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需求的哲學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5日

  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歷史命題,也是一個彌久常新的話題。但是,對於怎樣才是人的全面發展、如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問題,卻一直難有令人滿意的答案。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篇一

  人的全面 發展 ,是一個 歷史 命題,也是一個彌久常新的話題。但是,對於怎樣才是人的全面發展、如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 問題 ,卻一直難有令人滿意的答案。現實中,不少人把人的全面發展等同於人 實踐能力的提高,以人的物質創造力強弱高低來衡量人的 全面發展的程度。所以,當人類藉助於 科學 武器,使自己從一個匍匐於神像腳下的卑微 生物一躍而為雄踞地球的萬靈之長之後,就覺得已經獲得了全面發展,乃至把金錢的積 累和權力的膨脹作為人的發展的標尺,並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物質創造上,從而以一種 主子的姿態向大 自然 拼命索取。遺憾的是,當人們面對著自我創造的那些令人眩目的物 質財富時,卻難有全面發展的喜悅,反而產生一種失樂園的憂鬱。尤其是人們受到來自大自然和 社會 的種種報復而警醒時,才發現自我已經迷失,才發現人並沒有獲得真正意 義上的全面發展。於是,“認識自我”、“人的全面發展”等命題,又以新的意義召喚 著 現代 人,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呼聲匯成一股新的人本主義浪潮。本文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從人性 理論 的角度,對人的全面發展再作一番探討,並以之求教大方。

  一、人的全面發展的前提:本能的有效社會化

  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在人性的基礎上進行。

  什麼是人性,至今未有定論。而且一些關於人性的定義,如人性善、人性惡等,都是人的具體社會行為的評價,根本沒有上升到理論層面。從字義上理解,人性應指人的屬 性。這屬性不僅包括本質屬性,也包括非本質屬性,不僅包括一般屬性,也應指特殊屬 性。但是,由於世界上其他物質的一切屬性人皆具有,即所謂“萬物皆備於我”,那麼,照此 分析 人性,則人性與其他物質屬性無多大區別。所以,一般都把人性界定在與動 物相區別的屬性,即人的本質屬性。馬克思指出,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從馬克思的話 裡,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人性是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沒有社會化過程,人與動物只有形體之別,而無本質之別。只有通過社會化,人才可能成為與動物相區別的人 。世界各地一些關於獸孩的報道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喪失了社會化的 環境,即本能失去 了社會化的機會後,那麼他就不具備人性,形雖類人,但性不類人。即或回到社會中來,也難以適應社會。基於此,我把人性定義為人的本能的社會化。即人性是人的本能在 一定的社會條件下,通過社會的強化而形成的。

  如果說,人性是人的本能的社會化,那麼,人的全面發展,則應該是人的本能的有效 社會化。

  人的本能社會化的結果,常常出現兩極性。例如人的爭鬥的本能,在社會化過程中, 被正義所激發,則成為勇敢;被非正義利用,則成為一種野蠻。符合社會公眾利益的行為總視為美好的人性,違背社會意願的行為總視為非人性的或邪惡人性的。因此,人性 範疇常常是對立的兩極:善與惡、愛與恨、誠實與虛偽、無私與貪婪、勇敢與怯懦、敬 愛與嫉妒……實際生活中,人們又把那些本能朝好的方面發展者稱為“有人性”,把本 能朝壞的方面發展者稱為“沒人性”。人們總希望人性朝好的一極發展,因此當一個人 進入社會之後,社會總是努力 教育 引導每個人,力求使其自然本能循著正確的軌道良性 發展,也就是使人的本能獲得有效社會化。

  人的社會化是一種行為過程。這種行為過程是由外部變數和內部變數這兩種變數相互 作用的過程。這兩種變數即我們平素所說的遺傳與環境。有效的社會化就是使遺傳與環 境這兩種變數協調作用,互為促進。

  人的本能是遺傳的。凡本能都有一種主動顯示的趨向,人的許多欲望便是本能顯示的 內在動力。歐文曾說過:“人生來就具有謀求幸福的慾望,這種慾望是他的一切行為的 基本原因,是終身都有的,用一般人的話來說,這便是人的利己心。”[1]人的慾望促 使人不斷外求,而社會的發展則給人的慾望的實現創造種種契機。人的慾望越強烈,本 能顯示得越多,人性就越豐富,人的創造物也就越多,社會環境也變得越來越豐富。豐 富的社會環境又為人的本能顯示提供豐富的營養。這種相互作用不斷迴圈著,使人性在 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結合的過程不斷被優化。許多人認為,人性的發展就是人的自然屬 性與社會屬性有機結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人的本能有效社會化的過程。

  正由於人性的雙重性,那麼,人性完善就離不開自然與社會。

  按達爾文的觀點,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首先是在自然進化中實現的,人從動物界裂變 出來,本身就經歷了質的變換、質的飛躍。但是人類屬於自然鏈條中的一環,其發展必 須遵循自然 規律 ,與自然的發展保持和諧的狀態,而不是凌駕於自然之上。否則,人類 對自然掠奪得愈厲害,為自己的發展設定的障礙也越多。因此,人性有有效社會化,決 不能脫離自然環境,決不能打斷人與自然相連的生物鏈條,要在社會過程中儘量保持人 的良好的自然本性,擺正人與自然的關係。

  人在自然的變化,某種意義上講,只是物種的進化,還不能說明人性。猴子變人,在 生物學意義上,只不過自誕生了一個新物種,而地球上的物種變化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 。倒是在人進入社會後,動物本能在社會上得到改造,在自然因素中加入了大量的社會  內容 ,才面貌日新,進一步拉大了與動物的距離。這就是說,人始終是社會的一分子, 只有參與社會競爭,才能獲得自立自強,自我完善的能力——最終在社會中獲得自我完 善。人的自然稟賦再高,其發展也不能脫離所處的社會,並一定程度受著社會的約束, 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正因為如此,古今中外的各種人性論,實際上是人對自己在社會 上的本能發揮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究竟人自身發展到怎樣的程度才真正是人,而這種 價值判斷都是在各人所處的社會中所作的結論,必然帶著每個人所處社會的痕跡。因此 ,要想造就全面發展的人,就必須創造一個良好發展的社會。有了良好發展的社會,人 的本能才能真正獲得有效的社會化,人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才能獲得有機結合。

  二、人的全面發展的內涵:追求人性的真、善、美

  完美的人性是真、善、美的統一。人性之真是人的本質顯露的一種理想的自然狀態; 人性之善是社會化的人對自身行為進行有效調節的最高價值;人性之美是真與善有機結 合的形象化。真、善、美分別從不同方面體現人性真諦,展示出人性的迷人光彩。因此 ,追求人的全面發展,也就是追求人性的真、善、美。

  人性之真,應該是指大自然對人性的一種規定性——合規律性,它確定人的自然價值 。這種規定性確立了人的地位並非凌駕自然之上,而是與大自然平等相處——任何時候 都離不開自然,都要參與自然的進化運動,儘管自然進化對人的巨大推動作用已讓位於 社會進化,但是人類無法消除堅固的生物亞結構的實際存在和潛在 影響 ,人性之真便是 強調人與自然的新和諧。

  真是人性的根本。人性的豐富、發展,必須在“真”的基礎上進行,離開這一點,便 是異化。要克服異化,必須認識人性的“廬山真面目”,即人性中的各種要素,並正確 地判斷人性中哪些因素應該扶持發揚,哪些應該消除克服,哪些應該愉快地接受,哪些 應該謹慎地控制。這裡必須強調的是,追求人性之真,並不是為了反璞歸真,而是張揚 人的本能中優良的那一些本質屬性。

  人性之善是社會對人的行為一種社會規定性——合道德性,它確立人性的社會價值。 動物是沒有善惡觀念的,它們參與大自然優勝劣汰的競爭,或食肉,或食草的食性,皆 是適應生存的自然選擇,並不存在善惡。而善與惡的觀念,則是人從社會倫理道德出發 ,對自身行為所作的價值判斷。善,是指人們在自己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達到預期的效果 ,它是人們在道德領域內辨別好壞的尺度。或者說,是社會對人性的一種規定。

  休謨有一段話,對善的描述頗有見地,他說:“如果在人生的任何關係中間,我都願 意和某一個人交往,那麼他的人性在那種範圍內必然可以認為不完善的,如果他對己對 人都沒有什麼缺陷,那麼他的性格就是盡美盡善的了。這是價值和道德的最後標準。” [2]由此可見,人性之善是在人際關係中實現的,或者說是在社會中實現的。——善的 最終實現是能和所有的人維持友好關係。而“對己對人都沒有什麼缺陷”,則表示善的 行為是既能滿足自身需要,也滿足社會及他人需要的一種行為。所以,休謨把善的人性 歸納成“慷慨、仁愛、憐憫、感恩、友誼、忠貞、熱忱、無私、好施和構成一個仁善與 慈善的性格的其他一些性質。”而認為“勇敢與野心,如果沒有慈善加以調弄,只會造 成一個暴君和大盜。”[3]這裡進一步強調了善對行為的調節作用。

  人性之善是一種行為,是一種意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價值而進行的自覺行為。 它作為一種價值,使人對自己在社會中的行為能有效地進行自身調節。它是對社會倫理 的主動承愛,而不是屈從。相反,社會環境的壓力已被內化為人自身發展的動力,推動 著人性朝自我實現的道路前進。

  同時,人性之善還是保證人類永恆之愛存在的一種規定。善性的最大特點便是“愛” ,而且是一種博愛。費爾巴哈認為,愛是人的本質的表現,是人與人之間 聯絡的基本手 段。他說:“愛,是完善的東西跟非完善的東西,無罪者跟有罪者,一般的東西跟個體 的東西, 法律 跟心,屬神的東西跟屬人的東西之間的紐帶、媒介原則。……愛增強弱者 和削弱強者,降低高者和提高低者,將物質理念化和將精神質化。愛,是上帝與人精神 與自然之真正的統一。”[4]愛是社會的最好粘接劑。人性之善能充分挖掘,將是人自 身之大幸,亦是人類社會之大幸。

  人性之美是人對自我價值的最高評價——合情意性,它確立人性的自我價值。

  人性之真與人性之善的有機統一,是人性所達到的最高境界。在人性之美的境界裡,人性中的 自然 屬性和 社會 屬性和諧統一,人性中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水乳交融,人的本質力量外化到自然和社會,並和自然、社會融為一體,從而形成 中國 古人所追求的“ 天人合一”境界。

  人性之美是人對自己的本質自由佔有的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裡,人卸下身上一切關係的枷鎖,擺脫一切可以叫做強制的東西——不論是身體的強制或是道德的強制,在一種審美狀態,獲得了認知自由和道德自由,進行著自由創造,這是一個至善至真的境界 。也可以說,當人們把美當作目的和理想來追求的時候,在真與善之間、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已架起由此及彼的橋樑,使三者達到和諧統一的境界。

  人性的真、善、美是三個各自獨立又互相 聯絡的範疇。真,是指人們認識世界及自我  發展 的社會 實踐活動中達到的預期目標,是人們在道德領域內辨別好與壞的尺度,它們 分別與人的意識活動中的知、情、意三個方面相聯絡。美離不開真與善,它是真與善相 統一的感性形象。但是,人性之真不等於人性之美,它指人性客觀實在性;人性之善也不等於人性之美,它指人性道德範疇。人性之美也不等於人性之真與人性之善,而是在 人性真、善的基礎上,把二者有機結合,通過人的機體、人的言行以及外界具體事物使 之成為可感的形象。我們所追求的全面發展,應該是人性真、善、美的水乳交融。

  遺憾的是,現實中的人性並沒有達到真、善、美統一的思想境界,馬斯洛認為“真、善、美在我們這個 文化中的普通人身上只是勉強地互相聯絡在一起,而在神經症患者身上,則情況更糟。”[5]然而,他卻肯定地認為,人性可以達到真、善、美融為一體的境界。他的人本主義心 理學 提供了這種希望,他把希望寄託在 教育 。他堅持認為,人的自我完善的程度,在於教育對人性中真、善、美的潛力挖掘的多少。儘管我們不贊同“教育萬能”,但我們發現,在一個有充分民主自由的社會裡,教育對人性的真、善、美 的挖掘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人的全面發展的途徑: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的協調

  人的發展,人性觀的論爭,勢必引起人生觀的交鋒。因為,有什麼樣的人性,必然促使人將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和方式去生活、去認識世界,去怎樣發展自我。而人生觀的論爭,很多時候則表現為“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的兩軍對壘。

  個人本位論認為,人是社會的主體,人就是目的,社會的需求只不過是個人需求的集中反映,社會應以適應、滿足個體的需求為主,那麼,人的本能的社會化,就在於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發展,造就一個個獨具個性的有充分創造力的真正的“人”。

  社會本位論則認為,個人的發展是建立於社會發展的基礎上,社會就是目的。社會不發展,難以保證個體需求的滿足。所以,應當按照社會需求促進個體社會化,使自己成為社會需要的人。人的發展最終是為社會服務,人的本能社會化,應該有雙重任務,既 使人獲得全面發展,也使人成為社會需要的合格公民。

  在一個理想的社會裡,總會偏重社會本位論。因為,在理想的社會裡,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是辯證統一的,滿足社會需要,實際也滿足了人的發展的需要,柏拉圖自認為他 的“理想國”裡能實現這點。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發展要受到社會生產方式的制約—— 他是從資本主義生產異化的現象中認識這一點的,並且他還認為,人的發展是與社會生 產相一致的,一個美好的社會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先決條件,因之他設計了一個理想 的模式——共產主義社會,而按照他的模式建立的社會主義,應該說都強調社會本位論 。當然在一個極力要維護現狀的社會裡,“社會本位”也會大行其道。或者說,在一個 穩態結構的社會裡,總是以社會為本。例如,中國封建社會是一個宗法社會,是一個靠 倫常關係維持的社會,個體對社會有極大的依賴性,社會有極大的穩定性。西方亦如此 ,中世紀是以神本位代替社會本位的。以後的一些專制國家,如德國便是堅持社會本位論的。這裡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德國的康德是最早系統地提出社會本位的人,而他卻 是極力推崇盧梭,並深愛盧梭 影響 的人。康德何以會產生與盧梭對立的觀念呢?除了認 識論方面的 問題 外,恐怕更多的是德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在他身上起作用——他不敢否 定現存的社會,要維持現存的社會。正如有人評價的,康德認為“平民最值得尊敬,反 對封建特權,但又聲稱凡事皆應服從現有的立法權威。他對法國革命表示同情,但又認 為路易十六被處死是‘永世莫贖之罪’。”社會本位論是他這種矛盾思想的產物。由於 康德意識到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在現存社會裡無論如何不能協調,只好又設計一個“彼 岸世界”,寄寓他的理想。所以,馬克思批判他說,當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發生了革命, “但軟弱無力的德國市民只有‘善良意志’。康德只談‘善良意志’,哪怕這個善良意 志毫無效果他也心安理得,他把這個善良意志的實現以及它與個人需要和慾望之間的協 調都推到彼岸世界。”

  個人本位論的提出,往往處於新舊社會之交,或社會發生急劇變化的時候。不滿意社會的現狀,就會強調個體的實現。因為舊社會最大的不合理性,便是束縛人性,扼殺個體的需要。社會被少數人操縱著,人成為社會的工具,實質成為少數人的工具,這是人 所不能容忍的。文藝復興運動,就是要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都從神學的束縛下解放出來。他們的口號是:“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都具有。”教育就是培養能力、知識、思考與體力都能得到發展的新人。在啟蒙 時代 ,個人本位是對當時的封建專制教 育的激烈抗議,盧梭尖銳地指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無往不在枷鎖中。”[6]“人 類的心靈像格勞卡斯的塑像那樣,已被氣候、海水和暴風雨把它的形象改變到這樣程度,以致它已經不像一個人而像一個野獸了。”[7]他認為教育就把人從扭曲人的本質的不合理的社會中解放出來,恢復其自然的天性。也就是說,在他的“個人本位”的思想裡滲透了變革社會的革命思想。

  在動態的社會裡,個人本位論也是暢行的。動態社會與穩態社會是相對而言的,所有 社會都是發展的,只是速度有快有慢,動態社會是指社會變化比較迅速的社會。在動態 社會裡新舊觀念交替迅速,任何一個為社會而設計的發展模式都不能保持很長時間,教 育今是昨非,也許今天社會需求是如此,明天的需求卻又不同。社會需求沒有準標,教 育無從設計社會,而具備應變力和創造力素質的人卻是必不可少。這促使教育把目標轉 向個體。 現代 社會處於資訊革命的浪潮之中,高速、易變是其重要特點。因之,現代人本主義教育浪潮的湧起,也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而是社會使之然。

  立足於個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在考慮整個社會需求的同時,也充分考慮人的內在需要 ,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人的自由創造慾望,培養出具有自由精神、個人尊嚴,能自主選擇 、自我選擇的有個性的新人,而不能把人當作工具培養,古代的孔子也曾有言:“君子 不器”。當然,我們也不能過於抬高個體需求,而貶低社會需求。社會需求雖然制約著個體需求,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個體需求,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如何考慮個人和社 會的協調一致,也是十分必要的。這一點,就連極力主張個性解放、個性自由的西方資 產階級,也在認真考慮,並努力尋找個人與社會的最佳契合點。

  一個國家的振興和民族素質的提高關鍵在於使組成社會的每個人在個性創造力、道德 品質、心身健康等方面全面發展,有許多 經驗教訓都說明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核心這個問題。人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社會的 經濟 、 政治 ,如果忽略人的方面,忽略人的 自身的發展,這樣的發展不僅是片面的,而且是不可能持久的,還會使社會畸形。因此,如果人要使自己獲得全面發展,必須在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個人 的發展應考慮到社會的需求,社會的發展要給個人的發展留下理想的空間。

  【 參考 文獻 】

  [1]歐文選集: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60.

  [2][3]休謨.人性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649、604.

  [4]費爾巴哈 哲學 著作選集:下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67.

  [5]英弗蘭克·戈布林.第三思潮:馬斯洛 心理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50.

  [6]盧梭.社會契約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5.

  [7]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12.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

生活中的哲學的論文
馬克思主義哲學選題論文
相關知識
生活中的馬克思哲學論文
英語專業的選修課哲學論文
人的需求的哲學論文
人文精神的哲學論文
有關以人為本的哲學論文
淺議圖書館學教育與圖書館人才需求的思考
馮友蘭的人生哲學論文***2***
馮友蘭的人生哲學論文***2***
我身邊的哲學論文
老子的哲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