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來源 藥材基源:為高梁、大麥、米、甘薯、玉米、葡萄等為原料釀製而成的飲料。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Wine 【性味】辛;甘;苦;溫;有毒 【歸經】心;肝;肺;胃經 【功能主治】通血脈;行藥勢。主風寒痺痛;筋脈攣急;胸痺;心痛;脘腹冷痛 【用法用量】內服:適量,溫飲;或和藥同煎;或浸藥。外用:適量,單用或製成酒劑塗搽;或溼敷;或漱口。 【注意】 陰虛、失血及溼熱甚者忌服。
工具/原料
酒
功效作用
方法/步驟
1.《千金.食治》:黃帝雲,暴下後飲酒者,膈上變為狀熱;食生菜飲酒,莫灸腹,令人腸結。扁鵲雲,久飲酒者腐腸爛胃,潰髓蒸筋,傷神損壽;醉當風臥,以扇自扇,成惡風;醉以冷水洗浴,成疼痺;飽食訖,多飲水及酒,成痞僻。 2. 孫思邈:空腹飲酒醉必患嘔逆。 3. 孟詵:久飲,軟筋骨,醉臥當風,則成癜風。
4.《本草拾遺》:米酒不可合乳飲之,令人氣結。凡酒忌諸甜物。 5.《綱目》:畏枳、葛花、赤豆花、綠豆粉者,寒勝熱也。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痰動火。鹽冷水、綠豆粉解其毒。 現代醫學認為::“少則益,多則弊”。少飲能增加唾液、胃液的分泌,促進胃腸的消化與吸收,增進血液循環。使血管擴張、腦血流增加;令人精神興奮,食慾增加;還能強心提神,促進睡眠,消除疲勞。過量飲酒則有害於身體健康。
酒對人體益害兼有。它既具有補養效益,又具有醫療保健性能。適當飲酒,能加速血液循環,活血化淤,減輕心臟負擔,有效地預防心血管疾病。過去一般傳統觀念認為,有冠心病的人絕對不能喝酒。酗酒者血壓最高,其次則是不飲酒的人,而少量飲酒的人則血壓最正常。
還發現適量飲酒可以增加血液中的蛋白質成分,具有減緩動脈硬化和心肺病發作的危險。為什麼適量飲酒能減少心臟病發病的危險?一位生物學家從一種烈性威士忌酒裡發現,它含有植物雌激素,並初步揭開了它的奧祕:這種雌激素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所以能夠預防心臟病。我國古代中醫認為,酒有通筋活絡的作用。雲:“酒為百藥之長。”這是對酒的醫藥價值的最高評價。並一直延用在酒內加泡藥材的方法,用以防病治.
由於果酒、黃酒、啤酒等低度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和各種氨基酸以及維生素,經常適量小酌無疑有好處。如有條件能堅持常飲少量原汁葡萄酒,既可強心補血,軟化血管,又可治療多種貧血症。因為葡萄酒除含糖、醇、酸類,蛋白蛋、礦物質、酯、氨基酸等人體所需物質外,還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6、維生素D等這些促進人體發育防治疾病發生的各種維生素。為此,有些醫生建議:低血壓患者每日可堅持喝15毫升丁香葡萄酒,作為一種良好的輔助性治療。
啤酒,因其含有二氧化碳有消暑解熱之奇功,是夏季的一種理想的清涼營養飲料,不僅能解渴、助消化、健脾胃、振食慾,而且對某些疾病,如高血壓、貧血病等,均有一定的醫療效果。
藥酒分補性酒和藥性酒,前者對人體起滋補作用,能促進身體健康,它屬於飲料酒;後者則是以防治疾病為主的藥酒。有生理學家測定,人們在適量飲酒之後,體內的胰液素比飲酒前有明顯增加。這種由人的胰臟分泌出的消化性激素,對人的健康是極為有利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當人生步人中老年之後,人體的各種功能開始衰退,適當飲點酒是有益於健康的。
注意事項
陰虛、失血及溼熱甚者忌服。
感冒後不喝酒
肝病患者應禁酒
酒後不宜喝茶
酒後不宜服藥
酗酒後勿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