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結果顯示:當體內缺水1%時,人會感到口渴;缺水2%時,工作效率開始下降;缺水4%時,人會感到乏力、遲鈍和情緒不安,對壓力的耐受性下降,甚至還會感到噁心。
還好在我們的體內有一臺非常精密的乾燥報警裝置。這個裝置可以通過各種症狀來提醒我們體內旱情,只是我們讀不懂這些訊號罷了。
1、無端感到疲倦
人體制造能量的過程不能離開水分。水是調節礦物質離子泵滲透平衡的中央控制器。能量就是在水運轉這個泵,把鉀元素送入細胞內部,把鈉元素送出細胞外部的過程中產生。當水啟動泵蛋白時,鈉元素和鉀元素會附到泵蛋白上,起到“發電機磁石”的作用。這與水力發電廠發電的原理相同。
如想順利進行這個過程,細胞內部需要有75%的水分。只有這樣,穿過細胞膜的水分才可以運轉泵,通過這個過程完成鈉元素和鉀元素等物質的交換。
身體不能儲存水分。我們喝的水被用於消化、吸收、能量製造、清除垃圾等很多方面,剩下的水分則全部通過小便排出體外。所以不經常喝水,身體沒有足夠的水去製造能量,人只能感到疲倦了。
2、無端感到煩躁、焦慮和憂鬱
心煩或焦慮、憂鬱等情緒是大腦前額葉告訴我們自己的活動區域內水分不足的訊號。
當體內缺水時,由於不能生產出充足的尿液,身體只能挪用部分核心物質作為抗氧化物質來處理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毒性垃圾。這些核心物質包括動物生長必不可少的必需氨基酸---色氨酸,以及新陳代謝必不可少的氨基酸——酪氨酸。這兩種物質被用作中和肝臟毒性垃圾的抗氧化物質。
另外,色氨酸還是保持和整合身體機能平衡所需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褪黑激素、色胺和吲哚胺的製造原料。所以當體內缺水時,將不斷消耗用於新陳代謝的一部分必需氨基酸,讓人感到全身乏力。
情緒憂鬱表示體內乾燥已經加劇了。當體內缺少酪氨酸時,人會產生憂鬱的情緒。酪氨酸這種氨基酸是大腦用於製造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原料。如果酪氨酸被挪用去解除體內毒素,神經傳導物質的活動將會減少,人會失去活力,情緒也會變得憂鬱。
如果你無端感到煩躁或憂鬱,請慢慢喝兩三杯水。這樣很快就能沉下心來,並恢復平時的心態。
3、消化不良
食物進入口腔後,唾液中的消化酶在咀嚼過程中將食物變軟。食物通過食道、胃和小腸時,碳水化合物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質被分解成氨基酸,脂肪被分解成小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也溶於水中,變成易於人體吸收的形態。
身體缺水導致垃圾堆積在體內,我們的身體就會像對付疾病一樣對付這些垃圾,用全部的能量清除體內垃圾,而不去執行每日都要進行的細胞再生工作。因此缺水會導致眾多身體器官,尤其是消化器官和淋巴系統、腎臟等失去正常的活力,特別是從頭到尾一直需要水的消化過程更容易受到影響。
食物在水中溶解、粉碎、分散的過程稱為水解。將這些分解後的營養成分送往細胞的同樣還是水。而且把吸收的營養轉換成能量的過程也需要水。所以當身體乾燥時,消化自然就會受到影響。
相反,過量攝取水分也會影響消化。飯前或飯後馬上喝水,會稀釋胃內的消化液,易導致胃部不適,吃飯時喝水會促進糖分吸收,易導致肥胖。因此水泡飯或就湯吃飯的習慣不利於身體健康。最好是飯前或飯後0.5~1小時內喝水。
4、出現便祕
攝取食物後,食物中的營養素被人體吸收,剩下的殘渣被慢慢壓縮後,移動到大腸。食物殘渣被慢慢壓縮移動到大腸的過程,水分起著潤滑劑的作用,換句話說,就是軟化大便利於排洩。
為了防止身體乾燥,小腸的最後一節和大腸善於吸收水分。如果體內水分不足,大便在通過小腸和大腸時,會變得又硬又圓。而且缺少潤滑劑,其移動速度將變得緩慢。這樣就出現了便祕。
如果大便在體內停積過久,大便中的二氧化碳和沼氣等有害氣體會被人體吸收,導致頭痛、噁心、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問題。大便在腸內停積越久,致癌物質和體內垃圾與大腸接觸的時間也越長。如果大腸經常與致癌物質長時間接觸,大腸細胞容易發生變異,導致大腸息肉或結腸憩室,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大腸癌。
人們為了改善便祕吃膳食纖維。但是不喝水光吃膳食纖維,大便只會越來越硬,加劇便祕。在攝取膳食纖維的同時,還應注意喝水。
喝水的同時多吃些善於吸收水分的柔軟的纖維質,這是解決便祕的最自然最輕鬆的方法。但粗纖維可能導致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