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論文
自上世紀80年代我國恢復保險業務以來,我國保險業在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中所發揮的安全保障作用越來越重要。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保險公司的全面預算管理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保險公司在經濟體制中的服務領域也越來越廣泛,所承受的責任也越來越大。全面預算管理作為管理會計的一種主要方法,在提升保險公司戰略管理能力,加強內部控制,節約成本方面有著很好的優勢。全面預算管理就是利用預算這項技術對保險公司的各項經營活動及其結果進行計劃、執行、控制和考核,一般應按照“由上而下、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彙總”的要求進行,它的核心就在於“全面”二字,這是提升公司價值的關鍵所在。
一、保險公司全面預算管理概述
一保險公司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內容。所謂全面預算管理是從企業的美好願景以及發展戰略出發,全面預測影響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效果的各個因素而制定的一系列計劃指標,並加以考核與評價,在企業的管理中起著計劃、協調的作用。保險公司全面預算管理具體內容包括反映保險公司日常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預算、帶有長期性投資的資本預算、反映保險公司財務效果以及現金流動的財務預算等。
二全面預算管理在保險公司的意義。1、高效的利用公司資源。預算對於公司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形象直觀的表現出資源的需求以及對需求的利用情況。通過全面的預算管理,達到各部門之間的平衡,以致企業可以對有限的資源,實現更好的安排,避免資源不必要的浪費和運用的低效率,減少成本輸出,增加效益。2、管理方式的精細化。我國對於保險行業的門檻設定相對較高,使得一般的保險企業組織體系十分複雜,總公司對於子公司及其附屬部門的精細化管理難度很大,有時更會出現管理脫節的現象。所以,在公司內採用全面預算管理的管理方式,實現對各個方面的工作狀況進行有效的管理,使管理過程得到優化,進而增加收益,在促進企業精細化管理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二、保險公司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全面頂算管理與保險公司戰略脫節。全面預算管理從規劃角度而言,它更是一個戰略決策的過程。而實際上,現在很多公司在運用全面預算管理的時候只是在預算期結束時作為考核實績的依據,沒有充分發揮預算在事前規劃、事中控制、事後分析過程中的動態管理作用。為預算而預算的現象普遍存在,僅僅把它當作事後監督、考評的工具,對預算執行結果的考核流於形式,這也就給全面預算管理作用的發揮帶來了很大侷限性。雖然全面預算管理制度作為一種先進、有效的公司管理手段已經為業界廣泛瞭解,但是真正從公司發展戰略出發,在快速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引入和建立起適合本公司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並未得到高度重視。目前公司的戰略規則和業務計劃不具體、不明確,目標設定缺乏科學依據,由此編制的預算缺乏權威性,無法實現全面預算的效力。
二組織保障機構缺失。為了保證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必須建立有效的保障機制,成立組織機構等,為預算管理工作奠定基礎。然而,現階段我國大多數保險公司都沒有成立全面預算編制與執行機構,這些工作往往就落在財務部門身上,這樣不僅造成了預算管理工作的權威性下降,給預算執行工作增加了難度,同時也降低了其獨立性,給各項全面預算工作的開展造成制約,影響預算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三全面預算的考核機制與評價機制不完善。預算要根據各個部門各個崗位設立不同的考核標準,來完成對每個部門及每個人的客觀考核,避免吃大鍋飯現象。但是許多保險公司考核體系設立在總公司與分公司之間,分公司對業務部門的考核是走馬觀花的形式主義考核方式,對非業務部門一般不進行考核。所以導致非業務部門隨意浪費、隨意操作現象十分嚴重,使整體考核體系出現不和諧現象。而且,目前保險公司預算考評機制由總公司出臺,按“責權利”相統一原則將指標逐步分解到分公司,分公司再分解到基層公司,這樣逐步分解後執行的結果與計劃進行比較,其差異作為激勵的考核依據,但是由於激勵的程度與比例過小,差異明顯不大,激勵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因此員工的積極性不高。
三、保險公司全面預算管理改進措施
一確保全面預算管理與戰略目標相統一。在保險公司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過程中,應該將公司整體的戰略目標作為有效的指導,以其為導向,樹立正確的全面預算觀念。公司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還需要進行有效的市場調研,對公司的資源進行有效的分析,明確自身的長短期目標,將其作為預算編制的基礎,保證全面預算管理與戰略目標的統一,對實現長遠發展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建立健全保險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為了確保全面預算管理在保險公司的順利實施,需要建立統一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負責對全面預算工作實施協調與規劃。將預算管理委員會作為預算管理的領導機構,對相關的預算管理計劃、編制等實施審批,明確相關的全面預算管理程式、原則等,定期召開有效的預算管理會議,對各個部門預算方案進行稽核,督促各個部門預算編制與執行情況。
三完善預算的考核體系與評價機制。考核體系建立後,考核的程度要細、要精,這樣才能避免吃大鍋飯的問題。同時,還要在考核之後要有分析與總結,對優點要繼續發揚與光大,對不足要找出差距並提出整改意見。考核的目的不在於罰,而在於提高。如果考核的最終結果使多數部門、多數個人都得到獎勵,那麼考核體系才達到了最佳化。反之預算管理部門就要進行整改,說明預算編制存在極大的不足。另外,有了好的考核體系,就要有最佳的評價與激勵制度在跟隨,達到評價具有公平、公正、公開的效果,激勵原則有效,激勵幅度較大等特點,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
篇2
淺析我國保險公司近年來資產配置變化的分析和未來趨勢
近年來,保險公司投資端的壓力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而作為投資端的起點,資產配置策略的優劣直接影響了後來的投資收益[1]。
一、我國保險業資產配置特點的探究
橫向來看,各國保險公司的資產配置策略都呈現出不同的形態。比如美國保險公司受益於國內發達的資本市場,大比例配置債券資產,利用保險資金期限長的特點獲益。受長期經濟低迷和壽險業危機的影響,日本壽險的資產配置策略非常保守,債權類資產佔比80%以上,海外資產佔比21.6%。臺灣保險公司受制於本地區資本市場容量,地區外資產佔比過半,達到57.4%。如果以本國或本地區10年期國債的到期收益率為基準,2014年美國、日本和臺灣的壽險行業收益率分別較國債收益率高出2.65%、2.03%和2.19%,且近幾年表現穩定。高度的相關性表明這些國家或地區的投資高度依賴債券市場尤其是國債市場。
縱向來看,我國保險公司近年來資產配置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我們使用中國XX保險公司2007-2015年的資料作為行業代表進行資產配置變化情況的分析。從整理和分析相關的資料,我們不難發現幾大趨勢:
一債券配置比例偏低。2015年債券配置比例僅為47.9%,遠低於美國的68.3%以及日本的82.4%,且近年來佔比一直不高。借鑑成熟保險市場的經驗,債券本應是保險公司資產端配置的固定收益中的標準化資產,我國險資卻對債券配置的積極性不高。
二非標債權資產佔比持續提升。在標準化債券佔比顯著低於國外險資資產配置比例的時候,非標類債權資產作為補充在2012-2015年4年間的持續攀升是一個非常具有本地特色的現象。2013年保監會放開保險公司進行非標資產投資的限制,其配置比例由2012年的3.5%上升到2015年的14.7%。
三股票資產配置佔比高。國內保險公司股票資產配置一是佔比高,二是波動幅度較大。這種特點與A股市場的大幅波動密切相關。在2007年A股市場大漲時,股票類資產的配置佔比達到了21.4%的歷史高位,緊接著2008年金融危機,A股大幅下挫,配置比例隨之降到4.9%包括股票市值下降的影響。在2008年之後,股票配置比例逐步提升,現已增加至2015年的10.00%。但這一比例顯著高於日本的6.7%和美國的2.3%。
二、對國內資產配置比例形成原因的探討
一為什麼債券配置比例偏低。按照資產負債匹配原則,債券作為標準化的固定收益產品,是最適合配置的資產,但是由於我國債券市場還不夠發達,使得這一比例在短期內無法提高。債券市場對險資進行資產配置的限制還表現在:平均久期偏小,缺乏長期品種;剛性兌付長期壓制信用溢價,信用風險與收益不匹配。
二為什麼2012年以後非標資產成為險資的“新寵”。首先對保險資金非標類資產投資政策進行梳理:2012年10月出臺《關於保險資金投資有關金融產品的通知》,其主要內容是:第一,銀行理財、信託計劃、券商集合理財、資產支援證券、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等全面放開;第二,投資理財產品、信貸資產支援證券、集合信託、ABS的賬面餘額等,合計不超過上季末總資產的30%;3、基礎設施計劃、不動產投資計劃賬面餘額合計不超過上季末總資產的20%。2014年2月出臺《關於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管的通知》,其主要內容是:第一,將投資資產不含獨立賬戶劃分為:流動性、固定收益產、權益類、不動產類資產、其他金融資產五類;第二,以上季度末保險公司總資產的比例計,權益類、不動產類投資均不超過30%、其他類金融資產賬面餘額不超過25%、境外投資餘額不超過15%。
從根本上說,非標債權計劃的興起是國內以間接融資為主的融資結構所導致的。從收益率的角度看,險資對非標資產配置比重的大幅提升,是債券市場期限利差和信用溢價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以流動性溢價提升收益的路徑選擇,且非標資產在期限和信用上與險資要求也較為匹配。
非標資產投資包括信託公司的信託計劃和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等。如果我們將這一現象與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聯絡起來,就很好解釋其背後的邏輯了。在2012年之後,隨著“四萬億”刺激計劃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再加上實體經濟進入了一個下行通道,房地產作為一個曾經風光無限的行業也陷入了一定的困境。這種困境的一大表現就是融資渠道變窄和融資成本的上升。隨著房地產行業從傳統渠道融資逐漸困難,大部門公司都轉向通過信託和各種理財產品進行融資,險資便充當了資金提供方的角色。
三股票資產佔比為什麼如此之高。保險公司的資產管理是負債驅動型的,主要由於公司對投保人的負債使保險公司必須通過投資覆蓋成本並獲得更多的利潤。一方面理應扮演重要角色的債券市場沒有能夠為保險公司提供足夠的投資空間,另一方面,部分後成立的中小保險公司為了“衝保費”賣出大量萬能險,這些保險的結算利率普遍在4%-7%之間,這種戰略使得這些保險公司從負債驅動資產轉變為資產驅動負債。
四從2012年開始保險資金收益率為何體現出不同的特徵。從2004年到2012年,對保險資產收益率有兩個產生重要影響的政策發揮。一個是2004年保監會出臺的《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的出臺事實上放開了險資對股票的投資;另一個是2012年10月保監會相繼出臺的《關於保險資金投資有關金融產品的通知》、《基礎設施債券投資計劃管理暫行規定》,非標資產配置的比重大幅提升。在2004-2012年期間,由於險資配置股票比例較高,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率顯示出與股市收益率波動性的高度相關。2012年之後,由於非標資產的配置比重開始大幅增加,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率與股市收益率的關係開始變小。
三、對未來保險大類資產配置的展望
一資金配置更靈活,與巨集觀經濟增長的相關度越來越大。2014年2月,保監會公佈了《關於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管的通知》,該檔案中明確實行更趨監管效率的大類資產分類原則,監管對投資的約束效應顯著降低。該政策使得保險公司在資產配置上的自主權進一步加強,保險資金的收益率也更能反映經濟整體的增長水平。
二股票資產配置比例相對成熟市場依舊維持高位,但將進行結構性調整。作為提高整體收益率的一個手段,股票資產配置仍將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我們判斷其配置比例不會降低,但再也不會出現2007-2008年那樣劇烈波動的情況排除股票市值變化因素。不過,存量結構上,具備固定收益特徵的高股息率藍籌股可能受到險資青睞。在償二代下,如果將戰略投資類的股票持股比例提升至20%,就可以將其重分類為以權益法入賬,其所需消耗的資本金也會大幅減少,以降低該資產對公司財務和償付能力的不利影響。
三非標資產配置仍會受到青睞,但專案來源會減少。雖然由於經濟的下行,以房地產和基礎設施為主的非標資產供給和收益率持續走低,但從綜合收益率及資產負債匹配的角度看,仍然值得保險資金大力配置。
四通過高現價保單快速擴張的中小險企,容易出現流動性和償付能力風險。目前,國內中小保險公司的萬能險結算利率普遍偏高在4%-8%左右,在高利率和經濟下行導致資產荒並行的情況下,容易出現流動性問題。同時,在償二代下,高現價的保險產品是非常消耗資本金的業務,容易觸發償付能力不足的問題。
保險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