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出牙的問題,症狀,護理大全?

你知道嗎?早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寶寶的乳牙己經開始形成了.當然,當寶寶出生的時候,小牙還沒有長出,不過這時候寶寶的口腔裡己有了20顆乳牙和若干個恆牙的萌芽,它們像種子一樣把整個牙床排得滿滿當當的.寶寶出生後6-10個月,細心的媽媽會驚喜地發現寶寶第一顆牙齒正“破土而出”,這顆小小的牙齒給全家都帶來了一個大大的驚喜,這可是寶寶成長的里程碑喲,值得好好慶賀一番!

到了三歲左右,寶寶的乳牙一般都會完全出齊,排列得整整齊齊的,與此同時,寶寶的恆牙大部分正在孕育之中.當他步入小學時,會長出第一顆六齡齒,它的出現標誌著成人的牙齒嶄露頭角.等到他成了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後,乳牙會全部脫落,換上滿口的恆牙,寶寶真的長大了!

寶寶出牙一般是在4~10個月之間.寶寶在4個多月後,開始流口水,第一顆牙就在這個時候冒出來,位置一般在下牙床中間.

寶寶出生後4~10個月開始出乳牙,1歲時萌出6~8顆,2歲至2歲半時出齊,達到20顆.長牙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出齊20顆,大約需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長牙可能引起:吸吮手指、流口水、亂啃咬等情況,在情緒上也可以明顯感覺到寶寶的脾氣變得比較暴躁、不易安撫、常常哭鬧、不安.同時牙肉上也會呈現一點點紅腫,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另外隨著牙齒數量的增加改變了寶寶的飲食結構,爸媽一定要好好面對寶寶的出牙期哦.

按照不同月齡,嬰兒應出多少顆牙呢?父母可採用下列公式簡單地估算一下:出牙數(嬰兒)=月齡一(4或6).例如10個月的嬰兒,乳牙應為4顆或6顆;在1歲時多數已有6-8顆乳牙;2歲時乳牙應出齊,共為20顆. 

出牙基本上是按一定順序進行的,一般是下頜先於上頜,由前至後的順序.最先萌出的常是是下面中間的門齒,然後是上面中間的門齒,以後挨著中間的門齒左右長出. 

乳牙剛冒出來的時候,寶寶可能會因牙齦發炎而感到不舒服,有的寶寶在此階段會特別容易哭鬧、不好帶,也有的寶寶開始長牙後會特別喜歡咬東西,這是一項新的發展,你可提供給他安全的齧咬玩具,以滿足他此時口腔的需要.

常見的錯誤做法或想法:

  1、寶寶長了一顆門牙就無法咀嚼.

  錯.事實上門牙的功能是用來切斷食物的,在其他乳牙還沒有長出來之前,寶寶己經開始運用牙齦來咀嚼了.這一口腔功能的發展對他將來進食習慣、語言發展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2、寶寶哭鬧是長牙的緣故,不必太在意.

  錯.6個月左右的寶寶哭鬧、煩躁不安或發燒,許多父母都認為這是長牙的必然現象,其實,寶寶的反應一部分與長牙有關,但也有一些其它因素不容忽視:寶寶發燒可能是生病了,因為6個月大的寶寶從母體中帶來的抗體正慢慢減少,而他自身的免疫系統又沒有建立好,受感染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不能掉以輕心.另外,寶寶哭鬧也許是拉肚子的緣故,因為這一階段是寶寶添加輔食、走向斷奶的階段,肚子不適也會引起吵鬧.所以寶寶的不適一定要及時查明原因,不能輕易與長牙劃等號,以免耽誤病情.

你可做的:  1、按摩寶寶的牙床.有時候你用手指輕輕按摩寶寶紅腫的牙肉,會讓寶寶感到舒服一點.

  2、準備冰凍、柔軟的食物.如果寶寶不願吃東西,你可以為他準備一些布丁、奶酪等.

  愛心提醒:為防止乳牙萌出期的寶寶亂抓亂咬,你可為他準備固齒器,食用胡蘿蔔、蘋果等有硬度的食物,但要小心寶寶一下子咬太多而噎住.

誤區一

  忽視了泥糊狀食物的添加

有些母乳餵養的寶寶在8~9月之時還沒有吃泥糊狀食物的習慣,一方面導致寶寶缺乏營養,另一方面會使寶寶因為缺乏咀嚼適應的刺激而導致咀嚼功能發育延緩,影響語言、認知能力發展和寶寶的智力發育.

所以我們鼓勵媽媽給4~6個月的寶寶添加泥糊狀的食物,首要的選擇是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強化的營養米粉,同時也要保證食物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味道、不同的質地,不但可以達到營養的目的,同時也刺激了寶寶的味覺、視覺和嗅覺.

  誤區二

  血紅素鐵的攝入不足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嚼不動肉類,選擇給寶寶提供魚類食物,而魚類所含的鐵量不算太高,這樣就導致血紅素鐵的攝入不足.所以為了預防缺鐵性貧血,除了要鼓勵母乳餵養,6個月之後要添加肝泥、肉泥來增加血紅素鐵的攝入,同時也要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誤區三

磨牙工具和安撫奶嘴的不恰當使用

寶寶在牙齒萌發過程中,齒形並未定型,在這個階段,過多的使用磨牙工具和安撫奶嘴,會引改變寶寶牙齒的生長方向,造成牙齒畸形.因此,磨牙工具和安撫奶嘴不要常用,在寶寶1歲以後,就不要使用.

長牙寶寶要防“奶瓶齲” 有數據顯示,從出生到5歲前,寶寶致齲率高達70%,而含著奶瓶睡覺等習慣都容易誘發寶寶的“奶瓶齲”.在醫學上,寶寶齲齒又稱奶瓶齲,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只不過很少引起父母的注意.據瞭解,“奶瓶齲”的發生與父母是否懂得保護、清潔寶貝的牙齒息息相關. 要預防“奶瓶齲”,首先要避免寶寶長時間使用奶瓶,有些孩子過於依賴奶嘴,這不僅會影響孩子語言以及口腔發育,也可能導致奶瓶齲的不斷惡化.當孩子可以自己喝水,家長就可以開始訓練孩子使用杯子,戒掉孩子對奶嘴的依戀.其次,家長要經常給孩子漱口,比如在喝完奶之後,可以喂孩子一些溫開水,即使寶寶喝完奶睡著了也不妨將裝著溫開水的奶瓶塞入寶寶嘴裡讓他喝兩口.此外,家長要經常為孩子清潔奶垢,可以用用沾過清水的紗布或棉花棒細心為寶寶清理牙齒上的奶垢,保持寶寶口腔環境良好.

1.一般來講,寶寶在20個月時就可以開始學習漱口了.父母可引導寶寶在飯後張開嘴巴照鏡子,或與父母相互觀看牙齒,讓寶寶看到牙縫、口腔中的食物殘渣.這時可針對這個階段寶寶好模仿的特點,讓其模仿漱口動作. 2.幼兒從3歲開始便應學習刷牙.一開始可讓孩子手持牙刷練習“轉動手腕”的動作.在沒學會刷牙前,注意先不要讓寶寶使用兒童牙膏,以防孩子聞到不喜歡的牙膏味不肯學刷牙.值得提醒的是,孩子刷牙時最好使用溫水,因為這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冷熱的刺激,保護牙齒,減少牙病的發生,特別是對患有牙過敏、齲牙、牙周炎、口腔潰瘍、舌炎、咽喉炎的幼兒,更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許多寶寶長牙晚,父母很焦慮.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婦兒科宋少俊主任指出,大多數嬰兒會在6—7個月時開始長出乳牙,出牙時間和嬰兒的體質有關,有的很早,有的1週歲時才出牙,但只要其他發育都正常,父母也不必太擔心.

  幼兒長牙較慢的主要原因來自遺傳,包括家庭病史、種族等,女孩的長牙時間會比男孩早一些.除了遺傳因素外,後天環境也可能間接造成長牙緩慢.如早產兒的長牙時間就必須先扣除早產時間,得出的結論才比較準確.凡是出生體重過輕的嬰兒,也很可能出現長牙較慢的問題.

  平時多吃含鈣、磷、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多進行戶外活動,常晒太陽.寶寶開始出牙以後,飲食要多樣化,既要保證一定量的魚肉蛋奶等含蛋白質的食物,也要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

  同時,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讓幼兒學會咀嚼食物,適當吃一些較硬的小餅乾、麵包幹、烤饅頭片等,以刺激牙齦,促進牙齒的萌出.食物不要太精細,因為含纖維多的食物不但可鍛鍊寶寶的咀嚼功能,促進頜骨、牙齒的發育,而且對口腔牙齒有自潔作用.

長牙的5大階段需注意

  其實在寶寶長出第一顆牙齒之前,媽媽可根據寶寶的發育情況,給予糊狀的食物,比如牛奶麥片和稀粥,這樣不但可以增加寶寶的營養,還能促進寶寶萌牙.

  下面按照長牙不同的時期,根據寶寶的攝食習慣和成長髮育需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寶寶長牙階段的注意事項.

  2顆牙期

  寶寶一般在4-8個月時,下頜的一對乳中切齒悄悄萌出,從此寶寶就脫離沒有牙齒的行列.這個時期的寶寶很喜歡將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讓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時更會模仿大人的動作咀嚼筷子和湯匙.

  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試著給予寶寶一些半固態的食物,比如馬鈴薯泥、蛋黃泥、麥片粥等等,讓寶寶體驗由水狀飲食到糊狀飲食的過度.稍有稠度的輔食,可以讓寶寶意識到他的食物開始有所變化,為日後添加固態食物讓寶寶鍛鍊用牙齒咀嚼打基礎.

  4顆牙期

  大概8~12 個月之時,寶寶的上頜又會長出兩顆牙齒甚至更多.此時寶寶的營養需求越發的高,在這個時期媽媽應該給予寶寶更多的選擇,比如肉泥、肉末、西紅柿、豆腐等等.

  但是寶寶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寶寶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塊狀的食物沒有經過牙齒的碾碎進入消化系統,營養物質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長在這個時期,要有意識的用固態食物來引導寶寶練習咀嚼.

  6~8顆牙期

  寶寶在9~13個月時上頜的側門牙萌出,10~16個月時下頜的側門牙也將萌出.寶寶在這個時期開始慢慢地適應固體的食物,腸胃的消化機能也漸趨成熟.

  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給予寶寶固體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類的.

  8~12顆牙期

  大概在13~19 個月的時候,寶寶會萌生第一顆乳磨牙(大牙).

  有了乳磨牙之後,寶寶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這個時期,寶寶會很有熱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裡,即使吃得滿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媽媽去鼓勵的,這對於寶寶以後的性格也有影響.

  這個時期可以減少液狀食物的攝入,增加固體食物,比如軟飯、麵包、蔬菜、肉片等.

  12~20顆牙期

  在此後的第16到20個月期間,寶寶的20顆乳牙逐漸長齊,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過程,這個時期寶寶不但可以自己吞嚥食物,而且攝食的技巧也漸趨完美,媽媽可以給予普通稍偏軟的食物,如米飯、麵條、大豆等等.

有關長牙的問答

寶寶乳牙有幾顆?出齊全部乳牙需要多久才能完成?小牙牙的萌出有規律嗎?

  寶寶牙齒的發育及鈣化,從期就開始了,胎兒長到第二個月,乳牙牙胚就開始在頜骨內發育.寶寶出生時,牙冠的發育就基本完成了,只是要等到大約6個月時,牙齒才會紛紛頂破牙床.

  你看,寶寶真的是蠻會精打細算過日子的哦.6個月內只需要吃奶,根本用不到牙齒,所以就把牙齒收藏著.等到要添加的月齡,才把這些貝齒拿出來使用.

  出牙有遲有早,怎樣對待

  乳牙通常在出生後6個月左右才會逐步萌出,大約在2歲~2歲半左右20顆乳牙全部長齊,乳牙萌出的全過程就是出牙期.

  每個寶寶有自己的成長時間表,不能強求一致.有的寶寶出牙早,有4個月出牙的,有2個多月出牙的,甚至還有寶寶擁有誕生牙;有的寶寶出牙則較晚,9個月才出牙.兒保醫生建議,只要不晚於10個月出牙都屬正常,如果10個月仍無任何出牙的徵兆,則應該做一些適當的檢查,找到遲遲不出牙的原因.

  寶寶出牙的一般次序

  乳牙分為乳中切齒、乳側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且左右對稱、上下頜對應.通常最先萌出的是下頜的乳中切齒,然後是上頜的乳中切齒……爸媽可以參考一下附圖.利用本刊提供的出牙記錄表,更可以輕鬆為寶寶製作一份出牙檔案.

  月齡出牙順序(附出牙圖及空白的牙齒位供爸媽為寶寶記錄出牙的順序和時間)

牙齒萌出有一定的順序,有個大約的時間.如出生後6—8個月,乳牙下切牙開始蔭出,到兩歲至兩歲半,20個乳牙就可長齊.由於每個幼兒的發育情況不同,有的可能早些,有的可能晚些.如果超過一週歲還不見牙齒蔭出,就應當請醫生檢查究竟有什麼障.如幼兒患佝僂病、重度營養不良、先天骨骼發育障礙等,影響牙齒的鈣化,萌出時間就就晚些.

  Q:寶寶出牙不按常規、亂序地出,有問題嗎?

  A:如出牙圖所示,大多數寶寶都是按這個次序出牙.但出牙也存在個體差異,每個寶寶都有他自己的出牙次序,亂序出牙沒有任何問題.

  Q:出牙一定是兩顆一起出的嗎?如果只出一顆牙是不是?

  A:只出一顆牙不代表缺鈣,這是完全正常的現象,爸媽不用過慮.牙齒的萌出有先有後,牙齦有一個準備期,通常先是牙床變硬,然後牙齒才一點點地長出來.或許你現在只看到寶寶出了一顆牙,卻有三顆在同時準備萌出呢.

    

1.大部分乳犬齒(16~23個月大)是在第1乳臼齒出現之後才長出,因此寶寶側門齒和第1乳臼齒中間暫時留下一個空隙是正常的.

2. 20顆乳牙中最慢長出來的是上下後面4顆第二乳臼齒(23~32個月大).

3.每個寶寶長牙的時間因人而異,有些會提早至4個月大,有些會拖到快滿週歲,但大多數於兩週歲時已長滿20顆乳牙.至於1週歲以後仍未長牙,們建議父母帶寶寶去口腔科做工檢查.

寶寶長牙順序紊亂

與遺傳和營養都有關係,如缺鈣會有出牙順序紊亂的情況(缺鈣有兩種:一種是在懷孕時媽媽本身缺鈣,第二種是者寶寶出生後缺鈣),有可能會有牙列不齊,但也可能是正常的,可暫時先觀察,不要太擔憂,牙齒正畸很容易解決牙列不齊問題. 有按順序萌牙是一般規律,寶寶長牙順序顛倒不在少數,只要牙的質量好是不有關係的.出牙時間沒有特定的,二週歲內出齊都是正常的.先出下門牙、上門牙、然後是下犬牙或是上犬牙(先出哪個都行)正常的寶寶平均六個月大開始長牙,以每個月增加一顆的速度,大約一歲大(十二個月)有六顆牙.在兩歲半左右二十顆乳牙會都長全.但是每一個寶寶長牙的時間是不是都是那麼一致,時常看的到的是很多寶寶不一定.通用人長牙的次序快慢可能有差別,但是都會長牙的.每一個寶寶長牙的快慢、次序是可以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是下面兩顆門牙最先開始長,以後是上面兩顆門牙,再以後是上面外邊的門牙,再是下面外邊的門牙,再是犬齒……..但是也有人一開始犬齒就先長出來,也有人開始長牙的時間較晚,到了一歲左右才開始長牙,但是可能一次就長出來四顆或六顆.更有些小寶寶長了兩顆門牙之後就停止很長一段時間不再長了.這些情形都可以見得到,也都在可以接受的正常範圍之內,所以父母不用擔心.

至於長牙期的寶寶會不會發燒、腹瀉、嘔吐……,如果有這些症狀,可能是其它疾病所引起,應該與長牙無關.然而不可否認的,有些寶寶會因長牙的不適而影響到情緒,甚至導致食慾不佳,此時幫助寶寶度過不適的長牙期,則顯得十分重要.

長牙會發燒或拉肚子嗎?

  在長牙的階段,寶寶可能會發生哭鬧、體溫微高、拉肚子或是流口水等情形,然而,上述情況,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與長牙有關.寶寶在長牙時牙齦可能會有微腫脹的現象,因此寶寶會喜歡咬咬東西以緩解此種不適.

  換個角度來看,這個時期的幼兒因為好奇心強,喜歡抓了東西就往嘴裡塞,再加上副食品的嘗試和增加,使得寶寶容易發生腹瀉的情形,此外,也由於唾液腺的發達,所以容易導致口水不停的直流.而六個月後的幼兒,因來自母親的抗體功能減弱,漸漸失去保護,進而容易受病菌感染後造成發燒,這些現象,常與“長牙”重疊,所以往往會被認為與“長牙”有關.

  當寶寶牙齦腫脹不適時,家長可用手指幫幼兒按摩;除此之外,也可幫寶寶選擇合適的固齒器.此時期的幼兒若有發燒或腹瀉,要特別留意是否有精神活動力不佳的現象.若是,則應帶寶寶就醫,千萬不可單用“長牙”來解釋而忽略疾病的發生.

  當萌牙後,口腔裡的細菌就會利用飲食中的糖份產生酸,所以副食品的選擇儘量以不含糖(或少糖)及不粘牙的食物為主.牙齒不僅有咀嚼食物的功能,也有協助發音說話的角色,此外,它更是我們的門面,牙齒的好壞,與心理髮展與營養狀態息息相關.而乳牙的健康更是悠關未來恆牙的發展,從小養成好的飲食與口腔衛生保健習慣,才能維持牙齒最佳功能與美觀.

關於寶寶長牙,媽媽想問??

Q 寶寶5個月,好像要長牙了,口水流個不停,我該怎樣照顧他?

寶寶長牙前,會有明顯的流口水現象.這時,寶寶的嘴巴周圍、下巴及脖子很可能因為口水刺激或潮溼而出疹子.因此,這時期保持寶寶肌膚乾爽特別重要.

Q 寶寶8個月,最近胃口不開,我發現她下鄂有個白點,是出牙才變得不愛喝奶嗎?

寶寶長牙時,有可能因為牙齦腫脹而不舒服,導致胃口變差,喝奶量變少.這時期的寶寶可以開始吃一些固體食物,加小片烤吐司或蘋果薄片等,一方面滿足寶寶咬東西的需求,另一方面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也有些寶寶開始接受副食品後,在長牙期反而拒絕其他食物,而回到只喝奶的習慣.只要寶寶有適當的進食及水分補充,小便量正常,父母就不需要太擔心這種長牙期的過渡現象.

Q 寶寶最近哭鬧得很厲害,我們以為是缺鈣,可醫生說他在長牙,長牙會很痛嗎?

有些寶寶在長牙時會出現哭鬧不安,甚至從睡眠中哭醒.父母只要確定寶寶沒有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就可放心.若寶寶牙齦腫脹明顯、疼痛嚴重時,可請專科醫生開少許止痛藥水以減緩寶寶長牙的不舒服;目前市面有售的各類固齒器,可以幫助寶寶通過啃咬按摩牙齦;父母也可以利用乾淨紗布沾冷開水,為寶寶清潔口腔、直接按摩腫脹的牙齦.

Q 寶寶也長了2顆牙,他現在是抓住什麼都往嘴裡放,我該怎樣“管理”他?

除了長牙時期牙齦會癢,使寶寶變得愛咬東西之外,用嘴探索世界也是這個年齡段的特性.這時,父母要開始留意家中的每個角落,任何危險的物品都必須放到寶寶拿下到的地方,否則一不小心都有可能讓他塞到嘴裡.在此提醒父母,這時期是吞入異物的危險高峰,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此外,玩具也需要經常清洗,避免寶寶接觸其他病菌造成呼吸道或腸胃道的感染.

Q 寶寶無緣無故地發燒,是否和長牙有關?要不要處理?

長牙本身並不會造成發燒現象,但是許多寶寶在長牙時體溫會偏高,不過很少會超過肛溫38℃.父母要注意的是,寶寶是否有可能因為亂咬東西而增加接觸病菌的機會,造成發燒或拉肚子.我們建議父母:發現寶寶發燒,仍應找小兒科醫師檢查,而非歸咎於長牙現象.

口腔保健不可少

牙齒長出之後,就要開始進行口腔保健工作了.父母可以在寶寶滿週歲時,安排他們的第一次口腔科保健檢查,目的是由醫生教導正確的乳牙清潔方法,與如何預防齲齒(蛀牙).這個時期,幫助寶寶養成口腔衛生習慣最為重要,如防止寶寶養成邊喝奶(或果汁)邊睡覺的習慣;通過吃完東西給寶寶喂幾口水的方式,幫助他們養成飯後清潔口腔的好習慣.

有些長輩認為寶寶還小,對他們的口腔保健不太重視,甚至認為乳牙反正要換,即使蛀掉了也沒關係,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恆牙在於嬰兒時期早就已經在牙齦內成型及會被破壞;此外,乳牙至少要陪伴孩子10年的時間,若在乳牙萌出後未做好口腔清潔保健工作,造成齲齒,除了會影響日後寶寶恆牙的生長及咀嚼、發音功能,還可能影響寶寶顏面美觀,造成他們負面心理的發生.因此,做好日常口腔清潔,養成口腔衛生好習慣,是捍衛寶寶牙齒健康的最好方法,父母一定要持之以恆地堅持.

如何幫寶寶刷牙

☆ 紗布期

. 未長牙的寶寶 用乾淨

的紗布沾溫開水後捲包在食指上,伸入寶寶口腔內,擦試其舌頭及牙齦.

. 已長牙的寶寶 除上述動作外,可另用紗布以水平橫向清潔寶寶的小牙齒.

☆ 刷牙期(1週歲以後)

. 一手將寶寶的臉頰略為拉開,以看清口內情形;另一手持牙刷,以水平橫向將牙齒每一面都刷乾淨.

☆ 刷牙時間

. 寶寶吃完東西及睡前是最佳時機;

. 若不方便刷牙,喝完奶後可再喂寶寶喝點白開水,以沖淡口中奶水;

☆ 購買刷牙用品

. 市面售有適合個寶寶年齡段使用的牙刷,可根據寶寶年齡,儘量選擇軟毛且刷頭小的牙刷.

. 選擇造型可愛的牙刷,作為吸引寶寶刷牙的動力;

. 開始刷牙時可不用牙膏.不要選薄荷味牙膏,對寶寶刺激太大.也不宜選特別香甜的水果味牙膏,以免寶寶吞食.

出牙有哪些症狀:

出牙晚說明孩子骨骼生長較緩慢,出牙早說明孩子骨骼生長較快,當然這是相對而言.只要不是由於缺鈣或疾病所致的出牙晚,一般來說是不會影響今後骨骼的生長髮育的.孩子的長高主要是靠長骨(四肢骨)的生長,長骨的生長主要是在骨幹兩端的幹骺端和骨骺間的軟骨組織中進行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四肢長骨增長速度遠遠較軀幹增長迅速,到青春後期骨骼停止生長,孩子也就不會再長高了.孩子今後的身高,決定的因素在於遺傳、營養和適宜的運動,與出牙時間的早晚沒有直接的關係.

有些父母一見孩子該出牙時沒長牙以為是缺鈣,就給孩子吃魚肝油和鈣片,這是不可取的.給孩子補鈣與否,主要是要根據孩子的身體實際情況來決定,孩子出牙晚不一定就是缺鈣,但要結合檢查及其所表現的症狀進行綜合分析來決定.孩子缺鈣常表現為囟門閉合遲緩、頭髮稀少、出汗多、愛哭鬧等,此時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補充一些鈣製劑和魚肝油滴劑,並注意輔食合理,對孩子的健康是有益的.如果一見孩子8個月或10個月還沒有出牙,父母就給孩子服用大量的魚肝油和鈣片,就很容易引起維生素D過量甚至中毒,這樣做對孩子的健康是有害無益的.

警惕出牙“不良”反應

發熱:有些寶寶在牙齒剛萌出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只要體溫不超過38.5°C,且精神好、食慾旺盛,就無需特殊處理,多給寶寶喝些開水就行了;如果體溫超過38.5°C,並伴有煩躁哭鬧、拒奶等現象,則應及時就診,請醫生檢查看是否合併其他感染.

腹瀉:有些寶寶出牙時會有腹瀉.當寶寶大便次數增多、但水分不多時,應暫時停止給寶寶添加其他輔食,以粥,細、爛麵條等易消化食物為主,並注意餐具的消毒;若次數每天多於10次、且水分較多時,應及時就醫.有些醫生認可腹瀉與長牙有關聯──可能是吞下太多的口水造成大便鬆軟;有些醫生則否決此說.無論有無關聯,父母都不應該輕忽寶寶腹瀉的現象.

流涎(俗稱流口水):多為出牙期的暫時性表現,應為寶寶戴口水巾,及時擦乾流出的口水.流口水——會同時引起腹瀉與面部溼疹狀況,寶寶約從十週到三、四個月大左右開始流口水,長牙尤其會刺激口水的分泌.下巴或面部起疹.寶寶的下巴及臉部皮膚可能因和唾液長期接觸而過敏發疹.要避免這種現象,應該常擦拭寶寶流出的口水.當皮膚呈現乾燥時,不妨擦上溫和的乳液來滋潤.輕微的咳嗽.過多的唾液會使寶寶出現反胃或咳嗽的現象.只要不是感冒或過敏,那就無所謂.有咳嗽.第一次長牙前就有咳嗽.不重,偶爾輕輕地咳一下.開始我還以為感冒了呢,不過見她也沒有感冒的其他症狀,後來聽說是因為要分泌出較多的唾液,可能會使寶寶出現反胃或輕微咳嗽的現象,這才放心.輕微的咳嗽.過多的唾液會使寶寶出現反胃或咳嗽的現象.只要不是感冒或過敏,那就無所謂.

輕度發燒.發燒和腹瀉一樣,也是醫生們各持其說.不過,牙床發炎的確會引起輕度的發燒(低於38.5度C).如果發燒持續三天以上,還是該去看看醫生.

煩躁:當出牙前的寶寶出現啼哭、煩躁不安等症狀時,一般只要給以磨牙餅讓寶寶咬並轉移其注意力,通常會安靜下來.

愛咬人、咬物愛啃咬.估計這是寶寶出牙期最大的特點了,經常把自己的一個手指頭伸進嘴裡咬,而且特別用勁,從左滑到右,還咂巴著嘴.而且不管拿到什麼東西都是直接往嘴裡送,恨不得把東西都嚼碎了,有句話:恨得咬牙切齒,我看用到寶寶啃咬東西這也挺合適.其實我也知道孩子這是為了想借咬東西的施力來減輕牙床長牙的疼痛和不舒服.啃咬.長牙的寶寶可能見人(或物)就咬──從他自己的手到媽媽的乳頭、甚至陌生人的手指頭──無非是想借啃咬的施力來減輕牙床下長牙的壓力.

拒絕進食、食慾不振不愛吃奶.對奶的興趣不是很大,尤其是在用奶瓶喂水喂果汁時,經常咬奶嘴,還會把嘴裡的水噗噗的噴出來.拒絕進食.長牙的寶寶在餵奶時常變得浮躁不定.他可能因為很想塞個東西進嘴巴而顯得急欲吸奶,但一旦開始吸奶又會因為吸吮的動作而使牙床疼痛,於是又顯得對吸奶毫無興趣.已經開始吃固體食物的寶寶也會拒絕進食固體食物,那就得靠餵母乳或配方奶粉來補充營養.如果寶寶拒絕進食的情況嚴重,就要帶去看醫生了.

睡眠不安、易醒不眠.寶寶常會因牙不舒服而整夜不眠.如果寶寶突然驚醒,不要急著哄他或餵食,看看他自己能否安定下來.這種情形多發生在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

易怒.當齒尖愈來愈逼近牙床頂端,發炎的情形愈嚴重,不斷的疼痛使寶寶變得易怒.脾氣壞.尤其這幾天,玥兒的脾氣是越來越壞,常常似要哭不哭的樣子,要人抱,或者大聲尖叫,哼哼唧唧的,顯然得很煩躁,睡不踏實,有時睡著睡著還會大哭.

牙齦腫脹、過敏——可能會引起低燒狀況(38.5℃以下)牙床紅腫.由於難受,寶寶哭鬧比平時多,抱著看時,發現寶寶的牙床有些紅腫.

牙床出血.有時候,長牙會造成牙床內出血,形成一個瘀青色的肉瘤.這沒什麼好擔心的,多數醫生建議它們自然分解還原.冷敷可以降低疼痛並加速內出血的消失還原.

疼痛.發炎是柔緩的牙床纖維對付迫近的牙齒唯一的辦法,對某些寶寶它會造成劇痛,有些寶寶則絲毫沒有感覺.尤其是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最不舒服(不過臼齒大約是在一歲以後才會長).

拉耳朵、摩擦臉頰.牙床的疼痛可能沿著神經傳到耳朵及顎部,尤其是長臼齒時,所以寶寶會出現抓耳朵或摸臉頰的舉動.拉耳朵.經常摩擦和拉扯耳朵,起初我以為是洗澡時不小心進了水不舒服,還是天熱長痱子,後來聽人說這是因為孩子長牙的疼痛沿著神經傳到耳朵,所以寶寶才會出現抓耳撓腮的舉動.

有許多老一輩傳下來,對付寶寶長牙痛苦的祕方如下:

給他一些東西咬嚼.咬嚼可以減低牙床的病痛──尤其是咬嚼冰冷的東西.不管你讓他咬什麼,都必須是在寶寶坐立的情況下並有大人在旁監視.

按摩.很多寶寶會很高興大人用手指幫他們按摩牙床.

冷飲.讓寶寶喝一些冰水或冷飲,不過不能有冰塊.

冷食.喂些冰冷的食物(如冰過的蘋果醬、水蜜桃醬或優酪乳)對寶寶的吸引力會大於室溫下的食物.

減輕疼痛的藥物.當一切都無效時,試試acetaminophen.請醫生指示服用的劑量.沒有醫師的許可千萬不要服用任何的藥劑或幫寶寶在牙床上塗藥.

需要注意的是,佝僂病、克汀病、營養不良等都可引起出牙延遲,牙質欠佳.如果寶寶超過12個月還未出牙,應到醫院查明原因,及早診治.

如果小兒出牙過晚或出牙順序顛倒,可能會是佝僂病的一種表現.嚴重感染或甲狀腺功能低下時也會出牙遲緩.

  如何才能幫助寶寶擺脫長牙的痛楚,輕鬆度過成長里程呢?

  1.小嘴不空閒.給寶寶嚼東西,比如牙膠或者冰毛巾.寶寶已經開始吃固體食物,可以選擇一些冰爽食物——比如奶酪,來緩解疼痛;準備一些堅硬,無糖的磨牙餅乾,幫助寶寶磨牙.注意:不要吃胡蘿蔔,會引起窒息危險.

  2.藥物巧止痛.可以用乾淨的紗布按壓寶寶腫脹的牙齦,會起到暫緩疼痛的功效;如果上述方法都沒有效果,醫生建議可以遵照醫囑,給寶寶吃少量的止痛藥,例如嬰兒退熱淨.千萬不要用阿司匹林來緩痛,會引發一種名叫雷亥(Reye)的罕見且危害終生的病症.

  小貼士:目前有一種醫用止痛膠,可以給寶寶按摩牙齦,緩解疼痛.不過止痛膠使用過多,也會有副作用,會麻痺喉嚨,減弱嘔吐反射(這種反射可以有效地防止因口水引起的窒息危險).

  3.保護嫩臉蛋.如果流口水引起寶寶面部溼疹,可以用柔軟的棉布輕輕擦拭.寶寶睡覺的時候,可以在臉頰上塗一些凡士林潤膚霜,防止進一步的過敏.

  4.多樣磨牙器.磨牙工具可以有效地緩解牙齦腫痛,而且在花樣上要豐富,既可以幫助寶寶減緩疼痛,同時讓寶寶在視覺上產生興趣,對緩和壓力也有幫助.

長牙寶寶是會把牙磨響的.出牙與生病

因為牙齒萌出時對牙齦神經造成的刺激,寶寶的牙齦會有些不適,比如牙齦癢、牙齦疼痛等,甚至有些寶寶喜歡把東西放進嘴巴里面咬.這些都是牙齒惹的禍,等到牙齒都長出來,這些症狀自然就會消失.不過爸爸媽媽們還是可以採用一些小辦法來緩解長牙帶來的不適.

護理小貼士

1.每天用紗布蘸點涼水擦拭寶寶的牙齦,如果是夏天,可以用棉紗布包一小塊冰塊給寶寶冷敷一下,能夠暫時緩解長牙帶來的不適.

2.進行牙床訓練.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牙膠之類的產品,就是為了緩解寶寶牙齒不適而設計的,可以買一些牙膠或磨牙棒之類的產品讓寶寶咬,一來可以緩解不適,二來還能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一舉兩得.

3.因為牙齦不適,寶寶可能會咬自己的嘴脣和舌頭,甚至在餵母乳的時候咬媽媽的乳頭,這樣不但會咬傷自己,還會影響牙齒的生長,引起齙牙.媽媽應該多留心寶寶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現寶寶咬嘴脣就要及時制止.如果寶寶咬著不肯放也不能硬來,可以輕輕撓撓寶寶的小嘴脣使他鬆開.

發燒、拉肚子

少數寶寶在長牙的時候會出現發燒和拉肚子等異常現象,這些症狀不是每個寶寶都會有,也不會自己消失,應該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對症下藥.

清潔口腔123

1.母乳或者配方乳中含有乳糖和碳水化合物,是細菌存活的能量來源,所以不要以為小寶寶就不用刷牙,也不要怕麻煩,每次給寶寶餵養完畢用溫水擦拭寶寶的牙齒和牙齦.也可以在餵養後讓寶寶喝一口水,就當作漱口,也能起到清潔的作用.

2.清潔口腔的姿勢:媽媽坐在椅子上,把寶寶抱在腿上,讓寶寶的頭稍微往後仰,然後用乾淨的紗布蘸點清水輕輕擦拭寶寶的牙齦跟長出來的牙齒.目前市場上有專門針對這個年齡段寶寶使用的套在手指上的牙刷,也可以用來清潔牙齒.

3.清潔口腔的時間:每次餵養完都要清潔口腔或者讓寶寶漱口,每天早晚清潔一定要非常認真仔細,尤其是晚上臨睡前那一次清潔.

1.出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寶寶會感到不舒服和煩躁.你可以用乾淨的手指或溼潤的紗布,放入孩子的口中磨擦牙齦,這樣會對他有所幫助;涼涼的出牙環也可以用來緩解孩子出牙時的牙齦不適.

2.要謹慎使用牙膠,過多地使用牙膠對孩子沒有好處.

3.出牙不會引起發燒.如果孩子發燒,應該帶他去看醫生,可能另有原因.

4.母乳餵養對寶寶的牙齒髮育是有利的.

5.寶寶6個月大時就可以使用水杯,1歲時就別再給他用奶瓶了.這些有利於他的牙齒髮育.

6.在兩餐飯之間只要添加些水或普通純牛奶即可,不要讓孩子喝果汁或其他飲料,因為裡面存在大量的糖.如果你想給寶寶喝些果汁或加了甜味劑的牛奶,可以直接讓孩子在用餐時飲用.

7.寶寶出第一顆牙時,就應該幫他刷牙了,一天兩次.最重要的一次是在晚上就寢前.要用輕柔的嬰兒牙刷,擠上少量的牙膏,輕輕地幫他刷牙.注意不要讓孩子吞食牙膏.

在寶寶所有的身體狀況中,擁有健康的牙齒是很重要的.牙齒可以幫助寶寶咀嚼食物;當他開始學說話時,牙齒決定了他的咬字和發音;牙齒還影響著寶寶上齶的生長.

足量的維生素C是預防牙病的重要措施,如果缺少它,可以導致牙周病.人體不能合成維生素C,同時人體對維生素C的儲存也是有限的,因此必須每天從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中攝取.蔬菜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豐富的維生素C,是不容忽視的護齒食物.有條件的還可以每天補充適量的水果(如橘子、檸檬等).

膳食纖維是廣泛存在於蔬菜、粗糧中的護齒營養素.多吃適當硬度的粗糙性食品,可增加牙齒的自潔作用和牙齦按摩作用,從而增加牙體和牙周組織的抗病能力.如山芋、大豆等粗糧,其含磷量比細糧高,能促進牙齒正常發育,增強抗齲力,故可常吃;同時,由於進食的是粗糧,必須細嚼慢嚥,這樣可促進唾液分泌,減少食物的粘附和牙菌斑的形成,起到了護齒作用.

寶寶牙齒長好了嗎?

4-6個月開始出牙,長出的牙齒稱為乳牙,到2歲半左右長全,共20顆乳牙.此時要注意保護,少吃甜食;不含奶頭睡覺,不吸吮手指;吃奶後喂點白開水;長牙後飯後用乾淨紗布裹在食指上沾水清潔寶寶牙齒;1-2歲飯後喝點淡茶或開水,練習漱口.

出牙與生病

牙齒是父母擔心的主要問題之一.因為父母感到,一顆牙能長出,一顆牙能長出,可能會使寶寶又軟又薄的牙齦疼痛不少,寶寶出牙時回覺得不舒服.紐約大學兒科醫生米振?雷威談到長牙的問題時說:“據醫學教科書講,長牙與疼痛沒有直接的聯繫.但從我檢查的病人所遇到的情況看,大部分小孩在長牙是生了病和腹瀉.”由此,米振?雷威醫生得出結論,長牙和生病的確有間接關係.長牙便有機會生病並容易感染.

儘管如此,父母不應該誤解為寶寶發燒就是長牙所引起的,寶寶如有不正常的情況或父母有懷疑,還是及早去同醫生商量.

  護理要點

  1.牙齒的發育需要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D、C)和礦物質(如鈣、磷、鎂、氟等),因此,寶寶出牙期間的飲食調理很重要,富含蛋白質、鈣質、維生素類的食物,如肉類、魚和蝦皮、蛋、牛奶、豆漿、豆腐、水果、蔬菜等,都有助於寶寶牙齒的健康發育.甜食是影響牙齒的大敵,糖果、帶黏性的甜食或碳酸飲料都會引起蛀牙,還會影響食慾,因此要避免寶寶就餐前尤其是睡前吃零食或糖果.

  2.要有良好的餵養習慣.每次給寶寶餵養食物後,再喂幾口白開水,以便把殘留食物沖洗乾淨,如有必要父母可戴上指套或用棉籤等清除食物殘渣.

  3.經常帶寶寶到戶外活動,晒晒太陽,這僅可以提升寶寶免疫力,還有利於促進鈣質的吸收.

  3.發現寶寶有出牙跡象,如愛咬人時,可以給些硬的食物如麵包、餅乾,讓他去啃,夏天還可以給冰棒讓他去咬,冰涼的食物止癢的效果更好.

  4.入睡前不要讓寶寶含著奶頭吃奶,因為乳汁沾在牙齒上,經細菌發酵易造成齲齒.睡前喂牛奶,不要加糖.

  5.注意糾正寶寶的一些不良習慣,如咬手指、舐舌、口呼吸、偏側咀嚼、吸空奶頭等.

注意哦:長牙快慢與營養無關

  不過長牙速度的快慢,以及萌牙的早晚,還是有個別的差異性;健康正常的孩子可能在新生兒時期便長出俗稱“鬼牙”的初生牙(natal tooth),也有人晚到十五個月大時才長出第一顆牙齒.其實只要孩子的營養攝取正常,生長髮育及智能發展都在正常範圍內,外觀也無異常,基本上便不須擔心他長牙快慢的問題.君不見,報紙上報導的非洲難民兒童,以及媒體上屢見不鮮的戰亂、饑荒當中的兒童可憐的身影,瘦小、羸弱的個子,仍舊長了一口大白牙,顯得相當突兀,也不禁讓人油然而生同情之心.不過這也相當明白地顯示,長牙與營養狀況之間不必然有相關性,也就是長不長牙、何時會長牙是“天註定”,是由個人的遺傳特質在操控,其他的因素縱有影響,也是微不足道的.當您瞭解了這樣的實情之後,相信您會大為放心.

第一隻乳牙萌出的月齡早的是3~4個月,稍晚些可以到10~12個月.極個別新生寶寶出生時已有牙齒長出,這種牙齒稱為誕生牙.誕生牙的牙根部鬆動,容易脫落吸入呼吸道而造成窒息,醫生主張及時將其拔掉,免得發生意外.

  出牙的順序:下中切牙上中切牙上下側切牙第一乳磨牙單尖牙第二乳磨牙.

當然,有個別牙齒萌出順序與上面介紹的有所不同.有的寶寶出了幾隻牙後,會隔幾個月才陸續長出新牙,遇到這種情況您也彆著急,屬正常現象.您也別拿自己的寶寶與別人同齡的寶寶相比,如長牙少了、多了等等,因為各有各自的出牙規律.寶寶大約到30個月時20只乳牙出齊.

牙齒的發育是骨骼成熟的一個粗略指標.從嬰兒乳牙萌出速度和時間來看,也能反映出嬰兒生長髮育及營養好壞的狀況.有人說牙齒是小兒健康的標誌,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乳牙萌出的早晚,與嬰兒的體質、營養、性別、地區及其它因素有一定的關係,往往表現為個體差異比較大,早的4個月就開始出牙,晚的可到10個月,一般大多數嬰兒多在6-7個月時開始萌出牙齒. 

按照不同月齡,嬰兒應出多少顆牙呢?父母可採用下列公式簡單地估算一下:出牙數(嬰兒)=月齡一(4或6).例如10個月的嬰兒,乳牙應為4顆或6顆;在1歲時多數已有6-8顆乳牙;2歲時乳牙應出齊,共為20顆. 

出牙基本上是按一定順序進行的,一般是下頜先於上頜,由前至後的順序.最先萌出的常是是下面中間的門齒,然後是上面中間的門齒,以後挨著中間的門齒左右長出. 

嬰兒出牙時常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萌出.在嬰兒萌牙時期要注意供給各種營養素,特別是與骨骼發育有關的維生素D、鈣、磷等必需的營養成分.為此,嬰兒飲食應多樣化,可給予蛋類、肉泥、魚泥、菜泥、果泥以保證營養,同時注意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此外,有些嬰兒在乳牙萌出前,可出現局部癢癢、流口水等現象,這是正常的,不需要處理.但此時可以有意識地給嬰兒一些餅乾之類的硬食物,讓他磨磨牙,可促進乳牙的萌出. 

假如10個月仍未出牙,父母也不用過於擔心,只要嬰兒身體健康,沒有什麼疾病,到1歲時才出第1顆牙不算什麼問題.但是,如果1歲後仍末萌出第一顆牙或沒有任何出牙的跡象,就要考慮是否營養素的供給缺乏或因佝僂病等疾病而有礙乳牙萌出.

牙齒不但與咀嚼、消化及發育有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反映孩子的健康情況.乳牙是幼兒的咀嚼器官,咀嚼功能刺激可促進頜骨和牙弓的發育,而保持頜骨和牙弓的正常發育是恆牙能夠正常排列的一個重要條件.但乳牙的發育和鈣化受母體的健康狀況如營養、疾病和遺傳等因素的直接影響,恆牙的鈣化和發育則主要在嬰幼兒時期.飲食中的無機鹽類、維生素類,飲用水中的微量元素如氟等都與牙齒髮育有密切關係.乳牙保護不好,齲壞過早脫落,則往往使萌出恆牙排列不齊,甚至造成牙齒畸形,這不但影響咀嚼功能,造成飲食不便,同時還會影響一個人的面容.因此,牙齒保健從寶寶

原作者: 清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