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申請:你不知道的“套磁”奧祕?

套磁,對於博士申請者來說並不陌生,這是博士申請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套磁申請者們不僅可以提前鎖定心儀的教授,還能增加拿到全額獎學金的概率。但是長久以來大家有一個誤區,認為只有申請博士才需要套磁,其實不然。申請某些專業的碩士,也同樣需要套磁比如:地質、地球物理、食品、GIS等一些理科專業。有些學校在該類專業的招生官網上明確寫出了學生們需要提前聯絡老師,找到接納自己的老師,否則將不予錄取。由此可見,套磁已不再是博士申請者們的專屬品。與理科相比,工科的碩士申請並沒有明確要求套磁,但是如果申請者們有精力和時間的話,最好還是提前聯絡老師,從而增加被名校錄取的概率。

接下來SmartIVY就從套磁的形式、準備工作,套磁過程以及注意事項四個方面對套磁進行解析。

一、套磁的形式

找教授面談和給教授傳送郵件是套磁的兩種形式。

找教授面談這種方式主要適用於那些在美國作交換生或者在美國讀本科的申請者,利用在美國本土的優勢,親自去學校與自己想跟隨的教授面談,交流想法。在國內的學生要把握住教授來學校訪問或者開會這類機會,爭取到面談的機會。一般來說,面談這種形式的成功率較高。因為每年教授都會收到大量的套磁郵件,漏掉一些學生的郵件在所難免。然而面談的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對於大多數申請者來說,主要採取給相關教授傳送郵件這種形式。下面就對發郵件套磁進行詳細介紹。

二、套磁前的準備工作

查詢匹配的教授

教授的查詢是準備工作中最為重要的步驟之一,只有找到匹配的教授,後面的工作才能順利進行。那麼什麼樣的教授才算匹配呢?一般來說,教授的研究方向與自己做過的研究專案相同或者近似,即可算作匹配。這可以從教授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方面進行綜合判斷。之所以強調這個環節的重要性,主要因為如果前期查詢的教授匹配度不高甚至差距很大,後期發信的時候,會引起教授的反感。之前就有學生遇到過教授回信批評該學生沒有仔細閱讀他的頁面以及他的研究內容這類情況。除了教授的研究內容,還需要關注一下教授的職稱,年齡等。兼職教授、榮譽退休教授,訪問學者,這幾類教授不能作為套磁物件。在查詢教授或者副教授時,還要看下教授的年齡,60歲以上的最好就不要再考慮了。

寫第一封套磁信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第一封套磁信在整個套磁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網上套磁信的模板比較多,但都只能作為參考,申請者不能拘泥於模板而要寫出有特色的套磁信。把握一個主旨:告訴教授你能為他做些什麼。比如你的研究方向和他接近,做過很多類似的專案,這樣教授就會覺得把你招進來不用過多培訓,可以馬上開始實驗了。套磁信中主要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自我介紹(主要對自己的科研經歷進行介紹),對於教授研究內容的簡單描寫,詢問教授是否招生。套磁信切忌過長,要簡明扼要,突出重點。我曾經見過有學生把第一封套磁信當成SP來寫。現在很多教授都是用手機或者IPAD來看郵件,過長的話教授可能沒有耐心看完。

檢視教授的相關文章

如果想對教授進行深入瞭解的話光看教授頁面是不夠的,還需要看一下教授發表的文章,尤其是近期發表的文章。通過這些文章不僅可以瞭解到教授近期的研究內容,同時也為後期的學術套磁信做了充足的準備。

三、套磁的過程

套磁的過程持續時間較長,博士申請者的套磁一般從申請當年的8月開始一直持續到來年的3月份。因為申請獎學金的截止日期相對較早,而博士的申請學校一般都是根據套磁情況來確定。對於碩士申請者來說,由於美國大學基本上很少給碩士傳送獎學金,因此申請者們如果前期忙於考試的話,可以10月在開始套磁。 最初的套磁主要是詢問教授是否招生以及根據教授的回信情況判斷教授是否對自己感興趣。

  當收到有教授說回覆招生或者索要CV時,我們可以把這類教授作為進一步的學術套磁物件,即和教授討論他的近期研究內容。在學術套磁中,你可以向教授提出一些問題,自己對於該領域的一些看法或者讓教授推薦一些書籍 。學術套磁進展的是否順利直接關係到是否能有面試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教授會對學生的學術能力進行一個全面地考察。比如,給學生幾篇文章閱讀,爾後讓學生寫個小報告,或者讓學生介紹一下自己的研究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問題,怎麼解決的等等,教授們在考察學生科研能力的同時,也考查了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英文寫作能力。

  在確定完學校後準備申請前(一般11月份),需要告知之前套磁較好的教授說準備申請該學校,並打算把該教授列為自己的導師。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確認一下教授的招生計劃是否有所變動。申請完成後,要告訴教授材料已經寄送完了,希望他能及時檢視。此時套磁工作並未完結,而是要繼續進行學術方面的套磁,爭取面試,繼而拿到錄取。同時,對於之前一直沒有回覆的教授或者之前招生情況不確定的教授,也可以在詢問一下,不要錯過任何一個機會。

  到了次年的2,3月份如果此時還沒有收到OFFER,只有AD,就要向教授爭取獎學金了,但在套磁初期,最好不要提獎學金的事情以免引起教授的反感。如果同時收到幾個學校的OFFER,我們就需要儘快做出決定,及時拒絕不想去的學校,給其他學生一個機會。如果手中握有一個並不理想的學校OFFER且短時間內又需要回復確認,這時就需要直接和dream school的教授說明情況,詢問是否有可能錄取。

四、套磁的注意事項

發信的時間

鑑於美國和中國的時差,一般晚上11-12點左右這個時間段發信效果最佳。因為這個時間段教授們剛上班,如果此時他正在檢視郵件的話,你的郵件應該處在最上面的位置,不容易被教授漏掉。週六,週日晚上不用發信。

發信的頻率

一般情況第一封套磁信發出後一週,如果教授還沒有回覆,可以再發送第二次。如果一週後還沒有回覆,可以在一個月以後再次傳送。如果這時教授還沒有回覆的話我們就可以暫時放棄該教授了。因為教授可能對該學生不敢興趣或者近期沒空看郵件。

第一次發郵件時不要攜帶附件

如果教授沒有主動索要CV和相關資料的話,不要貿然給教授傳送攜帶附件的郵件。有些教授怕有電腦病毒,對帶有附近的郵件設定了攔截。

不要給同一個學校的多個教授同時發信

在教授查詢過程中,有時候一個學校可能有多個教授的研究方向都和自己相關,但不要同時給這些教授發信。因為教授之間會有溝通,有時候在一個教授不招生的情況下,會推薦其他教授,如果你之前聯絡過其他教授可能給產生不好的影響。

整理好教授回覆的郵件

由於在整個套磁過程中會收發很多信,因此一定要做好記錄。哪些教授已經發過信了,哪些沒有發,哪些已經回覆,哪些回覆招生等等。

確保套磁信的內容準確無誤

有些學生是用固定的一封套磁信,只不過每次只是修改一下信中教授名字和學校的名字。對於這種情況,在發信前一定要仔細檢查,避免出現錯誤從而失去機會。

教授, 奧祕, 套磁, 申請者,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