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專家是從小煉成的?

Tags: 孩子, 家長, 零花, word,

很多父母在培養孩子理財習慣的過程中做得並不好,往往是兩種極端,一種是不停地給錢,第二種是將錢抓得牢牢的,絕不給。顯然這兩種都不是最佳的選擇,不但孩子的理財觀念沒養成,與父母的關係也可能隨之下滑。在這裡小編給廣大家長提供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培養出一個“理財專家”。

1、讓孩子明白錢不是源源不斷的

孩子花銷大,不少“有錢任性”的家長會不停地給孩子錢。經濟條件好的家長會說,“我疼我孩子,他能花得了多少,我供得起。”經濟條件一般的家長會說,“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要花我就給。”

其實這是極其錯誤的,固然,孩子還小,不應該讓他體會到多麼巨大的生活壓力,但你一定要讓他明白,金錢不是源源不斷無窮無盡的。不然將扭曲他對金錢的概念,他會認為錢來的很容易,致使他在進入社會後,適應能力變差,甚至可能不具備基本的生活能力。幾年前那個“大學生不會剝雞蛋”的新聞,想必各位還有印象吧。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並非是讓孩子變得的市儈,你只需讓他明白,錢不是源源不斷的。想要錢生錢,就得會理財。

2、固定零花,學會消費記賬

那麼孩子的零花錢該怎麼給呢?

各位家長朋友可以採用固定時間與金額的方式,這樣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理財情況。

視家庭情況,可以考慮以周或月為單位固定給孩子零花錢。讓孩子自己來管理資金,鼓勵他自主消費,用他自己的錢購買他想要的東西,讓孩子養成消費意識。教會他記賬,記下“收入”與“開支”。

讓孩子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有一定的瞭解,養成一套自己的消費習慣。

3、不要把零花和成績掛鉤

不少家長喜歡把孩子的零花和成績掛上鉤,在我小時候呢,就經常聽到,“寶貝啊,這次期末你要是能考100分,我就給你多少多少錢。”之類云云。

獎勵機制並非不可行,但也要用在對的地方。把零花和成績掛鉤是最糟糕的做法,這樣很可能導致孩子形成“僱傭意識”,爸爸媽媽僱我讀書,哪天錢沒給夠,我就不去了。而你需要讓他明白的應該是,好好上學是為了他自己的將來,所以零花和成績掛鉤的方式萬萬不可取。

獎勵機制更適合用在家務上,不過在實施之前,你得和他說明白,這是付出與收穫的關係。若你擔心孩子將來沒有奉獻精神,可以帶他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告訴他,他是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有義務為這個社會的美好建設貢獻一份力量,而這是不應該索取報酬的。

4、孩子收到的紅包放寬管

孩子生日,過年過節,可能會收到很多親戚朋友的紅包。馬上要過年了,這些紅包該怎麼管,不少家長很頭疼。

有些紅包可能數額較大,家長不放心交給孩子處理,就和孩子說,爸爸媽媽幫你存起來。這時候一定要注意,幫孩子存起來是可以的,但要先立下君子協定。如果你承諾了何時歸還,就該遵守,給孩子起模範作用。

或者是將這部分錢,分批次均攤到孩子的日常零花中,日常零花多了,孩子想必會很高興。

5、孩子存錢,你給“利息”

鼓勵孩子固定地將一部分錢存起來,如果他堅持下來了,可以給予一定的“利息獎勵”,培養他的理財意識。

孩子未必會有那麼多的消費專案,你可以建議他,將零花的三分之一存下來,在他成年之後進行資金規劃時,他就會覺得,拿出收入的四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來理財是很容易做到的事。

讓孩子體會到理財的快樂之後,理財習慣也就自然而然地養成了。

孩子要“放養”,這樣他才能成長,小編在此祝願各位闔家幸福,早日培養出一個理財專家。

孩子, 家長, 零花, word,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