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的治療方法
大腸息肉是指所有向腸腔突出的贅生物的總稱,包括腫瘤性贅生物和非腫瘤性贅生物,前者是癌前期病變,與癌發生關係密切,後者與癌發生關係較少。那麼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編來看看吧!
:
大腸息肉的處理原則是發現息肉即行摘除。目前摘除息肉的方法主要是內鏡下行各種摘除法。根據息肉的形態、大小、數量及蒂的有無、長短粗細而分別採用:
①高頻電凝圈套切除法:主要用於有蒂息肉;
②高頻電凝灼除法:主要用於多發半球狀小息肉;
③高頻電凝熱活檢鉗法:目前很少應用,主要被②④法取代;
④活檢鉗除法:主要用於單發或少數球狀小息肉,簡便易行,又可取活組織病理檢查;
⑤鐳射氣化法和微波透熱法;適於無需留組織學標本者;
⑥粘膜剝離嵌除法:主要用於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
⑦“密接”摘除法,主要用於長蒂大息肉,難以懸於腸腔者採用大息肉密接腸壁電凝切除法。
⑧分期批摘除法,主要用於10~20顆以上息肉患者無法一次切除者。
⑨內鏡、外科手術聯合治療法,主要用於息肉病患者,即將息肉稀疏區以手術切除,這樣即可達到治療目的,又可維持大腸正常功能。 由於大腸息肉,特別是腺瘤性息肉已被學者公認為癌前期病變,所以,大腸息肉患者的定期隨訪已被提到防治早期大腸癌的高度來認識。
大腸息肉的病因:
***1***飲食因素
飲食因素與大腸息肉的形成有一定關係,特別是細菌和膽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礎。
***2***遺傳因素
一般認為,息肉形成與基因突變和遺傳因素有密切關係,從目前研究情況表明,突變基因可以由父母遺傳給後代子女,在遺傳機會上男女是均等的,沒有性別的差異。
***3***炎症刺激
大腸粘膜長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腸粘膜的息肉生成,這是由於腸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腫,糜爛潰瘍癒合之後,導致疤痕逐漸收縮,形成息肉狀,又由於慢性炎症刺激,致腺體阻塞,粘液儲留而發病。
大腸息肉***cokic polyp***是所有向腸腔突出的贅生物總稱,包括腫瘤性和非腫瘤性,前者與癌發生關係密切,是癌前期病變,後者與癌發生關係較少。由於這兩種息肉在臨床上並不容易區分,故常統以息肉作為初步診斷,待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後再進一步分類,因此臨床上所謂的大腸息肉並不說明息肉的病理性質,通常臨床醫生所說的息肉多為非腫瘤性息肉,腫瘤性息肉統稱為腺瘤。
我國大腸腺瘤性息肉發病率約為1%,但50歲以上發病率明顯上升,50~60歲發病率可達 20%-25%,大於70歲者達50%。其好發部位以大腸、乙狀結腸為主,佔全結腸的70%-80%。由於不能預測哪些腺瘤將要發生惡變,因而醫師試圖通過結腸鏡切除所有腺瘤來阻斷結腸癌的發生。經美國國家息肉研究***NationalPolyStudy***顯示,結腸鏡篩查時切除腺瘤可以使以後結腸癌的發生率降低90%。
膝部滑膜炎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