和特別愛好呢,他說沒有。又問他你平時喜歡玩什麼呢,他想了想,不情願的說他愛玩石頭。他對石頭很感興趣,非常喜歡,收集了大量的岩石,並能說出石頭的成因和特點。這就是典型的地質學方面的特長,他申報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自主招生,最後被該校地質學專業錄取。
還有些考生沒有特別明顯的“特長”,但其綜合成績、單科成績比較突出,也同樣可以作為高校自主招生的申報條件。比如2015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報名條件第3條:單科成績年級排名前1%的高中畢業生;上海外國語大學報名條件規定:高三外語成績排名在全年級前5%以內;西安交通大學報名條件規定:高中階段數學、物理或化學單科成績特別優秀,單科平均排名在全年級前5%的學生等,也都可以參加相關高校的自主招生。
考生要認識把握自己的重點學科,發揮個人的優勢,深鑽細研,廣開思路,在考試和麵試上突出個人的成績,盡顯自己的學科特長之長。
5、要大膽“胡思亂想”,彰顯個人的創造創新潛質。
今年全國90所具有自主招生資格試點高校招生簡章出臺的一個共性條件:就是要求考生具創新潛質。高校自主招生主要招錄具有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挑選所謂的“偏才、怪才”,具有一定特長,即有“絕活”的考生,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考生的創新潛質是個人潛在的創新素質,是其潛在的創新能力和創新天賦。創新潛質從哪裡來?從考生大腦的“胡思亂想”而來,從他們的獨立思維的無限想象中而來。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實踐證明,創造性的想象決定了創造性的活動。如科學家的假說,工程師的設計,作家的寫作,畫家的創作……凡屬人類創造性勞動,無一不是想象的結晶。愛因斯坦敢想象,他敢於對把當時奉若神明的牛頓經典力學理論提出懷疑,從而創立了自己的狹義相對論,奠定了現代自然科學重要的基礎。就是在“思想品德課”學科中也同樣會使學生充滿無限的想象力。例如,發揚艱苦奮鬥精神“愚公移山”的典型事例,人們都是認可的,也是被偉人毛澤東所肯定的,但有的學生就提出了異議:在新時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有質量意識和效率意識,“愚公”為什麼不使用機器?為什麼不搬家?為什麼不繞道?為什麼要世世代代去搬山?雖然時代不一樣了,但學生動了腦子,展開了無盡的想象,充分挖掘個人的創新潛質。
事實證明,考生每一個人都蘊藏著極大的創新潛質,只要發揮自己的積極性、主動性,獨立思考,積極探索,敢於大膽嘗試,發揚個人的否定精神,產生不同的見解,形成不唯書、不唯師的創造性人格,無限想象,“胡思亂想”、“標新立異、無中生有、異想天開”,個人的求知慾創新思維不斷被啟用,創新潛質就不斷被挖掘,創造創新思維之花即能盡情綻放。
6、要重視全國普通高招統考,有決心、有能力上線過關。
考生要清楚和明白,參加全國普通高招統考是“重頭戲”,“是硬指標”。
全國普通高招統考為國家教育性質考試,是合格高中畢業生(同等學歷)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高考採取閉卷考試,考試內容由國家教育部統一劃定(高考考試大綱)。考試科目3+X,必考內容“3”是語文、數學和外語,“X”是根據個人選考內容不同,考試地區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高考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對於參加高校自主招生的考生參加全國普通高招統考應該予以重視,要認識到“自招考核”與“全國統考”的其輕其重,自己具有某學科的“特長”甚至於是“很特長”,也要等到考核時才能顯示。首先參加的是全國普通高招的統考,高校自招考核在後。“全國統考”與“自招考核”先後分開,這實際上對考生更具人性化,大大減輕了他們的思想壓力。使他們精力會更集中,心態會更加坦然、自然,全力一赴備高考,高考後再認認真真參加所報自招高校的考核。互不干擾,先後分明,相信每一個考生在參加全國統考和自招高校的考核上都會發揮出個人的最佳水平。
考生要重視值得注意的是,全國普通高招統考可是具“門檻性”,必須要考好的“資格性”。統考考不好,就不會被自招高校錄取。儘管你自招考核成績很好,但全國統考分數不夠,也不能被自招高校選拔上,統考的分數是“硬槓槓”。因此,考生一定要增強信心和決心,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發揚勇敢頑強的作風,吃得好,睡得著,確保個人智力水平的充分發揮,全國統考考好“上線過關”,才能實現個人報考自主高校的理想目標。
考生報考自主招生高校是個人人生的一重大轉折點,成功的關鍵在於一定要充滿自信。美國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博弈聖經》中寫道:自信是對自己一次勝利的預言。考生擁有自信,個人即能產生能力、採取相應措施考入所報的大學。這是自己心理健康的一種重要標誌,也是考生個人成功報考必須具備的一項心理特質。
考生朋友們,你自信自己行,你就一定能行!你就能實現你參加高校自主招生考入大學的意願!自信,是你報考自主招生高校成功的守護神!
注意事項
重視全國普通高招統考,有決心、有能力上線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