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形而下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11-24

宗教是不是形而上,哲學是不是形而下啊?

哲學、宗教本質上都非常的形而上。雖然宗教由於起源的和現實的關係,包含著許多的生動故事和現實作為,但它指向的還是對人生的終極關懷,即它真正關心的是人的靈魂而非肉體。

至於哲學,差不多就等同於形而上。《易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哲學=道。

這句話什麼意思?

我是一名陽明心學愛好者,這句話絕對不是 折射的月光 說的那樣,很多人認為陽明是唯心主義,就是因為這句話,但這句話不能簡單得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那個花是被感通的花!!

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關?”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嘗試的談一談,有誤勿怪。

陽明講“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事”,都是連著心講,沒有心,就沒有理事物。天地人物,都是以這人心的一點靈明,人的良知,也是天地萬物的靈明。

陽明《大學問》:“大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所以,未看此花時,並不是此花不存在,而是它本來就存在,只是沒有應機顯現而已,所以說“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寂”與“顯”對言,這個應機就是你看此花時。孟子也有“萬物皆備於我”的說法,一個意思。

這“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有人說是認知的意思,這個不好說,看做認知的意思的話,就類似於程朱的格物之說了。可陽明的學說是道德的,而不是對經驗知識的認知探索,他的格物也是跟良知聯繫起來的,是起於心,而不是起於物,這是陽明一再強調的。

所以用“感通”一詞更貼切,《周易·繫辭》:“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所以,未看此花時,良知無思無為,寂然不動,看此花時,則感而遂通。心體通向此花,一是明白起來的不是此花的科學結構什麼的,而只是一種通。

梁漱溟先生說:人有三個層次的思維,感覺,判斷,直覺。感覺純是形而下的的冷熱輕重之感,判斷是帶著經驗知識的認知,而直覺正是無思無為的道德判斷,不是形而下的。

牟宗三根據康德哲學,判陽明的良知是智的直覺,是睿思,通向物自身,而不是現象,通向物自身,則與天地萬物為一體,所謂“一體之仁”,無分別相,大地平平,無有差別。通向現象的話,則是有分別相,“平地起土堆”(陸九淵),就會產生經驗知識,所以牟先生提出“良知自我坎陷”學說,就良知先退一步,讓自己坎陷到萬物的紛繁的分別相中去,以成功科學知識,再返回其自身。我對這理解的也不深刻,不說多了。

總之,未看此花時,此花是“寂”的狀態,良知與此花渾然泯歿不顯,看此花時,則心體通向此花,良知本有之知一時燦然顯現起來。不管是渾然還是燦然,都是一種感通,而不是對花的科學的探索認知。

用《周易》的話“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來形容,最為貼切,我覺得。

引自陽明貼吧。

或許有點難理解,教材中分別指出:“這就是說,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花色不是客觀存在的。”“這意味著,天高與地深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決定於人是否仰俯它。”

首先,這裡的物不能簡單的認為是事物或東西,《傳習錄》有云: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說明王學裡的物是一種感應,像是《厚黑學》裡的力學與心理學中的電磁感應原理。所以物可以理解為你的心靈對物質的理解,對物質的感通。《周易·繫辭》:“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梁漱溟先生說:人有三個層次的思維,感覺,判斷,直覺。感覺純是形而下的的冷熱輕重之感,判斷是帶著經驗知識的認知,而直覺正是無思無為的道德判斷,不是形而下的。

未看此花時,此花是“寂”的狀態,良知與此花渾然泯歿不顯,看此花時,則心體通向此花,良知本有之知一時燦然顯現起來。不管是渾然還是燦然,都是一種感通,而不是對花的科學的探索認知。

簡單的說,就是你看到此花時,花就會進入你的意識之中。你的心就會對這朵花有感通,它就存在你的意識之中,當你......

中國文化中的義理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蘊含意思?

中國宋元明清時期以討論理氣、心性等問題為中心的哲學思潮。又稱“道學”。它產生於北宋,盛行於南宋與元、明時代,清中期以後逐漸衰落,但其影響一直延續到近代。廣義的理學,泛指以討論天道性命問題為中心的整個哲學思潮,包括各種不同學派;狹義的理學,專指二程、朱熹為代表的、以理為最高範疇的學說,即程朱理學。

產生 理學是北宋以後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理論表現。唐末農民大起義,摧毀了豪強地主的政治經濟勢力,經過五代十國短暫的戰亂時期,北宋王朝重新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封建生產關係得到了某些調整,於是社會經濟得以發展。科學技術也有了重大成就。在此新的條件下,封建統治階級需要一種能夠維護統一的思想武器,理學便應運而生。理學又是中國古代哲學長期發展的結果,特別是批判佛、道哲學的直接產物。唐中期以後,一些名儒舉起批判佛教的旗幟,力圖全面恢復儒家的權威。韓愈在《原道》中提出儒家道統說,認為仁義道德之中,道德是“虛位”,仁義是“定名”,道德自仁義出;實行仁義,才是道德的實際內容。由此提出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軻的儒家道統。李翱提出“復性說”,認為性善而情惡,只有消除情慾,才能恢復善性。這些思想,為理學的產生開了端緒。北宋以後,隨著佛教理論的日益衰落,形成了廣泛的新儒學運動。范仲淹等政治改革家,努力提倡儒家學說;以歐陽修為代表的一些學者,主張從“本”上否定佛教。所謂“本”,就是儒家仁義學說。被稱為宋初三先生的胡瑗、孫復、石介,開始從理論上進行探討。他們以儒家《周易》、《春秋》為依據,提倡道德性命之學,發展了韓愈的道統說。胡瑗提倡“明體達用”之學,把儒家經典作為治理天下國家的根據。孫復作《春秋尊王發微》,為統一的封建國家作論證。石介倡言:“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萬世常行不可易之道也”。他們的思想揭開了理學的序幕。

隨著儒家批判並融合佛、道思想過程的展開,到北宋中期,理學思潮逐漸形成,並佔居主導地位。當時出現了一批重要的理學家,如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等人,各自形成學派,從不同方面探討宇宙人生的根本問題,提出了理學的基本範疇,如理氣、道器、太極、陰陽、形而上形而下、動靜、兩一、心性、性情、性命、善惡、理欲、人心道心、中和、體用及誠、敬、知行等等。他們自稱其道為“聖人之道”,其學為“聖人之學”。這時的學說稱為道學。南宋初,“道學”名稱頗為流行。後來“理學”之稱漸盛。明中期以後,有些學者批評道學家為假道學,“道學”遂含有貶義,而“理學”之稱更加盛行起來。

性質和特點 理學家所討論的問題,同以前的哲學相比,是一些新的課題,有獨特的範疇和命題。涉及的問題範圍比較廣泛,內容比較豐富。從天地萬物之原到人倫日用之道,析理精微。他們共同關心的是探討人與自然、社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問題,探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對人的本質的認識等問題。他們以孔、孟儒家思想為核心,批判地吸收佛、道哲學的思想資料,建立了新的思想體系。它同理論簡單粗糙的兩漢儒學有很大區別,同佛、道哲學也有本質區別。有些理學家雖然吸收了道家關於天地萬物生成的理論和佛教心性修養之說,但是批判了佛、道鄙視現實人生,追求虛幻境界或彼岸世界的宗教思想;他們也繼承、發展了玄學關於本末、 體用等思想, 但批判了玄學以“無”為本和崇尚“自然”、忽視“名教”的思想。

自南北朝隋唐以來,有所謂儒、釋、道三教之說。所謂儒教,是指教訓、學說,即一種可以指導人生的理論和思想體系。理學以儒家“聖人”為最高標準,提倡理想境界,它不借助於宗教信仰,而充分肯定人的現實生活、道德精神的意義。它不相信......

道是什麼.什麼是道,

道是路,生之路就是道,故“有道則生,無道則亡”。

怎麼修道就是件麻煩的事了。

如何加強青少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教育本身有其自身的文化性格,作為教育的主體表現:青少年教育,它的每個環節都透著價值、體現著價值、追求著價值,從而與更為寬廣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緊密關聯。文化傳統是隱於文化這一觀念系統之內並統攝其架構的相對穩定的基本精神。它具有聯繫過去、現在、未來的基本精神。當然,文化傳統的發展和延續,最關鍵的是要實現傳統,而教育就是實現這種傳統最根本的載體和途徑。青少年教育是教育的核心的組成部分,因此也就擔負著發掘並傳承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任務。

一、文化傳統中重視人的生存價值的觀念,是青少年教育應遵循的方向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尼采這一命題,是從人的生存價值的向度提出的,而我國古代文化傳統也就這一向度作了精微的思考和回答。我們從中國文化裡成功與幸福的觀念中可窺見一斑,即“長壽、財富、功名、知性”。知性作為人生成功與幸福理念,它反映著一個人對於人生的自我意識的程度,它應該是所有成功與幸福觀念的核心。孔子說:“仁者壽”,如果一個人不能自覺到它生存的意義,渾渾噩噩、稀裡糊塗地活著,那是沒有價值的。莊子也說:“如果一個人不對生命意義進行反省,即使積聚了大量財富,也不見得有了大幸福,只會加深煩惱”。曹操在《短歌行》裡對生命的意義進行了探索,李白用儒、釋、道註解著自己的一生。所以,無論儒家、道家、佛家,都在提醒人們:認清生命的意義,重視生命的價值!

生存價值觀無疑是中國文化傳統的優秀積澱。當今青少年教育,應該是適應社會發展的教育,是把青少年當作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性相異的人來看待的,因而青少年教育重在關於生存價值的教育。人是發展性的動物,人的生存價值觀也在不斷變化發展,所以青少年教育要把握生存價值,須探索相應的教育理念、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

二、以生存價值為基點,挖掘文化傳統中的合理因素,促進青少年教育的健康發展

中國向來是一個崇德尚義的國家,並有著強烈的“家國同構”意識,有對人生的關懷和思考,有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獨特的審美品格。挖掘這些因素,為青少年教育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一)、孔子的智慧與道德教育

1988年1月,75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發表聯合聲明,向世界呼籲:21世紀,人類要生存,需要吸取兩千年前孔子的智慧。孔子的“信”倫理道德思想可借用以衡量主體的個人素質和個人價值觀,還可和諧群己關係,也可規範青少年教育的互動過程。中國文化傳統中的“信”不是教條式的說教,不是僵化的束縛,相反,它是“信賴、守信”衍化而生出的“誠信、信任、公平”的品格。誠信作為道德的一方面,首先是對宇宙、人之本性及人類道德的肯定,它強調人的存在,人類道德與人的本質、天地自然的本質完全一致;其次,它闡述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本性的相協相符,是對宇宙、社會、人生的一種認識成果和人類精神的自我反思。

處於多元社會中的學校道德教育應向何處去?最重要的是關注青少年的存在。有學者認為應“關注學生個體的生命世界”(見《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多元社會中學校道德教育:關注學生個體的生命世界》)。21世紀可謂是人的生命凸顯的時代,關注學生個體的生命,學校道德教育就須面對學生真實的生活,真實的生活又會使人有許多尷尬、壓力、恐慌。把孔子的“信”倫理思想活用於道德教育,可以緩解這些緊張。

反思我國學校道德教育,過去普遍關注道德原則、規範,而忽視或無視學生的生命經歷和經驗,生命感受和體驗。而當代青少年卻已成為“飄”的一代,他們不再關注英雄,而是傾心於偶像、關心品牌。因此,道德教育有必要進行“形而下”的人文關懷。

沿著誠信的第二層含義來看,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還應......

男生如果經常找女生談形而上的,想法,事業,看法,不說什麼曖昧的話,而實際上是喜歡女生是嗎?

看人把

心是什麼?

形而下之心

五臟之一,位居胸腔之內,膈之上,有心包衛護於外,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脈、主神志,並與舌和汗液密切相關。

形而上之心

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性空菩提在,心動萬物生。心性不思議,志小無為大,芥子納須彌,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心即理”,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來今,概莫能外——此即萬物萬法歸於一“心”。

相關問題答案
關心形而下是什麼意思?
形而下是什麼意思?
關心的問題是什麼意思?
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是什麼意思,上和下分別代表什麼 ?
隨心而遇是什麼意思?
心顫了一下是什麼意思?
把競標拿下是什麼意思?
三角形矩陣是什麼意思?
心裡詭詐是什麼意思?
心若浮塵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