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就業的認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創業勵志照亮人生,大學生創業改變命運!為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歡迎參閱。

  篇一

  經濟貿易系 xx級xx班

  姓名xx

  今年的五一我選擇的調查題目是畢業大學生創業與就業,也就是調查校畢業生就業與創業狀況,這關係著教育部門的決策,也是學生和家長在做教育選擇時的重要參考。那麼,當前各類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究竟如何?有多少畢業生在畢業時能確定去向?就業後收入如何? 調查顯示,被調查的畢業生總體在畢業時的工作“落實率”達到了很高,所謂“落實率”,是調查將已確定單位、國內升學、出國出境、自由職業、自主創業、其他靈活就業等6項情況視為“已確定去向”,即就業已得到落實。

  與人們慣常認為的“女性就業率低於男性”不同,調查得出的結論是男性就業落實率只是略高於女性,兩者相差不多,而且性別差距主要體現在“自主創業”和“自由職業”兩 總體而言,學歷層次越高就業狀況越好,但是學歷層次之間的差異逐步縮小,甚至出現倒掛現象,主要表現在專科生的落實率上升趨勢明顯. 收入是反映就業狀況的關鍵指標之一。

  從算術平均值看,畢業生的起薪還呈現出以下特點: 學歷越高起薪越多

  但是,畢業生的月起薪水平增長緩慢,相對於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起薪指數呈現顯著下降的趨勢。如果以收入來衡量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呈現的是下降趨勢。 調查顯示,2011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分佈狀況仍以“向東向上”為多。可以說,畢業生就業的工作型別趨向多樣化,表現出技術類、管理類、服務類三足鼎立的特徵,但是。,從事一線生產工作的畢業生依舊很少,各類一線工人僅佔調查者中的很少,從事農、林、漁、牧業生產工作的更少,僅佔極少。

  畢業生就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那麼畢業生本人怎麼看待影響就業的各種因素呢?

  可見,工作能力、職業規劃、求職技巧等與就業直接相關的因素顯得格外重要,而熱門專業、學校型別、學習成績等與高等教育直接相關的因素的重要性降低,都排在了前10名之後。

  調查顯示,在擇業過程中畢業生遞交過求職簡歷的單位數平均為8.6個,接受過面試的單位數平均為4.6個,曾表示願意接收的單位數平均為2.6個。進一步的分析發現,求職單位的數量與求職成功率有一定的聯絡,真可謂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調查還顯示,由於高校畢業生找工作有充分的選擇權,因此畢業生對自己所找到工作的滿意程度較高。在已經確定就業單位的畢業生中,有11.1%的畢業生感到非常滿意;43.6%的畢業生感到滿意;40.0%的畢業生感到一般;4.7%的畢業生感到不太滿意;只有0.7%的畢業生很不滿意自己的工作。

  隨著近年各大高校擴招,全國總體就業壓力嚴峻。對每個大學生來說,及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對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奮鬥目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中處於不敗之地。我和其他兩位同學一起組成一個團隊用問卷形式對西南政法大學的同學做了一個不完全的調查,問卷的問題極具代表性.

  就業是每個大學生都要面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有清晰的認識會對自己的就業有很大的幫助的。有絕大多數人對就業這個問題的認識是很清楚的,75%的人認為就業形式嚴峻,就業難。17%的人認為形式正常。看來許多人對這問題沒有偏離現實。就業形式的嚴峻迫使大學生在大學裡努力的學習

  知識,嚴峻的形式也是大學生學習的壓力。所以,認清形勢將會幫助你更好就業。

  問卷裡提到專業、學校、個人能力,什麼對就業的幫助最大。5%的人選擇了學校,現在社會上確實存在這樣不公平的現象,或許她的招聘廣告上寫道“只招211工程大學”。大學的名氣對就業確實有影響,但是進入名牌大學的人卻是少數啊。總體上來看,其他大學的就業率也不差。11%的人選擇了專業,社會上流傳“選好學校,還不如選個好專業”。專業對以後就業確實有影響,比如某大學的王牌專業,它的就業率就一直很高。但是就業以後,經常會出現專業不對口。專業只是影響就業的一個因素。90%的人贊成個人能力才是就業的最大砝碼。有了能力,無論走到那裡就有飯吃。但我個人認為,你沒有那塊敲門磚,進不了那扇門,即使你再有能力也是無濟於事。所以光有能力是不行的,你得有一定的資質,文憑。

  談到通過什麼方式就業,也不過這幾種方式:校方推薦、找關係、靠自己。這是大學生就業面臨的最大的問題。舉一個例子,但不是絕對的。一個農村的孩子大學裡學業平平,沒有被校方推薦就業,沒有親戚朋友可以幫助他,他就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找一份工作,但是糟糕的是能力又不是很好,所以自然而然的失業了。這就是許多大學生失業的原因。15%的人認為就業要靠父母和親戚,這是走向崗位的捷徑。81%的人憑自己的實力找工作,這是當下最普遍的現象了。什麼北漂一族,下南洋啊„„都是大學生為了工作,靠自己在外面打拼。多麼鮮活的例子。只要是自己願意,憑自己的雙手肯定能夠為自己謀得一席之位的。

  大學生對工作的初期月薪的期望值到底是多

  究竟在哪裡就業也困擾著很多大學生。選擇家鄉還是外地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慮。家鄉,是自己出身的地方,那裡有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在家鄉工作的話,適應工作的速度肯定會很快,自己的親人也在那裡,可以提供很多幫助,有利於自己的發展。在異地工作,有利也有弊,利在於大學生可以開闊眼界,接觸到更多的新鮮事物。弊在於,大學生對這裡的一切都很陌生,可能對氣候不適應,沒有親戚朋友,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可能會面臨危險。59%的人選擇在家鄉就業,18%選擇在外地就業。看來當代大學生對自己的檢驗不僅侷限於家鄉,把眼光更多的放在了外地,在那裡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價值。

  自主創業越來越成為當下流行。我們會在報子上看到某大學高材生賣豬肉,某大學生賣包子,這樣的例子不是一個兩個,已經是普遍的現象了。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是一石二鳥的舉動。一是緩減了大學生就業壓力,二是解決自己的就業的問題。很多的的人選擇了自主創業,顯然很多人對就業也是有兩手準備。光靠企事業單位來吸收畢業大學生肯定是不夠的,如果還是一味的等著招聘的話,那好比在抹殺機會。自主創業是大學生對自由的追求和對工作的渴望的結晶。

  篇二

  關於大學生創業就業意願的調查報告

  為更好地瞭解當前我市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心態和對目前就業形勢的認識,近期,***資訊處對*****等6所大中專院校的4023位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基本情況

  1.從性別看,男生1570人,佔39%,女生2453人,佔61%。

  2.從專業分佈看,理工類專業1573人、佔39.1%,文史類專業811人、佔20.2%,醫學類專業524人、佔13%,經濟管理類專業459人、佔11.4%,藝術及其它類專業656人、佔13%。

  3.從生源地看,**籍畢業生915人、佔22.7%,省內其它城市2716人、佔67.5%,外省市392人、佔9.7%。

  二、主要結論

  1.大學生創業意願仍較薄弱,男生、理工類專業大學生創業意願相對較強。

  只有8.9%的人畢業後會首先選擇“自主創業”,54.1%的人選擇“先找個單位”,35.2%的人選擇“繼續深造”。其中,男生準備自主創業的比例為15.8%,而女生只有4.6%;從專業上看,理工類專業畢業生創業意願最強,為14.7%,藝術及其他類專業為10.5%,經管類專業為7.6%,文史類專業為2.6%,醫學類專業受創業條件限制只有不到1%。另外,**籍大學生中願意創業的比例為11.14%,略高於平均水平。

  大學生不願意自主創業的主要原因比較複雜,主要是受經驗、資金和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限制。調查顯示,因為沒有經驗、缺乏資金、風險太大等原因不願創業的大學生比例分別為28.2%、25.5%、20.5%,還有11.5%的大學生表示“沒有好的創業專案”。因此,49.3%的大學生認為個人現有的創業知識和技能還“不能滿足”創業要求。

  2.大學生就業意向仍較保守,工作穩定和工資福利水平是選擇就業單位的主要因素。

  有47.3%的畢業生首選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23.1%的畢業生選擇去外資企業,20.3%的人選擇去國有企業,只有9.3%的人選擇去民營企業。一半以上的大學生期望月薪在3000元以上。

  3.興趣和專業是決定大學生創業領域的主要因素。

  調查顯示,大學生在選擇創業方向時較為理性。有33.7%的人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32.9%的人選擇“與自身專業相結合的領域”,26.6%的人選擇“啟動資金少、容易開業且風險相對較低的行業”,只有不到8%的人選擇“熱門領域***如軟體、網路等高科技行業***”。其中,理工類和藝術類專業的學生較多選擇了從事與專業相關的行業,而文史類的學生創業很少選擇與專業相關的行業。

  4.大學生認為自身能力是創業成功的關鍵,最需要政府在創業基金方面給予扶持。

  大學生認為影響創業成功的因素較多,主要是:個人管理經驗、專業技術知識及個人能力***19.3%***、堅強的信念與良好的心理素質***15.8%***、社會關係***14.7%***、家庭經濟條件***12.4%***、市場大環境***12.3%***、機遇***12.3%***。認為自己創業的優勢主要在於市場直覺的大學生佔36.5%,選擇“人際關係”和“掌握自主研發設計能力”分別佔28.1%、26.9%。

  在“最希望得到的政府扶持”選項中,30.6%的大學生最需要創業基金支援,27.6%的人希望社會化專業化管理服務機構提供服務,其餘是減化審批程式***18.8%***和宣傳鼓勵***15%***。

  5.大學生更願意與有經驗的人一起創業。

  在選擇創業夥伴時,高達79.3%的人更願意和“有經驗”的人一起創業。雖然有58.2%的大學生認為缺乏資金是制約自己創業的第一因素,但是隻有9.1%的人選擇“有資金基礎的人”作為自己的創業合作伙伴。

  6.當前高校對大學生創業的培訓指導效果不明顯。

  調查顯示,雖然各高校舉辦了形式多樣的大學生創業活動,但大學生普遍反映效果不明顯。只有13.5%的人認為這些活動對創業“幫助很大”,認為“幫助不大”或“沒有幫助”的高達64.4%。因此,大學生對參加此類培訓活動興趣不大,47.2%的人“只參加過1—2次”,還有39.5%的大學生“沒有參加過”此類培訓。

  7.多數家庭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持寬容態度,大學生更需要家庭的精神支援。

  調查中,表示家庭支援自己創業的大學生比例為39.8%,明確表示家庭不支援的只有25.7%。在“最需要家庭提供的支援專案”中,38%的人選擇“精神支援”,33.6%的人選擇“資金”,其餘是“人際關係”***16.3%***和“管理經驗”***12.2%***。

  8.大學生創業的相關宣傳需要進一步加強。

  調查表明,雖然我市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扶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措施,但是,只有1.2%的大學生對政府支援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很熟悉”,53.4%的人表示“知道有但沒了解過”,39.4%的人“瞭解一些”,5.9%的人“沒聽說過”;52.9%的大學生知道我市有個大學生創業園,只有26.6%的人知道“**大學生創業園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業基地”。因此,只有8.9%的大學生認為當前鼓勵大學生創業的社會環境“比較好”,62.5%的人認為“一般”。

  9.家鄉和發達地區是大學生創業的首選之地。

  在參加調查的畢業生中,14.7%的大學生選擇會在**創業,選擇“回家鄉”和到“發達地區和中心城市”創業的比例分別是32.5%、32.3%,還有7.6%的大學生表示準備到南京創業。在**籍畢業生中,54.3%的人願意留在家鄉創業。

  三、相關建議

  1.加強創業指導中對實際能力的鍛鍊。注重實踐操作是當前大學生對創業指導最大的期盼。33.8%的大學生希望學校的指導能夠“以創業實踐和創業模擬分析作為創業指導課程的主體”,27.5%的人希望“由創業者或企業家提供定期講座”,25.6%的人希望“由創業者講授創業必修課或選修課”,13.1%的人希望“專家講

  授創業必修課或選修課”。同時,在學校開設的創業指導課程中,大學生最希望獲得的知識依次是:人際交流與溝通***22%***、創業機會和環境分析***21.2%***、創業案例分析***17.6%***、市場營銷***17.4%***、財務稅收***7.6%***和其他***2.2%***。

  2.進一步增強創業培訓教育的針對性。目前,大學生最想了解的創業資訊依次是:市場營銷***32.3%***、政府扶持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24.5%***、企業管理知識***18.4%***、開辦公司的流程***11.8%***、財務管理知識***6.2%***。然而,55.9%的大學生反映,所在學校沒有或者很少培訓以上知識。

  3.進一步加大我市扶持大學生創業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我市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園,但大學生們瞭解不多、不深、不細,急需通過多方位、多渠道的宣傳和推介,讓應屆畢業生、特別是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能詳細瞭解,真正讓這些政策和基地發揮更大地功效。

  篇三

  近幾年中國就業問題日益突出。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嚴峻。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611萬,比上年淨增52萬人,加上歷年累計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有710萬畢業生需要就業,其中女大學生約佔48%。女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直接關係到她們平等生存發展的利益,關係到數百萬家庭的民生和社會的穩定。

  為了解掌握女大學生就業創業現狀以及她們的需求和期望,2009年,全國婦聯婦女發展部主持並委託華坤女性生活調查中心開展了全國“女大學生就業創業狀況調查”,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女大學生就業創業狀況

  被訪女大學生的求職經歷

  獲得就業資訊的渠道通暢。被訪女大學生獲得就業資訊的主要渠道排在前三位的依次為:招聘網站***84.1%***、學校就業指導中心***61.6%***和招聘會***55.5%***。

  平均投出44份簡歷才有可能得到一個意向協議***offer***,“廣種薄收”成功率低。從平均值來看,被訪女生平均投出44份簡歷,才有可能得到一個意向協議***offer***;平均投出9份簡歷才有可能得到一次面試或筆試的機會。

  20%的被訪女大學生用於求職的花費超過2000元。60.9%的被訪女大學生為找工作的花費在1000元以下; 19.1%的人花費在1001~2000元;20%的人花費在2000元以上,其中2.4%的人花費在5000元及以上。這些開支主要包括求職期間必須的交通費、列印影印資料費、購買服裝服飾等費用。這對沒有工資收入的女大學生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被訪女大學生的求職感受

  56.7%的被訪女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感到“女生機會更少”。

  91.9%的被訪女大學生感受到用人單位的性別偏見。被訪女大學生中21.1%得人“經常”感覺到性別偏見,25.3%的人“時常”感覺到,45.4%的人“偶爾”感覺到。

  理工科女大學生“經常”感受歧視的比例最高。理學類專業的被訪女大學生“經常”感覺到用人單位性別偏見的比例最高***38.6%***,工學類其次***26.9%***,再次是文學類***22.7%***。

  四成被訪女大學生認為女生找工作比男生困難,理科類和碩士生感覺更困難。39.7%的被訪女大學生認為女生找工作比男生更困難。

  女大學生求職過程中的三大困難:專業不對口***61.6%***,用人單位不願接受沒有經驗的***61.2%***,女生機會更少***56.7%***。

  被訪女大學生應對就業難的行動

  56.3%被訪女大學生針對當前就業形勢,降低了自己的就業標準。58.8%的被訪女大學生表示,如暫時找不到合適工作便尋找見習機會。29.1%的人準備“留學/進修/考研/考博”;28.3%的人準備“待業,慢慢找”;25%的人計劃“應試城市社群/鄉村村官職位”或“去西部”;14%的人打算“自己創業”。89.7%的被訪女大學生願意到婦聯推薦的企業去見習。74.9%被訪女大學生,期望見習期間的生活補貼在1500元以內。25.1%的人希望補貼為1501~3000元及以上,7.1%的人表示“給實習崗位就幹,不考慮生活補貼的多少”。

  女大學生創業面臨三大困難

  女大學生創業面臨三大困難依次是:缺少經驗***28.2%***、缺少社會資源***22.3%***、壓力大***18.3%***。

  被訪女大學生對政府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的瞭解程度

  2009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委制定了一系列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各省也出臺了地方的規定。調查顯示:

  ——93.1%的被訪女大學生對政策有所瞭解,但清楚瞭解的只有12.5%;

  ——96.5%的被訪女大學生認為政策對大學生就業創業有幫助,但體會深度不一。

  被訪女大學生需要的幫助

  需要政府提供的幫助

  政策支援。制定優惠政策來刺激高校畢業生就業;農民供大學生上學很不容易,應該對農村戶口的大學生多提供一些優惠政策;對大學生自主擇業、就業給予實質性的獎勵。

  增加就業崗位。增加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就業崗位;在經濟政策上鼓勵用人單位吸收應屆高校畢業生。

  幫助女大學生就業。提高整個社會對於女性的認識,良性引導企業對女性求職者的態度,不要有偏見;提供適合女性的就業崗位;出臺女大學生就業專門政策;適當擴大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國企的女性就業比例。

  提供創業資金支援。健全法制。完善法律法規,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招聘制度;制裁靠不正當關係找工作的行為;為反對就業歧視立法,且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需要婦聯組織提供的幫助

  消除就業中的男女不平等,維護女性權益。多為女大學生提供就業和見習崗位,增加就業機會。為女大學生提供創業就業指導。組織女性就業專場招聘會。發揮協調和推動作用。呼籲國務院及各部委制定相關政策;協調有關組織共同維護和落實婦女權益。

  需要學校提供的幫助

  多提供就業渠道。多釋出就業資訊,多聯絡用人單位,多開招聘會;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為學生提供適合的見習或工作機會。做好就業指導工作。提供就業諮詢,改變學生就業觀念,介紹應試技巧,開展心理輔導;對學生進行職前培訓等。對創業的幫助。組織學習和交流創業經驗,多提供些創業專案。改革課程設定和現有教學模式,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多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為在校生提供實習機會。

  女大學生就業難是無法迴避的社會問題

  產業結構的失衡與大學生就業需求反差大,不發達的第三產業沒有給女大學生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

  供需總量失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迅速,特別是女大學生在校人數呈直線上升趨勢。從就業角度來看,人數和比例增長更快的女生,遭遇到空前的困難。

  高等教育制度改革與社會需要錯位,專業設定與就業市場需求脫節,造成了就業困難和人力資源的浪費。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在大學生就業困難的背景下,女大學生就業更難。

  女大學生就業難主要表現是遭受就業性別歧視

  一是就業機會不平等,二是競爭過程不公正,三是就業結果不公平,女大學生就業質量普遍低於男生,使女大學生的勞動權益受到嚴重損害。

  女大學生就業難的直接動因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效益與社會公平之間的矛盾;

  女大學生就業難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

  解決女大學生就業難,急需政府履行職能,積極促進公平就業,積極促進落實相關政策、措施配套,提供可持續的支援行動。

  對策建議

  將性別平等納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總體規劃和政策體系,加大社會宣傳動員,營造公平、公正、平等的就業氛圍;

  優化產業結構,落實就業政策,加大服務力度,全面促進女大學生就業;

  完善促進男女平等就業的法律法規,從源頭上維護女大學生的就業權利;

  政府採用經濟手段,合理消化女性用工成本,促使用人單位為女大學生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全國婦聯和地方各級婦聯,應在促進女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被調查者基本情況

  四成多被訪女大學生來自北京高校,其餘來自上海、天津、西安等大城市。來自重點院校的被訪女大學生比例高於非重點院校。

  被訪女大學生學歷從大專到博士,其中七成是本科生。

  被訪女大學生中經濟學類比例最高***27.4%***,其次是文學類***19.2%***,再次為法學類***15.4%***,工學類、理學類共佔24.4%。被訪女大學生55.3%來自城市,44.7%來自農村。城市生源高出農村生源10.6個百分點。

大學生創業流程
大學生創業就業方案
相關知識
大學生自主就業創業故事
大學生回鄉就業創業推薦專案
大學生選擇就業的方法
大學生個人就業計劃書
大學生個人就業計劃
大學生單位就業推薦信
大學生個人就業心得體會範文
最新大學生求職就業心得體會
大學生交通安全的知識
大學生創就業成功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