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插圖設計好看的圖片欣賞
教材的設計通常採用了大量直觀、生動形象的圖畫,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教學效果也更加鞏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教材插圖教學的意義及方法。
教材插圖教學的意義
圖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直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以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為例,在低年級階段,幾乎每一篇課文都配有幾幅以上的插圖,而在高年級階段插圖的使用也佔了相當大的比例。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語文課就有看圖說話、看圖寫話的教學內容。課本中的插圖雖然不是直接進行練習的物件,但其普遍性和廣泛運用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加以重視。總體而言,插圖教學至少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意義。
1、培養觀察力
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理論認為,兒童的認知水平發展正處在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一般只能對具體事物和直觀形象進行運算。在這一時期,培養兒童對具體事物和形象的觀察能力因此顯得尤為重要。插圖往往是將課文內容的中心意象具體化,抓住了插圖就等於抓住了課文內容的核心部分。
2、激發興趣
圖畫的直觀、生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文字的抽象,從而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關注課本中的文字部分,那麼直觀的插圖甚至可能成為分散學生注意力的干擾。而在適當的時機將文字內容與插圖結合起來,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更加充分地挖掘了教材中的各種資源。
教材插圖教學的方法
如前所述,插圖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教學設計和課堂中應該充分重視插圖的教學。插圖在教材編寫中是經過精心設計而不是隨意選擇的,教師在插圖教學中首先應該深入理解圖與文的互補、互動關係,確定課文講解中引入插圖的時機和方式。在具體的插圖教學中教師應該遵循兩個原則:“觀察―聯想”原則和循序漸進原則。
1、從觀察到思考、聯想
有研究表明,視覺是人類獲取資訊的最主要來源。基於視覺形態的插圖與課本中的文字相比,可以更加充分地調動感覺、知覺的綜合作用。正如黃惠傑***2009***所說,表象是從感知到思維的中介和橋樑,是認識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運用表象訓練能更好地挖掘人的潛能和發展智力。在插圖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影象的觀察入手,啟發學生思考並進一步聯想。
在觀察中要求學生注意細節、找出圖畫與課文的關聯,在思考中要求學生跳出圖畫的侷限,從圖畫中走到圖畫外,通過聯想找出更多與課文、插圖相關的內容。例如在《世界多美呀》一文中,教師可以在課文講解之前即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關於大自然的插圖,通過提問引導學生髮現世界的美。像這樣從具體表象入手觀察插圖,從而引導至抽象的思考和聯想,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聯想等思維能力,尤其是對於低年級的兒童而言。
2、 循序漸進:從單圖到多圖
插圖教學的另一個重要原則是循序漸進。從低年級的看圖說話到高年級的看圖寫話,兒童的認知水平在不斷髮展,因此他們的影象思維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低年級兒童應該從單一圖畫開始,因為單圖的資訊量相對較小,結構相對簡單,兒童可以通過描述圖畫中的具象來完成學習任務。而在高年級階段,學生的注意、記憶水平都有所發展,可以同時注意到更多的資訊點。這時的插圖教學就應該提高插圖教學的難度,從單圖過渡到多圖。在指導學生理解插圖時,應當提醒學生注意多圖之間的邏輯關聯,並側重對圖畫以外內容的聯想。
如何進行插圖設計的思維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