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識教育講座範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培養身心健康社會公民為目的,專業指導。下面小編準備了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希望對您有幫助!

  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篇1

  你們好!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每個人同樣有著自己的煩惱。學習、生活、同伴交往等方面,常常給我們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壓力,心理與學習生活息息相關。今天我們有必要進行一次心理健康的教育。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麼什麼是人的心理健康呢?我們認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標準。***

  2、情緒健康***心理健康者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自信、滿足的心情,善於從生活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緒穩定性好。***

  3、意志健全*** 目的明確合理,自覺性高;善於分析情況,意志果斷;意志堅韌,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強;自制力好,既有實現目標的堅定性,又能剋制干擾目標實現的願望、動機、情緒和行為,不放縱任性。***

  4、行為協調 ***行為協調是指人的思想與行為統一協調,行為反應的水平與刺激程度相互協調。心理健康的人行為有條不紊,做事情按部就班,行為反應與刺激的程度和性質相配。而心理不健康的在行為上表現前後矛盾,思維混亂,語言支離破碎,做事有頭無尾,行為反應變化無常,為一點小事可以大發脾氣,或是對強烈的刺激反應淡漠,思想與行為不相協調。***

  5、人間關係適應 ***其表現:一是樂於與人交往,既有穩定而廣泛的人際關係,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獨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觀評價別人,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寬以待人,友好相處,樂於助人;四是交往中積極態度多於消極態度。***

  6、反應適度 ***能動的適應和改造環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7、心理特點符合年齡 ***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的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徵,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那麼,心理健康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1、樂於學習。

  2、能與老師、同學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與人為善,團結互助。

  3、情緒基本穩定,心情輕鬆愉快。

  4、意志健全,樹立自信。

  不良的心理行為表現:

  1、注意異常。常見的有注意增強,如過分注意他人的一舉一動,過分注意自身健康、產生各種不必要的想法等,從而導致出現神經性強迫症,做任何事總是擔心做不好,不斷地重複檢查再檢查,產生不必要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而另一種則表現為,注意力不夠集中,達不到其應該達到的心理年齡,例如,無法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一節課當中,容易被外面的事物所吸引,容易感到疲勞、力不從心、心煩意亂等的身心體驗,從而無法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出現厭學、逃學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保持良好的讀書環境。在學習時應選擇安靜的地方,使自己與外界的干擾性刺激隔離;

  ***2***使學習活動簡單化。在學習時,除了帶必要的書本及文具外,不攜帶使用權自己分心的東西。

  ***3***課桌上的東西儘量減少。課堂上或學習過程中,儘量少擺東西在課桌上,這樣可以減少分心,保持高度的集中。

  ***4***進行必要的體育鍛煉。必要的體育鍛煉,有助於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缺點,並能使人對外界的各種刺激的適應能有所提高。

  2、情緒反應異常。人情緒的變化,常常和我們的生活經歷有關,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讓我們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當我們出現情緒低落時,即不開心的時候,不防採用以下方法來調節我們的情緒:

  ***1***換一種想法。我們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常常會心灰意冷,覺得前途渺茫。此時如果換一種想法,想到吃一點苦,受一點挫折對自己是有好處的,我因為這一次的失敗而有了更大的收穫。或者想,自己還年輕,還可以從頭開始,時間可以使用權自己增加閱歷,經歷給自己帶來經驗。暗示自己,“車到山前必有路”,“勝敗乃兵家常事”等等。

  ***2***掌握放鬆技術。在自己不高興時,可以應用自己已經掌握的放鬆技術,來緩解內心的痛苦,並使自己有一個強壯的身體。

  ***3***合理發洩。當心情不好時,可以通過合理的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緩解內心的不平衡。例如打球、跑步、爬山、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

  場或向自己最好的朋友傾訴,將不開心的事說出來等,這樣心理會好受一些。但切記不可選擇傷害自己或他人方式。

  3、學習困難。學習困難,對我們小學生來說,是經常遇到的問題,有時我們會感到力不從心,從而喪失信心,灰心喪氣,一蹶不振。而真正是天生的學習困難的人是很少的。其實,在學習中,誰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真正是天才的,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是很少的,許多有成就的人,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而獲得的。所以,當我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不能灰心喪氣,要克服學習中的一切困難和壓力,勇敢面對,也可以向同學和老師請教。只要能吃苦就一定能夠取得較好的成績。

  4、人際關係緊張

  與好朋友***或者同學***之間、與教師之間、與家人之間等,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前提條件是相互的尊重。要關心他人的需要,體會及體諒他人的處境,樂於奉獻,甘於付出,幫助朋友解除憂慮,創造良好而和諧的交際氛圍,才會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在交往中要熱情直率,心胸開闊,對未來及前途充滿信心,凡事拿得起放得下,當機立斷,顧全大局,不過多地計較個人得失,相互諒解,平易近人;要誠實可靠,而不能虛偽,如果為了個人的利益而背信棄義,就不會贏得他人的信賴;同時,要通情達理,樂觀向上,要時時處處理解別人,寬容別人,在別人痛苦的時候,給人以寬慰,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

  5、考試焦慮。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時常會產生緊張心理,特別對我們小學即將畢業的學生來說,我們常常會因為面對考試而感到緊張、焦慮,使考試前無法進行有效的複習,考試中無法正常的發揮,感到腦袋一片空白,不知所措,無從下手,嚴重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從而使得我們考試後,感覺到失落、失望。那麼,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應如何去應對呢?下面提供一些應對方法,供大家參考:

  ***1***自我放鬆;***在音樂伴奏下,選擇一個舒適的位置坐下,依次用力將拳頭握緊後再放鬆——牙齒緊後再放鬆——皺眉後再放鬆——脖子挺硬後再放鬆——下肢用力伸直後再放鬆。每次練習半小時,直到能夠隨意將身體的任一部位放鬆為止。以後再有焦慮情緒時,就可以這樣慢慢地放鬆,這樣焦慮就可以慢慢地得到緩解。***

  ***2***轉移注意力;緊張和焦慮是因為我們過度關注某一事物所引起的,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轉移我們的注意力,來緩解我們的緊張和焦慮,例如可以通過聽相聲、看小品、聽音樂等辦法,來把我們從緊張焦慮的情緒狀態中解放出來。

  ***3***深呼吸及自我暗示。如出現考試焦慮,可以先閉上眼睛,然後做多次深呼吸,緩吸緩呼,把心神凝於一點,用以穩定自己的情緒,有意地讓自己想像愉快的事情,進行良好的自我暗示:“我行,我一定能發揮我自己的水平,我一定能取得好成績。”這樣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增強自信心,減輕或消除心理緊張。

  6、意志薄弱,缺乏自信。

  在這個社會中,我們小學生該做的事情很多,但我們首先要培養自信心。所謂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堅信自己具有獲得成功的能力,並因此立志,堅定信念,戰勝困難,收穫成功碩果。自信心對人的一生至關重要,沒有自信心的人,眼前的世界便沒有鮮亮的色彩。每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而能讓自己的生活綻放光彩的法寶就是自信心。缺乏自信,變得不相信自己,那後果怎樣,別人叫你唱支歌,你卻說:“我不行,唱不好。”不管什麼事,你都不相信自己的答案是否是正確的,不相信你能夠勝任這件事。而自信的人,別人叫他彈首曲子,他大膽地走上前,充滿自信地彈出優美動聽的歌曲,遇到任何事,都相信自己能行。我們要培養自己的信心,如果沒有信心,那任何事都不可能成功,張海迪通過自學,去參加高考,獲得碩士生學位,她不是天生就聰明,那她靠什麼,自信。如果她沒有信心,會去參加高考麼,沒有信心參加高考,又怎麼能獲得碩士生學位呢?

  偉大的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愛默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決。”我們的身邊就有許多擁有自信心的人,他們相信自己,勇於勝任老師交給的任務,勇於擔當任何職務。自信心可使我們不怕困難,積極嘗試,奮力進取,取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爭取更好的成績。在我們同學交流的活動空間中,都有許多問題需要其他同學解決,要給缺乏自信的同學機會,鼓舞他***她***回答問題,如果回答對了,我們就可以讚揚那個同學,他便會覺得自己在群體中有自己的位置,對自己也越來越有信心。

  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故事發生在美國的芝加哥市。一個星期天,一群中國留學生在路上行走遇到這樣一件事:一對年輕的美國夫婦,帶著一個3歲的孩子在散步,那小孩有點頑皮,不小心掉進路邊的泥溝,泥溝裡沒有什麼水。中國留學生想衝上去把小孩救起來,這對年輕的夫婦卻阻止了他們,並且說:“讓孩子自己爬起來。”結果,小孩通過多次努力,終於從泥溝中爬了起來。

  這個故事裡的父母,在我們中國人看來似乎有點不盡人情。一個3歲的孩子掉到泥溝裡,自己不去拉他上來,而且也不允許別人拉他上岸,也有人認為這似乎有點太殘酷。但是,這正是美國教育孩子的方式:讓孩子樹立自信,自立自強。常言道,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

  再給講一個故事:

  一次,拿破崙外出打獵,剛走到一條河,就聽到一個落水者在呼救。拿破崙見他在水中撲騰,但卻不往岸邊來,而是馬上舉起***瞄準他,說:“喂,你要是再呼救,而不向岸邊爬,我就開槍打死你。”

  那人聽了,嚇得忘記自己不會游泳,使勁用力向岸邊游來。經過多次掙扎,那個人終於靠自己的力量爬到岸上。一上岸,他氣憤地責問拿破崙:“你為什麼見死不救,還要開槍打死我?”拿破崙從容答道:“我不嚇唬你,你自己還不照樣在水中淹死。現在你至少懂得:一個人可以自己救自己。”

  這個故事,可以給我們一些思考:如果不用槍瞄準落水者,那落水者的後果怎樣?大家肯定會說,如果岸上的人不去救他,他肯定會淹死——因為他不會游泳。那個落水者一開始為何只在水中撲騰,但卻不往岸邊來呢?因為他對自己救自己沒有自信,他照常人的思維方式去思維:不會游泳,怎麼能爬上岸呢?後來又怎麼能爬上岸來的呢?拿破崙的槍口激發了他求生的慾望,也激發了他的自信——一定要逃離槍口,否則將被打死,他的本能和自信,使他爬上了岸。這裡拿破崙的一句話很有道理:“現在你至少懂得:一個人可以自己救自己!”一個人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對自己要充滿信心。這種信心要靠平日的培養。

  現在我們有的學生遇到一點小事,就說:“不可能”,“我不會”。那麼今天我想對大家說今後不要在說此類話。你可以暗示說:“我不是不可能,只是暫時沒有找到方法”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發進取的勇氣。自信能孕育信心,你能通過充滿信心的活動使別人對你和你的意見產生信心。其實學習、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困難,實際上正是來源於你的信心不足,一旦獲得了

  信心,許多問題就將迎刃而解。自信能使你保持最佳心態,增強你進取的勇氣。

  如何培養自信心,以下為大家提幾點建議:

  1、不要總是懷疑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成功。不要害怕失敗,一次失敗不代表總是失敗,成功總是在不斷的實踐中獲得的。

  2、每天清晨醒來是,在心理對自己說幾遍“我相信自己,我能夠做好我想要做的事情”。

  3、發自內心的表達自己的意見、情感和情緒;

  4、培養自己有主見,自己做決定及處理某件事情;

  5、瞭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發揮自己的優點,找到自己的缺點加以改正。

  6、要多行動,不要只是想象,只要去做,你就會越來越自信.

  讓我們大家都充滿信心,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成功的心理素質,是對自身能力的科學估價。自信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是人們開拓進取、向上奮進的動力,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自信心在個人成長和事業成就中具有顯著的作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往往做很多事都需要自信,自信,它就是登山的階梯,過河的木舟;自信,就是理想的風帆,成功的基石,是勇於開拓進取者必備的心理品質,是有所作為的人取得成功的法寶。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因為自信是成功的階梯。

  當流星劃過,我們都許下自己美麗的願望:我能行!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自信,是使人走向成功的第一祕訣。”

  思考:你自己平時有沒有意志薄弱、缺乏自信的時候?如果有,你又是怎麼做的呢?

  願同學們每天都有好心情!相信自己:我能行!

  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篇2

  同學們:大家好!

  心理健康又稱心理衛生,心理健康,是以促進人們心理調節、發展更大的效能為目標,使人們在環境中健康生活,保持並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更有效地為社會和人類作出貢獻。

  小學生階段,由於學生身心變化比較快,加之文化知識及社會經驗的不足,小學生很容易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學生認識、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礙,鍛鍊他們的意志品質,優化他們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質,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這是小學教育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結合教學實踐,今天我們來學習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

  一、小學生的心裡缺陷主要表現在:

  1、敏感:

  青少年多是自尊心較強,且心理承受能力又低。因此,當他們意識到某種威脅自尊的因素存在時,就會產生強烈不安、焦慮和恐懼,當自尊心受到傷害時,就會生氣、憤怒,常常神經過敏,多疑。總是覺得別人又在說自己的壞話、或是在指責自己了。從而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負擔,導致神經過敏。

  2、叛逆:

  由於小學生正處於成長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

  強,迫切希望擺脫家長和老師的監護,反對成人把自己當成小孩子,

  同時,為了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易對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態度。以自己為中心,父母不讓做的事一定做,讓做、能做的事卻不做。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3、嫉妒:

  這是對他人的優勢地位在心中產生不愉快的情感。當別人比自己強***如學習、相貌、人緣等***,表現出不悅、自殘、怨恨、憤怒甚至

  帶有破壞性的負面感情。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覺得自己才是最好的。

  4、失落:

  小學生抱有許多的幻想,希望將其變為現實,他們會付出種種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當這種需求持續得不到滿足或部分滿足,就產生了挫

  折。特別是自己表現好卻得不到老師的誇獎,便會產生強烈的失落感。

  5、自卑:

  膽小、不敢表現自我、對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在人際交往中對自己的能力過低評價,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謹小慎微,行為萎縮,瞻前顧後等。

  6、孤獨:

  通過調查發現有些學生常常覺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性格孤僻,不願意與人交往,卻抱怨別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心理學把這種心理狀態稱為閉鎖心理,由此產生的一種感到與世隔絕,孤獨寂寞的情緒體驗稱為孤獨感。

  二、小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成因

  小學生出現這些心理問題,既有自身成長的因素,也有外部環境

  的因素,是“內因”和“外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身心成長的失衡。

  小學生時期身體發育急劇變化,他們閱歷淺,知識和經驗不足,認識力、理解力、思維力和親情力都遠遠落後於成年人。這種生理髮育與心理髮展的不平衡使小學生出現許多困惑、煩惱和躁動不安,產生心理問題。

  2、家庭教育的誤區。

  過度溺愛和期望值過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視品德發展、人格教育、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社會性教育的傾向。家長只重視孩子的考試、升學,卻不注重孩子的品德發展、交往能力、個性培養以及社會行為規範的培養等。家長的高期望值與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時,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一廂情願時,便會使青少年感到壓抑和不滿,給孩子造成疑慮、憂鬱等心理疾患,導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學校教育的誤區。

  一些學校和教師迫於壓力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追求升學率、打造名牌效應,成績成為評價學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標準,學生情感上的苦惱不能及時向老師和家長訴說,就會造成心理壓力,形成心理障礙。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區的發展很不平衡,特別是還存在著學科化、醫學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傾向。

  4、社會環境的影響。

  學校教育展示給學生的是正面教育;而當今各種思潮衝擊著我們的社會,純潔的教育內容與複雜的社會生活之間形成強烈反差,致使學生陷入無以參照、無以歸附的境地,學生思想的混亂、情緒的波動,也是心理障礙形成的原因之一等等。

  三、小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與預防措施

  *** 1***學習焦慮

  據調查,在全國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學生存在學習焦慮。這主要是由於學生學習競爭加劇,學習負擔過重,同時學校、教師、家長又過分看重分數,給小學生心理造成沉重壓力引起的。休息是消除疲憊的重要措施。睡眠不但可以消除疲勞,恢復肌肉和神經系統的功能,而且也是保證 兒童正常發育特別是神經精神發育的必要條件。有關專家的研究結果表明:8歲兒童每天宜睡11.2小時,9歲兒童每天宜睡11小時,10歲兒童每天宜睡10.5小時,11兒童每天宜睡10.2小時,12歲兒童每天宜睡9.8小時,13兒童每天宜睡9.6小時。注意營養問題。你們既處在生長髮育時期又要擔負著很重的學習任務,通過增加營養來改善大腦的活動機能,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是很有必要的。研究證明,蛋類、魚類、奶類、豆類、瘦肉、小米、玉米、花生、黑芝麻、核桃、金針菜、棗類、杏仁、栗子、松子、葵花子、海藻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是健腦益智的優良食品。呼吸訓練減輕腦力疲勞。下面就介紹一種丹田呼吸法。吸氣是雙手***可握空拳***沿胸部向上,同時用鼻徐徐吸氣,充分擴充套件胸腔。

  呼氣時徐徐將氣撥出的同時,力入心窩,雙手靜靜下落至心窩位置,力入於下腹丹田。緩氣,每深長呼氣後,再轉入下一次的呼氣,此時應進行三次輕鬆呼吸,用以放鬆和調整全身。

  ***2***人際交往焦慮

  人際交往焦慮,主要指在與人交往中表現為焦燥不安,無所適從。這種傾向在當今小學生中日益嚴重,影響了兒童正常的人際交往與心理需求。 要有一個正確的人際交往觀。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以誠相待,關心他人這些良好的交往品質也是不可避免的。

  ***3***自責傾向

  自責傾向是指當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經常認為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心理。自責傾向的根源是對失去別人的關愛與認可的不安。當學生感受到父母、教師、朋友不認可時,往往形成自責傾向。

  ***4***挫折感

  小學生的挫折感是來自多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人際交往方面的,興趣和願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家庭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 四、應對小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對策 俗話說:“心病還需要心藥治”。心理疾病雖然形成原因複雜,處理起來較為棘手,但是並非與生俱來,更不是不可救治的。關鍵在於要以人為本,對症下藥,才能收到積極的成效。在實踐中,同學們不妨試試採取以下方法:

  1.消除逆反心理——溝通與交流。

  我們首先培養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在廣闊的社會中,磨練自己的思想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其次是從積極的意義上去理解大人,明白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是善意的批評,家長老師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樂,也會犯錯誤。我們只要抱著寬容的態度去理解這些事情,也就不會逆反了;再次是正確認識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時常提醒自己遇事儘量剋制,多進行溝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

  2.消除孤獨自卑心理——增強自信。

  產生自卑孤獨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來說主要是因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創傷、性格因素、家庭教育問題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滿足等。消除自卑孤獨心理關鍵是對自己現存力量感到滿足!分析自己的優點,正確做出評價,發揮自己的長處;其次是千方百計來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最後以勤補拙和揚長避短來克服自卑。自己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過勤奮努力,在某個方面做出成績來。

  3.消除敏感與脆弱心理——培養意志。

  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提高認知水平;其次是提高自控水平,培養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觀消極的心態,樹立自信心和上進心;最後是學會釋放消極情緒,擺脫悲觀失望的方法,即通過組織他們參加社會實踐來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多方面的興趣來轉移注意力,多結交知心朋友,尋求社會力量的幫助***如看心理醫生***等。

  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篇3

  為幫助同學們克服學習、生活以及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煩惱和心理障礙,我校特成立心理諮詢中心,在規定的時間裡請專業的心理諮詢老師為同學們答疑解惑。

  根據學生的特點,對他們心理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解答,是幫助他們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之一。學生心理諮詢中心的開設,對於培養同學們健全的人格、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促進同學們健康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兒童時期是一個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度期,是一個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時期,是一個開始由家庭更多地邁進社會的時期,是一個變化巨大、面臨多種危機的時期。據專家分析統計我國目前高中生心理不健康的人約佔19%。

  兒童心理問題表現在很的很多方面,今天我們主要談以下幾個方面:

  一、 心理障礙

  心理兒童問題中最常見也最嚴重的要數抑鬱症。因此導致的自殺等現象給家庭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傷害和損失。抑鬱症表現為:有段時間內體驗到心情不愉快、高興不起來、煩悶;對平時感興趣的事情變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腦子變遲鈍,注意力減退,學習失去了動力,人變“懶”了,甚至厭學;對成績下降變得無所謂或對什麼都無所謂,以及失眠、全身乏力,感到活著沒意義,產生輕生的念頭,應及時求教於心理醫生,以防不良後果的發生和疾病的進一步發展。

  二、 學習壓力造成的心理問題

  對於不少兒童而言,唯一的任務就是讀書。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常給他們帶來沉重的壓力。因學習壓力而造成的心理疾病的少年屢見不鮮,這其中不乏重點學校成績優秀的學生,他們的思想壓力常來源於他們對學習現狀的不滿,過分注重結果和不恰當的比較分析現狀,體會不到學習的興趣。考試焦慮,厭學及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記憶力等問題是青少年出現的常見問題,這些問題解決辦法是首先個人要自信,再者要有信心。下面我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國外某著名科學家一天到一個學校去講座,學校的老師說你是大科學家,也培養了不少人,你看我們這裡的學生誰將來最有出息,大科學家就指了兩個孩子,若干年後,這兩個孩子果真在科學領域做出了貢獻,而那位老師再遇到那位科學家時,講起當年的往事,大科學家吃驚地說,我是隨便指的,真的是隨便指的。這說明什麼?就說明自信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多麼重要,換了你,要是個大科學家說你將來肯定有出息,你肯定一下子就感到什麼都有了希望,做什麼事情都努力了、有信心了。再講一個故事,鄭淵潔是有名的現代作家,他當兵復員回家後在一家工廠當工人,覺得自己沒什麼本事,但也想要過好日子啊,就想努力乾點什麼,想來想去,不花什麼錢,成本又比較低,於是,就開始寫作,一開始寫詩、投稿,幾乎是投一篇退一篇,寫一百篇退一百篇。就是幾乎近一年時間,突然有一篇發表了,於是就又有了信心,又投了好多也沒有發,信心慢慢又沒有了,突然,又發表了一篇,信心又來了,然後,發表得越來越多,後來他自己以前那些被退的詩看,發現以前的詩寫得真是很臭。但怎麼會慢慢變好呢?就是靠了信心。我覺得只要有足夠的信心,你有50分的能力也許能發揮到80分或者更多。如果沒有信心,你有100分的能力也許只能發揮20分。這就是要求同學們平時要注意自信和信心的培養。

  三、 人際交往的壓力給同學們造成的心理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長,獨立意識的增強, 與社兒童會的交往越來越廣泛,他們渴望獨立的願望日益變得強烈,社會夥伴是兒童一種精神需要,因人際關係壓力而煩惱的年輕人通常表現為自卑、過分注意他人評價、容易受到傷害、丟面子等。一方面他們要求獨立,希望能夠擺脫依賴父母的生活,渴望超出家庭,建立夥伴關係;另一方面又缺少經驗,很難面對挫折。尤其是那些性格內向,心理承愛能力較弱,而自尊心又極強的青少年,很容易在集體中感到壓抑感和孤獨感,不能自拔。那麼我們要客觀分析自己的現狀,我們要允許自己有缺點,有失敗,有可能丟面子。完善的人不存在,不要過分苛求自己,也不要對外界寄託過多過高的希望,用正常心態增強信心培養的技巧。

  四、不良習慣和不良嗜好給青少年帶來的心理問題

  同學們雖然心身發展較快,但此時你們思想還未成熟,對社會的認識能力、判別是非能力不強,自我控制能力差,好奇心及模仿性強,使你們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易養成不良習慣和沾染不良嗜好。現在你們中的不少人迷戀電腦遊戲或上網而不能自拔,嚴重危害了你們的身心健康,部分同學因交錯友,甚至吸菸、***、偷竊等事***舉吸菸的例子***這當然與我們的環境即家庭、學校的教育、社會的風氣有必然的關係。但是隻要同學們把住一點,我們思想上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行動上要提高素質、服務社會,以你身邊你喜歡的、崇拜的、敬佩的人為榜樣,去要求自己、去落實自己的行動,相信你會很成功。

  五、異性交往給同學們帶來的心理問題

  這主要是心理和生理需求與社會行為規範的矛盾所致。據調查,我國青少年目前生理成熟年齡普遍比上個世紀提前4至5歲。高中生絕大部分已屬於生理成熟的人,渴望異性交往,交友越迫切。這些都是很正常的,是你們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由於處理不當,出現早戀、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腦子裡儘想此亂七八糟的事情,那麼怎麼樣就能處理好這些事呢?我講三點:

  1、 異性交往宜泛不宜專

  -----即鼓勵多交,忌只交一個。異性同學的廣泛交往,對他們的自身的學習、思想有促進和幫助,也有利於情緒的振奮,而異性同學之間的單獨交往、言談由淺入深,由一般到特殊,再加上社會行為規範的要求,這樣會由本來正常的同學交往發展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相戀,廣泛的異性相往能避免異性們雙雙陷入早戀的識區。

  2、 異性交往宜短不宜長

  青少年中兩個異性同學的交往不宜過長,有的同學從初中到高中一直形影不離,初中這沒有感覺,到了高中長此下去,從相聚到離不開,步入早戀,所以在異性同學的交往中注意接觸時間短些,範圍廣些,從而可經瞭解各種稟行、氣質的異性同學,這會使不同人有更多接觸機會。

  3、異性交往宜疏不宜密度。

  異性同學間的交往是正常現象,但一定不要一門心思地鑽在裡面,男女同學有性別之差,人的一些潛意識往往在異性單獨交往時發掘出來,過多頻繁地與異性交往會喚起人的熱情,激起人的衝動,所以男女同學的交往頻率要低一些,,這樣有利於異性之間的正常交往,有利於兒童心理、生理的健康發展。


看過了“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1.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方案

2.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心得

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4.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心得3篇

5.女性心理健康講座

老年人心情煩躁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2015全國兩會心得體會範文
相關知識
心理健康知識教育講座範例
心理健康知識教育講座方案
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教育計劃
大班心理健康知識教育計劃
健康知識教育講座學習心得
健康知識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公共衛生服務健康知識教育講座
健康知識教育講座總結
健康知識教育講座策劃方案
健康知識教育講座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