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五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努力使思想宣傳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思想宣傳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思想宣傳範文】一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並把“著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作為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寶貴經驗。面對新時代艱鉅繁重的改革任務,只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把握改革新階段複雜性、敏感性、艱鉅性更加突出的實際,增強改革的協同配套和系統整合,才能不斷把改革引向深入,奪取全面深化改革新勝利。

  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站在更高起點上,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任務更艱鉅、涉及面更廣泛、推程序度更深入,加強協同配套、系統整合有著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近年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經驗所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刀闊斧、全面發力,統籌推進各領域重大改革,1500多項改革舉措有序有力有效落實,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改革之所以蹄疾步穩、紮實高效,一個重要經驗是堅持科學方法論,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打贏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的重要方法。黨的十九大對全面深化改革明確了新任務,提出了一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舉措更實的改革舉措。此外,還要繼續完成黨的十八大以來部署的改革任務。要打贏這場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就要準確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遵循改革特點規律,加強改革的協同配套和系統整合。要堅持用系統思維謀劃全域性,準確把握改革的方向、主線和重點,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係、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係、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要堅持從改革的全域性和整體出發謀劃改革,把握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絡和相互作用,提高改革的整體效能。要充分把握改革的時序和節奏,既使不同階段的改革在程序上相互協調,也使不同領域的改革在步調上協同一致,使改革有條不紊、相得無間。

  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把新階段改革推深做實的必然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面臨新的形勢和要求。習近平***強調,“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不斷將改革推深做實”,為新時代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指明瞭科學方法和努力方向。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攻克的體制機制矛盾問題、需要考慮的因素和兼顧的利益都很多,把改革推深做實,最關鍵的是把握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所謂推深,就是要著力解決改革中的深層次矛盾問題,把涉及體制、利益等敏感棘手的重點大改革任務完成好,推動改革由點及面、由淺層向縱深推進。所謂做實,就是要在改革的每項任務、每個階段、每個節點都求實求真,以堅實的腳步、紮實的進展、實際的效果推進各項改革。

  改革越深入越要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形成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力量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每一領域的改革都會牽動其他領域,也需要其他領域密切配合。隨著改革不斷深入,各項改革關聯性和互動性進一步增強。只有全面考量、加強協同、配套推進,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綜合效應。

  凡是重大改革都牽一髮而動全身,需要整體聯動、協調推進。習近平***指出:“改革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面改革,在各項改革協同配合中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所謂全面,就是要關照全領域、兼顧各方面,全面發力、一體推進。經驗表明,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期,更要注重政策協調、整體效果,注重各項改革之間的協同聯動程度。只有注重協同共進,同步推進配套改革,聚合協調共進的正能量,才能確保改革縱深推進,取得預期成效。

  改革進入深水區後,問題千頭萬緒,矛盾錯綜複雜,過去的單項突破或區域性突進的方式無法適應改革發展要求。經過五年多的艱辛探索,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樑八柱”已經搭建起來,改革的各方力量已經有效調動,這個時期尤其需要更具體的改革舉措、更周密的改革細則、更配套的改革方案來承接和填充。只有更加註重改革協同配套,才能形成改革合力,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整體效果。

  加強協同配套,就要在目標導向、法治規範、政策協同上形成合力。目標導向,就是始終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在完善制度、科學治理上“看錶對照”,補齊重大制度短板,調整深層利益格局,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法治規範,就是改革要於法有據,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政策協同,就是使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產生共振效果。特別要加強對改革程序的監督,對已經出臺的改革方案經常“回頭看”,既要看相關聯的改革方案配套出臺和落實情況,又要評估改革總體成效,對拖了後腿的要用力拽上去,對偏離目標的要趕緊拉回來,保持改革程序的動態協調。

  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推動改革系統整合,提高全面深化改革的整體效能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判斷。高質量發展既對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賦予了新使命新要求,也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主要發力點。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就是要推動改革系統整合,圍繞高質量發展統籌謀劃改革,不斷適應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時代要求。

  系統整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特徵,也是推進各項改革的重要方法論。全面深化改革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性,是多項改革內容、多個結構要素、多級系統層次構成的有機整體,各項改革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構成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因此,零敲碎打調整不行,碎片化修補也不行,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是各領域改革的聯動整合。只有注重改革的系統整合,才能使各項改革舉措有機聯動,在戰略任務及發力重點上取得最大綜合效益。

  推動高質量發展不僅為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也為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實踐標準。高質量發展,是能夠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使各項改革舉措在高質量發展上系統整合,不斷提升改革綜合效益和“含金量”。

  圍繞高質量發展推動改革系統整合,關鍵是各項改革要主動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實際,著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廣泛需要,更好同步推進各領域改革,不斷滿足人民對安全、環境等各方面的更高要求;始終在新發展理念上系統整合,切實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把協調作為內生特點、把綠色作為普遍形態、把開放作為必由之路、把共享作為根本目的;始終抓住事關全域性、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領域實現改革突破,以此牽引和帶動其他方面改革。

  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統籌領導,確保各項改革任務協同推進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統籌領導,是各項改革協同配套、系統整合的政治保證。

  發揮黨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深刻領悟全面深化改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不斷提高思維決策水平。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增強“四個意識”,做到服從大局、令行禁止,絕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搞變通、拖延改革。要善於從全域性和戰略上把握改革的總體趨勢、根本方向,既抓住重點也抓好全面,既抓好當前也抓好長遠,統籌考慮戰略、戰役、戰鬥層面問題。要加強對改革工作的領導,尤其對關聯度高、互為條件的改革試點要統籌協調推進,對領域相近、功能互補的改革試點要通過綜合配套試點推動系統整合,發揮好組織、統籌、協調、督促、推動作用。

  堅持問題導向、創新驅動的動力協同機制。圍繞解決問題推進改革,是推動改革協同配套和系統整合的重要方面。要強化問題意識,做到哪裡矛盾和問題突出,就重點抓哪裡的改革,打通關節,疏通堵點,破除阻力,在共同研究解決問題上協同配合。創新是牽引和推進改革的動力所在,也是協同配套和系統整合的重要途徑。要注重把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有機結合起來,既要注重整體性、全域性性改革的創新推進,也要重視發揮基層、群眾的首創精神,通過典型經驗豐富和推進面上改革,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

  匯聚上下同心、協力共進的磅礴改革合力。改革任務越繁重,越要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調動人民群眾參與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總結吸納人民群眾在一線創造的鮮活做法,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進改革,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確保上下同心同力,馳而不息把改革推向前進。要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改革評價機制,建立和完善容錯糾錯機制,最大限度匯聚改革正能量,激勵廣大黨員幹部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幹家,不斷把改革藍圖變成生動現實。

  【思想宣傳範文】二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興文化,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一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指明瞭方向。“興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繁榮發展具有強大價值引導力、思想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馬克思主義是指引文化建設正確方向的根本指標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也是指引文化建設正確方向的根本指標。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捍衛馬克思主義,決不能有絲毫偏離和含糊。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強調,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文化建設的思想。理論自覺、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力量;價值先進、思想解放,是一個社會活力的來源。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興文化”,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指導文化建設,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推動文化建設更好適應時代、跟上時代。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是“五位一體”、戰略佈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闡明瞭在新時代以什麼樣的立場和態度對待文化、朝著什麼方向和目標推進文化建設等重大問題。我們要立足中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在世界範圍內,各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人類的共同財富。當前,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我們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讓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充分彰顯。

  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貫穿於“興文化”實踐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決不能當作口號,而是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具體地貫穿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中,貫穿到對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繼承發展中,貫穿到對世界優秀文化成果的借鑑吸收中,更好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興文化”要求文化生產必須紮根生活,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文化生產的目標,用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

  燦爛輝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

  革命年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用鮮血和汗水寫就了輝煌歷史,孕育出鮮明獨特的革命文化。要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的內涵、意義和當代價值,從革命精神中汲取精神養分,教育滋養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走好新的長征路。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表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價值追求和時代訴求。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就要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的作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撐。

  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聯絡日益密切。我們要以博大的胸懷和開放的姿態,積極吸收借鑑國外有益文化成果。同時,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為人類的文明和發展作出中國貢獻。

  【思想宣傳範文】三

  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什麼時候堅持實事求是,黨就能夠形成符合客觀實際、體現發展規律、順應人民意願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黨和人民事業就能夠不斷取得勝利;反之,離開了實事求是,黨和人民事業就會受到損失甚至嚴重挫折。”黨的歷史反覆證明,中國共產黨所取得的一切輝煌和所經歷的一切曲折,從根本上都取決於是否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和方法對待理論與實踐。實事求是不僅是中國共產黨思想武庫中的根本利器,而且是中國共產黨戰無不勝、經久不衰的傳家寶,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經驗。

  一、實事求是與“兩條正確道路”的開闢和實踐

  道路決定方向,決定命運。道路正確,才有前途和出路;道路不正確,就會南轅北轍、事與願違。2013年1月5日,習近平同志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指出:“道路問題是關係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2013年6月25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又指出:“無論搞革命、搞建設、搞改革,道路問題都是最根本的問題。30多年來,我們能夠創造出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的發展成就,走出了正確道路是根本原因。”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這些重要論述,是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教訓得出的科學論斷,深刻闡明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重大意義。

  近代以來,如何正確回答和解決走什麼道路的歷史課題,是中國革命和建設面臨的首要問題。對於中華民族而言,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國情,決定了中國必然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革命和發展道路。中國的近現代史表明,西方道路走不通,照搬蘇聯模式也不行。中國共產黨歷經多次艱難曲折和對勝利與失敗的反覆比較之後,在既反右又反“左”的干擾中,最終成功地探索和開闢了符合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兩條正確道路,一條是革命的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一條是發展的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所謂“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歷史證明,這兩條正確道路,是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道路,是走出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是已經且必將對人類文明作出重大貢獻的道路。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決中國革命具體問題的光輝典範,是在同教條主義的鬥爭中開闢出來的。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人首先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這是中國革命的特點之一,也是中國革命的優點之一。離開了武裝鬥爭,就不能完成革命任務。但是,大革命失敗以後,國民黨反動派在城市建立起了穩固的統治,對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進行瘋狂的屠殺,到處一片白色恐怖,情況已經和一般的資本主義國家完全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再按馬克思、列寧的一般論述和國外的做法,去發動城市武裝起義和攻打中心城市,就根本行不通了。在土地革命戰爭期間,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善於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在井岡山斗爭實踐中,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這條道路不是照抄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而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是對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和根據地鬥爭經驗教訓的科學總結,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產物。

  新中國成立以後,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提出了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的時代課題,並在艱辛探索中取得了重要成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恢復確立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領導黨和人民撥亂反正,在糾正“***”歷史性錯誤的基礎上,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願望,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科學論斷。自黨的黨的十二大以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了歷次黨代會報告的主題,成為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黨的十三大報告以“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主題,提出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命題,強調“照搬書本不行,照搬外國也不行,必須從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在實踐中開闢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回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歷程,大致經歷這麼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第二階段是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第三階段是以***、胡錦濤、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推進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其中,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二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撥亂反正中開始確立主題的階段;從黨的十二大到黨的十三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初步開闢的階段;從黨的十三大到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和十四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基本形成的階段;從黨的十四大到黨的十六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完善階段;從黨的十七大到黨的十八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深化拓展的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鞏固發展的階段。從黨的從十七大、十八大報告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內涵,包括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和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四大發展目標。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作出新的戰略安排,提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新的“兩步走”具體就是:第一個階段,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二、實事求是與“兩大理論成果”的產生和發展

  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然而,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科學的理論武器,並不意味著就獲得瞭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所面臨實際問題的金鑰匙。只有立足中國國情,堅持實事求是,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使真理的力量轉化為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

  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由不自覺到自覺的過程。在黨的幼年時期,由於忙於領導實際的革命運動,理論準備和實踐經驗都不足,對於中國的歷史和社會狀況、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還不甚瞭解,因此,全黨還不善於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同中國革命的實踐結合起來,對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沒有形成系統、深刻、統一的認識。就全黨來講,直到遵義會議特別是延安整風之後,才對這個問題有了真正的認識。1938年,毛澤東同志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最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重大命題。毛澤東同志提出這個問題,是鑑於中國革命程序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因為黨的歷史上出現右傾和“左”傾錯誤,都與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聖化有關。經過延安整風,全黨在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上開始形成共識。1942年,毛澤東同志在一次講話中說到:“我們要把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國來,在中國創造出一些新的東西。只有一般的理論,不用於中國的實際,打不得敵人。但如果把理論用到實際上去,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方法來解決中國問題,創造些新的東西,這樣就用得了。”這裡,鮮明地提出了“解決中國問題”和“創造些新的東西”這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使命,也就是說,“解決中國問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目標,“創造些新的東西”是達到這一目標的必然要求。

  近百年來,我們黨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了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主要解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進行什麼樣的革命、怎樣進行革命這一根本問題,成功開闢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初步探索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第二次歷史性飛躍,主要解決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兩次歷史性飛躍,兩大理論成果,相互聯絡、交相輝映,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其中,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是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基礎,沒有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第二次歷史性飛躍就無從談起;第二次歷史性飛躍是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昇華,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毛澤東同志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自投身中國革命開始,就努力探索中國革命道路,致力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提出了許多具有獨創性、系統性並適合中國特殊國情和革命實際的理論觀點。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毛澤東及時總結國內外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經驗教訓,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建設新的實際相結合,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雖然歷經曲折,但也取得一些極其重要的理論成果、實踐成果和制度成果。毛澤東思想,是在艱辛的理論和實踐探索中創立起來的,是被經驗證明過的正確思想和經驗總結。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開闢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強大的精神支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由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徵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正確指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偉大成就,因此,它是我們黨探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結晶,是推動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重大理論成果。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的歷史征程中,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必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深入貫徹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堅持實事求是,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我們堅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一個與黨和國家事業同步推進的開放的科學理論體系,必將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不斷髮展,必將在指導新的歷史實踐中閃耀出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

  三、實事求是與“三件大事”的完成和推進

  “三件大事”是胡錦濤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5週年暨總結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大會上的講話中首次提出的。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大會上,他指出:“9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集中體現為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其中,第一件大事是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是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是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三件大事,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偉大創舉,是前無古人、波瀾壯闊、開天闢地的偉大事業,在人類發展史上是十分罕見的,分別代表了中國共產黨在三個歷史階段頑強拼搏、接續奮鬥的偉大成就,體現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探索、開闢和沿著社會主義目標奮進的三個重要里程碑,反映了黨的歷史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近平同志飽含深情地指出:“在9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程序中,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他用“三個偉大歷史貢獻”、“三個偉大飛躍”、“三個新的蓬勃生機”對“三件大事”的偉大歷史意義進行了精闢而深刻總結。

  歷史證明,這三件大事,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後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備受欺凌的悲慘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髮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程序,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代表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進步潮流和必然趨勢,在世界上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歷史還啟示我們,實事求是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是關係我們黨的生死存亡、興衰成敗的思想路線。如果沒有實事求是,就幹不成那三件大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在任何時期,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中國共產黨保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思想路線問題的解決,不是一勞永逸的,必須經常講、反覆講,始終不渝地堅持,才能不斷取得改革和建設的更大勝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必須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始終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始終堅持從國情出發、從實際出發,既排除“左”的干擾,又排除右的干擾,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在深入研究新情況、不斷解決新問題的實踐中努力締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豐功偉業。

  四、實事求是與黨的建設“兩個偉大工程”的開創和推進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堅強有力,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這是歷史的啟示錄。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為指導,從黨肩負的崇高歷史使命出發,從黨的自身建設實際和中國實際出發,緊緊圍繞“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重大問題,堅持實事求是,積極探索創新,大力推進黨的建設,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黨建理論與實踐不斷實現與時俱進,確保了黨始終成為走在時代前列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成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提出了黨的建設“偉大的工程”的時代命題。1939年10月4日,毛澤東同志為《共產黨人》雜誌撰寫發刊詞,把工程學的概念引入黨的建設,首次提出了“建設一個全國範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林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的建黨任務,並豪邁地把這一建黨任務稱之為“偉大的工程”。他指出:“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迫切地需要建設這樣一個黨,建設這樣一個黨的主觀客觀條件也已經大體具備,這件偉大的工程也正在進行之中。”毛澤東建黨學說,是在實施黨的建設“偉大的工程”的歷史創舉中形成的,在馬克思主義政黨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推進這一偉大創舉的過程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實事求是,在與教條主義作艱苦鬥爭的過程中,不斷深化了對加強自身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形成並積累了許多十分寶貴的經驗。通過實施這一偉大工程,我們黨成功解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及農民占人口絕大多數和建立統一戰線、開展武裝鬥爭的特殊環境裡建設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政黨的一系列問題,使黨的建設這一重要法寶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推動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取得巨大勝利,為中國的繁榮進步奠定了重要基石。

  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執政、領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的歷史條件下提出來的建黨任務。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為標誌,黨和國家實現了偉大歷史轉折,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需要,我們黨圍繞“執政黨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這樣一個黨”這一根本問題,開啟了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歷史新徵程。1994年,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提出:“在當代世界風雲變幻的條件下,在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變革中,把黨建設成為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起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是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創的、以***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正在領導全黨繼續進行的新的偉大的工程。”改革開放40年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在一以貫之推進中取得了重大成就,為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理論作出了重大貢獻,確保了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推動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立足執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歷史條件,在探索和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新徵程中開創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鄧小平同志要求全黨思考“執政黨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黨,執政黨的黨員應該怎樣才合格,黨怎樣才叫善於領導?”這一時期,我們黨緊緊圍繞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加強黨的建設,努力把黨建設成為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堅強核心。在黨的領導上,強調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領導核心,堅持黨的領導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必須由共產黨來領導,這個原則是動搖不得的;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不改善黨的領導就不能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改革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不是要削弱黨的領導,而正是為了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政治體制和經濟機制改革的目的,都是為了在黨的領導下和社會主義制度下更好地發展社會生產力,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執政黨不同於非執政黨,領導現代化建設不同於搞政治運動,領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同於領導計劃經濟;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就要自覺地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在黨的建設上,強調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堅持民主集中制,貫徹幹部隊伍建設“四化”方針,增強黨的團結統一,造就朝氣蓬勃的領導幹部隊伍;要恢復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作風,堅決懲治腐敗,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絡;要從黨的建設全域性高度加強制度建設,著力完善黨規黨法、推進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實現黨內生活民主化制度化。在正確總結無產階級執政黨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基礎上,在開啟改革開放新的歷史征程、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中,鄧小平黨建思想逐漸形成。這一重要思想比較系統地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思想,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黨的建設的科學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發展史上一次重大的歷史性飛躍。

  以***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準確把握時代特徵,積極應對國內外局勢的深刻變化,聚精會神抓黨的建設,正式把新時期黨的建設提到了新的偉大工程的高度,並在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歷史程序中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成功推向21世紀。這一時期,我們黨根據鄧小平同志關於“這個黨該抓了,不抓不行了”的意見,聯絡“我們黨已經從一個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一個領導人民掌握著全國政權並將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一個在受到外部封鎖的狀態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在全面改革開放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新的實際,以改革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努力把我們黨建設成為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堅強核心。我們黨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的首位,大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著力提高全黨的思想理論水平;要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鞏固和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培養和造就德才兼備的黨員幹部隊伍;要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黨的群眾路線,繼續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克服消極、腐敗現象;要建立科學嚴密的制度,更加註重從制度上加強黨的建設,堅持把制度建設貫穿於黨的建設各個方面,通過建立健全制度來保障黨的各項建設順利開展。這一時期,我們黨深刻總結當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出現嚴重挫折的經驗教訓,立足新形勢下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際需要,堅持“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的黨建理念,圍繞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與世紀之交黨的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黨建思想準確把握了黨的歷史方位,鮮明提出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歷史使命,科學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重大問題,為豐富和發展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作出了新的歷史貢獻。

  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緊緊圍繞新世紀新階段黨的領導事業的新任務新要求,將黨的建設與時代主題、主要任務結合起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中堅定不移地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前進。這一時期,我們黨強調,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要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要以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水平為重大任務,深化對共產黨建設規律和執政規律的認識;要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努力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要把組織建設作為基礎,按照正確政績觀和科學發展觀要求,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堅持抓基層打基礎,培養善於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要把作風建設作為關鍵,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培育新風正氣,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要把制度建設作為保障,加強以黨章為核心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建設,提高制度建設的質量和水平,推進黨的建設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要把反腐倡廉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方針,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這一時期,在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實踐中,胡錦濤黨建思想逐漸形成一個系統完備的理論體系。這一重要思想,不僅在思想理論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等傳統的黨建領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造性的新思想新觀點,而且首次提出了黨的建設的主線,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設的新要求,進一步完善了黨的建設總體佈局,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

  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基本原理,緊密結合當今世情國情黨情的實際,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改革創新精神提出了一系列關於黨的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新時代黨的建設注入了新內涵新動力,增添了新經驗新氣象。這一時期,我們黨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明確提出打鐵必須自身硬,要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我們黨必須勇於進行自我革命,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在黨的領導上,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在黨的建設上,強調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增強“四個意識”,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要把思想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堅持思想建黨,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樑,著力培思想之源、補精神之鈣,持續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金剛不壞之身”;要把組織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堅持好乾部標準,嚴格黨內政治生活,注重抓基層、打基礎,從嚴管理監督幹部,努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幹部隊伍,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要把作風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持之以恆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和“四風”整治,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要把紀律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堅持守紀律講規矩,重點強化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帶動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嚴起來;要把制度治黨、依規治黨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黨的建設,大力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紮實推進黨的建設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要把反腐敗鬥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以建設廉潔政治為目標,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為著力點,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努力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這一時期,我們黨對新時代下“怎樣管好黨、治好黨”的重大課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對執政黨建設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實踐中,習近平***黨建思想日臻成熟完善。這一重要思想,深化拓展了黨的建設總體佈局的內涵,深刻揭示了黨的建設與治國理政的內在統一,深刻揭示了堅持、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的辯證統一,是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的又一次重大創新,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又一次深化,是關係黨的建設全域性的又一次重大變革,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新的重大突破。

  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回顧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所走過的不平凡歷程,不難發現,實事求是與黨的歷史息息相關,與黨的事業興衰成敗息息相關,與黨的思想理論創新發展息息相關。從好的方面來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所取得的重大理論成果、制度成果、實踐成果,黨獨立自主地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革命和建設道路,黨的理論聯絡實際、密切聯絡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等優良作風的形成,以及群眾路線的根本方法、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等的確立,都是以實事求是為前提或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相反,從不好的方面來講,黨的歷史上出現的機會主義、盲動主義、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等右傾和“左”傾錯誤以及個人崇拜等都與不實事求是有關。

  可以講,在黨的歷史上,實事求是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思想明珠,深深鑲嵌在中國共產黨人的血脈和靈魂深處;是一股磅礴強勁的價值力量,深深塑造著中國共產黨人的行為和活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既是黨始終倡導的一種價值取向,貫穿於黨的思想理論各方面,也是黨始終倡導的一種實踐取向,體現在黨的一切歷史創造活動全過程;既是黨的思想路線,體現了黨的思想理論的鮮明特質,也影響了黨的歷史實踐,對黨的歷史活動和成果具有一貫而深刻的作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奮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巨集偉目標,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總結中國共產黨人貫徹執行實事求是的歷史實踐,我們至少可以獲得以下啟示:

  第一,“實事”的前提和基礎,是瞭解實際、掌握實情,加強調查研究,堅持解放思想,認真貫徹群眾路線和民主集中制。否則,就會出現主觀願望與實際效果相背離,導致工作失誤甚至產生全域性性的錯誤。其中,調查研究是從實際出發的關鍵一環,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必要條件,群眾路線是堅持實事求是的認識和實踐基礎,民主集中制是堅持實事求是的重要保障。“求是”的關鍵和根本,是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顯微鏡和望遠鏡觀察社會、觀察世界,認真研究事物內在聯絡,準確把握事物發展規律。

  第二,必須不斷增強實事求是的本領。由於對規律的認識是一個持續深化發展的過程,貫徹執行實事求是也是一個永無止境、不斷求索的過程。過去能做到實事求是,並非意味著現在和將來也能做到實事求是。時代和實踐的變化發展,要求我們必須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而要做到這些,既要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又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來研究和解決問題,堅持理論聯絡實際來制定和形成指導實踐發展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作為馬克思主義者,必須既反對把個人的區域性經驗絕對化而否定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作用的經驗主義,又反對不懂得中國國情和實際工作情況,只知背誦和照搬馬克思主義條條或國外其他經驗做法的教條主義。

  第三,必須堅定貫徹實事求是的信念。堅持實事求是,不僅是一個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問題,也是對主觀世界狀況的直接檢驗。對共產黨人來講,能否做到實事求是,是衡量有無黨性和黨性強弱的重要標尺,反映的是根本的原則、立場、態度問題。由於黨的領導幹部是執政興國的骨幹和中堅,肩負著貫徹執行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大責任,因此,黨的領導幹部特別是高階幹部必須有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有勇於擔當的政治勇氣,有一心為民的政治情懷,有聯絡實際和聯絡群眾的良好作風,做堅持實事求是的表率。此外,實事求是能否得到全面貫徹落實,還需要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著力在全黨全社會形成一種勇於堅持真理、敢於糾正錯誤的風氣、風尚和文化,營造一種求真務實、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

  【思想宣傳範文】四

  2016年10月,習近平***出席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全域性高度,深刻回答了事關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若干重大理論現實問題。這是新時代我們黨關於國有企業、國有經濟重要論述的集大成之作,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這些重要論述,連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國有企業作出的重要指示,完整系統地宣示了我們黨在新時代關於國有企業、國有經濟的重大主張,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開創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兩週年到來之際,再次重溫這篇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深入學習習近平***關於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從理論維度、歷史維度、實踐維度領會其中蘊含的思想精髓,必將為我們旗幟鮮明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全面領導、發展壯大國有企業,提供強大的思想力量和方向指引。

  1.從理論維度,深入學習習近平***關於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堅定搞好國有企業的信心和決心

  注重理論邏輯,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構築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大廈的重要思維路徑和思想方法,是理論淵源、理論傳承和理論發展在邏輯層面的梯次延展。這在習近平***關於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中有著極為鮮明、極為完整的展現。

  在理論淵源上,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始終強調,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起決定作用。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確保國家各項事業穩定健康發展,要靠公有制主體地位,也要靠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如果公有制主體地位搞沒了、垮掉了,就會瓦解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根基,動搖黨執政的物質基礎;如果工人階級領導地位削弱了、搞散了,人民民主專政就會失去階級依託,動搖黨執政的政治基礎。

  總結20世紀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教訓,我們可以看出,什麼時候把國有企業、職工隊伍牢牢抓在手上,社會主義國家就能蓬勃發展、蒸蒸日上;什麼時候私有化浪潮搶佔國家經濟命脈主導權,放棄國企、不管隊伍,社會主義國家就可能自毀長城、亡黨亡國。

  在理論繼承上,縱覽我們黨的歷史文獻,在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和堅持工人階級領導地位這兩個事關我們黨的執政地位、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上,以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等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都始終堅定不移、毫不動搖,有著一脈相承的理論根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我們黨強調,國營經濟是整個國民經濟的領導力量;強調要建設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強調,公有制佔主體,共同富裕,是我們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根本原則;強調我國工人階級不愧是久經考驗的立場堅定的革命領導階級,工人階級靠得住。我們黨在探索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過程中,不斷取得寶貴的思想成果。

  在理論發展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全面總結中國共產黨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和工人階級領導地位思想傳承基礎上,提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把我們黨長期以來關於國有企業“經濟基礎”地位的思想認識,提升到“兩個基礎”的嶄新高度。

  從物質基礎看,佔據社會主義公有制主導地位的國有企業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作出歷史性貢獻,功勳卓著,功不可沒。

  從政治基礎看,國有企業幹部職工作為我國工人階級的骨幹力量,是鞏固工人階級領導地位的重要保證,是我們黨“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關鍵時刻聽指揮、拉得出,危急關頭衝得上、打得贏的基本隊伍。

  “兩個基礎”重大論斷是習近平***關於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國有企業對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重大意義,既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始終堅守,也體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與時俱進,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時代篇章。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巨集偉目標。這是我們黨在新時代賦予中央企業的重大使命,也是為黨的事業夯實“兩個基礎”的重要保證。

  在這偉大的征程中,中央企業廣大黨員幹部職工要更加堅定聽黨的話跟黨走的政治本色,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成為我們黨長期執政、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可信賴的力量;更加堅定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不斷髮展壯大國有經濟,堅決當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頂樑柱”,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同頻共振,與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同向共進,續寫新的光榮。

  2.從歷史維度,深入學習習近平***關於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

  回顧我們黨的歷史,可以強烈感受到,習近平***關於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體現了我們黨圍繞“國有企業如何堅持黨的領導”這個重要問題進行的艱辛探索和偉大實踐。

  早在井岡山時期,我們黨就在根據地的公營企業中建立起“三人團”制度,把黨的領導融入企業生產管理之中,探索了黨領導國有企業的制度雛形。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在國營企業先後探索建立了“一長制”、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逐步確立了黨對國營企業的領導地位,為建立獨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奠定共和國巨集基偉業提供了堅強保證。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經濟體制改革,我們黨在國有企業相繼探索實行了廠長***經理***負責制、黨委領導下的廠長***經理***負責制,不斷完善發展現代企業制度,黨組織的地位作用也實現由監督保障、政治核心到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並存逐步轉變,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全面總結我們黨領導國有企業80多年實踐探索、積極借鑑發達國家公司治理的有益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兩個“一以貫之”重要論斷,強調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這個重要論斷,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如何堅持黨的領導”這個關係國有企業旗幟方向、道路走向的根本問題。

  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在實踐中做好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這篇大文章,不斷推動兩個“一以貫之”重要論斷落地生根,是我們這代央企人必須承擔起的時代責任,也是永葆中央企業基業長青、打造百年老店的重要保證。這其中,關鍵是要把握好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的關係,在融入上下功夫、在結合上花氣力。

  要明確地位,落實黨章第33條規定,確立國有企業黨委***黨組***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領導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其他治理主體要自覺維護黨委***黨組***領導;黨委***黨組***也要尊重其他治理主體,支援和監督其他治理主體依法履行責任。

  要明晰職權,賦予國有企業黨委***黨組***在重大決策中的決定權、把關權、監督權,把黨的領導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確保黨的意圖貫穿企業改革發展和生產經營全過程。決定權,涉及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企業重要人事任免等重大決策,黨委***黨組***研究決定,董事會、經理層按程式辦理;把關權,對企業經營管理重大事項,黨委***黨組***研究討論後,按照法定程式提交董事會審議決定,黨組織重點把好政治關、政策關、程式關;監督權,企業重大決策等違反黨和國家法律法規政策,侵犯公眾和職工利益時,黨委***黨組***要提出明確意見,得不到糾正的,要向上級報告。

  要完善制度,通過落實“黨建進章程”、黨委***黨組***書記和董事長“一肩挑”、黨組織研究討論作為企業決策重大事項前置程式,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確保黨組織在重大決策和重要幹部任免上說得上話、做得了主、拍得了板。

  3.從實踐維度,深入學習習近平***關於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推動中央企業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實踐邏輯就是堅持問題導向,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破解矛盾外化表現,推動現實世界不斷向前發展。實踐邏輯是理論邏輯和歷史邏輯的現實展開,是檢驗理論邏輯科學性的唯一標準,是豐富歷史邏輯完整性的根本依據。堅持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的相互統一,是我們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程序中,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必然要求和集中展現。

  縱覽黨的歷史,正是由於深刻回答了“如何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通過武裝鬥爭奪取政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開展社會主義建設”這個重大問題,我們黨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正是由於深刻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重大問題,我們黨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帶領中國人民富起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進歷程中,順應時代發展,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問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問題導向,把認識和化解矛盾、發現和解決問題作為開啟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優先解決什麼問題,成為貫穿這一思想的重要哲學品格和主要思想方法。

  正是靠著這種問題意識,習近平***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牢牢抓住國有企業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擘畫開啟了新時代全面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新徵程。

  在有關國有企業黨建責任的問題上,習近平***強調,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發揮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他還強調,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這些重要論述,揭示了新時代國企黨建和生產經營高度統一的內在關係,明確了抓黨建就要抓責任制這個國企黨建根本方法論,為國企領導人員樹立正確政績觀、全面履行管黨治黨責任指明瞭方向。

  在有關國有企業選人用人的問題上,習近平***強調,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是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骨幹,是治國理政複合型人才的重要來源,肩負著經營管理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的重要責任。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必須做到對黨忠誠、勇於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習近平***這些重要論述,標定了新時代國企領導人員的基本定位和選用標準,深化了我們黨對國企領導人員隊伍建設規律的認識,體現了對國企領導人員的充分信任和殷切期望。

  在有關基層黨建的問題上,習近平***強調,全面從嚴治黨要在國有企業落實落地,必須從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制度嚴起。習近平***這些重要論述,指明瞭國有企業基層黨建的三大核心要素,深刻回答了基層黨建“抓什麼”“怎麼抓”兩個關鍵問題,充分體現了強化基層黨建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壓茬推進、不留死角的政治定力。

  在黨風廉政建設問題上,習近平***強調,要加強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抓好巡視發現問題的整改,嚴肅查處侵吞國有資產、利益輸送等問題。習近平***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反腐敗沒有特殊、沒有例外的堅定決心,展現了全面從嚴治黨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一貫思想。

  在全面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偉大征程中,我們要更加自覺學好用好習近平***關於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這個制勝法寶,聚焦黨建責任、選人用人、基層黨建、黨風廉政等突出問題,持續鞏固、深化拓展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落實成果,為建設新時代偉大工程當先鋒、做表率。要緊緊抓住黨建責任制這個“牛鼻子”,用好中央企業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評價這個“指揮棒”,進一步壓實各級黨組織管黨治黨責任,不斷激發抓黨建強黨建內生動力。要緊緊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按照“企業家+政治家”標準,著力培養講政治的企業家和管企業的政治家,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國企領導人員隊伍。要緊緊抓住“三基建設”這個大工程,樹立大抓基層工作導向,全面推進中央企業基層黨建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制度建設,提升組織力,增強政治功能,打造堅強戰鬥堡壘。要緊緊抓住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堅定不移反腐懲貪,持續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堅決奪取中央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思想宣傳範文】五

  中共中央***、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軍委黨的建設會議上強調,要堅持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聚焦備戰打仗主責主業,加強我軍黨的組織體系建設,增強各級黨組織的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制勝優勢。這一重要論述,是深刻總結人民軍隊發展經驗得出的科學結論,是全面加強新時代我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的行動指南。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

  1.人民軍隊發展壯大、克敵制勝的關鍵所在

  我們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先進政黨,有著堅定崇高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有著鐵的紀律,有著科學嚴密的組織體系,集中了全國數量眾多的先進分子和各方面優秀人才。我們黨的這些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是我們黨強大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人民軍隊從建立到發展壯大,能夠克敵制勝,成為勝利之師、威武之師,從根本上說就是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制勝優勢的結果。

  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是人民軍隊建立的前提。近代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下,中國共產黨只有建立一支絕對聽黨指揮的人民軍隊,才能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的歷史重任。1921年黨的一大鮮明提出:“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我們黨幫助國民黨在國民革命軍中建立政治工作制度,並擔負絕大部分政治工作,有力推動了北伐戰爭,凸顯了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標誌著人民軍隊的建立,不僅是我們黨領導發動的,而且其主要軍事力量也是由我們黨所掌握和影響的。我們黨隨後發動和組織的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等,起義部隊大多建有共產黨組織,設有黨代表。可以說,沒有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的發揮,人民軍隊就很難建立。

  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是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保證。人民軍隊建立時,中國存在形形色色的軍事力量,但只有共產黨領導的這支軍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髮展壯大。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在軍隊中得以充分發揮。人民軍隊建立之初,農民和從舊軍隊起義過來的人員佔大多數,思想混亂、軍心不穩等問題嚴重存在。賀龍元帥曾回憶說:“那時候的軍隊,就像抓在手裡的一把豆子,手一鬆就會散掉。”1927年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在轉戰到江西永新縣三灣村時,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把黨支部建在連上,黨組織延伸到部隊基層,從組織上解決了黨直接掌握士兵群眾的重大問題,有效解決了部隊團結不夠、組織鬆散等問題。毛澤東說:“紅軍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1929年召開的古田會議規定,黨不僅要管黨員、管政治工作,而且要管軍事、管打仗,還規定對紅軍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和黨的正確路線教育。古田會議確立的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為我軍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基礎,為發揮黨的政治優勢提供了保證。隨著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制度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的不斷完善,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更為凸顯,人民軍隊不斷髮展壯大。

  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是人民軍隊克敵制勝的法寶。91年來,人民軍隊在革命戰爭中參加戰鬥,拖不垮、打不敗,殲滅無數敵人,令敵人聞風喪膽;和平時期參加抗震救災、抗洪搶險、國際維和、遠洋護航等,出色完成各項任務,戰勝各種艱難困苦,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人民軍隊之所以能夠克敵制勝,根本原因就是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的發揮,這也是人民軍隊令敵人最忌憚、最害怕的優勢。正是發揮了黨的政治方向的引領作用,發揮了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人民軍隊才有了靈魂、有了核心、有了榜樣,人民軍隊才團結如鋼、攥指成拳,從而所向披靡、無堅不摧。

  2.全面加強新時代軍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的動力牽引

  習主席強調“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制勝優勢”的重大命題,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既堅持問題導向,又堅持目標導向,體現了對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軍的堅定意志。

  明確了新時代軍隊黨的建設的新指向新任務。打鐵必須自身硬。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軍隊黨的組織、黨員幹部自身過硬是前提。長期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軍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堅持從政治上建設和掌握軍隊,狠抓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軍,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推動我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發生全面深刻變化,為強軍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還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問題和短板弱項,影響軍心士氣和部隊戰鬥力。一些黨組織原則性、戰鬥性不強,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弱化、履行管黨治黨責任不強等問題還比較突出,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思想不純、政治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的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等等。這些問題不解決好,勢必會破壞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影響我軍性質、宗旨和本色,影響軍心士氣和部隊戰鬥力。因此,要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制勝優勢,首先就要搞好新時代軍隊黨的建設工作,解決我們黨面臨的突出矛盾問題和短板弱項。

  樹起了新時代軍隊黨的建設的新標準新導向。人民軍隊永遠是戰鬥隊,人民軍隊的生命在於戰鬥力。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鬥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作為軍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軍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必須緊緊圍繞能打仗、打勝仗來展開。軍隊黨的建設與戰鬥力建設之間是內在聯絡、不可分割的。要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制勝優勢,就是要圍繞部隊中心任務有效推進軍隊黨的建設工作,不斷強化戰鬥隊思想,把戰鬥力標準貫徹到軍隊黨的建設各個方面,按照能打仗、打勝仗要求配班子、用幹部、建隊伍、作決策、抓落實,切實形成有利於提高戰鬥力的輿論導向、工作導向、用人導向、政策導向。

  提出了新時代軍隊黨的建設的新作為新擔當。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黨的建設的一貫要求和根本方針。現在,軍隊黨的建設工作面臨著複雜嚴峻的挑戰考驗,要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制勝優勢更加需要軍隊黨的建設有新作為新擔當。近年來,西方敵對勢力把我軍作為重點,加緊加大進行意識形態滲透、顛覆和圍堵,“鑄魂”與“蛀魂”的較量更加激烈。資訊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一方面為軍隊黨的建設工作創造了更為有利的平臺和載體,另一方面也出現了大量負面資訊、錯誤資訊,侵蝕官兵思想,對軍隊黨的建設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官兵結構正悄然發生變化,“80後”“90後”官兵成為基層部隊的主體,“00後”也逐漸充實基層部隊,他們對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極端重要性往往缺乏深刻感受。面對時代條件、社會環境、黨員隊伍結構的變化,要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制勝優勢,軍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只有不斷加強創新創造,才能確保我軍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3.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必然要求

  強軍興軍,關鍵在黨。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就需要把我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抓得更緊更實,把我軍各級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軍隊制勝優勢。“轉化”不是自動生成的,而是需要一定的載體、中介和環境。軍隊黨的組織體系、幹部隊伍和人才隊伍,以及軍隊黨的領導幹部特別是高階幹部的作風問題,是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能否轉化為軍隊制勝優勢的重要條件。因此,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必須有一流的組織體系、一流的人才隊伍、一流的作風形象。

  加強黨的組織體系建設。習主席強調,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強則軍隊強。組織可以使力量倍增,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當前我軍正在進行的國防和軍隊改革,力度深度廣度之大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沒有過的,打破了長期實行的總部體制、大軍區體制、大陸軍體制,形成了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調整組建戰區、軍兵種、軍委機關職能部門,領導指揮體制發生歷史性變革。新編制體制的變化,要求黨的組織設定及時調整,適應改革後的新體制新職能,找準各級各類黨組織職能定位,優化組織設定,健全制度機制,改進領導方式,把組織功能充分發揮出來,為提高部隊戰鬥力提供組織保證。要建立堅強高效的黨委班子,把各級黨委建設成為實現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團結鞏固部隊和完成各項任務的堅強領導核心。要緊緊抓住基層黨組織這個組織基礎,強化組織功能,真正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建設高素質的幹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強軍之道,要在得人。習主席指出,要把培養幹部、培養人才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鍛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著力集聚矢志強軍打贏的各方面優秀人才。要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的原則,鍛造出能夠擔當強軍重任的高素質的幹部隊伍和人才隊伍,為發揮軍隊制勝優勢提供人才支撐。要端正選人用人導向,堅持新時代好乾部標準,突出政治標準和打仗能力,把強軍事業需要的人用起來,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崗位上。要加強年輕幹部培養力度,制定和落實好優秀年輕幹部培養規劃,對看得準的要重點培養,放在備戰打仗一線、吃勁要緊崗位和急難險重任務中摔打磨鍊。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鼓勵實幹,鼓勵創新,把那些真正有能力、想幹事、能幹事的人才用起來,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軍隊是拿槍桿子的,絕不允許腐敗分子藏身。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中央軍委堅定不移反對和懲治腐敗,一大批腐敗分子被繩之以法,有力遏制了腐敗蔓延勢頭,部隊風氣得到極大好轉。要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和韌勁,堅持嚴字當頭、全面從嚴、一嚴到底,深入推進我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讓行賄者、受賄者都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和軍營環境。健全完善權力執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各級黨委要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主體責任,嚴格落實責任制,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對重大腐敗案件既要嚴肅懲處當事人,也要倒查相關領導責任。要牢記“作風優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隊,作風鬆散可以搞垮常勝之師”的道理,持續深入糾治“四風”,推動改進作風規範化常態化長效化,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要窮追猛打,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堅決破除,堅決防止反彈回潮。

基層黨建工作評價會
固陽政府工作報告
相關知識
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五篇
平板的系統記憶體是什麼
全面深化改革的學習心得體會1000字
在黨委辦公室系統工作會議上發言五篇
怎樣更改電腦系統的預設使用者名稱
黨員如何增強自己的黨性修養
加快統計改革的步伐面推動統計的發展論文
數學建模在獨立學院概率統計學改革的核心應用
淺析小學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向研究
增強自我的勵志個性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