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財務管理體制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指企業與財政部門的財務隸屬關係應當清楚。企業與主管財政機關存在財務關係,與投資者存在產權關係。企業集團的財務關係原則上隨集團企業母公司確定。

  建立企業集團的的基本原則

  即產權明晰,也就是要明確所有者的權益的歸屬。國有企業應當取得國有資產產權登記證,明確其佔有的國有資本金額及主管部門;公司制企業通過公司章程、出資證明書、股票等方式,明確其股東及出資額。

  指企業與財政部門的財務隸屬關係應當清楚。企業與主管財政機關存在財務關係,與投資者存在產權關係。企業集團的財務關係原則上隨集團企業母公司確定。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機構出資的企業,其財務關係隸屬同級財政機關。其他企業一般按照屬地原則確定財務關係。

  企業財務管理體制是法人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內容。法人治理結構指明確劃分投資者、董事會和經營者之間的權力、責任和利益及明確相互制衡關係的制度安排。

  企業模式的選擇

  由於企業是構建企業財務執行機制的基礎和前提,因而如何合理選擇企業就顯得很重要。新《通則》第八條要求:“企業實行資本權屬清晰、財務關係明確、符合法人治理結構要求的財務管理體制。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有效的內部財務管理級次。企業集團公司自行決定集團。”因此企業財務管理體制選擇是否恰當主要根據以下標準來判斷。

  反映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的構建,目的在於引導企業建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財務執行機制,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自我控制、自我適應的系統。由於財務機制是財務管理體制最直接、最靈敏的反映,其有效執行是財務體制構建的重要目標,因此,在構建財務管理體制時,關鍵是看其是否有利於財務管理機制的有效執行。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部分,因此企業能否成功地構建其,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把各級經營者、管理者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企業內部各級管理者、經營者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追求,自覺地把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有效地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各項工作的綜合反映,它與企業管理的各項工作密切相關,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同時,財務管理本質上是處理企業同企業內外各種經濟利益的關係,因而,成功地構建企業能夠強化企業內部管理。

  經濟效益是衡量企業管理好壞的標誌,是判斷一種體制優劣的根本,而且企業構建的目的是為企業管理服務並有利於經濟效益的提高。因此,企業構建的成功與否,也只能用企業經濟效益來衡量。

  企業的主要內容

  企業的主要責任是在特定經濟環境下正確處理企業同內外各方面經濟利益關係,因而它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

  企業的生產技術特點和經營規模的大小不盡相同,因而,各企業內部的經營組織形式也就有所不同,不同的企業內部經營組織形式決定不同的。

  企業內部各財務單位所承擔的經濟責任不同,其財務責任也應有所區別。因而,對於完全獨立生產經營的成員企業,在財務上應該承擔自負盈虧的責任;而相對獨立生產經營的內部單位,應根據其是否具有相對獨立的生產經營能力分別確定財務責任,並以指標分解的形式落實。例如,在資金管理方面,要為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層級核定流動資金佔用額、利用效果和費用定額指標。車間、倉庫對佔用的流動資金要承擔一定的經濟責任並定期進行考核,對超計劃佔用的流動資金應支付相應的利息。同時,應為各部門核定收入和支出的指標,使收入對比支出,確定經營成果,並將成本或費用指標分解落實到各車間和部門,作為支出的計劃指標。各車間生產的產品和半成品以及各部門提供的勞務均應按照內部結算價格結算支付,作為車間和各部門的收入指標。在利潤管理方面,應將企業利潤分解以確定內部利潤,使車間、部門利潤與企業利潤相掛鉤。

  由於部分內部成員企業能夠承擔自負盈虧的責任,因而,應該給予獨立進行籌資、投資、成本費用開支與收益分配的財權;對於相對獨立的企業內部各部門則分別給予投資決策權、內部利潤取得與分配權以及成本費用的開支與控制權。

  企業內部的材料和半成品的領用、使用勞務、半成品和成品的轉移等都要按照實際數量和內部轉移價格進行結算,並且採用一定的結算憑證辦理相關手續,以劃清各自的收支,分清經濟責任,便於獎懲。因而,要求企業應制定完善的內部價格以及內部結算辦法並建立內部結算中心。

  對承擔自負盈虧的內部成員企業,其工資總額應由該成員企業控制使用,稅後利潤除向企業集團交納一定管理費用外,應由成員企業按國家規定自主分配;而相對獨立的內部單位,其工資總額由企業總部控制,與各單位完成責任指標掛鉤的工資,可分別交由這些單位掌握使用,企業稅後利潤分配應統一由企業總部進行。

  企業的常見模式

  按照企業生產技術特點與經營規模大小來劃分,企業內部經營組織形式一般有集中管理、分散管理以及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管理三種類型。因此,相應地,企業也可按照其許可權劃分為集權型財務管理體制、分權型財務管理體制以及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混合型財務管理體制三種類型。

  集權型財務管理體制是一種高度集中的財務管理體制,它將企業的各種財務許可權集中在企業的最高管理層,企業的中層、下層沒有任何決策權、支配權以及控制權,只有有限的管理許可權。因而有利於企業集中財權,充分利用財力,發揮整體效益。這種財務管理模式對品種單一、規模小、生產步驟少的中、小企業比較適用,但是由於它是一種責、權、利不對稱的管理體制,因而不利於調動中、下層管理者的積極性,對下屬單位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解決問題的效率也不高,大型的企業一般不採用。但是,在資訊高度發展的今天,計算機網路縮短了企業在空間和時間上的距離,這種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模式也逐漸為眾多大中型、多層級的企業所青睞。

  分權型財務管理體制是一種統一領導、分口分級管理的模式。具體來說,是在企業統一領導下,由財務部門負責將企業各項財務指標分解為小指標,逐級落實到各部門、各車間,併為各單位規定完成指標的權與利。這種模式的優點是:由於部門負責人有權對影響經營成果的因素進行控制,加之身在基層,瞭解情況,有利針對企業問題及時做出有效決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項業務,也有利分散經營風險,促進部門管理人員及財務人員的成長。它的缺點是:各部門大都從本位利益出發安排財務活動,缺乏全域性觀念和整體意識,從而導致資金管理分散,資金成本增大;費用失控,利潤分配無序。

  混合型財務管理體制是集權與分權各取所長,合二為一的一種財務管理體制,它採用的是資金集權、成本分權的模式。它按照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管理思想,資金大權統一掌握在企業管理當局手中,以便統一調動、融通和使用資金,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而對成本實行分級管理,把成本管理和控制變成全企業共同的事情。這種模式有利於搞好整個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和應變能力;避免以放代管的消極作用;下屬部門有相對獨立的自主經營權,能夠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並實現自我約束。因此是一種較理想的企業。

  企業模式的選擇既要和企業的組織形式相結合,也要充分考慮企業的規模、經營特點等,即應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其財務管理體制。對於其經營者即為所有者的獨資、合夥企業,管理模式宜選用集權型的財務管理體制;而公司制的企業由於企業規模、經營特點和市場環境各不相同,因而應該結合自身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財務管理體制模式。例如,由於目前的國有企業普遍存在財務組織機構單一化、財務關係非正常化、人為因素過多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等問題,在選擇財務管理體制時應首先創造一種適合財務管理體制執行的環境——進行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然後根據企業的特點選擇合理的財務管理本制並進行相關的財務制度理性化設計,從而解決財務關係非正常化等問題。又如,由於企業集團是一種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企業聯合體,它擁有很大的規模和多層次的內部組織結構,具有產融一體化的特徵,並且以資本為聯結紐帶,實施多元化、國際化的經營戰略,因此,構建以資金管理為中心、以集權為主實施有控制的分權的企業是企業集團較理想的選擇。

整合化財務管理是什麼
財務管理專業就業前景和方向
相關知識
內部財務管理體制
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體制的主要內容
公司內部財務管理制度
財務管理體制的型別有哪些
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創新
淺析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制的完善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制的完善對策研究論文
廣電網路公司在內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中小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中的不足及策略
財務管理體系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