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計算國民生產總值?

General 更新 2024-11-19

國民生產總值計算方法?

GDP有三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創造並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減去進口貨物和服務。

在實際核算中,GDP的三種表現形態表現為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反映GDP及其構成。

(1)生產法是從生產過程中生產的貨物和服務總產品價值入手,剔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的價值,得到增加價值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為: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將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增加值相加,得到GDP。

(2)收入法也稱為分配法。按收入法計算GDP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對常住單位的生產活動成果進行核算。按照這種計算方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個部分組成。計算公式為:增加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增加值之和等於GDP。

(3)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反映GDP最終使用去向的一種方法。最終使用包括貨物和服務的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淨出口三部分,計算公式為:GDP=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淨出口。

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反映GDP及其構成。目前我市在GDP年度核算中同時採用這三種方法進行核算,互相驗證,以確保數字的準確性。

GDP的計算方法:

實際核算中,GDP就等於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增加值之和。我們現行的GDP基本上是按國際通行的核算原則,對各種類型資料來源進行加工計算得出的。主要資料來源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統計資料,包括統計局系統的統計資料,如農業、工業、建築業、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固定資產投資、勞動報酬、價格、住戶收支統計資料,其他有關部門的統計資料,如交通運輸、貨物和服務進出口、國際收支統計資料;

第二部分是行政管理資料,包括財政決算資料、工商管理資料等;

第三部分是會計決算資料,包括銀行、保險、航空運輸、鐵路運輸、郵電通信系統的會計決算資料等。統計資料在越來越多的領域採用抽樣調查方法和為避免中間層次干擾的超級彙總法。基本計算方法採用國際通用的現價和不變價計算方法。

收入法計算GDP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對常住單位的生產活動成果進行核算。它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個部分組成。

勞動者報酬是指勞動者從事生產活動所獲得的全部收入。它包括勞動者獲得的各種形式的工資、獎金、津貼和其他收入,既包括貨幣形式的,也包括實物形式的。對於個體勞動者來說,其所獲得的勞動報酬和經營利潤不易區分,這兩部分統一作為勞動者報酬處理。

生產稅淨額是指生產稅減補貼的差額。生產稅大致包括銷售稅金、進成本稅及各種附加和規費,補貼視為負稅處理,包括政策虧損補貼、糧食系統價格儲貼、外貿企業出口退稅收入等。

固定資產折舊反映了固定資產在當期生產中的轉移價值。企業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按實際計提的折舊計算;不計提折舊的單位,如政府機關等按統一規定的折舊率計算虛擬折舊。

營業盈餘相當於企業的營業利潤加上生產補貼,但要扣除從利潤中開支的工資和福利等。

國民生產總值計算公式是?

上樓算的是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是GNP,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本國支付給外國居民的要素收入+本國居民來自外國的要素收入, 如果要算國民收入(NI)的話可以從供給和需求方面算,從供給算就為NI=工資+利息+租金+利潤,一般算的話只算GDP的多,所以你給的條件中既有用支出法核算的GDP=C+I+G+(X-M)=消費支出1090乙元, + 總投資1900乙元 + 政府支出13戶0乙元 + 出口280乙元 - 進口350乙元 = 4040乙元;

用收入法計算GDP=工資+利息+利潤+租金+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 由於你上式缺工資,所以你直接加上就行了,算GDP是整個社會的總和,不是單個的工資啊利潤什麼的

國內生產總值是怎麼計算的

國民經濟核算的含義

國民經濟核算是運用統計指標及其體系,對一定範圍和一定時間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與利用所進行的計量;對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所進行的計量;對經濟運行中形成的總量、速度、比例、效益所進行的計量等。廣義來講,國民經濟核算包括統計核算、會計核算、業務核算,它們相輔相成。分工協作,有機地組成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狹義來講,國民經濟核算僅指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統計核算。

國民經濟核算的目的是為經濟行為監測、經濟分析、國際比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觀經濟調控和管理服務。國民經濟核算方法是試圖通過系統地規範概念、分類、核算原則、表現方式及邏輯關係,更好地實現對國民經濟運行過程的統計描述。

1.2國民經濟核算的功能

作為國民經濟統計方法,國民經濟核算對我國的宏觀經濟管理和微觀經濟決策都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國民經濟核算能夠有效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狀況。國民經濟核算通過一系列科學的核算原則和方法把描述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的基本指標有機地組織起來,採用大量信息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對計劃、決策的確定和執行起著重要的諮詢、服務與監督作用。其次,國民經濟核算是宏觀經濟管理的重要依據。國民經濟核算提供了關於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系統數據,是制定宏觀經濟管理所需規劃、計劃和政策的重要依據。國民經濟核算所提供的有關生產、收入分配、消費、投資等方面的基礎數據,為宏觀經濟管理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以及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一系列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據。再次,國民經濟核算是微觀決策的重要依據。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和個人對生產、消費和投資決策的需求增強,國民經濟核算部門能否提供準確和豐富的國民經濟核算信息直接影響到決策的科學性。通過對各種不同類型經濟統計的基本概念、基本分類和指標設置提出統一要求,國民經濟核算使得這些經濟統計在滿足其要求的同時,實現彼此之間的相互銜接,使整個經濟統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2、我國國民經濟核算的方法

國內生產總值(GDP)與國民生產總值(GNP)是兩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指標,兩者都是核算社會生產成果和反映宏觀經濟的總量指標,只是計算口徑不同。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範圍內反映所有常住單位生產活動成果的指標。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範圍內的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實際收到的原始收入價值的總和。國民生產總值可以用國內生產總值加上本國常住單位從國外得到的淨要索收入計算取得。國內生產總值與國民生產總值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強調的是創造的增加值,而後者強調的是獲得的原始收入。一般來說,各國的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兩者相差數額不大,除非某個國家在國外有大量的投資和大批勞動力,該國的同民生產總值可能會大於國內生產總值。

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有3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3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生產法是從貨物和服務活動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總產品人手,剔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核算公式為:增加值=總產出一中間投入。收入法也稱分配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的收入角度對常住單位的生產活動成果進行核算。核算公式為:增加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淨額+營業盈餘。支出法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用於最終消費的資本形成總額以及貨物和服務的淨出口總額,它反映本期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的使用及構成。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角度來反映國內生產總值最終去向的一種方法。核算公式為:增加值=總消費......

國民生產總值怎麼算的

GDP的測算有三種方法:

1.生產法:

GDP=∑各產業部門的總產出-∑各產業部門的中間消耗

2.收入法:

GDP=∑各產業部門勞動者報酬+∑各產業部門固定資產折舊+∑各產業部門生產稅淨額+∑各產業部門營業利潤

3.支出法:

GDP=總消費+總投資+政府購買+淨出口。

GDP怎麼計算?

最終產品指賣給甲時的項鍊=40萬,甲賣給乙並沒有進行生產,不計入GDP(因為社會總產出沒有增加),計算GDP時候你應該注意的是,提供的產品和勞務要計入,沒有提供新的產品和勞務的,不被計入。

如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增長率

名義GDP增長率(又稱:現價GDP增長率)是指 名義GDP 的年 度 增長率 。

GDP GNP 怎麼定義?怎麼計算?怎麼區別?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GNP是國民生產總值。二者的定義是:GDP是在國內註冊的所有企業、服務業以及其它合法獨立創收的行業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服務收入和營業收入的總和。GNP是中國國民所創造的價值的總和。GDP和GNP 的計算方法分別是:GDP=所有生產企業生產產品的附加價值+服務業收入+其它合法獨立創收行業的營業收入;GNP=GDP--在中國的企業的外國公民的收入+在外國的企業的中國公民的收入。它們的區別從GNP的計算公式中就可以清楚地瞭解。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生產總值怎麼算出人口

人口=國民處產總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不過人口總數可以直接查國家統計局網站 人口普查

GDP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的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s的縮寫,是指以貨幣形式表現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的常住單位是指在中國大陸的經濟領土範圍內擁有一定的活動場所(廠房或住宅),從事一定規模的經濟活動,並持續經營一年以上的單位(包括住戶),不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香港、澳門以及中國領土臺灣省內的單位。GDP核算與GDP不同。GDP表示的僅僅是一個總量指標,而GDP核算則是指在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下圍繞GDP這個總量指標而進行的一系列核算活動。GDP核算從核算時間上可以分為年度核算和季度核算。從核算使用的價格上可以分為現價核算和不變價核算。

GDP可以通過三種方法計算得到:分別為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產法是從生產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新創造的價值,是國民經濟各行業在核算期內新創造的價值和固定資產的轉移價值的總和,也即國民經濟各行業增加值的總和。用公式表示如下:

增加值 = 總產出 - 中間消耗 。

GDP =

收入法也稱分配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以及因從事生產活動向政府支付的份額的角度來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按照這種計算方法,GDP由全國各行業彙總的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生產稅-生產補貼)、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部分組成。計算公式為:

GDP = 勞動者報酬

+ 生產稅淨額

+ 固定資產折舊

+ 營業盈餘

支出法也稱使用法,顧名思義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內生產的所有貨物和服務的去向。按照支出法計算,GDP由居民消費、政府消費、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存貨增加以及貨物和服務的淨出口(出口減進口後的差額)五項組成。計算公式為:

GDP = 居民消費

+ 政府消費

+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

+ 存貨增加

+ 貨物和服務的淨出口

從理論上講,上述三種方法計算得到的GDP應該是一致的,因為它們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對同一事物進行核算。但在實際操作中並不如此,因為資料來源的不同以及基礎數據質量上的差異,三種方法計算的GDP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計算誤差。我國目前以生產法GDP為準。

由於GDP涵蓋了國民經濟活動的各個部門,所以其計算是建立在專業統計及部門統計與會計核算的基礎之上的。在統計局內部,GDP核算的資料來源於統計局內部各專業司常規統計報表,全國普查資料,各種抽樣調查資料。在統計局外部,則需要財政、稅務、金融、保險等各相關部門的統計及財務資料。除此以外,對於未能納入常規統計報表和不易取得的資料,還要到相關的系統、行業處蒐集替代指標進行補算和估算。由此可見,GDP核算是一個各方面數據全方位相互印證、相互平衡的系統工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技術性。是一個國家在核算期內總活動成果的綜合反映。

我國的官方統計機構負責GDP核算,實行分級核算,國家和地區各自核算本轄區範圍內的數據。即,全國的GDP由國家統計局負責核算,地區GDP則由各省、市統計局負責核算。在這種體制下,各地區的GDP彙總之和與國家的GDP數據並不相等,這主要是資料來源方面的差異造成的。這種情況並不是中國特有的,所有存在地區核算的國家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只不過有的國家通過特定的核算程序和技術處理人為地使國家和地區數據彙總之和保持一致,而我國則未做進一步的要求,只是由國家對地區數據進行定期的評估。

我國的GDP核算始於1985年,是統計改革開放的產物。在......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計算國民生產總值?
國民生產總值怎麼算?
國民生產總值是什麼?
國民生產總值什麼意思?
如何計算固定資產清理?
勞動生產總值如何計算?
全要素生產率如何計算?
如何計算全要素生產率?
公司產值如何計算公式?
國貿佣金如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