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症是怎麼回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6日

  痛風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一種疾病,是細小針尖狀的尿酸鹽的慢性沉積,其臨床表現為高尿酸鹽結晶而引起的痛風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它會讓你周身區域性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俗語說:痛風痛起來真要命今天,大家跟隨小編,來了解下什麼是痛風症吧。

  痛風多見於中年男性,女性僅佔5%,主要是絕經後女性,痛風發生有年輕化趨勢。

  痛風的自然病程可分為四期,即無症狀高尿酸血癥期、急性期、間歇期、慢性期。臨床表現如下: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多數患者發作前無明顯徵兆,或僅有疲乏、全身不適和關節刺痛等。典型發作常於深夜因關節痛而驚醒,疼痛進行性加劇,在12小時左右達高峰,呈撕裂樣、刀割樣或咬噬樣,難以忍受。受累關節及周圍組織紅、腫、熱、痛和功能受限***圖1***。多於數天或2周內自行緩解。首次發作多侵犯單關節,50%以上發生在第一跖趾關節,在以後的病程中,90%患者累及該部位。其次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關節,肩、髖、脊柱和顳頜等關節少受累,可同時累及多個關節,表現為多關節炎。部分患者可有發熱、寒戰、頭痛、心悸和噁心等全身症狀,可伴白細胞升高、紅細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應蛋白增高等。

 

  間歇發作期

  痛風發作持續數天至數週後可自行緩解,一般無明顯後遺症狀,或遺留區域性面板色素沉著、脫屑及刺癢等,以後進入無症狀的間歇期,歷時數月、數年或十餘年後復發,多數患者1年內復發,越發越頻,受累關節越來越多,症狀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受累關節一般從下肢向上肢、從遠端小關節向大關節發展,出現指、腕和肘等關節受累,少數患者可影響到肩、髖、骶髂、胸鎖或脊柱關節,也可累及關節周圍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位,症狀趨於不典型。少數患者無間歇期,初次發病後呈慢性關節炎表現。
 

  慢性痛風石病變期

  皮下痛風石和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是長期顯著的高尿酸血癥,大量單鈉尿酸鹽晶體沉積於皮下、關節滑膜、軟骨、骨質及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結果。皮下痛風石發生的典型部位是耳廓***圖2***,也常見於反覆發作的關節周圍及鷹嘴、跟腱和髕骨滑囊等部位。外觀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黃白色贅生物,面板表面菲薄,破潰後排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物,經久不愈***圖3***。皮下痛風石常與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並存。關節內大量沉積的痛風石可造成關節骨質破壞、關節周圍組織纖維化和繼發退行性改變等。臨床表現為持續關節腫痛、壓痛、畸形及功能障礙。慢性期症狀相對緩和,但也可有急性發作。
 

  痛風的臨床表現

  腎臟病變

  ***1***慢性尿酸鹽腎病:尿酸鹽晶體沉積於腎間質,導致慢性腎小管一間質性腎炎。臨床表現為尿濃縮功能下降,出現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細胞尿、輕度血尿及管型尿等。晚期可致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出現腎功能不全。

  ***2***尿酸性尿路結石:尿中尿酸濃度增高呈過飽和狀態,在泌尿系統沉積並形成結石。在痛風患者中的發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現於痛風關節炎發生之前。結石較小者呈砂礫狀隨尿排出,可無症狀;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腎絞痛、血尿、排尿困難、泌尿系感染、腎盂擴張和積水等。

  ***3***急性尿酸性腎病:血及尿中尿酸水平急驟升高,大量尿酸結晶沉積於腎小管、集合管等處,造成急性尿路梗阻。臨床表現為少尿、無尿,急性腎功能衰竭;尿中可見大量尿酸晶體。多由惡性腫瘤及其放化療***即腫瘤溶解綜合徵***等繼發原因引起。

調節女性內分泌失調的方法
老年人牙齒鬆動怎麼辦
相關知識
痛風症是怎麼回事
夢見暴風雪是怎麼回事
類風溼是怎麼回事
風刺是怎麼回事以及預防方法
尿崩症是怎麼回事
胳膊痠痛無力是怎麼回事
關節疼痛到底是怎麼回事
密集恐懼症是怎麼回事
耳石症是怎麼回事
尋麻症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