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文化牆的設計素材圖
幼兒園文化建設和創新,意味著人們將以新的眼光重新審視和認識學前教育,以新的範疇重新把握和構建學前教育體系,以新的方式重新組織和拓展教育活動。如何建設幼兒園文化,文化牆是一個非常好的宣揚方式。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幼兒園文化牆的高清圖片
幼兒園文化牆的設計圖
規則越少、越自由的幼兒園越好
現在,不少幼兒園給孩子制定了太多太濫的管制條例,令人吃驚。比如有的幼兒園規定不能在幼兒園的衛生間大便,只能回家拉,甚至撒尿也不能隨時撒,要在規定的時間排著隊才能上廁所,導致孩子們拉褲子或發生便祕;吃飯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全部吃完,不許剩飯,如果到了規定時間還吃不完,老師就再往碗裡多添飯,逼孩子必須都吃下去……孩子們從一進入園門,幾乎一切行動都要納入統一的控制中,甚至玩耍也要按老師的要求來玩,完全沒有自由空間——這樣的幼兒園,無論金字招牌有多少,無論老師多辛苦多認真,都不是好幼兒園。
一個理想的幼兒園應該是這樣,除了一部分活動和吃飯需要時間統一,其餘時間孩子們都有自主選擇的餘地。他可以選擇遲到早退,可以選擇不午睡,可以選擇某頓飯吃得多些或少些,可以選擇隨時上衛生間,可以玩積木也可以選擇畫畫。老師領著大家唱歌時,他想唱就唱,不想唱就可以不開口,而不會受到指責。理想幼兒園也很少搞評比和競賽,卻會為孩子們設計出許多好玩的活動,孩子們不需要整天為得了幾朵小紅花、是否得到表揚、是否得到好成績而糾結痛苦……孩子們頭腦中沒有“好孩子”、“差孩子”的概念,沒有“表現好”與“表現差”的區別,他們可以輕鬆愉快地玩耍,而不必擔心受到批評和懲罰。
表面上看,這樣的幼兒園太沒規矩。事實上,這種“沒有規則”,恰是一個人早期成長最需要的“自由的氛圍”。在自由的氛圍下,兒童內在的心理秩序感才不會被打亂,才能依自然提供的規律有序生長。
我不贊成在幼兒園以“紀律”來處處要求孩子們。幼兒園有些紀律是必須的,比如不能打人,自己的杯子必須放在固定的位置等。太多了,就不是在培養孩子的規範意識,而是給他上捆綁的繩索了。事實上,某些幼兒園製造出的很多“紀律”沒有意義,不過是為了成人自己方便,或是做樣子給別人看,像前面提到的規定孩子們統一時間大小便,或是聽老師講故事時必須把手背在身後,一動不動。大多數形式上整齊劃一的東西對幼兒來說大多沒有意義,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還是個“小動物”,他還是一個自然的人,不是一個社會的人。不尊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生長規律,把“紀律”這個屬於成人社會的東西早早套到孩子身上,就是給他們早早戴一個精神發育的“緊箍咒”。
一所“自由”的幼兒園可能不如那種整齊劃一的幼兒園看起來“井井有條”,管理工作表面上看來可能更復雜一些,但從一個較長的時段來看,其實更簡單。教師如果眼睛一刻不停地盯著所有的孩子,不停地指點。說實在的,那樣不但老師累,孩子們也很累。孩子們其實經常是專注的,並不喜歡自己做一件事時有人監督,更不喜歡被打斷。只要安全,老師就應該儘量和孩子做到兩不打擾。這樣的幼兒園,老師和孩子都不會無端地耗費能量,內心都是平和輕鬆的。
我不希望有人把這種“充分的自由”理解成孩子在幼兒園可以無法無天。這種極端的理解很沒道理,卻很普遍,所以有必要說一下。教育中,“自由”和“不守規則”根本不是一回事,而是一對反義詞。在一個有充分自由的幼兒園,孩子們不會變得很難管,恰相反,享受了充分自由的孩子,才更守秩序。如果孩子們在整個上午都沒聽到一個令他厭煩的指令,到吃飯的音樂響起時,他們會很快地停止玩耍,走向飯桌。管制越少的幼兒園,孩子們越容易學會遵守規則。
積木搭建成品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