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語文四年級上冊《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古詩,這首詩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和祝福。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3、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4、培養學生蒐集資訊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認識學寫生字。
2、體會詩境,訓練語言。
【課前準備】
1、學生:
⑴蒐集有關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⑵讀熟課文。
2、教師:
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誦讀古詩,匯入新課
1、你們學過李白的那些詩歌呢?比比看,哪個小朋友背得最多最好?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李白的詩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看到題目,你想提什麼問?
生:黃鶴樓在那裡?
生:煙花三月是什麼時候?
生:碧空會有盡頭嗎?
……
3、師:很好,今天我們一邊欣賞,一邊解決這些問題。
二、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1、自主讀詩,把字音讀正確。
2、檢查讀,賽讀。
3、學生交流讀後感悟。
4、自由讀全詩,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三、自主感悟,探究詩意
1、導語。
2、個性化閱讀,感悟詩意。
3、合作交流,加深理解。
4、總結:
黃鶴樓是天下名勝,又是傳說中仙人乘鶴昇天的地方,而今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在此道別,更具有詩意和浪漫色彩。
四、讀中品析,再現意境
1、過渡。
2、學生讀詩,滲透學法。
3、利用多種手段,引導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展開想象,體會送別情。
4、看課文插圖,表演體驗送別情。
5、解決疑難:
⑴故人:
老朋友。
⑵西辭:
告別後向東而去***揚州***。
⑶煙花三月:
春天煙籠春花。絢麗無比。
⑷孤帆遠影:
一片孤帆消失在遠方。
碧空盡:
在天邊消失了。
惟見:
只見。
天際流:
天邊流。
⑸抽生理解詩意。
6、小結:
正所謂“相見時難別亦難”,好朋友一去,不知何時才能相見!讓我們一起來讀!
五、配樂朗讀,昇華情感
1、過渡:
真正瞭解了詩歌以後,就要把自己當作詩人去讀詩,再現詩人依依惜別之情。
2、學生練讀全詩,小組賽讀:
總結:那麼,就讓我們一起隨著李白,在這繁花似錦的春天,登上那飛簷凌空的黃鶴樓,一起去送送孟浩然吧。
六、拓展延伸,積累語言
1、交流送別詩,體會送別情。
2、選擇個性化作業:
⑴畫一畫:
李白和孟浩然送別的場景。
⑵演一演:
李白和孟浩然送別的情景。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說課稿
一、說教材
1. 教材簡析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選自人教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組的人間真情專題中,是一篇精讀課文,為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送別好友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了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詩的前兩行敘事,後兩行寫景,景中卻包含著一個詩意的情節:帆影已消逝了,而詩人還在翹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託付江水,陪伴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詩人巧妙地將對好友的一片深情寄託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描寫之中,將情與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餘味無窮。
學習這篇課文旨在使學生通過誦讀感受朋友之間深厚的友誼,同時繼續積累詩句、培養學生對詩歌的熱愛之情。
2. 說目標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古詩的特色,努力促使學生達到以下三維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瞭解詩人情況,在理解詩句以及重點詞語含義的基礎上,能夠背誦、默寫古詩,培養學生蒐集資訊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想象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手邊的工具書以及課前查詢的資料瞭解詩人,理解詩句的意思。通過展開想象、聯絡生活實際的方法,使學生感悟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態度及價值觀:感受朋友間的深厚情誼,激起學生對詩歌的熱愛之情。
3. 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本課情真意切且詩文優美,富於想象的特點,制定的教學重點是通過有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理解,讀中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再依據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把理解詩句作為教學難點,課堂中採取“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讀為本,自主學習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充分感悟理解詩句的意思內涵。
二、說教法、說學法
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文字自身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詩文對照,理解詩詞大意:
2、品詞析句,體會詩詞情感:
3、以朗讀為主線,發展學生的能力。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讀一讀,背一背,想一想,說一說的方法來學習課文。
三、說教學理念
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體現以下三個理念:
以讀為本,熟讀成誦,是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教學中,我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通過讀,讓學生自己來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語言的美,並積累語言。熟讀自然成誦,有意識地讓學生背背,強化記憶,有效地促進語言的積累。
四、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揭示題意。
1.播放名曲《送別》,引導學生回憶讀過或學過的幾首送別詩。例:《贈汪倫》
2.請同學來開啟書讀詩題,老師板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把題目的意思說出來。***提示:是誰送誰,從什麼地方到什麼地方去。***板書:送
4.師生互動,交流收集到的材料,瞭解李白、孟浩然兩位詩人。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麼人?***唐代著名的詩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麼關係?
3***這首詩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
5.師生互動,瞭解黃鶴樓:課件展現黃鶴樓雄姿;板畫長江圖,明確黃鶴樓、廣陵的地理位置;交流李白、孟浩然的資料
***二***初知詩意,質疑梳疑。***自學***
1.自由練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讀正音。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或註釋瞭解詩的大意。質疑問難;
讓學生讀準下列五個字的讀音、記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辭***cí***、唯***wèi***。
4.彙報交流自學成果,師:學好拉,自信些—學好拉?好,交流交流,把你學到的、理解的告訴大家。不能保守阿。教師相機引導、點撥
***三***深情朗讀,賞析佳句 ***師生互動***
①故人西辭黃鶴樓
1、故人----開口就說“故人”,友情的非同一般,已在這親切的稱呼中顯示出來;講述李白孟浩然的古詩 板書:情深意重
2、西辭***明白孟浩然是東下揚州***
3、擴充套件:拱手言別----老朋友辭別,會怎麼說? 第一句點明送別地點。
②煙花三月下揚州
“煙花三月”,三月,過去人們稱之為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節,在草長花開的季節,空氣溼度增大,遠望去好像有一層薄薄的煙霧籠罩著花草樹木,煙花指的就是這種景色。
賞析“煙花三月”的含義。師生共同在音樂中想象,感受“煙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
拓展理解:“煙花三月”不僅僅指黃鶴樓所在的武漢,還有揚州,乃至整個長江兩岸沿途都是春意濃濃,一派“千里鶯啼綠映紅”的美好春景。這句詩表達了詩人愉悅的心境。
指導朗讀前兩句。
第二句點明送別的時間。
在黃鶴樓這樣的千年勝地,又正值繁花似錦的春天,朋友們正應愉快地聚會,可“故人”卻要辭別遠去了。這兩句在敘事之中流露出惜別之情。
詩人是如何將他複雜的心情表達出來的呢?我們來體會一下後兩句詩。
③孤帆遠影碧空盡
在碧波盪漾的江面上,一隻帆船逐漸向前移動,直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帆船不見了
1.算算帆影遠去直到盡頭大約會用多長時間,談由此產生的感受。***引導體會目送時間之長,情誼之深。***
2.想象“盡”了的是什麼,無“盡”的是什麼。
④惟見長江天際流。
朋友不見了,只看到滾滾的長江水向天邊流去。 討論:滾滾東去的僅僅是一江春水嗎?
從最後一句中,體會詩人寄情於浩蕩的一江春水,對摯友的一片深情 ***三***迴歸整體
1.誰能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2.從詩句中,你能體會到怎樣的感情?從那些詩句可以體會到? 這首詩前兩句敘事,後兩句寫景。詩人借景抒情,表達了對老朋友的依依惜別之 板書:依依惜別
***四***拓展練習,體悟詩情
小練筆:李白站在岸邊看好友孟浩然的船隻由近而遠心裡會想些什麼?***結合末兩句體會詩人的感情***
***五***總結
這首詩寫於一千年前,但是至今讀起來還是那麼的感人,這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李白孟浩然的情誼萬古長青,再就是李白的這首詩寫得好。而這些最根本的就在於倆人惺惺相惜,做人貴在交心,我相信同學們只要和朋友坦誠相待,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你們的友誼也會像李白和孟浩然一樣為世人所傳誦。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