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信用社論文範文參考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7日

  農村信用社是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為農民提供金融服務的社群地域性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儘管經歷了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農村信用社自身也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不斷髮展壯大,成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和聯絡廣大農民群眾的金融紐帶,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農村信用社成本管理問題

  摘要:長期以來,農信社成本觀念淡漠,成本管理技術手段相對落後。為提高農信社經營效益和抗風險能力,本文引入作業成本法這一先進管理理念,促使農信社精確預算,有效實現營業費用合理分配、合理控制的目的,增強其競爭優勢,以更加有效地服務於新農村建設。

  關鍵詞:農信社 成本 控制措施

  作為服務三農的主力軍,農信社經營能力的高低直接關係到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改善,關係到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前景,關係到每個農民的切身利益。長期以來,在重信貸指標、輕內部管理,重數量增長、輕質量提高的經營思路的主導下,農信社成本觀念淡漠,忽視成本效益比,忽視經營中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技術手段相對落後。如何變粗放型增長為集約型增長,切實提高其經營效益和抗風險能力,是農村信用社發展中亟須解決的問題。本文試圖以淄博市某家農村信用聯社為例,通過探討作業成本法在農信社的應用,促使農信社精確預算,有效實現營業費用合理分配、合理控制的目的,增強其競爭優勢,以更加有效地服務於新農村建設。

  1 農信社成本管理能力評價

  本文所選農信社是本市資產質量好、贏利能力較強的一家農村信用社,業務種類比較齊全,各項指標在全市各農信社中排名比較靠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09年末,該社總資產較年初增長13.54%,總負債較年初增長11.90%,所有者權益淨值較年初增長41.72%。

  目前該農信社在成本核算方法上侷限於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本文試圖引入作業成本法,以求改進管理,提高其經營管理水平。作業成本法又名變動成本法或完全成本法,其基本原理是:在成本習性分析的基礎上,只將變動生產成本作為產品成本的構成內容,而將固定成本及非生產成本作為期間成本,並按貢獻式損益程式計算損益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由其提供的成本資訊以及與此有關的獲利能力分析系統用於幫助信用社做出相應的決策。由成本構成來看,變動成本法核算出的金融產品成本是不完全的,尤其是許多非信貸業務的成本被大大低估了。基於低估的成本進行競爭性定價,往往使農信社在創造了價值的同時,減少自身利潤,使其經營進入困境。在傳統成本管理模式控制下,該信用社雖然採取了多種改進方式,力求節約成本,但效果並不明顯,經營成本仍逐年上升。據統計,2004年,該農信社經營成本為1.7%,以後逐年增長,2009年為3.6%。

  目前,一些已有的實證研究表明成本管理的效率對金融機構的經營效率和競爭力有著重要影響。通過將該信用社和國內較高管理水平的商業銀行***本文選取幾家已經上市的國有商業銀行和招商銀行,以下簡稱有關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率比較分析發現,該信用社資產收益率***稅前利潤/資產規模***、收入利潤率***淨利潤/總收入***幾個指標要低於有關商業銀行,而成本收入比***營業費用/營業收入***、壞賬率要遠遠高於有關商業銀行。從盈利能力分析,該信用社資產收益率較國內商業銀行的水平雖然差距不大,但是一直處於較低的水平。從收入利潤率看,該信用社為6.82%,遠低於工行的52.16%,說明其成本管理效率較低。若引入風險因素,***不良資產比率信用社約佔總資產的9.87%,而招行則為0.82%***則信用社成本管理效率則更低。通過分析發現,該信用社成本管理效率低下,導致其贏利能力差,抵禦風險能力弱,因此需要引進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提高經營管理能力,以增強其贏利和競爭能力。

  2 作業成本法簡介

  作業成本法是目前西方最先進的成本制度。作業成本法的理論基礎是: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並導致成本的發生,資源耗費應該按發生的原因先彙集到作業,並計算出作業的成本,在按成本物件***產品、客戶、部門或機構***所消耗的作業量將作業成本分配計入有關成本物件。

  作業成本法是一種能夠將間接成本和輔助資源更加準確的分配到作業流程,產品,服務過程中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在作業成本法的方式下,需要組織資源的發生並不是都以實物而存在的,而是為這種成本法的發生提供一個合理發生的安排,以達到為各種形形色色的顧客進行各種的產品提供和服務。作業成本法的計算不是將這些資源所共有的成本分配到產品裡,而是對各種資源成本進行整合和分配的過程。所有的成本系統都從將資源費用分配到成本中心開始。在信用社實施作業成本法以前,有幾個關鍵定義需要我們認識:

  2.1 作業。是構造作業成本系統的基礎,指的是組織中生產以及服務的作業。顧客價值的增值與否是作業是否增值的衡量標準,因此在定義作業時要避免無價值作業活動的發生和存在。根據農信用社的自身特點,我認為應該從業務經營方面進行定義作業,以避免活動紊亂造成的定義不準確和無價值活動存在。

  2.2 確認資源。資源是在一定的時期內在進行生產和服務活動中造成的資源成本和費用,當然有些資源同時在支援著多項作業活動的話,那麼就應該將這種資源動因分別分配到不同的作業活動中去。

  2.3 確認資源動因,將資源成本按照資源動因分配到作業中去。歸集資源成本到作業上所進行的資源動因分析是很有價值的,它能夠揭示出各項成本費用發生的原因和過程。如果有本單位的歷史資源成本資料或者本行業其他單位的資料進行對比,就能夠得出自身的成本作業是否合理和準確。

  2.4 確認作業中心。上述步驟的完成會完成一個個的次級作業,為了建立更加合理的成本系統,需要將這些作業性質相同的進行統一形成作業中心。前臺作業中心、後臺作業中心、自動櫃員機作業中心、客戶業務部作業中心、管理部門作業中心、系統安全維護作業中心等都是信用社的作業中心。這些作業中心往下還細分成若干工作專案。

  2.5 正確選擇成本動因,將作業成本庫中歸集的成本分配到產品或服務中。

  3 作業成本法在農信社的應用

  該信用社總共有合規部、辦公室、人事綜合部、信貸管理部、公司業務部、個人業務部、資產管理部、財務會計部、審計部、監察保衛部、科技部、國際業務部等部門。直接創造利潤的有公司業務部、個人業務部、國際業務部等部門,其他部門則輔助其順利開展營業工作,筆者稱之為服務部門。

  鑑於農信社並沒有實施過作業成本法,筆者將作業成本法在農信社的具體應用分兩部分,首先定義相關作業和作業動因,並確認各部門的成本費用,將動因相同或類似的成本分類形成同質成本庫。其次按成本動因將成本進行歸集分配。包括非業務部門成本向業務部門成本物件的歸集和業務部門將成本按成本物件進行分配。

  3.1 確認部門成本,並按作業動因歸類

  3.1.1 定義相關作業。定義相關作業是作業成本法中重要的一步。定義過細或者過粗,都是導致不良的後果。定義作業需要先了解某種業務發生的整個流程。例如發放貸款這一業務的作業流程是:①接受貸款申請;②信用分析;③貸款調查;④貸款審批;⑤簽訂借款合同;⑥貸款發放;⑦貸後檢查;⑧貸款歸還。其次,還能夠通過對工作人員的工作來了解流程。例如,客戶經理的作業包括:①將客戶財務資料錄入分析軟體;②將信用檔案錄入客戶資料庫;③準備信用報告;④分析信用情況。在瞭解工作流程的時候,會發現一些無價值增值的活動,應該減少這些工作的發生。針對該農信用社從沒采用過作業成本法,建議其分為兩類進行作業,業務作業以及輔助作業。

  業務作業。業務作業主要由業務部門產生。業務部門指能夠直接產生利潤的部門。該信用社業務部門主要是公司業務部、個人業務部等。如:個人業務部個人貸款營銷即可作為一項業務作業。

  輔助作業。輔助作業主要由服務部門提供。服務部門是指不直接參加業務活動,專門為信用社其它部門提供服務的部門。如人事綜合部進行人員培訓、信貸管理部進行信貸資格審查均可作為各自部門的一項作業。

  3.1.2 確認部門成本。確認並統計該信用社的各類消耗,並按照一定的經濟原則進行分類,並統計到成本庫中。按成本耗費與產品成本的關係,信用社的成本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直接成本,指的是可以輕易的分辨出成本物件的人工成本。例如個人業務部等部門的下屬員工的工資都是信用社的直接成本。

  非直接成本,指不能明確分清成本物件,需通過一定的方法分配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非直接成本可以分成兩類:可追溯至作業的成本和不可追溯至作業的成本。其中可追溯作業成本是屬於與作業相關的,並由作業產生的成本。而根據作業動因的不同又能夠分為:可以直接算入作業成本的費用,和按照作業動因分配作業成本的費用。不追溯至工作的成本指的是與作業不相關的費用,這種成本不用計算入成本庫中,用其他方法計算。

  3.1.3 確定作業成本動因。成本動因亦稱成本驅動因素,是作業成本計演算法的核心內容。所以我們有必要先對作業成本計演算法加以瞭解:成本動因是指決定成本發生的那些重要的活動或事項。它可以是一個事項、一項活動或作業。從廣義上說,成本動因的確定是作業成本計算實施的一部分;狹義的看,它又可視作企業控制製造費用努力的一部分。一般而言,成本動因支配著成本行動,決定著成本的產生,並可作為分配成本的標準。作業和成本動因的區別在於作業是為達到組織的目的和組織內部各部門的目標所需的種種行為;而成本動因是導致成本升降的因素。

  3.1.4 歸類同質成本庫。同質成本庫是可用同一項成本動因解釋成本變動的若干項作業費用的集合。根據生產流程歸集建立的作業有時可能有幾十種、上百種,甚至上千種。這對於作業成本的計算顯然太複雜,因此必須對作業進一步合併,建立作業中心,並將中心的作業成本歸集在一起構成同質成本庫。

  3.2 進行費用歸集分配

  3.2.1 將內部輔助部門之間的成本進行相互之間的分配。如人事綜合部和科技部門之間進行成本分配。人事綜合部以培訓人員為例,先將培訓人次作為成本動因,計算出單位人次的培訓成本,再將為其他輔助部門培訓人員的培訓成本分配到包括科技部在內的其他部門。而科技部門以對電腦等電子裝置的安全檢查為例,按檢查電腦的人員費用作為成本動因,將檢查成本分配到包括人事綜合部在內的部門當中。

  3.2.2 把內部輔助單位的成本分配給直接盈利部門的成本物件。各輔助部門將各個作業按作業成本動因向直接盈利部門分配。如人事綜合部可以按職能劃分人事培訓、車輛管理等作業。人事培訓將培訓人次作為作業動因,車輛管理將出車裡程作為作業動因。計算出內部輔助部門分配之後的人員培訓成本、車輛出車成本,按作業動因計算出分配率,直接盈利部門應分配的成本為作業成本分配率乘以作業成本動因數量。

  3.2.3 再把直接盈利部門的成本分配給成本物件,即產品、客戶或內部組織單位等。如個人業務部個人貸款發放業務,以貸款耗費時間作為作業動因。根據個人貸款發放總成本,計算出成本分配率,按每筆貸款耗費時間計算出該筆貸款的成本。

  最終某產品成本=Σ作業成本動因成本+直接成本。

  4 實施作業成本法的建議和對策

  作業成本管理的逐步應用和推廣為金融機構帶來了巨大的變革。目前許多國際性大銀行已實施了作業成本管理,我國的一些股份制銀行也在嘗試開展作業成本管理,作業精簡和效能提高的作用比較明顯。在一些發達地區的農村信用社推行成本作業法,必將有利於提高其經營效率,增加經濟效益。

  4.1 制度建設和管理層支援。對於農信社來說,作業成本法是一種全新的核算方法,農信社在實施作業成本法時,在核算體系等方面缺乏外部剛性的制度支撐。為有效指導作業成本法的實踐,必須做好作業成本法的引進介紹、制度設計、學習培訓等工作,以儘早建立起作業成本法的制度框架,為其有效實施提供理論基礎與制度保障。

  4.2 提高員工素質。經過多年的努力,農信社的會計人員水平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和其他的商業銀行會計人員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既懂得專業會計知識,又精通經濟管理和現代計算機資訊科技的新型人才嚴重缺乏。由於作業成本法與傳統的成本法有很大的不同,它需要我們將企業的財務與非財務的工作綜合起來的資訊系統建立及應用,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參與其中。尤其是要進行作業成本法的作業分析和動因分析,因此財務人員要對作業成本法擁有非常精通的水平,才能夠確保萬無一失,僅僅有管理財務的水平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長期培養成本意識和計算機技術。因此,農信社要想成功應用作業成本法進行成本核算,需要有一批具有較高素質的財務、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4.3 加快綜合資訊系統的建設。農信社成功實施作業成本法首先要具有足夠的財務和非財務的基礎資料,由於農信社的分支很多,基礎資料繁多而雜亂,如果沒有有效的資訊系統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整理和處理,作業成本法將無法實施,即便是實施了,也無法發揮出它應有的效果。目前的農信社雖然已經建立起了計算機資訊系統,但是這套系統只能適合目前的成本方法,還達不到作業成本法的使用要求。因此,建立並進一步完善農信社的計算機資訊系統是目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進行作業成本法的必要準備措施。

  4.4 以點帶面,穩步推進。作業成本法作為一種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可以前期現在條件成熟的信用社先行進行試點,待作業成本法在信用社的使用逐漸成熟之後,慢慢進行全方位的推廣使用。從長遠來看,作業成本法會大幅度的提升信用社的綜合信用競爭力並有利於信用社的長期發展,從而進一步為作業成本法的實施提供更為廣闊的天地。

  參考文獻:

  [1]劉錫良,劉軼.《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成本領先戰略視角》,《金融研究》.2006年第4期.

  [2]劉瀾飈,王博.《門檻效應、監管放鬆與銀行效率的改進――理論假說及其來自中國的經驗研究》,《金融研究》.2010年第3期.

  [3]顧海峰,蔡四平.《功能視角下我國現代農村金融組織體系的建構研究》,《金融發展研究》.2009年第1期.

  <<<下頁帶來更多的

銷售人員競聘演講稿
農村信用社論文投稿
相關知識
農村信用社論文範文參考
農村信用社論文範例初稿
農村信用社論文博士範文
農村信用社論文相關範文
農村信用社論文相關範文
農村信用社論文投稿
農村信用社論文代發表
農村信用社論文
農村信用社論文免費例本
農村信用社論文發表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