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島效應形成的根本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你聽說過冷島效應嗎?觀測結果表明,綠洲農田上不同高度層的氣溫,晝夜均比附近的戈壁顯著要低,最高氣溫甚至可低30℃左右,蒸發量約小一半。這說明綠洲在夏季相對於周圍環境***戈壁或沙漠***是一個冷源和溼源,即相對獨立的“冷島”。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冷島效應的相關知識。

  形成冷島效應的根本原因

  產生冷島效應的原因,是由於戈壁沙漠較綠洲的比熱小,在陽光照射下地面增溫比綠洲快得多,戈壁沙漠上空被加熱的暖空氣,通過局地環流作用輸送到綠洲上空,形成一個上熱下冷的逆溫層,使下層冷空氣以保持穩定,於是形成了一個比較涼爽、溼潤的小氣候。這種特殊的氣象效應,稱為綠洲的“冷島效應”

  冷島效應的特性

  綠洲上空的這種效應,使湍流發展較弱,抑制了植物的蒸騰和地面的蒸發,非常有利於植物的生長。這對於我國西北乾旱地區的綠洲節約水源、種草種樹和發展農業,是很有利的。

  冷島效應的簡介

  觀測結果表明,綠洲農田上不同高度層的氣溫,晝夜均比附近的戈壁顯著要低,最高氣溫甚至可低30℃左右,蒸發量約小一半。這說明綠洲在夏季相對於周圍環境***戈壁或沙漠***是一個冷源和溼源,即相對獨立的“冷島”。夏季綠洲、湖泊的最高氣溫比其毗鄰的沙漠戈壁低30℃左右,水分的蒸發量要少一半,幾乎和沿海溼潤地區差不多。其原因是由於沙漠戈壁和綠洲、湖泊對於太陽輻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晝陽光輻射下,沙漠戈壁乾燥地面強烈增溫,通過大氣的幹流作用,暖空氣被帶到綠洲、湖泊上空,形成一個上熱下冷的逆溫層,上下層空氣間的熱交換難以進行,下層冷空氣塊得以保持穩定,因而形成一個溼潤、涼爽的小氣候。這種現象就稱之為“冷島效應”。這種“冷島效應”在乾旱地區的湖泊***包括水庫***、綠洲地帶普遍存在。

  城市熱島效應

  城市人口密集、工廠及車輛排熱、居民生活用能的釋放、城市建築結構及下墊面特性的綜合影響等是其產生的主要原因。熱島強度有明顯的日變化和季節變化。日變化表現為夜晚強、白天弱,最大值出現在晴朗無風的夜晚,上海觀測到的最大熱島強度達6℃以上。

  季節分佈還與城市特點和氣候條件有關,北京是冬季最強,夏季最弱,春秋居中,上海和廣州以10月最強。年均氣溫的城鄉差值約1℃左右,如北京為0.7~1.0℃,上海為0.5~1.4℃,洛杉磯為0.5~1.5℃。城市熱島可影響近地層溫度層結,並達到一定高度。

  城市全天以不穩定層結為主,而鄉村夜晚多逆溫。水平溫差的存在使城市暖空氣上升,到一定高度向四周輻散,而附近鄉村氣流下沉,並沿地面向城市輻合,形成熱島環流,稱為“鄉村風”,這種流場在夜間尤為明顯。城市熱島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城市空氣溼度、雲量和降水。對植物的影響則表現為提早發芽和開花、推遲落葉和休眠。

  城市熱島效應是城市氣候中典型的特徵之一。它是城市氣溫比郊區氣溫高的現象。城市熱島的形成一方面是在現代化大城市中,人們的日常生活所發出的熱量;另一方面,城市中建築群密集,瀝青和水泥路面比郊區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熱容量***可吸收更多的熱量***,而反射率小,使得城市白天吸收儲存太陽能比郊區多,夜晚城市降溫緩慢仍比郊區氣溫高。

  城市熱島是以市中心為熱島中心,有一股較強的暖氣流在此上升,而郊外上空為相對冷的空氣下沉,這樣便形成了城郊環流,空氣中的各種汙染物在這種局地環流的作用下,聚集在城市上空,如果沒有很強的冷空氣,城市空氣汙染將加重,人類生存的環境被破壞,導致人類發生各種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青藏高原的“熱島效應”

  近代地理學的開創者之一、德國科學家洪堡1799-1804年間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考察時發現,赤道附近的高山雪線,比中緯度的青藏高原許多高山的雪線低200米左右。例如:貢嘎山西坡雪線高5100米左右,而靠近赤道的厄瓜多基多附近的高山雪線僅約4800米多一些。這不符合常理:由於赤道地區熱量較高,高山雪線通常應該從赤道向兩極遞降,到極地附近降至海平面。

  據此,洪堡提出了青藏高原的“熱島效應”理論:對流層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是地面,或稱“下墊面”,青藏高原由於下墊面大面積抬升,故其熱量較同緯度、同海拔高度的其它地區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區也要高得多。

  青藏高原的“熱島效應”對環境的多要素影響極大,如冰川、生物等。例如,貢嘎山南坡的垂直自然帶和緯度相當的峨眉山相比豐富得多,許多樹木的分佈界線也設於峨眉山,就是這個原理。


七上學期期中測試地理試卷
桂林地貌是怎麼形成的
相關知識
冷島效應形成的根本原因
風形成的根本原因
風形成的根本原因
風形成的根本原因分析
形成消化不良的根本原因
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原因
鹽湖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什麼如何開發利用
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什麼
膽固醇結石形成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