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農曆正月初一拜年?

春節拜年是中國古老文化的象徵,也是中國民間的習俗,更是辭舊迎新的互相表達美好的祝願的一種方式,對於長輩都是在正月初一等著晚輩來拜年。你來看這就女兒給91週歲的老父親拜年。

怎樣理解農曆正月初一拜年

工具/原料

實際教育和圖片

方法/步驟

什麼是拜年?拜年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在農曆的正月初一開始、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怎樣理解農曆正月初一拜年

拜年的形式: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正月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怎樣理解農曆正月初一拜年

在古代,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

怎樣理解農曆正月初一拜年

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時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怎樣理解農曆正月初一拜年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怎樣理解農曆正月初一拜年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你看這孫子輩給91週歲的老爺[外公]拜年。

怎樣理解農曆正月初一拜年

你看這是在正月初一晚輩給長輩拜年後在一起吃團圓飯的情景,孫子輩向91高齡的老爺[外公]敬酒,祝老人健康長壽。春節不僅是傳統的節日,也是晚輩向長輩警向孝順的一片心意,是德育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體現。

怎樣理解農曆正月初一拜年

注意事項

通過正月初一的拜年晚輩知道孝順二字的分量。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