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遇之恩典故
知遇之恩的意思是指給予賞識或重用的恩情。知遇之恩有什麼精彩的典故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擅長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遊覽時,塗於暴雨滯留巖下,寂寞之餘,拿出古琴彈了起來。也正在這附近躲雨的樵夫鍾子期聽到後,忍不住叫到:“好曲!真是好曲!”隨後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二人因此皆為知音,並約好來年再相會論琴。可第二年伯牙來會子期時,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伯牙痛惜傷感,摔破了古琴,從此不在撫弦彈奏,以謝生平難得的知音。
知遇之恩解析
[釋義] 給予賞識或重用的恩情。
[語出]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
[近義] 恩光渥澤 雨露之恩 知遇之感 大恩大德
[反義] 切骨之恨 血海深仇
[用法] 含褒義。一般作主語、賓語。
[結構] 偏正式。
歷史上知遇之恩的故事
三國演義》第九回.正飲宴間,忽人報曰:“董卓暴屍於市,忽有一人伏其屍而大哭.”允怒曰:“董卓伏誅,士民莫不稱賀;此何人,獨敢哭耶!”遂喚武士:“與吾擒來!”須臾擒至.眾官見之,無不驚駭:原來那人不是別人,乃侍中蔡邕也,允叱曰:“董卓逆賊,今日伏誅,國之大幸.汝為漢臣,乃不為國慶,反為賊哭,何也?”邕伏罪曰:“邕雖不才,亦知大義,豈肯背國而向卓?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自知罪大.願公見原:倘得黥首刖足,使續成漢史,以贖其辜,邕之幸也.”
蔡邕和董卓的歷史淵源是:
十常侍被清理後,蔡邕回到了家鄉,過起了悠然的隱居生活.董卓掌權後,想“擢用名流”,來籠絡早已消失怠盡的人心.於是就想起了賦閒在家的蔡邕,就派人去請,蔡邕知道董卓不是什麼好人,但是又沒辦法,迫於董卓的淫威,只得應命而至.
董卓見蔡邕這樣的鴻儒能來,非常高興,“舉高第,補侍御史,又轉持書御史,遷尚書.三日之閒,周曆三臺.遷巴郡太守,復留為侍中”.在三天之內,把蔡邕由從六百石的中級官員,升到了兩千石的高階官員,地位有了顯著的提升.
到了初平元年,蔡邕更是官拜左中郎將,從獻帝遷都長安,封高陽鄉侯,足見董卓對其的厚愛.然而就是如此,蔡邕仍不願久侍董卓,曾考慮過東奔兗州***類似曹操的東奔,意為遠離董卓,不為其用***,但終因為蔡邕相貌比較特殊極易為常人所辨認而放棄了這個計劃.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王允殺了董卓,掌握朝廷大權.按《後漢書》的記載,“及卓被誅,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嘆,有動於色”.
正是因為這飽含深意的嘆息,葬送了蔡邕的性命.王允以蔡邕仍念董卓的舊情,把他劃為董卓的餘黨,投入大牢處死,時年六十一歲.
知遇之恩造句
1. 比如說,對於左宗棠,曾國藩有著知遇之恩,但左宗棠一直恃才自傲,出語尖刻。
2. 若得與大人執鞭墜鐙,願為一卒,以報答大人的知遇之恩,實為萬幸。
3. 你們這樣做,首先是不能報答先帝對你們的知遇之恩,其次也不能說是為我盡忠竭力。
4. 廖化感念關羽知遇之恩,也是肝腦塗地,盡心圖報。
5. 老夫當年不過一村野匹夫,得蒙士誠先主的知遇之恩,才能一展生平夙願。
6. 臣仰邀皇上知遇之恩,敢不糜骨粉身圖報,繼之以死……
7. 穆彰阿身任大學士,受累朝知遇之恩,不思其難其慎,同德同心,乃保位貪榮,妨賢病國;小忠小信,陰柔以濟奸回,偽學偽才,揣摩以逢主意。
8. 我堅信:只要不斷地在社會這個大熔爐中學習,用“心”去面對一切,必然能不斷戰勝自己、超越自己,逐步走向成功!“毛遂自薦求展鴻鵠之志,諸葛盡瘁圖報知遇之恩”。
9. 外表再強硬的人也渴望被愛。早晨的陽光淡淡地照在愛人的臉上……足以抵得鑽石黃金……那種急急想報知遇之恩的衝動……
10. 銜環結草,生死不渝來厚報;漂母一飯,千金相贈報恩德;知遇之恩,摔琴破弦不復彈。感恩節到了,感恩美好人生,感恩精彩生活,感恩身邊的親情友情愛情。祝願大家幸福快樂,健康平安。
11. 茫茫人海中,相識並不易,彼此都欣賞,攜手創神話,努力來改變,合作更愉快。感知遇之恩,定湧泉相報。祝您工作順利,身體安康!
12. 一直以來,陳員外對我恩重如山,十年如一日,我對陳家是忠誠的,一定會好好報答陳員外的知遇之恩。
13. 呂子通面上勃然變色,沉聲慍道:“徐尊主口出此言是為何意?你我都是昔年大周的臣屬,承蒙士誠先主的知遇之恩。
14. 當年李白流落長安,你我一見如故,你竟以金龜換酒,與我共謀一醉,更謬讚李白為謫仙人,為我四處奔走,極力舉薦,這份知遇之恩,白無以為報。
15. 第二年春,楊昌浚離蘭州西行,見驛道旁左軍所植柳樹濃廕庇空,聯想到左的知遇之恩,即景生情,遂在嘉峪關前賦七絕二首。
16. 一旦侍中千秋之後,秦某便與高家再無瓜葛,屆時掛冠而去,也不算對不住侍中的知遇之恩了……
17. 諸葛亮之所以表態盡忠,是出於他的忠臣本心,感劉備的知遇之恩,即使沒有這句話,他也一樣會盡肱股之力的。
18. 東翁有所不知,劉大人半月前突然暴斃,而劉大人曾對卑職有知遇之恩,故此不免有些傷懷!
19. 耿恭出身功臣武將世家,學文習武、光耀門庭、效忠朝廷、報天子知遇之恩等思想伴隨著他成長,最終嵌入他的腦海。
20. 這種上下級的關係,一直維繫轉業到地方,徐璇對曹祕書長的知遇之恩和提拔之恩始終放在心上,當作人生永遠的真情,一時一刻也不敢忘記。
西晉音樂家阮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