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社會心理學論文範本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8日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個體社會心理現象指受他人和群體制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論影響社會印象的心理因素》

  【摘 要】 本文從介紹社會印象及其意義著手,結合現實生活詮釋了影響社會印象的六大心理因素,具體包括: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暈輪效應、投射效應、仁慈效應、定型效應等,點出了每個因素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表現形態,並啟迪人們如何正確理解和運用。

  【關鍵詞】 影響 社會印象 心理因素

  社會印象是留在記憶中的認知客體的形象,簡言之就是頭腦中的認知客體的像。認知客體在頭腦中的像,可以是一草一木,也可以是人和人群、社會,還可以是由人和物及其各種關係構成的社會事件。社會印象一般地是對人、對由人構成的群體和社會的印象,對群體和對社會的印象也是對人的印象。但在實際生活中,對物的印象也常常成為社會印象,這種物像轉化為社會印象,是因為其中滲透或體現了人的東西,是物化了的人像。總之就是社會上的一切東西在你頭腦中形成的印象反映出來就是你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社會印象是一個很複雜的體系,它是一個個體的特徵在另外一個或幾個個體眼中或心目中的形象的複製。而在其中,常常有一個基本的情感取向,即總體感覺是好還是壞,或者說是喜歡還是憎惡。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基本的情感取向就給今後的判斷定下了基調,而作為一種主觀的形象複製,它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自己情感取向的影響。常言說的一白遮百醜就是這個道理。在措綜複雜的心理中,主要以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暈輪效應、投射效應、仁慈效應、定型效應等六個因素對社會印象的影響最為深遠。

  一、首因效應的影響

  一 首因效應的定義。首因效應,是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的效應。首因效應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它是指當人們第一次與某物或某人相接觸時會留下深刻印象,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資訊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資訊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首因,是指首次認知客體而在腦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資訊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二首因效應的現實示例。在現實生活中,首因效應本質上是一種優先效應,當不同的資訊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們總是傾向於重視前面的資訊。即使人們同樣重視了後面的資訊,也會認為後面的資訊是非本質的、偶然的,人們習慣於按照前面的資訊解釋後面的資訊,即使後面的資訊與前面的資訊不一致,也會屈從於前面的資訊,以形成整體一致的印象。在我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就有記載,大才子龐統準備效力東吳時,面見孫權。孫權見龐統相貌醜陋,心中先有不快,又見他目中無人,將其拒於門外,導致東吳與一位曠世奇才擦肩而過。這就是首因效應中以貌取人的典型例子。

  三首因效應的啟迪。首因效應告訴我們,人們根據最初獲得的資訊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變,甚至會左右對後來獲得的新資訊的解釋。實驗證明,第—印象是難以改變的。而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別、年齡、體態、姿勢、談吐、面部表情、衣著打扮等,判斷一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個性特徵。因此在日常交往過程中,尤其是與別人的初次交往時,一定要注意給別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注重儀表風度,—般情況下人們都願意同衣著乾淨整齊、落落大方的人接觸和交往。其次,要注意言談舉止,言辭幽默,侃侃而談,不卑不亢,舉止優雅,定會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首因效應在人們的交往中起著非常微妙的作用,只要能準確地把握它,定能給自己的事業開創良好的人際關係氛圍。

  二、近因效應的影響

  一近因效應的定義。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相反,是指在多種刺激一次出現的時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後來出現的刺激,即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近、最新的認識佔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因此,也稱為“新穎效應”。

  二近因效應的現實示例。心理學的研究還表明,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交往的初期,即在延續期還生疏階段,首因效應的影響重要;而在交往的後期,就是在彼此已經相當熟悉時期,近因效應的影響也同樣重要。現實生活中,近因效應的心理現象相當普遍。小A與小B是小學的同學,從那時起,兩個人就是好朋友,對方非常瞭解,可是近一段小A因家中鬧矛盾,心情十分不快,有時小B與他說話,動不動就發火,而且一個偶然的因素的影響,小A捲入了一宗盜竊案。小B認為小A過去一直在欺騙自己,於是與他斷絕了友誼。其實這就是近因效應在起負作用。再如: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自己的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實就是臨別時的情景;一個朋友總是讓你生氣,可是談起生氣的原因,大概只能說上兩、三條,這也是一種近因效應的表現。

  三近因效應的啟迪。最近、最後的印象,往往是最強烈的,可以沖淡在此之前產生的各種因素,這就是近因效應。在人際交往中出現的負性近因效應,大多產生於交往中遇到與願望相違背,願望不遂,或感到自己受屈、善意被誤解時,其情緒多為激情狀態。在激情狀態下,人們對自己行為的控制能力,和對周圍事物的理解能力,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容易說出錯話,做出錯事,產生不良後果。因此,凡事在先,須加忍讓,防止激化。待心平氣和時,彼此再理論,明辨是非。

  三、暈輪效應的影響

  一暈輪效應的定義。暈輪效應是指這種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從而掩蓋了其它品質或特點所以就形象地稱之為光環效應。常表現在一個人對別一個人的最初印象決定了他的總體看法,而看不準對方的真實品質,有時候暈輪效應會對人際關係產生積極作用,比如你對人誠懇,那麼即便你能力較差,別人對你也會非常信任,因為對方只看見你的誠懇。而暈輪效應的最大弊端就在於以偏概全。

  二暈輪效應的現實示例。在生活中暈輪效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我們看到某個明星在媒體上爆出一些醜聞時總是很驚訝,而事實上我們心中這個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她在銀幕或媒體上展現給我們的那圈“月暈”,它真實地人格我們是不得而知的,僅僅是推斷的。有時候暈輪效應會對人際關係產生積極效應,比如你對人誠懇,那麼即便你能力較差,別人對你也會非常信任,因為對方只看見你的誠懇。

  三暈輪效應的啟迪。從認知角度講,暈輪效應僅僅抓住並根據事物的個別特徵,而對事物的本質或全部特徵下結論,是很片面的。因而,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應該注意告誡自己不要被別人的暈輪效應所影響,而陷入暈輪效應的誤區。

  四、投射效應的影響

  一投射效應的定義。所謂投射效應是指以己度人,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認知障礙。即在人際認知過程中,人們常常假設他人與自己具有相同的屬性、愛好或傾向等,常常認為別人理所當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二投射效應的現實示例。投射效應的在生活中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 一是感情投射,即認為別人的好惡與自己相同,把他人的特性硬納入自己既定的框框中,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加以理解。比如,自己喜歡某一事物,跟他人談論的話題總是離不開這件事,不管別人是不是感興趣、能不能聽進去。引不起別人共鳴,就認為是別人不給面子,或不理解自己; 二是認知缺乏客觀性,比如,有的人對自己喜歡的人或事越來越喜歡,越看優點越多;對自己不喜歡的人或事越來越討厭,越看缺點越多。因而表現出過分地讚揚和吹捧自己喜歡的人或事,過分地指責甚至中傷自己所厭惡的人或事。這種認為自己喜歡的人或事是美好的,自己討厭的人或事是醜惡的,並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這些人或事上進行美化或醜化的心理傾向,失去了人際溝通中認知的客觀性,從而導致主觀臆斷並陷入偏見的泥潭。

  三投射效應的啟迪。由於投射效應的存在,我們常常可以從一個人對別人的看法中推測這個人的真正意圖或心理特徵。由於人有一定的共同性,有相同的慾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對別人做出的推測都是比較正確的,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與人之間畢竟有差異,不考慮個體差異,胡亂的投射一番,就會出現錯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錯誤地將自己的想法和意願投射到別人身上:自己喜歡的人,以為別人也喜歡;父母總喜歡為子女設計前途、選擇學校和職業,絲毫不顧忌孩子的興趣愛好與特長,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到別人身上。我們得記住,人與人之間既有共性,又各有個性,如果投射效應過於嚴重,總是以已度人,那麼我們將無法真正瞭解別人,也無法真正瞭解自己。

  五、仁慈效應的影響

  一仁慈效應的定義。仁慈效應又稱寬大效應,是指人們在對他人的特性進行評定時,好的評價常多餘不好的評價。

  二仁慈效應的現實示例。在為各類文娛會演、演講賽中評獎時,評委常遇到這個仁慈效應的干擾:前面演出的節目,由於給了高分,以致於不得不提高後面所有節目的評分。

  三仁慈效應的啟迪。仁慈效應掌握不好,也會產生一定的負效應。因此,在生活中對某人的評價不能離開實際,要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尤其在對別人進行“高度”評價時,不要忘記指出其不足。

  六、定型效應的影響

  一定型效應的定義。定型效應,亦稱社會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們在見到他人時,常常會自覺地根據人的外表行為特徵,結合自己頭腦中的定型,進行歸類,以此來評價一個人。它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形成的。比如相同地域,形成的相同風俗,相同領導形成的相同的理念。

  二定型效應的現實示例。由於定型效應的作祟,人們在見到他人時,常常會自覺地根據人的外表行為特徵,結合自己頭腦中的定型,對人進行歸類,以此來評價一個人,如見到一個肌肉發達、身材高大、穿著運動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認為他必定是一個運動員。

  三定型效應的啟迪。人頭腦中存在的定型是人們以往經驗的反映,但由於在各類人當中廣泛存在著的差異性及社會發展變化的影響,同一類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樣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變的.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環境下也會發生語言、行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變化,所以,以不變的固定形象為依據去認識千差萬別、不斷變化著的人們及其行為方式,顯然會使我們的認識出現偏差,導致作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 由此可見,定型效應也是一種使人產生偏見的社會心理效應。我們必須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自覺克服這一效應給我們帶來的消極影響,力求歷史地、全面地、正確地認識我們周圍的人和事,減少判斷和決策的失誤。

  參考文獻

  [1]戴維〃邁爾斯 David G.Myers .社會心理學.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01-01

  [2]樂國安 .21世紀心理學系列教材•社會心理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07-01

  [3]汪露 .刻板印象與老年傳播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6-09-01

  [4]羅貫中.三國演義.嶽麓書社.2006-01-01

  篇二

  《關於“助人”的社會心理學分析》

  摘要:親社會行為中的助人行為的產生,會受到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在決定是否幫助他人時,人們通常會經歷幾個認知的階段,比較助人和不助人的成本,同時,還會受到旁觀者的影響。要分析一個人的助人行為,就要分析他的心理。

  關鍵詞:社會心理學 親社會行為 認知模型 旁觀者效應 旁觀者計算模型

  1.現象描述

  從小老師就教導我們,要助人為樂,“學雷鋒”的精神曾深深紮根在幾代人心理。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助人似乎成了一件讓人兩難的事情。近幾年來,我們常常會看到一類新聞:某人遭受不測需要幫助,卻無人援助。這樣的事情有很多,包括“杭州老人摔倒無人敢扶”,“精神病女被當眾施暴無人過問”以及轟動一時的“小悅悅”事件等。這種與中國傳統道德及助人為樂的時代精神所背離的事件時有發生,人們在感嘆道德淪喪的同時也在積極分析其中的原因。

  2.社會心理學分析

  2.1現狀分析

  這種狀況時有發生,並在網路上引起了激烈的討論,大多數人將其中原因歸結為道德的缺失。然而這樣一件件看似只是關乎道德淪喪的事情,背後其實和人們心理息息相關。人們在面對緊急情況時,心理會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決定其是否提供幫助,分析人們發生助人行為的心理,有助於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

  2.2理論及影響因素的分析

  2.2.1親社會行為

  親社會行為是指特定社會中通常為他人讚賞的行為,其兩種特殊形式為助人和利他。對於助人行為,進化觀點認為,我們從生物本質上就願意幫助別人,然而,社會心理學家還提出了更具可能性的解釋:我們受到互惠、社會責任和正義世界的普遍信念的影響而做出助人行為,除此之外,通過社會學習以他人為榜樣,更促進了這種行為的產生。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助人行為的產生除了和個人的品質、信念、責任感有關,還和整個社會的風氣息息相關,他人的言行會對我們的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

  2.2.2認知模型

  心理學家拉塔內和達利提出,旁觀者在最後決定是否幫助一個處於緊急情況中的人之前,會經歷如下幾個認知階段:注意事件、定義事件、接受個人責任、決定做什麼。如果一個人沒有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則他可能在以上某一個階段上遇到障礙而放棄了。 我們以老人摔倒為例,分析哪些因素會決定我們是否過去扶起老人。

  1.注意。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我們可能正和朋友打電話,可能在玩手機遊戲。事件發生在何地?鬧市區還是安靜的街道?如果我們正忙於其他事情,或者周圍很吵鬧,我們很可能沒有注意到老人摔倒了更談不上幫助了。

  2.判斷。當我們發現一個老人倒在地上,我們便會給這個事件加以定義。老人摔得有多重?他看起來有沒有受傷?周圍的人反應如何?這些都是我們判斷事情的嚴重性的因素。事情越嚴重,我們提供幫助的可能就會越大。

  3.責任。當我們斷定老人傷得很嚴重的時候,我們便會考慮是否會承擔這個責任,考慮的因素包括:自己的能力和經驗,自己是否願意付出精力和時間,周圍是否有更適合承擔責任的人選等。

  4.決定策略。當我們度決定承擔責任時,我們便接著考慮如何幫助老人:我們有沒有急救的經驗?周圍有沒有人已經實施急救?我們能幹些什麼?當我們考慮出助人的方案時,我們就會伸出援助之手,否則,我們可能就會打消幫助的念頭。

  2.2.3 旁觀者冷漠效應

  研究表明,在緊急情況下,人們與其他人在一起,比獨處時更不可能提供幫助,而且旁觀者越多,任一個體提供幫助的可能性就越小,這種現象便是眾所周知的“旁觀者冷漠效應”。

  旁觀者冷漠效應是怎樣產生的呢?心理學上有兩種基本解釋——責任分散和旁觀者抑制。 責任分散是指在緊急狀況下其他人在場會使我們將助人的責任轉移到他人身上。當我們遇到老人摔倒了,如果只有我們一個人在場,我們很有可能會提供幫助,假如周圍有很多人,我們的責任感便會降低,提供幫助的可能性便下降。

  旁觀者抑制則是指,人們會對當著別人的面行動感到不舒服,尤其是在緊急情況中。當我們看到老人摔倒了,我們可能會因為擔心自己處理得不好被人嘲笑而與大多數人的行動保持一致。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提供幫助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因此,周圍是否有旁觀者對於我們是否提供幫助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2.2.4 旁觀者計算模型

  心理學家皮利亞文提出了一種旁觀者計算模型來解釋人們為什麼不總是會提供幫助。當我們面臨緊急情況,決定是否提供幫助時,我們會估價幫助的成本和不幫助的成本,並對二者進行比較,當幫助的成本較高時,我們往往會選擇不幫助,當不幫助的成本較高時,我們往往會選擇幫助。

  例如,當我們看到老人摔倒時,我們會考慮:如果我幫助老人,將花去我多少精力和時間,我是否會被敲詐勒索等。如果我不幫助老人,我是否會感到有罪惡感,是否會產生消極情緒等。當我們對二者成本做出比較後,我們將決定是否提供幫助。

  3.研究思路

  在緊急情況下,一個人是否會幫助他人會受到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們可以主要通過研究個例來分析這兩方面的影響。

  對於主觀因素,主要包括個人的責任感和能力,我們可以對不同受教育程度、社會背景的人進行問卷調查來分析研究。

  對於客觀因素,主要包括榜樣、旁觀者不同的成本等,我們可以通過設計對比實驗來研究。根據人們在不同的實驗條件有無榜樣、有無旁觀者及變動數量、改變幫助和不幫助的成本等下的行為來分析研究。

  4.應用前景

  1.助人行為的產生受到人的社會責任以及正義信念的影響,同時,通過社會學習和榜樣的力量也會促進助人行為的產生。因此,我們對青少年要授以積極的教育,大力宣傳道德楷模,幫助人們樹立社會責任感和正義的信念。

  2.將認知模型應用於緊急事件中。當我們面臨突發情況時,會經歷4個認知階段,當我們注意到事件後,要認真處理後3個階段,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3.根據責任分散理論,周圍的人越多,我們的責任被削弱得越厲害。因此,我們在安排工作時,不能安排太多的人擔任一項任務,這樣會削弱大家的責任感,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4.對旁觀者計算模型進行推廣,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可以進行兩方面的考慮,比較做這件事情的成本和不做這件事情的成本,進而得出最優的決定。

  參考文獻

  1. 理查德·克里斯普,裡安農·特納.《社會心理學精要》[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 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關於大學積極心理學論文
大學設計心理學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大學社會心理學論文參考
大學社會心理學結課論文範文
大學社會心理學論文範本
什麼是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原則
淺析大學生的社會心理學論文
淺論大學生與社會心理學的論文
淺談社會心理學的應用論文
淺談社會心理學的相關論文
關於社會心理學學術論文
社會心理學論文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