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是什麼樂器?

General 更新 2025-01-01

這是什麼樂器

磬,佛寺中使用的一種鉢狀物,用銅鐵鑄成,既可作唸經時的打擊樂器,亦可敲響集合寺眾。和玉石、金屬所制可以懸掛的罄有區別,這個主要是寺院裡用的,早期是由鉢盂演化而來。(早期純粹就是飯盆……正面裝飯,翻過來可以敲打,化緣時候敲敲謂之“警醒世人”,後來逐漸演化為響器。)

佛教的樂器磬的禁忌

《辭源》中引述說:“磬:樂器也。以玉或石為之,其形如矩。”——磬又叫做“銈(金圭也)”。

據說“磬”起源於我國古代,在虞舜時期,它便成為很重要的樂器了。當時的“磬”是用玉料或石料琢磨而成的。那些石料,出產於我國泗水(在今山東省境)兩岸的深山之中。它的顏色類似漆樹,夾雜少許細白的紋理,看上去好像是玉類一般。也有用太湖石去磨製的,不過,這種質量不如泗水的石料堅實而精緻。

根據《文獻通考》考證:到了南齊時代才有鐵造的“磬”,又到了樑代才有銅造的“磬”初期使用玉料和石料所造的“磬”,是把石塊磨成石片,形狀如“矩”,中間折曲,兩端低垂。有如日本字母的“ヘ”字,也很像我國“注音符號”的“ヘ”字一般。——造即《周禮》之第六篇,亦名《冬官考工記》)。

“磬”的種類很多,有“玉磬、鐵磬、銅磬、編磬、笙磬、頌磬、歌磬、特磬”等許多類型。每一種磬,大致都是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鐵片組合而成的。它是由於利用石片或鐵片的長短厚薄的差異,而發出不同的音律。

例如“編磬”的製作方法:它是用十六枚石片(石磬),按照十二種音律的次序,橫列成上下兩排而組成的。還有一種叫做“方響”的樂器,它是“磬”的一種代用品。它是用十六枚長方形的鐵板排列而成。

到今天還有“編磬、特磬”和“方響”被流傳使用著。日本奈良 興福寺,不久之前還有一隻“華原磬”被保存著,據說是一件非常名貴的古物。考其形狀,是屬於“鉦鼓”的一類。

佛教的“僧磬”,和上面所介紹的“樂器磬”大不相同。佛教的“磬”是“鉢”形的。據《禪林象器箋》“唄器門”(日僧無著道忠編著)說:“僧磬與樂器磬,其形全別。樂器磬:板樣曲折。《考工記》所謂倨勾,一矩有半者。僧磬:如鉢形。《祇園圖經》雲:可受五升。可知天竺磬亦如鉢器矣。又《石湖梅譜》,以梅花半含比僧磬,支那(中國)僧磬之制可知焉。”

佛教的“磬”,大致有“圓磬”(即“大磬”)、“匾磬”、“小手磬”(即“引磬”)等三數種。“圓磬”有如鉢狀,多用銅鐵等金屬所造。大者徑約二、三尺,高不足二、三尺。小者徑約半尺,高不足半尺。“匾磬”是石造的,《象器箋》說:“小磬如桃大,底有竅,貫緒,連縛小竹枝為柄,以小鐵桴(槌)擊之,名為引磬。蓋因導引眾故名。”現今之引磬,已改用木柄,貫以銅線。

“磬”是“犍槌”中的主腦,在寺僧集體行動時,由“維那”或“悅眾”用它指揮大眾進退起止,號令贊誦。

在大寺院、大叢林裡,“維那”管用“大磬”,“悅眾”持用“引磬”。上殿時:“悅眾”一人或數人,站在“維那”(一人)身後,“悅眾”等於是“維那”的部屬。“維那”起腔,“悅眾”接腔。“維那”轉腔,“悅眾”跟腔。他們必須聲聲響朗、字正腔圓,以防大眾高低失準,參差不齊。

“大磬”的敲用,多半是在“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號”等處。 “引磬”的敲用,多半是在“問訊、轉身、禮拜”以及其它“動作”的場合——如晚課“蒙山施食”時,“行者”的動作等。

“大磬”大抵用於指揮“腔調”,“引磬”則用於指揮“行動”,“大磬”並有振作心神的作用。“引磬”在不敲“鐺、鉿、鈴鼓”時,在必要時配合木魚作為敲打“板眼”之用。

小寺院道場人數少,“維那”、“悅眾”兩者往往都由一人兼任。於是“大磬”和“引磬”就得由一個人同時並用了。

“大磬”和“小磬”,除了要在“日常課誦”、或者是各種“法會、慶典、消災、度亡„„”等場合須要敲擊外,還有許多儀節須要敲擊它們。——據《佛教儀式須知》(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編著)說:“‘圓磬’唸誦所鳴,維那主之。凡住持或尊宿、仕官、施(施主)護(護法)等禮佛,皆鳴三下。‘扁磬’石為之,形似‘雲板’,懸‘方......

聽說過叫“磬”的樂器,第一次聽說還有叫“磐”的樂器

打擊樂 ........石頭把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

中國古代樂器“磬”材料是

中國古代樂器“磬”材料是石灰石

中國古代樂器磬的質料主要是:

主要是石料。

磬是古代石制的一種打擊樂器。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懸石,右半像手執槌敲擊。磬起源於某種片狀石制勞動工具。

《尚書·舜典》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使“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的“泗濱浮磬”(禹貢語)——靈璧磬石!

其形在後來有多種變化,質地也從原始的石制進一步有了玉製、銅製的磬。

磬是古代用玉、石、金屬製成的曲尺形的打擊樂器。

磬這種樂器是什麼樣子的講講關於它的東西

磬是用石頭磨製的,其起源時間可以上溯到石器時代。人們在磨製石具的實踐中,注意到不同石塊受打擊時會發出不同聲音,因而受到啟發,開始磨石為磬。最初用普通石頭磨製,後來逐漸採用某些特殊石頭(或玉石)製成發各種固定單音的磬,再後來又發展成為具有幾個至一系列固定音的編磬。編磬的出現朝代不晚於商。1935年在安陽侯家莊西北崗殷代大墓,曾出土過玉製編磬一組,計十三枚,就證明了這一點。

在現存的記述古人制磬技術的早期文獻中,《考工記·磬氏》是最著名的一篇。該篇除規定了磬的形制以外,還專門提出了調整磬的音高的方法,即“已上則磨其旁,已下則磨其端”。這裡的“上”、“下”指的是音的高低,其實質是磬發音頻率的高下。按照這種辦法,當感覺磬的發音過高時,就磨損磬體的兩面,使其變薄,這就能將音調降低;當感覺磬發聲過低時,則磨其兩端,使磬體相對變厚,就能將音調升高。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早期律學已經形成,磬作為一種樂器,其音高一定要符合律制,才能滿足音樂演奏的實踐需要。《考工記》的記載,就是一種通過調整磬的外形,使其發音符合律制的有效方法。

《考工記》的記載符合聲學原理。我們知道,磬的發音屬於板振動,而板振動的頻率是正比於厚度的,由此,若磬發音“已上”,即頻率過高,這表明磬體過厚,就需要“磨其旁”。“已下”,說明頻率低了,需要增加相對厚度,因此要“磨其端”。唐代賈公彥在疏解《考工記》這段話時提出:

“凡樂器,厚則聲清,薄則聲濁。”

《考工記》所說的“上”、“下”與這裡所謂的“清”、“濁”,含義是相通的(後者也許還帶有音色的衡量成分)。古人沒有頻率之類物理學概念,能夠總結出“厚則聲清,薄則聲濁”這種規律,在古代科學範圍內,已經掌握了板振動的本質特徵。

古代的琴,笙,瑟,磬,分別是什麼

琴: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絃琴,至少有三千年以上歷史。

古籍記載伏羲作琴,又有神農作琴、黃帝造琴、唐堯造琴等傳說;舜定琴為五絃,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絃 ;可見中華古琴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古琴有標誌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古琴是中華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自古“琴”為其特指,19世紀20年代起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琴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鍾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琴臺被視為友誼的象徵。大量詩詞文賦中有琴的身影。

現存琴曲3360多首,琴譜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傳範圍是中華文化圈國家和地區,如中國、朝鮮、日本和東南亞,而歐洲、美洲也有琴人組織的琴社。古琴作為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東周曾侯乙墓出土的實物距今有二千五百餘年,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隋唐時期古琴還傳入東亞諸國,併為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所汲取和傳承。近代又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佈世界各地,成為西方人心目中東方文化的象徵。

笙:

樂器類屬:自由簧氣鳴樂器。“八音”分類屬“匏”。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尚書》、《詩經》已有相關記載。

《尚書·益稷》:“笙鏞以間。”

《詩·小雅·鹿鳴》:“吹笙鼓簧。”

相傳笙為隨所造。

漢·應劭《風俗通·聲音》:“謹按《世本》:‘隨奏笙,長四寸,十三簧像鳳之身’。”

應用譜號:高音譜號,不移調記譜。

結構組成: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體上的許多長短不一的竹管)和笙鬥(即連接吹口的笙底座)三部分構成。

一般宮音管(也稱“上筩”或“修撾”)居於中央最高一根管。笙管的長短排列外觀如鳳翼,其腰部箍一“竹箍”(也稱“孤篠”),每根笙管上端的一定部位都有一長方形音窗(也稱“內開穴”)從簧片至音窗的實際距離為耦合振動的有效管長。簧片的音高依據簧舌尖上點粘蠟珠的大小來調節。先秦以來,笙的形制變化很大,漢代以前的笙管多以蘆竹或紫竹製作,簧片用竹製作,笙鬥用瓠製作,漢以後,簧片漸改用銅製。隋唐時期的笙鬥改用木製,笙鬥周圍髹漆繪花紋。近現代產於蘇州的蘇笙和河南的方笙用木鬥,產于山東的笙開始用金屬笙鬥。先秦時期的笙管數為12~18根,至唐宋時期,笙管增加到17~19根。

發音原理:

笙的基本結構是把簧片用蠟封粘於笙管(也稱“苗管”或“笙苗”)下端笙腳上,並插於笙鬥中。

《爾雅·釋天》:“大笙謂之巢。”晉·郭璞注:“列管瓠中,施簧管端。”

每根笙管下端近鬥處都有一個指孔。吹奏時,根據取音需要,按住這根管下端的指孔,並通過吹嘴(也稱“咮”)吹氣或吸氣來策動簧片與笙管內空氣柱產生耦合振動而發音。

笙管上鑲嵌銀絲來標識音高。

《新唐書·禮樂志二十二》:“銀字制笙,以銀作字,飾其音節。”

使用材質:笙簧:古代用竹製,現代多用響銅;笙苗:多用紫竹製作,每一竹管的下端嵌接有木製笙腳以裝簧片;

樂器特色:古老的中國樂器,屬於簧片樂器族內的吹孔簧鳴樂器類,是世界上現存大多數簧片樂器的鼻祖。發音清越、高雅,音質柔和,歌唱性強,具有中國民間色彩。

瑟:

瑟,古老的漢族彈絃樂器,共有二十五根弦。古瑟形制大體相同,瑟體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體中空,......

馨是種樂器麼?如果是的話那麼出土於什麼地方?

山吾中國最古老的民族樂器,它造刻古樸,製作精美。舊丈非常悠久,在遠古母系氏族社會,磐曾被稱為“石”和“鳴球” 當時人們以漁獵為生,勞動之後敲擊著石頭,裝扮成各種野獸的形象跳舞娛樂。這種敲擊的石頭就被逐漸演變為後來的打擊樂器馨。 磐最早主要用在先民的樂舞活動中,後來它和編鐘一樣,用於歷代上層統治者配合征戰和祭祀等各種活動的雅樂中。 在春秋戰國時代,喜好奢靡的楚國,將編謄製造工藝展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 乃年,中國考古學家在湖北省隨縣擂鼓墩掘了一座距今出四多年的古墓一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具有古代楚文化特色的編鐘、編磐、琴、瑟、簫、鼓等一百二十多件古代樂器和大批文物。 同時出土的曾侯乙編磐總共三十二枚,分上下兩層依次懸掛在青銅磐架上。全套編磐用石灰石、青石和玉石製成,音色清脆明亮。不過,讓人遺憾的是,這些石編磐出土時大多數斷裂破碎掉,已經無法通過敲擊出應有的樂音了,還是兩年之後,才按照出土石編磐的材質音色等等,復原仿製了一套複製品。 乃到後來,金屬工藝的逐漸完善,於是銅磐的出現,便漸漸取代了石編磐的存在,而且這種銅質的編磐音色更美,音域更廣,保管也更加容易,現今出土的銅磐,便因此增多了。 而諄小兵給諄越鑑定的這塊銅磐,巴掌大因為鏽蝕的嚴重,已經不具備原來的音色了,諄越拿過來,之所以探測,不過是要給諸小小兵一個更清晰的解釋罷了,沒想到思感透進去之後,卻看到了一幅奇怪的畫面。 雖然因為鏽蝕等原因,致使這片銅磐的記憶殘缺不全,但那斷斷續續的樂聲依舊能夠聽得出其中的蒼莽與古樸,與所謂的大雅之音相去甚遠,倒好像是一些狩獵民族或者更確切的說是少數民族特有的音樂類型。

鐘磬中的磬是古代用什麼製成的曲尺形的打擊樂器

磬是一種中國古代漢族石制打擊樂器和禮器。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懸石,右半像手執槌敲擊。磬起源於某種片狀石制勞動工具,其形在後來有多種變化,質地也從原始的石制進一步有了玉製、銅製的磬。 擊奏體鳴樂器。中國古代的石質打擊樂器,為“八音”中的“石”音。磬,最早用於漢民族的樂舞活動,後來用於歷代帝王、上層統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禮儀活動中的樂隊演奏,成為象徵其身份地位的“禮器”。唐宋以後新樂興起,磬僅用於祭祀儀式的雅樂樂隊。

相關問題答案
磬是什麼樂器?
大號是什麼樂器?
尤克里裡是什麼樂器?
鍵盤是什麼樂器?
將軍令是什麼樂器?
木吉他是什麼樂器?
琵琶語前奏是什麼樂器?
長號是什麼樂器?
雙簧管是什麼樂器?
缶是什麼樂器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