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英漢翻譯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英語和漢語是兩種高度發展的語言,對比其異同,對於英語翻譯教學是很重要的。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英漢語言的異同及其翻譯策略

  在英漢翻譯中,兩種語言在詞彙方面的不同主要體現在詞的意義,詞的順序和詞的搭配能力三個方面;從句法方面來說,英語和漢語在句子結構,句子順序和其他一些表達方式上則有各自的特點。下面筆者就從詞彙現象和句法現象兩方面來探討英漢的對應程度如何,以及根據這些對比,在進行翻譯實踐時,應該運用哪些翻譯技巧。

  1、英漢語言的對比

  1.1英漢詞彙現象的對比

  首先,從詞的意義方面來看。詞彙作為語言的三要素之一,相比於語音和語法,它的變化最快。隨著社會和科學的不斷髮展和變化,在語言中一方面增加了新詞,一方面舊詞增添了新的意義。人類發明輪船以前,用的是帆船,英語“sail”一詞原意為“帆”,短語“setsail”,就有張帆起航之意。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帆船逐漸被用煤,柴油,甚至是用核動力的輪船所代替。自從潛艇出現後,“sail”這個詞又增添了“潛艇指揮塔”的新含義。這就是詞義的發展變化,我們在對比英漢語言時,應該明確它們的對應情況是隨著時間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變化著的。英語詞彙在漢語裡的對應程度,大致可以歸納為四種情況。第一,完全對應。英語中的詞所表達的意義,可以在漢語裡找到完全對應的詞來表達。如“computationallinguistics”計算語言學,“TheU.S.StateDepartment”美國國務院。這主要是一些已有通用譯名的專用名詞,術語和生活中常見事物名稱等。第二,部分對應。英語中有些詞和漢語中的詞彙在詞義上只能部分對應,體現在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如“morning”上午,早晨,“gun”槍,炮,一個英語單詞相對應有較多的漢語意義.第三,無對應。

  英語中有些詞或漢語裡有些詞在對方語言裡找不到對應的詞來表達。這主要是指一些新詞以及反映社會特殊風俗和事物的詞。如英語單詞“beddo”指的是一種多用途的床,“plumber”美國調查政府僱員洩密的特工,“brunch”為了休閒和放鬆,通常週日才吃的早午餐;漢語裡如“八仙桌”,“太師椅”等在英語中都無法找到對應的詞。最後,英語中很多詞都是一詞多義,分別與漢語中幾個詞對應。對於這些多義詞的具體意義,要聯絡上下文來確定。比如“time”一詞,在“havenotimetodosomething”中,它的意思是時間;在“Thetimesaredifferent.”中,意思為時代;在“Imetherseveraltimes.”一句中,它指的是次數。可見一個單詞可能會有很多詞義,意思隨著不同的使用場合而不同。

  其次,從詞的搭配能力方面看。英語和漢語在詞的搭配能力上有差異,一個英語單詞往往可以搭配很多其他的單詞,來表達不同的漢語意思。以單詞“cut”為例,可以用於以下短語之中,如cutcake{切蛋糕},cutwheat割麥子,cutfingernails剪指甲。由此可見,cut的搭配能力很強,可以用於“cake,wheat,fingernails”,而漢語就需要分別用“切,割,剪”來搭配.在翻譯時,要注意英漢語在搭配能力上的差異,譯文選詞要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如“Sheworeapairofsunglassesandawhitedress.”一句中,wear分別搭配了兩個名詞“sunglasses”,和“dress”,應譯為“戴太陽鏡”和“穿連衣裙”.

  最後,從詞的順序方面看。英漢句子中主要成分如主語,謂語動詞,賓語的詞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定語的位置和狀語的順序在英漢語中則有同有異,變化多樣。例如,漢語句子“他們在教室裡唱歌”,翻譯成英語是“Theyaresingingintheclassroom.”,漢語中狀語“在教室”是放在謂語動詞的前面,而英語中狀語“intheclassroom”,放在了謂語動詞的後面。又如英語中時間或地點狀語之間的排列順序是從小到大,而漢語的順序是從大到小。如“Shewasbornat8a.m.onthefirstofOctober,1990.”,譯為“她出生於1990年10月1日上午8點。”另外,定語的位置在英語和漢語中也有差異,英語單詞作定語時通常放在它所修飾的詞的前面,但有時也後置,如“aninterestingstory”中,定語“interesting”是放在被修飾詞“story”的前面;而“somethinginteresting”,當中定語“interesting”放在被修飾的詞的後面。然而漢語的定語一般前置。

  1.2英漢句法現象的對比

  在翻譯中,英漢句子結構有時不需要轉換,有時則要根據情況進行轉換,這要求我們正確處理好形式和內容的關係。英漢句法現象上的差異,主要就體現在句子結構和句子順序兩個方面。

  句子結構的轉換分以下幾種情況,將英語簡單句轉換為漢語複合句,將英語複合句轉換為漢語簡單句,英語倒裝句轉換為漢語正裝句,英語被動結構轉換為漢語主動結構等。如“Shedoesn'tknowwhatlifemeanstoher.”這句話在譯為中文時,可將英語中的主從複合句轉換為漢語的簡單句,譯為“她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在英語中,為了突出重點和上下文語氣的需要,常常用倒裝結構,而漢語一般不倒裝,此時應將英語倒裝句譯為漢語正裝句。

  另外,英漢的句子順序,這裡指的是主句,從句的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它們的先後位置也不完全一樣。

  現以英漢複合句中的時間順序為例。英語主從複合句中,表時間的從句既可以放在主句之後,也可以放在主句之前,位置很靈活。而漢語則會按照比較嚴格的時間先後順序,將先發生的事陳述,之後陳述後面發生的事。如“AfterIhadmydinner,IwatchedTV.”英語句中,不論動作發生的先後順序,主從句位置可以互換。若將此句翻譯為漢語句子,則應先說先發生的事:

  “吃完晚飯後,我看電視”.表示因果的英語複合句也是一樣,因果順序較為靈活,而漢語的習慣表達是因在前,果在後。

  2、英漢翻譯技巧

  通過以上對英漢兩種語言的詞彙和句法現象的對比,可以看出兩種語言各有特點,在翻譯時根據這些特點,可以運用一些翻譯方法和技巧來表達語言形式的思想內容。英漢翻譯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很多,如詞義的選擇,引申,詞類轉譯,增詞法,省略法,正反表達法,分句合句法,各種從句的譯法,習語,擬聲詞的譯法等。現根據上文提到的英漢差異,從分析語言的特點入手,著重選擇幾種翻譯技巧加以說明。

  2.1詞義的選擇

  英漢兩種語言都有一詞多義,一詞多類的現象,同一個詞往往有幾個不同的詞義,屬於幾個不同的詞類。在英漢翻譯的過程中就要根據英漢詞彙的對應情況,選擇和確定關鍵詞的意義,有時還需要對詞進行引申和選擇其褒貶意義。選擇詞義可以從兩方面入手,其一,根據詞在句中的詞類和聯絡上下文,看詞在句中的搭配關係。如在“Likechargesrepel,unlikechargesat-tract.”一句中,根據分析詞類,判斷出“like”是形容詞,漢語意思是“相同的”,全句翻譯為“同性電荷相排斥,相異電荷相吸引”.

  “like”除了作形容詞外,還可以作動詞和介詞。如“Tomlikestoplayfootball.”中,“like”作動詞“喜歡”講.“Herhairisshininglikegoldinthesunbeam.”中,like作介詞“像”講.從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要選擇正確的詞義,可以根據該詞在句中的詞類來確定。另一方面,英語中同一個詞,同一詞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往往也有不同的含義,必須結合上下文再根據詞的搭配來確定某個詞在特定場合中的意義。如以下幾句話中的“serve”一詞,都作動詞,但根據上下文,可以確定它的詞義是不同的。“HehasservedforMs.Daisyfortwentyyears.”中譯為“任職”;在“Histwodaughtersandasonservedinthearmy.”中譯為“服役”;在“Itisyourturntoserve.”中,譯為“發球”.

  英語中,常用一個表具體形象的詞來表示一種概念或一種屬性,而漢語常用抽象的概念。在翻譯時,要注意到英漢在表達習慣上的差異,不能逐詞死譯,應根據上下文和邏輯關係將該詞的意義作進一步的引申.如,“Everylifehasitsrosesandthorns”中的“rose”玫瑰和“thorn”刺這兩個具體形象不能直譯,而要引申為“甜”和“苦”.整句話譯為“每個人生都有自己的苦與甜”.又如,“Ihavealittlemoneyputasideforarainyday.”此句中的“rainyday”不能譯為“下雨天”,而是一個抽象概念,指急需用錢之時。

  2.2轉譯法

  在英漢翻譯中,由於英漢兩種語言的表達方式不同,就不能“一個蘿蔔一個坑”來死搬硬套,有些詞在翻譯時需要轉換詞類,這樣才能使譯文流暢自然。詞類的轉譯法就是指將原文的詞類轉譯為其他的詞類,如英語名詞轉譯為漢語動詞,例句“Mysis-terisgoodatswimming.IthinksheisabetterteacherthanI.”中的“teacher”是名詞“教師”,在翻譯時可轉譯為動詞“教”,本句譯為“我想她會教得比我好”,如果譯為“我想她會是比我好的教師”就顯得死板生硬。形容詞有時也可以轉譯為名詞。英語中有些形容詞加定冠詞可以表示一類人,漢譯時就要把形容詞譯為名詞。如“Wewilldoourbesttohelpthesickandthewounded”中的形容詞“thesickandthewounded”要譯為名詞“病人和傷員”.英語中還有一些形容詞表感覺,情緒,如“angry,confident,afraid,aware,concerned,ashamed,thankful”等,這類形容詞放在系動詞後作表語用時,往往可以轉譯為漢語動詞。

  如“Heisawareofhismistakes.”此句中形容詞aware應譯為動詞“知道”.英語和漢語比較起來,漢語中動詞用得比較多。根據這一特點,英語中很多詞類,尤其是名詞,形容詞,副詞在漢譯時往往可以轉譯成動詞。

  2.3增詞法

  英漢兩種語言,由於表達方式不盡相同,翻譯時,除了轉換詞類外,還可在詞量上作增減。增詞法就是根據意義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詞使譯文更加忠實於原文的思想內容。為了使句子更加通順流暢,在翻譯時可以增加動詞,形容詞,副詞,名詞等。如“Hewenthomeafterthebanquetsandconcerts.”如果直譯為“在宴會和音樂會後,他回家了。”,意思似乎不夠明確,但如果在名詞前加上動詞,譯為“在參加完宴會和出席了音樂會之後”,這樣就形成了兩個動賓片語,句子就更通順了。又如“Thecrowdsmeltedaway,”人群漸漸散開了。本句中,在動詞前增加了副詞“漸漸地”,使譯文的表達更加確切。再如“Youshouldwashbeforemeal.”你應該飯前洗手。該句的賓語“手”其實是隱含在動詞“wash”之後的,所以在翻譯時要把賓語表達出來,在這裡增加了名詞。另外,英語中的數詞往往能直接與可數名詞連用,而漢語往往要藉助量詞來表達其形狀,特徵。如,abike一輛自行車,abaddream一場惡夢,aredsun一輪紅日.

  以上幾個例子中,在漢譯時都增加了量詞,這樣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

  2.4省略法

  前面提到的增詞法是指增加一些詞來使譯文更通順,省略法則是指原文有些詞不需要譯出來,刪除一些可有可無,有之反而累贅或違背譯文語言習慣的詞。但省略並不是摒棄原文的思想內容,而是譯文中雖無其詞但明其意。現從語法角度和修辭角度分別舉例加以探討。第一,從語法角度看,可以省略代詞,it,連線詞,冠詞,前置詞等。根據漢語的習慣,前一句話已經出現主語,而後一句若是相同主語,則不需要重複使用。然而英語通常每句話都有主語,在翻譯時應考慮到英漢在表達上的差異。如“Hewasthinandhelookedmiserable.”他很消瘦,看上去很可憐,第二句話中的主語在翻譯時已省略掉。英語中的物主代詞在漢譯時往往也可以省略。如“Heshruggedhisshouldersandshookhishead.”中的物主代詞“his”不需要譯出來,該句譯為“他聳聳肩,搖了搖頭”.在英語中,it也是一種代詞,它常常作非人稱用,此時,往往省略不譯。如Sheglancedathiswatch;itwas7.她一看錶,是七點了。另外,漢語詞語之間的連線詞不多,其邏輯聯絡常常是暗含的,英語則不然,連線詞用得比較多,因此,英漢翻譯時不需要把連線詞譯出來。第二,從修辭角度看,英語句子有些短語反覆出現,英譯漢時可作適當省略。“Appli-cantswhohadworkingexperiencewouldreceivepreferenceoverthosewhohadnot.”譯為“應聘者有工作經驗的優先錄取。”如果不作省略,譯成“應聘者有工作經驗的比沒有工作經驗的優先錄取”就顯得羅嗦。

  英漢翻譯還有很多方法和技巧,如重複法,正反表達法,反正表達法,分句合句法等,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英語和漢語是兩種高度發展的語言,對比其異同,對於英語翻譯教學是很重要的。本文對比研究了英語漢語在語言文字上最普遍最典型的特點和差異,提出幾種適當的翻譯方法和技巧供教師在翻譯課教學時參考。當然,各種翻譯方法和技巧在翻譯時應根據原文的具體思想內容加以靈活運用,不應生搬硬套。總之,翻譯是一種語言的創造性活動,經過實踐積累總結的翻譯理論和技巧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們可以用來指導和啟發翻譯實踐,而翻譯實踐也是檢驗翻譯理論是否正確的標準。作為英語教師,在進行翻譯課的教學時,應注意到翻譯理論和實踐的辯證關係,做到既重視翻譯實踐,也不忽視必要的翻譯理論。

  參考文獻:

  [1]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2]陳國強。現代英語詞彙學[J].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3]方夢之。英語漢譯實踐與技巧[J].天津翻譯出版公司,1994.

  [4]範仲英。實用翻譯教程[J].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篇2

  英漢翻譯中的“忠實”

  摘要:隨著國際化程序的不斷加速,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英文寫作的重要性。但是由於中英文背景的巨大差異,思維方式的不同以及寫作角度、方法、用詞等的不同使得我們在英語寫作中出現了很多錯誤。很多的例項證明,英語的學習言語錯誤與漢語干擾有直接的關係,即負遷移,也就是漢語之間的差異對外語學習造成的干擾以及與所學外語的某些特點、某些規則造成的干擾有關。

  關鍵詞:英漢翻譯 表達方式 忠實  1 英文對同一事物的表達方式的不同造成的錯誤

  1.1 詞性錯誤

  很多同學在英文寫作時只注意所選詞的詞義,而忽視了該詞的詞性,造成用詞錯誤的發生。

  1My friend doesn’t afraid of dogs.

  2His father adviced him not to fight with anybody.

  例句1把形容詞誤用為動詞,而例句2把名詞誤用為動詞。這是由於基礎不牢,對一些常用詞不認真考證,導致用詞的錯誤。

  1.2 詞形錯誤

  在英文寫作中經常會出現遺漏第三人稱單數現在時形態,還有關於名詞單、複數的錯誤,這是因為在漢語中,漢語的名詞一般不分單、複數,也無可數、不可數之分,主謂間也不存在數的關係,謂語沒有第三人稱單數的問題,由於中英文用詞這明顯的區別,在英文寫作時會寫出這樣的句子:

  1There are many sheeps on the grassland.

  2She look after 3 children.

  例句1中,sheep被當作可數名詞,其實它不可數名詞。例句2中,look應為第三人稱單數looks。

  1.3 虛詞錯誤

  英語虛詞包括冠詞、介詞和連詞,冠詞和介詞在漢語中根本就不存在,用錯的機率很頻繁,而唯一在漢語中可以對上號兒的連詞顯然起到了很是深遠的負遷移的作用:

  1He arrived Beijing yesterday.

  2I bought the dictionary in 1980s.

  3Although it is raining, but I go to school all the same.

  在例句1中,arrive是不及物動詞,其後一定要用前置詞in或at,所以arrive後應加in。例句2中,英語中“…年代”前必須用定冠詞,所以應改為“in the 1980s”。例句3中,由於受到漢語“雖然…但是…”結構的影響而出錯,所不同的是在英語中although…but只能用一個。

  1.4 語境不同所選詞也應不同,這是又一個易出錯的地方

  語境不同,用詞也應不同,語境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約著用詞,因此在寫作時必須要選用適合上下問的詞語來選詞,如不注意語境對選詞的影響,就可能因用詞不當而寫出前後矛盾、不合邏輯的句子。

  May I open the gate?The are in the room is too close.

  此句從上下文看,說話者gate指的是房門,應該用door才合理,而gate指的是“院落的大門”,不符合上下文的表達。

  2 翻譯界在翻譯的標準問題上很難達成共識,但有兩條標準是大家所公認的忠實、通暢

  所謂“忠實”,首先是指譯文必須準確如實的傳達原文的內容,對原文的意思既不能隨意歪曲,也不能任意增減。內容除了指原文中所敘述的事實,說明的道理,描寫的景物以外,也包括作者在敘述、說明和描寫過程中所反映的思想、觀點、立場和感情。“忠實”還指對原文風格的如實傳達。譯者者不能隨意改動原作的風格面貌,如原作是口語體,就不能譯做書面體;原作是粗俗的文體,就不能譯成高雅的格調,也就是說,譯者不能用自己的風格去代替原文的風格。

  2.1 有些譯者過分拘泥於原文的字面形式,譯文晦澀難懂,不知所云

  漢英翻譯中,“忠實原著”一向是第一要求,是多少年來翻譯理論和實踐一直圍繞的中心。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呼籲想要告訴大家對翻譯的僅僅“忠實”已經滿足翻譯要求。《外國語》1998年第3期所載《從夢想到現實:對翻譯學科的東張西望》一文可以作為一個典型的例子。文中引勒菲弗爾語曰:“忠實只不過是多種翻譯策略裡頭的一種,是某種意識形態和某種文學觀結合之下才導致的產物。把它捧為唯一一種可能的、甚至唯―一種可容許的策略,是不切實際的、徒勞無益的。”文章作者據此及其他一些類似論點得出結論:“忠於原文不是理所當然的、唯一的標準,世界上沒有永恆不變的、絕對正確的標準。”

  2.2 譯者可否選擇百分之三十、五十、七十的忠實

  翻譯的出現是出於文化交流的需要。在這一點上,完全可以把它比之於向國人介紹西洋繪畫、西洋音樂,或者相反,把中國畫或者中國的民族音樂介紹到國外去。無論這種介紹活動的其他目的怎樣,在一個首要的、根本的目標上它們是一致的:向文化的接受者呈現原作的本來面貌。在這個起點上要求的是絕對忠實,我們並沒有“百分之三十、五十、七十”的選擇。

  這時“忠實”就意味著一個客觀存在的物件完完全全、不多不少的再現。但是我們無法把翻譯與介紹繪畫、音樂的類比堅持到底,其根本原因在於,兩者所使用的媒介不同。錢鍾書先生早就指出,“我們該辨清,假使繪畫的媒介medium是顏色線段,音樂的媒介是音調,那末詩文的媒介不就是文字,是文字和文字的意義;假使我們把文字本身作為文學的媒介,不顧思想意義,那末一首詩從字形上看來。只是不知所云的墨跡,從字音上聽來,只是不成腔調的聲浪。”

  到這時“忠實”就成了一個非常主觀的概念,缺乏客觀性就缺乏可操作性。

  但是,翻譯的“忠實”標準並不是如此就能被輕易否定的。在實踐中,人們可能犧牲一部分“忠實”,但這往往是為了保證更大部分的“忠實”能夠實現,仍然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忠實”。事實上,―旦放棄對於忠實的主觀追求,譯者就沒有理由停止在“百分之三十”,而會走向百分之十、百分之五甚至更少。對忠實的追求是維持原文與譯文之間聯絡的紐帶,這根紐帶一旦被切斷,也就無從被稱之為譯文,翻譯也就隨之不復存在。

  3 結語

  在翻譯中,“忠實”固然重要,但只有忠實是遠遠不夠的。翻譯不是一字不落的複製,也不是不顧原著的表達肆意加上譯者的思想隨意篡改,翻譯不僅要重現原文中所敘述的事實、所描述的景物更重要的還要重現作者在敘述、說明和描寫過程中所反映的思想、觀點、立場和感情及風格。

關於英漢翻譯論文範文
翻譯專業英語研究生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關於英漢翻譯的論文
關於英漢翻譯論文範文
關於英漢翻譯論文
關於旅遊英語翻譯的論文
關於英語翻譯的笑話閱讀_英語美文欣賞
發表英文翻譯的論文
關於英漢雙譯短文欣賞
關於英漢對照的名人名言
關於英漢對照的名人名言
關於心理健康的論文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