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飲食配餐-佳家制作?

早就答應群裡的小夥伴兒們,整理下我們做過的配餐。身為拖延症晚期患者,這承諾拖了一個月才兌現,其實也不算很慢吧

跟大家一樣,我們也是從全奶開始的。

不管奇酮還是健酮,都是這個套路。以前我不太理解,配餐做的多了才想明白:全奶確實是比較容易操控,損耗又相對少的。做配餐以後也是一樣,配料越簡單,製作過程越簡單,損耗就越少。

我家小怪獸是從大概半個月時開始拒奶的。拒奶這個讓人傷腦筋啊當然傷的是我們的腦筋。

緊急請營養師給配了個蛋羹。

我們做過的蛋羹有兩種,那時候做的是不用油的那種。不用油,粉偏多,蛋液偏少(4g)。做出來是這個樣子的。我媽說這不是豆腐腦嗎。小夥伴說這不就是蒸奶嗎。

額。。。都對。不過這個跟奶還是有區別的,起碼體積小了,再說她喝了那麼多天全液體,見了這半固體的也挺稀罕,好歹又吃了幾天。

後來我們換了個用油、蛋液多的配方,蒸出來就更像蒸蛋羹了。

這個圖片就不發了,大家都會做。有個竅門就是為了防止油的損耗,可以在蛋羹蒸好,裝碗以後,把油一次性都倒在上面,拌勻了吃。

經過了突如其來的拒奶,我們有些怕了,未雨綢繆的請營養師又給算了幾個配方。營養師很細心,給講了下大概齊思路,我記得“不放水可以煎/炒,放水可以蒸”。

回家後就慢慢摸索著做。到今天為止,做配餐做了也有一個月了。

生酮配餐裡,油是重頭,肉是主角。

小怪獸不喜歡吃有顆粒感的肉,我們都得用料理機打成肉泥。

每次都解凍、稱量、打碎,太麻煩,並且分量太小料理機也不太好工作。索性像下圖這樣,每次買回來的肉先用料理機打碎了,再稱量,裝在冰格里。等凍實了給摳出來,成一個一個的小肉塊,裝袋放好備用。

我們目前的配方里用瘦肉都是8g或16g,所以我們分裝成8g一份。

好吧,下面“顯擺”下我們的成品配餐。(急死我了,終於開始顯擺了)

要說一下,因為大家的熱量和脂肪比例不同,所以具體的量不太有借鑑意義,我只說配料內容和大概做法。

另外,配餐都是要調味的。我們選擇的是各種口味的調味伴侶,或者鹽。醬油裡是有碳水化合物的吧,所以很少用。

先說炒的。

絲瓜瘦肉炒蛋餅

配料:蛋液、生酮粉、瘦肉、絲瓜、油、調味(調味伴侶或少量鹽)

做法:蛋液和生酮粉和好,加特別特別少的水/或不加水,調成麵漿;瘦肉切好,絲瓜切好。下鍋炒。

菜可以換成其他,比如西葫蘆。量需要重新計算,做法是一樣的。

下一個必須一定不得不說一下我自己最為得意的~~鐺鐺鐺鐺~~~

煎!蛋!餅!

哇,我們這個蛋餅煎的,那叫一個軟,那叫一個香,那叫一個好看,那叫一個好吃。

配料:生酮粉、蛋液、油、調味

做法:生酮粉、蛋液與油,加少許水,加調味粉,調勻了。平底鍋,小火,麵漿倒進去煎。如果想煎的很鬆軟就可以厚一點,用模具(或用洋蔥圈充當模具),或者等底面稍微成型了給剷起來疊上,算雙層加厚;老公喜歡用小勺子一勺一勺舀到平底鍋裡,做成銅鑼燒的樣子。都很好吃。

茄盒

這是老公的獨創,確實很有創意,女兒很愛吃。

配料:茄子、瘦肉餡、生酮粉、蛋液、油

做法:蛋液與生酮粉、油混合調勻(水可加可不加,酌情處理),茄子中間夾肉餡,裹上面漿,下鍋煎。

ps:和麵漿的碗,可以加開水涮涮,就是一碗刷碗蛋湯。相當的不浪費

冬瓜肉丸湯

配料:肥肉、瘦肉、蛋液、調味,冬瓜,油

做法:肉泥與蛋液加調味粉,以及一部分油,攪拌調勻(向一個方向快速攪,攪上勁),冬瓜切丁備用。

鍋里加水,煮開了以後調小火,以水不翻開為準,用勺子舀了肉餡下到湯裡。丸子煮好了撈出來,冬瓜下湯裡煮,軟硬適中了關火,倒在丸子上;另一部分油全倒在湯上。

肉丸可以有些變化,比如加點洋蔥。

或者如法炮製個蝦丸湯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