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體面得體給領導送禮?

Tags: 禮物, 禮品, 領導,

“來而不往非禮也”是為禮的初始涵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禮文化及其所蘊含的禮治精神一直佔據著核心地位。在佳節時送上一份薄禮聊表心意,也屬稀疏平常的事情了。

  禮是很有講究的,不能太昂貴或是太低廉,要收禮人的身份地位與禮品相宜,方才視為送“好禮”。“送禮”是送禮人單方的行為,然而筆者認為,“送好禮”卻是送禮人與收禮人雙方的行為——送要送得大氣得體,收要收得稱心如意。因此,送禮人要多站在收禮人的角度上去考慮,將禮送的有水平。

  擺正心態,禮要送的得體

  有很多人誤以為給領導送禮是為了奉承,於是對這類送禮人嗤之以鼻;當然,也有很多人給領導送禮就是為了奉承領導、拍領導的馬匹。其實,這兩種心態都是錯誤的。

  十七世紀,著名的西班牙禮儀專家伊麗莎白曾說:“禮品是人際交往的通行證。”一個社會人,為了維持社會關係或者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送禮是再好不過也是在平常不過的方法了。在這裡,給領導送禮同樣為了與領導之間建立良好的關係。

  禮 本身就是一個禮貌的表現所在,下級給上級送禮本就基於在一個禮貌的層面,體現下級對上級的關心。自古下級對上級的關心為“忠”、“義”所在。因此,在給領 導送禮上我們要擺正心態,換句話說,本來給領導送禮也沒什麼,但是因為送禮人的心理過於複雜化,而使得這件看起來很平常的事情變得不平常。其實,只要送禮 人不給予禮品過多的“壓力”,收禮人也不至於收的如此“沉重”,這禮也就送的得體了。

禮物身份兩相宜

  什 麼樣的禮才算是好禮?送禮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挑禮品。送禮是一種藝術、文化,而禮物則是這種藝術文化的精髓所在。禮物要大氣,不失送禮人身份,同時要與 收禮人的身份地位相宜。送禮,送禮,最主要的還是一個“取悅”別人的過程。要使收到禮物的高興,著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在這裡,要告訴大家,禮物並不是越貴重就越好,禮物要突出的不是物質價值而是精神價值。這裡的精神價值值得便是禮物本身所帶有的紀念意義。

  在過去,人們送禮多送一些與衣食有較大聯絡的禮物,但是這種禮物,人們用過了也就過了,鮮有價值的體現。現如今,很多人喜歡收藏郵票或者紀念幣,這些不過時,既體現送禮者的眼光,又配合了收禮人的身份是為送領導的最佳選擇。

  筆者發現,將一些具有文化、增值、收藏三種屬性為一體的收藏品比如郵票、地方票證、錢幣、古幣、金銀幣、竹簡、絲綢、藝術擺件等作為禮品送給領導,就像今年的虎年金銀條、人民幣珍藏冊都是很好的商務禮品,是極能體現送禮人的文化內涵,也能發揮禮品的收藏和投資價值的。

  年年都在送禮,去少有人注重送什麼禮,該怎麼送禮。我們應該去了解並學習送禮文化,將禮品的價值得到最大的發揮。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