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育兒知識短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1日

  大班是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之間的一個轉折期,也是孩子從遊戲階段向學習階段轉折的一個時期,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期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

  一

         開發寶寶數學邏輯要從小開始

  想讓寶寶聰明,基礎的智商和營養的保障是重要原因,但是還有一個不容忽略的原因就是後天的教育和鍛鍊,這個具體表現在各個不同的領域,有的孩子在語言方面有天賦,有的孩子對舞蹈樂器等等藝術有天賦,有的對數學和數字有天賦,單單以數學舉例來說。我們就會知道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天賦。

  數學中的數的運算,是一項需要理解數的邏輯關係,並依靠抽象思維的活動,因此數的概念的學習是開發寶寶智力的重要途徑。3歲左右的寶寶基本上能掌握初步的數概念,但如果從1歲左右就開始對寶寶進行數前教育,對寶寶以後學習數學是大有裨益的。數前教育是數學教育的基礎,數前準備做得好,寶寶就能夠很容易的理解抽象的數概念。數前教育是成人在兒童學習計數、認數、掌握最初的數概念之前,為幼兒組織的數學教育活動。因此我們要:

  幫助寶寶瞭解數的概念:數數、認寫數字、唱數、一對一的對應。

  幫助寶寶瞭解量詞的概念: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厚薄、面積、體積、容積、單位、時間、快慢。

  幫助寶寶瞭解圖形的空間概念:基本平面圖形、基本立體圖形、空間位置、圖案組成。

  幫助寶寶瞭解邏輯關係概念:相關位置、分類、部分與全體、前後順序。

  孩子數學智慧發展的關鍵階段

  研究表明,嬰兒期是人類數學能力開始發展的重要時期,如果關鍵期得到科學系統並且具有個性化的訓練,幼兒相應的數學能力會得到理想的發展,而一旦錯過關鍵期則會造成發展不足,以後就是花費幾倍的氣力也難以補償。若是在關鍵期受到非科學而雜亂的教育則會嚴重影響幼兒數學能力的發展,出現嚴重的偏差,為以後的發展造成阻礙。

  9~12個月:這幾個月是嬰兒對語言理解開始發展的階段,在理解了人類的一些字詞句之後,就能夠理解最初級的數概念了。在他們的行為中已能表現出對數量的理解。如,10個月左右的嬰兒已能明確區分大小、輕重,這一時期是人類辨別物品大小的關鍵期,到1歲左右已能正確區分“多”、“少”。

  22個月:此時是嬰兒掌握初級數概念的關鍵期,可在父母的指導下學會按自然數口頭數數“1、2、3……”

  1~3歲寶寶“玩”數學

  通過孩子喜歡的遊戲形式來達到鍛鍊目的,例如通過身體上的運動讓身體記住數學,走的樓梯數啊,邁的步數啊,還有唱歌的字數等等。這些遊戲看似與數學無關,但是卻能為寶寶將來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當孩子思維沒達到一定的高度時候,讓孩子通過身體來記住數字,形成敏感,以便於對將來思維邏輯形成支援。

  二

  可能毀掉寶寶一生11種教育方法

  爸爸媽媽在對待寶寶問題通常是這樣3種狀況:1. 時時管,事事管。 2.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管。3.抓重點管,不瞎管。毫無疑問,最好一種教育方法切中要害,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前兩種做法,往往會不利於寶寶的成長。甚至可能因為這樣的教育方法而毀掉寶寶的一生。

  家長常見的教育方法誤區:

  1.從孩子嬰兒時期開始,就對他有求必應,要什麼給什麼。這樣當他長大後,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萬物皆備於我。

  2.永遠不對他進行精神道德教育,讓他自己混到成年時再說,讓他自己去決定一切。

  3.不論好壞書刊,任其自看,不聞不問,更不予干涉。而家裡倒是收拾得乾乾淨淨,餐具也做了徹底的清毒,但就是不管孩子的腦袋裡裝了多少垃圾。

  4.孩子要用多少零用錢都照給不誤,不要讓自己幹活掙錢,也別叫他節省,何如讓他和父母當年一樣受苦受累呢?

  5. 當他和鄰居,老師或警察發生衝突時,家長堅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邊,讓孩子知道:那些人都是對你不公平的。

  6.把他隨手亂丟的一切東西都替他收拾好,千萬不能讓孩子自己動手,免得他累著。這樣他會養成習慣,遇事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

  7.當他口出汙言穢語時,儘管譏笑他。這要他的詞彙會越來越不成體統,說出話來把人氣個半死。

  8.避免對孩子說他犯了錯誤,免得寶寶有時候會感到內疚。這樣他將來出去偷東西,或者因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時候,會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對,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9.父母經常吵架,惡言相加,根本不顧忌孩子在場。這樣,將來父母感情破裂,離婚時,孩子不致於感到意外。

  10、當孩子闖了大禍以後,慎重地宣告說:“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 未免小題大做了吧?”。

  11.對他在飲食、起居方面的無理要求,總是姑息遷就,否則萬一他生氣了,著急了,那可不得了。

  反饋總結:

  出色的寶寶要有出色的家長調教,而出色的家長則要做到“有所管,而有所不管”。不應該管的,就不要去管。應該管的,就好好地管,管要管上重點,管到實處,管到要害。爸爸媽媽只有用這樣方式來管寶寶才能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

  動畫片傷害孩子身心“四宗罪” 家長如何防控?

  編者的話:動畫片是每個人童年的夥伴。有的動畫片能讓孩子增長知識、學習做人道理,可有的卻可能阻礙孩子心理髮育,損害視覺和聽覺。國家衛生計生委早期教育專家蔡景昆、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吳學東、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項奕,共同為家長指出動畫片裡的視聽安全。

  色彩 鮮豔跳躍毀視力

  動畫片的色彩和畫面變幻速度會影響孩子視力和視神經發育。首先,為吸引兒童,動畫片往往使用鮮豔的顏色、跳動的畫面。項奕和吳學東都告訴記者,色彩過於鮮豔、對比度太強會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長時間觀看,會對孩子的視力和身體產生不良影響。

  其次,畫面頻繁變化會引起視覺疲勞。日本動畫片《口袋妖怪》第38集快結束的4秒鐘內,以強烈的連續紅、藍、白、黑四色閃光製造爆炸效果,造成一萬名觀眾發生昏厥、嘔吐、抽筋、頭痛、暫時性失明等輕重不一的症狀,其中大部分是兒童。大多數動畫片每6秒就變換一次畫面,超出了幼兒視神經系統的承受 能力。研究人員觀察發現,常看動畫片的孩子容易急躁和神經質。

  要想保護孩子的眼睛,家長不妨試試下面的4招。1.讓孩子在光線明亮的地方看電視,離電視機的距離一定要在兩米以上,電視螢幕越大,觀看距離應該越遠。2.若出現不適,告訴孩子先用手蓋住一邊的眼睛,再慢慢將雙眼閉上。3.孩子看電視時,家長可與他交流,分散注意力,使其不連續盯著螢幕。4.連 續觀看時間不超過15分鐘,若發現孩子出現不適,應讓他到視窗或陽臺上放鬆一下。

  情節 轉換太快傷記憶

  優秀的動畫片情節緊湊、合理,寓教於樂,帶給孩子一種生活中體會不到的新奇感受,還提供社會和自我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孩子學會分辨善與惡、好與壞等。但動畫片情節太快、過於消極都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育。

  首先,一些情節轉換過快的動畫片對5~6歲的低齡幼兒有一定影響。人的認知形成往往在互動條件下才會得到良性發展,比如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會對大腦形成鮮活的刺激。但電視是單向的交流,不會給孩子迴應,會使幼兒產生一種依賴,覺得無需動腦,很省事省心,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恃物情結,影響孩子的認知 發展。

  其次,快情節損害記憶力。美國弗吉尼亞州大學研究發現,美國熱播動畫片《海綿寶寶》每11秒就變幻一次的快情節會影響幼兒集中精力,解決邏輯難題的能力,危害短期記憶力。蔡景昆說,五六歲以下的低齡孩子尚未建立邏輯思維能力,如果畫面變幻頻繁,孩子就很難對各場景形成記憶,前後聯絡不起來,就像 成人不斷背誦新東西,導致心理狂躁。

  再次,動畫片會阻礙孩子培養專注力。幼兒適應了電視強烈的聲光影刺激,就很難再把注意力集中到書上,甚至造成學習障礙。英國研究發現,超過80%的兒童因為看電視導致注意力難集中。蔡景昆告訴記者,這都是恃物情結導致的。

  最後,動畫片的情節還可能束縛孩子的思維。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孩子分成兩組,一組聽老師講白雪公主的故事,一組看白雪公主動畫片,之 後讓兩組孩子畫出心目中的白雪公主。結果,聽故事的孩子會賦予白雪公主不同的形象、裝束和表情;看動畫片的孩子,畫出的白雪公主全都一模一樣。

  總之,好的動畫片要看情節,像國內外經典動畫片《黑貓警長》、《大鬧天宮》、《貓和老鼠》、《巴巴爸爸》等都不錯,而《蠟筆小新》、《海綿寶 寶》之類的動畫片可能會對孩子的思維、認知產生不良影響。當然,好的動畫片不一定每個情節都好,比如《黑貓警長》中的食猴鷹,長相可怕,給不少80後留下 陰影;《哪吒鬧海》中有自刎情節,可能引發模仿等。這需要家長的合理引導。

  言行 暴力骯髒受模仿

  很多人認為,動畫片裡面的對話能幫孩子學習語言,甚至有家長購買英文動畫片,希望孩子能學會說英語。但語言發展中最關鍵的因素是人與人的直接交 流,而非電視中的單向語言。孩子學說話,除了語言本身,還需感受聲調、表情、說話節奏和身體語言等,這些通過動畫片是無法獲得的。

  還有一些動畫片情節消極、負面,比如熱播的《熊出沒》,充斥亂砍濫伐等非法行為,各種打鬥暴力行為等,僅10多分鐘就出現20多句髒話,讓不少孩子學會“見鬼”、“臭狗熊”、“***”、“笨蛋”等不雅詞語。更有甚者,國內有孩子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用鍋烤活羊的情節,將小夥伴燒傷。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語言環境不純淨,就會給他們一個學習源。孩子的辨別能力又差,學到這些髒話、暴力行為,會在生活中運用,周圍人會產生激烈的迴應,強化了孩子對此的運用。

  相比之下,大多數歐美動畫影視公司有明確的受眾年齡定位,專門針對幼兒的動畫片會嚴格控制與暴力相關的道具、動作和畫面。而國內目前沒有這麼詳細的規定,要靠爸爸媽媽的“火眼金睛”來鑑定。家長最好陪孩子一起看電視,評論與分享動畫片。通過與孩子一起觀看動畫片並對內容進行適當的解釋,引導孩子正確分辨理想與現實。

  音效 尖利刺耳引狂躁

  許多家長認為,讓孩子看動畫片可以“磨耳朵”,尤其是英文動畫對提高孩子英語學習興趣特別有幫助。但幼兒期是感覺發育的快速期,這時孩子柔嫩的器官對有害的視、聽覺刺激敏感性比較高,所以應儘量避免孩子長時間或近距離看電視,同時電視的音量也不要過高。

  音效的型別對孩子聽力和身心發育影響也很大。比如一些機械的聲音、打打殺殺的聲音等,非常刺耳,比如《熊出沒》中砍伐樹木的聲音、《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紅太狼用平底鍋打灰太狼的聲音,成年人聽了都很難受,對孩子聽力的影響可想而知,甚至會誘發孩子產生狂躁情緒。

  因此,家長給孩子選擇動畫片時,聲音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可以選擇《獅子王》、《天空之城》、《泰山》、《海底總動員》等畫面精美,配音、音 樂令人陶醉,充滿親情、讚揚善良的作品,有好的價值觀的體現。吳學東的孩子小時候也愛看動畫片,但他認為要控制適度,以免犧牲孩子的視聽覺發育和心理髮展。

  看電視小貼士

  1.美國兒科學會指出,2歲以下的幼兒最好別看動畫片。

  2.孩子連續觀看動畫片不要超過15分鐘,每天看電視的時間要控制在45分鐘以內。

  3.睡前最好不要讓孩子看動畫片,以免影響睡眠。躺著看電視、吃飯時看電視等都要避免。
 

關於小紅帽的睡前故事精選
甜蜜搞怪的幸福個性簽名大全
相關知識
大班育兒知識短篇
小班育兒知識短篇文章
小班育兒知識短篇
秋季小班育兒知識短篇
冬天小班育兒知識短篇
小班家庭育兒知識短篇
小班新生育兒知識短篇
小班秋季育兒知識短篇
小班家長育兒知識短篇
大班育兒知識關於幼小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