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路由器的性能?
路由器怎麼區分性能好壞?
影響性能的主要因素是CPU和內存、閃存,CPU決定了他對數據的處理能力,自然是越大越好,內存則用來存放路由的固件(也就是你設置路由時看到的頁面及路由後臺處理數據的程序,你可以理解成相當於電腦的操作系統),這個具體要看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了,對於支持第3方固件的來說,自然是越大越好,大了意味著可以安裝完整版的,這樣刷出來功能更多,但如果不支持第三方固件,那就是再大也沒用了。閃存則是用來存放和交換來自網絡與客戶端的數據的,同樣仍是越大越好。
說通俗點,CPU相當於倉管,內存相當於他們的出貨流程,而閃存則相當於倉庫的大小,你的電腦相當於需要貨物的,只有三者都搭配合理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水平。假如說是倉管一流,出貨流程合理,但倉庫小,那就很可能供應不上貨(到路由上就表現為掛BT時掉線),又假如倉管是個門外漢,出貨流程也合理,倉庫也足夠大,但因為倉管沒有能力去管,就會造成浪費(路由表現為頻繁死機等)。
至於其他的無非也就外觀影響一點散熱性能(自然是散熱孔越多越好),品牌決定了性價比(同樣的規格,一線品牌要比二線的貴)等,這些可以不做重點考慮的。
無線與有線,假如各參數相同(CPU\芯片、內存等),則性能也基本不錯上下,兩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無線的可以讓你只要在發射範圍內就可以隨便用,而不用考慮佈線的問題,更加適合於支持WIFI的筆記本、手機、平板電腦等,有線的則必須拖著網線用,更加適合於固定地點或是臺式機使用。
至於你說的那兩款,具體參數沒有去撫,單看型號的話,差別也就在支持的最高速率上,前者可能是N標準的,後者則是B/G的,也就是說前者的局域網(這點要看清了,是局域網,也就是說這個路由所接的電腦之間的速率,而不是指電信給你的下行速率,你4M的寬帶在150M和54M的路由上,到電腦永遠是最高的512K下行,無法突破的)傳輸速率是後者的近3倍,不過有個前提是需要支持N標準的無線網絡配合才可以,假如是用在B、G標準的網卡環境下(N兼容BG,但BG不兼容N),則兩者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最高速率54M。
PS:其實如果只是普通家用的話,也沒有個什麼好挑選的,基本上隨便買一個就夠用了,只需根據自己的情況,假如是臺式機則有線的就行,如果是本則根據無線網卡支持的網絡模式挑選一個對應的就可以了(目前仍是BG的多,N的通常只有最新的機器才會配置,這個參看說明書決定),假如隔的障礙多,則在天線上下點功夫,換個增益高的天線就行了。當然,無線同樣適合與當初裝修佈線時沒有考慮網線的家庭,可以在不破壞現在裝修的情況下實現網絡的覆蓋。
怎麼看無線路由器的性能?
具體有什麼參數好像沒寫出來,但有寫傳送距離工米,天線多信號就強啦,有人DIY加個收電視的那種鍋,信號超強(太平洋網看到的你可以去查查)。我也想改改我家的
如何判斷路由器性能的好壞
雖然基本功能一樣,但是一些路由器區別還內置了其他比較實用的功能,像專業防火牆功能、VPN這些,因此技術要求較高,價格自然也會跟著提高。性能強勁的路由器內置強悍的處理器和大容量內存,因此成本比較高。性能強勁的路由器區別可以用於更多負載的網絡,而低端路由器吃不消。決定路由器檔次的指標
處理器和內存很大程度決定路由器性能,還有一種區分方法就是負載能力,也叫帶機數量。
帶機數量並不是一個標準化的數據量,它要根據實際的使用情況來衡量,例如網吧裡所有人都在埋頭上網聊天、遊戲,而且幾乎所有數據都通過路由器區別WAN口,所以負載很重;但如果是一個企業網,大部分人都在忙著搞設計、寫報告、做計劃,同一時間只有小部分人在用網絡,而且大部分數據都是在企業網內部流動,所以路由器區別負載很輕,那就可以同時負載比較多的客戶端。如果是說最大負載253臺,那就沒什麼意義了,因為DHCP最大可以分配的IP地址數是254個,減掉路由器自己用掉的一個就是253 個,這種不能稱為指標,基本上是在唬人。我們要看一款路由器的實際負載能力,而不是理論負載能力。負載能力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和欺騙性質,我們還可看吞吐量,吞吐量是指路由器每秒能處理的數據量,這個參數是指LAN-to-WAN的吞吐量,其測量結果應是在NAT開啟,防火牆關閉的情況下,分別用 Smartbits和Chariot兩種測試方式分別進行。用Smartbits方式時,比較64Byte小包測試數據,高下立判; Chariot測試最好是在多連接下進行,一般可以選擇100對連接基本上就可以看出產品的區別。
最後可以建議你去TP-LINK TL-WR841N這款價格也還不貴,評論也很高!
如何看路由器的好壞,從哪些參數裡面可以看出路由器的性能
轉發性能:單位時間內對數據包的轉發能力 Gbps
緩存容量:緩存區的容量 MB
帶寬:端口傳輸的速度 Mbps
尋址速度:尋找目標網絡路由需要的時間
交換容量:允許接入的最大數據量Gpps
插槽擴展性:可以擴展的功能插槽數量
安全性:支持的安全協議與防火牆
穩定性:可靠運行時長 小時H冗餘性:是否支持雙機熱備/雙主控等
怎麼判斷無線路由器的好壞,
主要是傳輸距離,帶寬,1000MBPS的,100mbps的,500mbps的肯定不一樣價格。穿牆都是忽悠人的,木頭牆10堵也能穿過去。
無線路由一般情況下信號傳輸距離都是室內100米,室外300米,這種一般是能覆蓋的,還有一種是點對點的傳輸距離會比較遠但是有定向所以比較傷蛋。
穿3牆你選功率大的就行了唄。
如何檢測路由器性能
在地址欄裡輸入你的ip ,前往後會叫你登錄,用戶名輸入admi訂密碼輸入admin.進去之後就可以看到你的路由的運行狀態還有其他的參數和連接時間
如何真正看懂一款路由器的性能
相信非行家真的很難去選擇,tp一家獨大短時間內是難以撼動的。
各個小眾品牌也是撕X的厲害,價格戰傷害了產品的原本品質,質量縮水。同是一價格檔位的路由器,很難看出孰優孰劣。
從定位角度來說:只有性能差異化賣點才有未來是嗎?智能、雙頻、千兆、去視頻廣告感覺都用爛了。
但是迴歸最初,家用路由器網速穩定才是痛點,其它均是溢價效果。
辨別路由器的性能好壞,是看哪裡?
路由器的價錢從幾百元到上百萬人民幣,如何確定路由器的“三六九等”?這實質是路由器的分類問題。弄清楚路由器的分類是正確選擇合適產品的基礎。通常大家根據路由器的性能和所適應的環境,把路由器分為低端、中端和高端,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做法,沒有嚴格定義。我們以市場佔有率最高的Cisco產品為例來說明,因為很多廠家的產品也和Cisco的產品有類似的劃分方法。
低端路由器:主要適用在分級系統中最低一級的應用,或者中小企業的應用,產品檔次應該相當於Cisco的2600系列以下的產品。至於具體選用哪個檔次的路由器,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決定,其中考慮的主要因素除了包交換能力外,端口數量也非常重要。
中端路由器:中端路由器適用於大中型企業和Internet服務供應商,或者行業網絡中地市級網點的應用,產品的檔次應該相當於Cisco的模塊化3600系列,在Cisco 7200系列以下,選用的原則也是考慮端口支持能力和包交換能力。
高端路由器:高端路由器主要是應用在核心和骨幹網絡上的路由器,端口密度要求極高,產品的檔次應該相當於Cisco的7600系列、12000系列、CRS-1的產品。選用高端路由器的時候,性能因素顯得更加重要。
路由器選購有原則
對於用戶來講,要根據自己的實際使用情況,首先確定是選擇接入級、企業級還是骨幹級路由器。這是用戶選擇的大方向。然後,再根據路由器選擇方面的基本原則,來確定產品的基本性能要求。具體來講,應依據以下選型基本原則和可靠性要求進行選擇。
可靠性是指故障恢復能力和負載承受能力,路由器的可靠性主要體現在接口故障和網絡流量增大時的適應能力,保證這種適應能力的方式就是備份。
可靠性也是選擇路由器應該考慮最多的問題,因為路由器的安全可靠實際上就是網絡安全可靠的一半。另外一些大的原則可包括設備是否標準化、可管理能力如何、系統容錯冗餘怎樣以及安全性如何。
大家都知道,核心路由器在網絡中的作用毋庸質疑,選擇核心路由器重點要考察什麼?除了前面提到的注意點外,需要強調的是性能和可靠性格外重要。性能方面除了要考察具體指標外,是否具有真正的線速處理能力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網絡的性能,有些廠商號稱具有線速能力的路由器實際上達不到線速,所以在這方面可以看一看第三方的評測報告。可靠性也包括多個方面,如硬件冗餘、模塊熱插拔等。另外,對於廠商實力的重要性也突顯出來,因為這不僅僅預示著產品自身的“可靠”,同時在服務能力上也通常會有一些好的表現。
邊緣路由器一般服務於企業的分支機構,對於僅需要簡單的信息傳輸(如主要以郵件為主,不需要傳輸一些關鍵業務)的用戶而言,一些基本的邊緣路由器就能勝任,也就無需花“高價”買“高檔品”。但是對於一些分支機構需要實現傳輸語音以及視頻等關鍵業務的用戶而言(如跨國機構、行業用戶、大型企業等),情況就不那麼簡單了,這些業務要求網絡設備除了具備傳統的數據傳輸、包交換功能之外,還要支持數據分類、優先級控制、用戶識別和快速自愈等特性,這就要求邊緣路由器要“智能”。具體來講,QoS能力、組播技術、安全和管理性都要具備。同時,隨著語音應用的發展,是否支持語音功能也要視自己的應用情況來決定。
如何檢測路由器的性能好壞??。。
現在有些網絡運營商已經開始封殺個人用戶的網絡共享,那如何檢測用戶的接入口有路由器呢? 無聊的想了想,對於ADSL的接入,大致應該有這麼幾種辦法:
1.改用非標準的撥號協議,就像之前星空急速在做的. 只能用PC的特定軟件才能撥號,路由器裡邊都是標準PPPOE協議,無法撥號
2. 端口. 路由器中因為NAT的關係,源端口通常是高端端口,一般都大於10000. 而PC的話則比較低,通常是1024起.
3.TTL,這個可能是最明顯的. 因為路由器的存在,發出去的IP報文都會比沒用路由器的少一. 因為原鄲的TTL通常是個整數,如64,128,很容易檢測出來.
4.連接數,這個應該不太明顯. 畢竟一個用戶也能輕易弄出幾百連接出來
5.SNMP協議. 有些路由器默認開啟了,遠程就可以掃描出來
6.MAC地址. 登記使用者PC的MAC地址. 這點也不太靠譜, 一般的路由器也支持自定義MAC地址.
用戶可能的對應?首先是法律渠道,運營商是否有權力做這樣的限制?畢竟帶寬已經限制了,同樣的帶寬你管我幾個人用呢。修改路由器的固件,例如實現NAT端口可訂製,TTL不自動減一,甚至是兼容非標準的PPPOE等等,雖然有點麻煩,但是我想只要有需求總會有人做的。而且還有終極的辦法,代理服務器。一臺PC接入寬帶並安裝代理服務器軟件,其他PC連接它來上網。這樣在外面看來應該是完全和一臺電腦上網一樣了,雖然成本很高,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路由器的性能參數怎麼測試
做網絡基線記錄很定煩,建議你最好用專業的軟件來弄,比如solarwind orion netflow 之類的,不過好用的都是收費軟件,免費的又不好用,功能也簡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