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詩歌鑑賞考點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8日

  詩歌鑑賞一直都是高考語文試題中的必考題目,同學們在高三複習詩歌鑑賞知識點的時候需要對考試中考察的重點進行分析,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語文《考試說明》對本考點總體要求是“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同時做出兩點具體要求:

  ***1***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能力層級為D,屬於“鑑賞評價”範疇。

  1.從詩歌的體裁來看:以律詩和絕句為主,其次是詞。

  2.從詩歌的朝代來看:選材側重於唐宋詩詞,偶有古體詩及元曲。

  3.從命題角度看:“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是古代詩歌鑑賞中的考查重點。其中,對“形象”的考查集中在意象和意境上,對“語言”的考查集中在詩眼和煉字上,對“表達技巧”的考查主要體現在常見表達技巧上。

  4.從題量看:仍以兩個小題為主,分值固定為8分。

  【高考預測】

  2017年的古代詩歌鑑賞試題,有以下幾個趨勢:

  1.鑑賞範圍應以唐詩宋詞為主,兼顧元明清時代的詩歌。

  2.考查內容仍以思想感情和表達技巧為主,對詩歌的形象把握以及觀點評價也會偶爾出現在試卷中。

  3.單首詩歌考查形式仍將是主流,比較閱讀不失為一大熱點。

  4.答案長度將進一步增加。

  近幾年,詩歌鑑賞命題更重視整體理解,各考點綜合考查。為適應這一考查動向,小論文性質的答案預計將在未來的考試中應運而生。這樣的答案能夠很好地體現考生詩歌閱讀的審美素養,字數可能在100字左右。

  5.立足整體把握,從小處切入設題。近年來,從具體的某一句、某一聯入手考理解,從前後順序或照應的角度考構思,從古人的評價或關於同一題材的不同作品考鑑賞的命題方式較為走俏。

  【重點剖析】

  詩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詩歌作品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種。因為詩歌作品的形象不僅是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更是含有作者“意”***情感***的形象,所以又稱為“意象”。

  意象是寄託詩人情感,構成詩歌意境的客觀物象,是詩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把客觀的物象經過選擇、提煉、重新組合後產生的一種含有特定意義的語言形象。

  鑑賞古代詩歌的形象,就是把握詩歌中所刻畫的藝術形象的內涵。藝術形象不僅指詩歌中的人物形象,還包括詩歌中的意象。鑑賞這些藝術形象的內涵,就是要分析、判斷詩歌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詩歌所蘊含的社會意義。

  高考中鑑賞詩歌的形象類題目多要求考生概括詩歌中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的特徵,揭示作者所刻畫的某一形象的意義。其中對景物形象的鑑賞,常常要求 考生概括詩歌中所描述的畫面和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的題目則要求考生概括詩歌中所營造的意境。考生在答題時,要善於根據詩歌中所描繪的景物,展開想 象,在腦海中形成一幅畫面,再用簡潔的語言描繪出該畫面***圖景***,並指出其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一、人物形象

  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兩種類別,一類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這類詩歌往往用第一人稱的寫法。另一類 是作品刻畫的人物形象,這類詩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稱的寫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詩中的漁翁就是一個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畫漁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 漁翁即作者,作者即漁翁,兩種形象具有統一性的一面。

  鑑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詩中詩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為、神態、性格、情感、觀點、處境等內容,把握人物形象的個性特徵。

  【方法技巧】

  一、人物形象的鑑賞技巧

  1.關注背景,知人論世

  瞭解詩人的有關資料是鑑賞詩歌形象的前提。詩人的有關資料主要包括生平經歷、代表作、所處時代特徵、作者的政治主張、詩歌具體的創作背景等。吟詠物象的詩 更需關注詩人的生平經歷。如賞析陶淵明的詩歌,就必須瞭解他的一生,抓住“隱者”、喜愛菊花、嚮往自然、厭倦官場生活等關鍵點。

  2.聚焦關鍵詞語,分析人物特點

  一般來說作者在塑造人物時往往綜合運用一些描寫手法,如語言、動作、細節描寫等。所以鑑賞形象時要結合作者對人物的描寫,概括人物的特點。

  而抓住描繪人物言行情態的關鍵詞語,揣摩詩人心理,概括形象特點更是一條捷徑。如賞析《最愛東山晴後雪》,抓住“逐勝”“忘寒”“最愛”等對人物的描寫, 就能概括出詩人的形象特點。再如鑑賞朱慶餘《閨意獻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第三句的“問”含蓄而 生動地刻畫了詩人應試前向主考官打聽情況時忐忑不安的心理。

  3.區分人物形象,挖掘典型意義

  要區分詩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還是詩人之外的形象。如《懷天經、智老,因訪之》中的人物形象就是詩人自己。還要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典型意義。

  二、人物形象的鑑賞思路

  首先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形象***意象***的總體特徵和意義;然後以此為“論點”,抓住形象的具體特點或個性特徵,結合詩句進行分析論證。

  ***1***答題步驟

  找——找到詩人描繪的形象的有關詩句;

  析——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表層含義+深層含義***;

  聯——結合詩歌主旨分析詩人為什麼要描繪這一形象;

  明——指出描繪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2***答題模板

  這首詩塑造了一個***  ***的形象,這可以從***  ***句中看出,這句通過***  ***的描寫展示出來;***這個形象***是***  ***的代表,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  ***的社會現實,傳達出詩人***  ***的情感。

  二、事物形象

  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為具體描寫物件,在形象描寫中將事物人格化。從全詩看,即把詩人要表現的品格節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徵性的形象曲折地表達出來,這種象徵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如詠物詩中常見的鬆、梅、竹等。

  高考中對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針對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徵意義來設題。通過分析事物形象的特點,來探求象徵體和本體之間的聯絡,進而分析並把握詩歌的思想和情感。

  【方法技巧】

  1.熟記特定物象的象徵意義

  一個民族,由於歷史環境以及風俗習慣等原因,不但有共同的語言,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狀態,也表現了某一民族對自然或社會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因此, 在閱讀古典詩歌時,對於詩中出現的草木花果、鳥獸蟲魚以及月露風雲等物象,我們要注意理解沉澱其中的特定含意和文化內涵。這樣,才能分析事物的象徵意義。

  2.關注色調色彩,辨析物象特徵

  ***1***關注時令色彩

  古典詩詞中,不同季節的景物往往帶有詩人不同的感情色彩,早春的事物是欣欣向榮的,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悅,暮春則是感傷、惋惜和留戀,秋冬則是悽清、肅殺和 悲涼。同時,把握作品的基調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徵,找到景與情的結合點,有助於體味詩歌獨特而深邃的意境。如《吳鬆道中二首***其二***》一詩中的“天 寒”“雁聲”就是深秋時節的意象,它給人的就是悽清、肅殺和悲涼的感覺。但也要注意時令色彩傳統上的情感意義與詩人當下情感不一致的情況,如劉禹錫的《秋 詞二首》中,秋天的景物便是生機盎然的景色。

  ***2***關注冷暖色調

  古詩中所寫物象有冷暖之分。暖色調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喜悅和歡快,冷色調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憂鬱和愁緒。如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悽 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開頭三句道出的時間、地點、景物。以悽清景色揭開了離別的序曲:清秋節令的“寒蟬”,襯托著 “悽切”悲涼秋景。人將別、日已晚、雨乍停、蟬聲切。惜別的長亭,淒涼的深秋。壯士分別尚且悲傷,更何況對一別可能成永訣的戀人呢?“都門”三句,寫離別 時的心情。設宴帳中,本欲多“留戀”片刻,怎奈“蘭舟催發”,這樣的餞別酒,飲起來怎能不“無緒”?欲留不得,欲飲無緒,矛盾至極。

點選下一頁分享更多 

梅妃江采蘋是誰
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鑑賞答題技巧
相關知識
高三語文詩歌鑑賞考點分析
高三語文詩歌鑑賞一輪複習的策略是什麼
高三語文詩歌鑑賞複習
高考語文詩經常見考點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考點
高中語文詩歌鑑賞之形象鑑賞分析
高中語文詩歌鑑賞方法及答題模式
高中語文詩歌鑑賞技巧的記憶順口溜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拿滿分的技巧
高中語文詩歌鑑賞的答題技巧
高中語文詩歌鑑賞煉字型題答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