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是指生物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主觀反應,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動都有一個發生,發展,消失的過程。人們在活動的時候,通常各種感官認識外部世界事物,通過頭腦的活動思考著事物的因果關係,並伴隨著喜、怒、哀、樂等情感體驗。那麼,對於心理研究有哪些方法呢?

心理研究方法有哪些

方法/步驟

觀察法
  心理學探討人的行為和心理過程,而心理及其行為現象表現為可觀察的活動。研究被試各種行為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順著可觀察的活動來追蹤和記錄其現象和變化。由研究者直接觀察記錄被試的行為活動,從而探究兩個或多個變數之間存在何種關係的方法稱為觀察法。例如,研究者要比較離異家庭與正常家庭兒童的攻擊性行為的差異,首先要建立對攻擊性行為的分類系統和程度等級表,並界定出記錄方法。“攻擊性行為”可分為“言語攻擊”和“行動攻擊”兩類,“言語攻擊”又可分為“罵人”、“諷刺挖苦”等,“行動攻擊”又可分為“推人”、“打人” 等,並對攻擊的嚴重性定出等級。這樣的觀察記錄就比較客觀,有利於研究攻擊性行為與家庭環境之間的關係。   心理學家們在進行觀察時,有時是在自然情境中對人或動物的行為直接觀察、記錄,然後分析解釋,從而獲得有關行為變化的規律,這種觀察屬於自然觀察法;有時則是在預先設定的情境中進行觀察,這種觀察屬於控制觀察法。在心理學研究中,觀察法多用於對嬰幼兒、兒童遊戲、學校教師活動、市場交易以及動物行為等的研究。   觀察法還可根據觀察者的身份分為參與觀察與非參與觀察。在參與觀察中,觀察者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作為被觀察者的一員,將所見所聞隨時加以觀察記錄,這種觀察通常可用於對成年人社會活動(如投票行為)的研究。在非參與觀察中,觀察者以旁觀者的身份隨時觀察並記錄其所見所聞,這種觀察通常被用於對兒童、動物的研究。在實施非參與觀察時,為了避免被觀察者受到干擾,常在實驗室設定單向玻璃觀察牆,觀察者可在玻璃牆的一邊觀察另一邊被觀察者的活動,而被觀察者看不見觀察者在觀察自己。無論是參與觀察還是非參與觀察,原則上要儘量客觀,不宜使被觀察者發現自己被別人觀察而影響觀察的效果,為此,一些觀察室或教室都安裝有監視攝像頭來暗中記錄被觀察者的活動。   觀察法的主要優點是被觀察者在自然條件下的行為反應真實自然;其主要缺點是觀察資料的質量容易受觀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響,而且,它只能有助於研究者瞭解事實現象,而不能解釋其原因是什麼。即只能回答“是什麼”的問題,不能回答“為什麼”的問題。當然,觀察研究作為一種科學研究的前期研究,可以先用來發現問題和現象,可供研究者以此為基礎採用其他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因此仍然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

心理研究方法有哪些

調查法
  調查法是以被調查者所瞭解或關係的問題為範圍,預先擬就問題,讓被調查者自由表達其態度或意見的一種方法。根據研究的需要,調查者可以向被研究者本人(如學生)進行調查,也可以向熟悉被研究者的人(如教師、父母等)進行調查。   調查法可採用兩種不同方式進行,一種方式是問卷調查,也稱問卷法,這種調查是調查者事先擬好問卷,由被調查者在問卷上回答問題,發放問卷的方式可以是郵寄,也可以是集體發放或個人發放,因此可以同時調查很多人。另一種方式是訪談調查,也稱訪談法,這種調查是調查者對被調查者進行面對面的提問,然後隨時記錄被調查者的回答或反應。   調查問卷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有關個人資料的問題,即個人屬性變數,其中的專案一般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等。為了增強調查結果的真實性,一般社會調查不填寫姓名,專案的具體名稱和數量也要根據研究目的而定。另一部分是所要填寫的問題,被調查者的答題方式有是非法、選擇法、簡答法等,被調查者在各個問題上的回答就是其反應變數。調查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研究分析被研究者的屬性變數與反應變數之間的關係,即在問卷中各種問題上,不同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等各類人員在態度或意見上是否存在差異。   調查法的優點是能夠同時收集到大量的資料,使用方便,並且效率高,故而被廣泛應用於教育心理學或社會心理學研究中。調查法的缺點是研究結果難以排除某些主、客觀因素的干擾。為了進行科學的調查,得出恰當的解釋,必須有經過預先檢驗過的問卷,有受過培訓的調查者,有能夠反映總體的樣本,還要採用正確的資料分析方法。

心理研究方法有哪些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收集單個被試的資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徵的方法。收集的資料通常包括個人的背景資料、生活史、家庭關係、生活環境、人際關係以及心理特徵等。根據需要,研究者也常對被試進行智力測驗和人格測驗,從熟悉被試的親近者瞭解情況,或從被試的書信、日記、自傳或他人為被試所寫的資料(如傳記、病歷)等進行分析。個案的研究物件可以是單個被試,也可以是由個人組成的團體(如一個家庭、班級或工廠)。   個案研究法的優點是能加深對特定個人的瞭解。其缺點是所收集的資料往往缺乏可靠性。例如,個人寫的日記、自傳往往因自我防衛而缺乏真實性。此外,個案研究的結論不能簡單地推廣到其他個人或團體,但在經過多次同類性質的個案研究之後,可為研究者設計實驗研究假設提供參考。

心理研究方法有哪些

實驗法
  實驗法是在控制的條件下系統操縱某種變數的變化,來研究這種變數的變化對其它變數所產生的影響。由實驗者操縱變化的變數即自變數,或稱實驗變數,由自變數而引起的某種特定反應即因變數。實驗需要在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其目的在於排除自變數以外的一切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無關變數。為了控制無關變數,實驗者必須設立實驗組和控制組,並使兩個組除了在自變數的變化上存在差異外,其它各個方面的條件大致相同。至於系統的操縱則指實驗者對自變數變化(如強度、時間等)的控制是周密而嚴謹的。在實驗中,實驗者系統控制和變化自變數,客觀地觀測這兩組的反應(即因變數)是否不同,以確定因變數受自變數影響的情況,從而探究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因此,實驗法不僅能夠有助於研究者揭示“是什麼”的問題,而且能進一步探究問題的根源“為什麼”。一旦揭示了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以後對同類現象進行處理時,根據其前因就能預測其後果,根據其結果也可瞭解其原因,甚至可以根據原因製造出結果。所以,通過實驗法可以實現心理學描述、解釋、預測及控制行為等科學研究的目的。   實驗法可分為現場實驗和實驗室實驗。現場實驗是在學校或工廠等實際生活情境中對實驗條件作適當控制所進行的實驗。例如,要研究發現教學法對初中二年級學生物理成績的影響,實驗者在一個班進行發現法教學,在另一個對等的班進行常規教學,對兩個班物理成績進行比較分析,就可以找到教學法與學習效果之間的因果關係。現場實驗的優點是把心理學研究與平時的業務工作結合起來,研究的問題來自現實,具有直接的實踐意義。其缺點是容易受無關因素的影響,不容易嚴密控制實驗條件。   實驗室實驗是在嚴密控制實驗條件下藉助一定儀器所進行的實驗。例如,為了研究人對視覺和聽覺刺激的簡單反應時間的差異,實驗者在實驗室中佈置好電秒錶、光、聲刺激、電鍵等儀器,讓被試將一隻手放在電鍵上,要求他當看到或聽到訊號時立即按下電鍵,經過多次實驗,實驗者可以統計分析出人對視覺和聽覺刺激的簡單反應時間是否存在顯著差異。實驗室實驗的最大優點是對無關變數進行了嚴格控制,對自變數和因變數作了精確測定,精確度高。其主要缺點是研究情境是人為的,脫離實際情境,難以將結論推廣到日常生活中去。

心理研究方法有哪些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