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孩子解釋死亡?

General 更新 2024-11-13

怎樣和孩子解釋死亡

事實上,孩子對死亡的認識是隨年齡而變化的。2—7歲的孩子通常不相信人會死,這是因為孩子從2歲開始獲得了“物質守恆定律”,相信任何東西都會永遠存在,即使看不見了,也會認定它“藏”在某個地方。你告訴他這個東西消失了,他根本不相信。所以,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必如實告訴他們死亡的真相,因為他根本無法理解,不如告訴他到很遠的地方去了,上天堂了,化作星星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雖然也怕死,也會思考死亡,但是,他們所理解的死亡就是親人的暫時離開。他實際上不是怕死,而是怕分離,怕孤單。

過了這個年齡段,抽象思維產生了,孩子自然就會知道,人是會死的,死亡就是永遠消失,人死不能復生。他們開始恐懼死亡。由於恐懼,他們會避開死亡的話題,不去想與死亡有關的事。即使想到,也是抽象思維,例如生老病死、新陳代謝、有始有終、自然規律等,說明他們把死亡恐懼給“隔離”起來了。家長最好不要跟他們談論死亡,如果一定要談,應該用科學語言,儘量少帶情感色彩。由於恐懼死亡,他們會採取一些措施以增強體質,防止意外。這是珍惜生命的表現,是有益的生活方式。

到了12歲,孩子進入青春期,心靈發生蛻變,感情變得更加豐富和細膩,開始對死亡有切身體驗。不過,對於他們來說,心靈的蛻變比死亡更加重要。蛻變就是死亡和重生,如同毛毛蟲變成蝴蝶。這時候,家長應該理解孩子的感受,和孩子分享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和悲哀反應。

一般說來,只要不是有意嚇唬孩子,怎麼談死亡都是可以的。死亡雖然可怕,只要孩子感覺到父母在陪伴著他,愛他,他就不會被嚇倒。當然,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引導孩子觀察落葉,瞭解植物、動物的死亡,讓孩子明白大自然的生命循環和生生不息,人也是同樣如此。將生命教育滲透於日常生活,那就更好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滿意請採納謝謝

怎樣跟孩子解釋死亡問題?

這裡是幾位父母和專家的一些建議,或許可以給你一些幫助。

【親人去世】

媽媽甲:我的建議是,如果媽媽自己處於悲傷之中,就要跟孩子如實講,比如說“媽媽現在還不能談,等我可以談的時候再談”。不用努力表現得很堅強。當你覺得合適的時候,可以和孩子談一下你的心情,也讓孩子跟你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專家點評:讓孩子知道真實情況十分重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要讓孩子知道父母不能談,並不是因為孩子的錯,而是父母為親人的過世而難過。最好讓情緒比較穩定的親屬協助安撫孩子。等自己的情緒穩定時,再來照顧、安慰孩子。

【寵物死去】

媽媽乙:最好的辦法是就事論事,簡單明瞭地回答他的問題。比如,你可以說“死了,就是身體停止活動,不能感受到餓了或冷了,也不會呼吸、吃東西了”。不用解釋過多,另外,可以幫助孩子給小貓舉行一個葬禮,藉助這個機會告訴孩子,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專家點評:簡單明瞭的解釋是必要的,不過,照顧到孩子心裡的感受更重要。可以給孩子一個表達“傷心”的機會,舉行葬禮是一個不錯的想法。還可以耐心、仔細地聽他說說自己對小貓的感情,對小貓的懷念等。孩子這樣做,就會把美好的種子播種在自己的生命中。

【涉及死亡的報道】

【專家看法】

如倘若我們認為,孩子比成人更脆弱,我們自然就會努力蒙上孩子的眼睛、捂住孩子的耳朵、淡化孩子的心裡感受。

曾經有一個禪師用一朵雲的故事

,來說明生死相依的道理。雲朵在天空消失,你可以說她死了。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雲朵並沒有真正死去。她被陽光蒸發,變成雨水,流入江河湖海,滋潤萬物。生命也是如此。有這樣一種有關生命的觀點:我們的祖先並沒有真的死去,我們身體裡每時每刻都流淌著他們的血液,存放著他們的細胞,承載著他們的精神,我們是他們生命的延續。死亡,並非生命的消逝,而是生命的轉化。如果我們能夠通過生活中的事例坦誠地談論死亡,那麼我們就會覺察,死亡可以教會我們如何生活。小編總結:死亡的解釋,可以採用上述的列子,可以讓孩子瞭解死亡是人生的的一部分,是無法避免的,這會使孩子更懂得珍惜生活,珍惜身邊的一切,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帶給讀者們很多益處。

怎麼跟五歲孩子解釋人的死亡?

你好 ,小孩子你不需要詳細地跟他解釋死亡,因為這個話題有些成人都不能理解,隨著他慢慢的成長,經歷過許多事情之後,會對死亡有自己的見解。現在他小,你可以安慰他告訴他人死後回去天堂,他得到了解脫,在一個快樂無憂無慮的地方繼續生活,將死亡解釋得美好一點。不要讓孩子覺得恐懼。祝福你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親人去世如何向孩子解釋?

孩子的心智尚未健全,人格尚未定型,對親人去世的理解與成人不同,如果解釋不當,就可能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創傷,甚至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那麼—— “奶奶死了怎麼辦,我死了怎麼辦?” 5歲的童童從小由奶奶帶大,所以與奶奶的感情很深,這次奶奶生病住院,童童一直情緒低落,看著奶奶不會說話,不會自己吃飯,只是不停地輸著液體,童童很害怕,問媽媽:“奶奶會不會死?”媽媽告訴他,醫生阿姨會有辦法給奶奶治好病的,奶奶會慢慢恢復健康。 可媽媽的這些話並沒有消除童童內心的疑問和恐懼,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童童每天晚上都會從夢中驚醒,哭著喊“害怕害怕”,問怎麼回事,他卻不說,只說害怕。童童變得不像以前那樣開朗了,經常會問媽媽:“奶奶死了怎麼辦,媽媽死了怎麼辦,我死了怎麼辦?” 一次在幼兒園,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做遊戲,老師告訴小朋友“地球繞太陽一圈,大家就會長大一歲”。可童童卻躲在牆角哭,老師問他原因,他說:“我不想長大,奶奶長大了會死,我長大也會死的。”老師告訴他:“人長大了不會那麼容易死,你看,小動物要長大,小樹苗也會長成大樹,小孩子總是要長成大人的。但是生老病死是正常現象。小草到冬天就會枯死;冬天樹上的樹葉是要掉光的。”童童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三個星期過去了,童童不太關注奶奶生病這件事了,也不再問有關死亡的事情了。後來奶奶真的去世了,媽媽很傷心,童童卻安慰媽媽:“媽媽,別哭了,不用害怕,人死是正常現象。” 這是金拇指幼兒園孫園園老師親歷的一件事情。後來,童童媽告訴園園老師,她現在跟孩子溝通時都把他當作一個大人來溝通,因為有些事情是瞞不住孩子的。 園園老師說,如果孩子經歷了親人的死亡事件,作為家長害怕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了,可能會有意迴避或美化事件,但要遵守一個原則:不要脫離事實,否則很難讓孩子相信你,你也很難解開孩子心頭的疑雲,反而易讓孩子產生更多其他的想法。不如正視現實,給孩子以科學合理的解釋。 對兒童解釋死亡誠實為上策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童話故事來掩蓋事實,例如,“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旅行了”或“到天堂去了”來替代死亡的說法,父母以為用這種應對方式可以將孩子保護在沒有傷痛的世界裡,但鄭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許慧認為,這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因為以後孩子很可能較難以去面對人生的真實一面。而且,時間一久孩子會對死者抱怨:怎麼去那麼久?當然,更不能把死比喻成“睡覺”,“安安靜靜地睡著了,睡好久好久永遠都不起來”。這樣的描述很容易混淆死亡和睡覺這兩個事件,可能讓孩子害怕睡覺,甚至恐懼一睡就會起不來。 許慧認為,比較恰當的做法就是自然而親切地給孩子講述事實的真相,誠實回答孩子的問題,說出你心裡的感受,鼓勵孩子朝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保留對親人的回憶和親人留下的紀念品。 不同年齡段採取不同的解釋 當然,對兒童解釋死亡,撫慰哀傷,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各個年齡階段的兒童認知水平有很大差異,在使用有關死亡概念及哀傷撫慰技巧時,要根據兒童的認知、人格及情緒的發展有所調整。許慧建議: (一)對於3歲以下的兒童:最好的方式是告訴他“這個人或動物不見了”,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難明白什麼是死亡。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對孩子說,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會發生,有些人在這些事情中“不見了”,就像家裡養的小狗狗、小兔子,有一天它消失了,不再回到家裡來,以後也就見不到它了。 (二)對於3~6歲的兒童:一般會明白死亡的後果,家長可以用植物來做比喻,花草通常會在春天、夏天的時候生長,到了秋冬時卻會一一凋謝,所有的生命也是一樣,會有生長、茂盛及死亡等時期。應儘量避免使用恐怖的語句和神情,最好用溫和的語調、簡單......

如何讓孩子理解“死亡”

“我和媽媽一起死,叫爸爸把天堂的屋子收拾好,我們再一起飛上去。” 作者:木木媽 木木爺爺過世幾年了,他們也沒見過面,可是不久前他突然問我: 木木:“爺爺是不是死了?”媽媽:“是的,爺爺是死了。”木木:“死了就永遠永遠都看不見了嗎?”媽媽:“你是看不見爺爺,但爺爺看得見你呀,他正在天上向下看著你呢。”木木:“是在天堂嗎?”媽媽:“對,是天堂。天堂很高,要一直向上飛才能到。”木木:“爺爺一直一直看著我嗎?”媽媽:“對呀,爺爺最喜歡木木了,他總是看著你的。”木木:“那爺爺活多少歲就死了呢?”媽媽:“73歲。”木木:“我永遠永遠都不要死,媽媽也不要死,好不好?”媽媽:“人都會死的,死了到天堂去還可以住在新房子裡,從天上向下看。”木木:“那媽媽和我活多少歲才會死呢?”媽媽:“100歲。”木木思考中……木木:“那我活到70歲,和媽媽一起死。先叫爸爸去天堂把屋子收拾好,我們再一起飛上去。”媽媽(笑):“我家木木真是太可愛了!來,親一下。“木木:”媽媽我愛你。“媽媽:”寶寶我也愛你。” 上面是一個好網媽媽與孩子的一段對話,非常欽佩木木媽的循循善誘和木木的天才創意,可以把死想像的如此美好。不過話說回來,在孩子年幼的意識中,雖然對於什麼是“死”不甚瞭解,但他們知道“死”並不是什麼好東西。 再過一段時間就是中國農曆傳統的“鬼節”,也許你們家會祭拜過往的先人,在這個時刻,究竟如何向年幼的孩子談論這個沉重的話題呢? 怎樣和孩子談論死亡? 對於死亡,孩子和我們大人的看法是不一樣的。孩子的想法比較單純,愛憎分明,不能像成年人一樣,可以很理智地看待喜愛的事物的離去。喜歡的玩具不見了,喜愛的人離開了,都是足以讓孩子傷心的事。這其實是一種很美好的情感,我們對生命的珍惜最很多都是來自這種情感。 在肯定孩子這種情感的基礎上,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式。隨著孩子理解能力的增強,由淺入深給孩子解釋。 首先我們要認識一下,死亡到底意味著什麼?就死亡帶給周圍人的改變來說,有這樣幾種: 1、是人們不能再看見他的人,不能再和他說話,不能再和他一起活動。2、是想他的時候不能再聯繫上他。3、是他永遠也不會再回來了。4、讓孩子們傷心的也正是這樣幾個方面的改變引起的感受。 但是死亡不能改變的也有幾個內容: 1、是原來的愛會繼續影響活著的人。甚至可能因為生命的消失而變得更加珍貴。2、是仍然可以通過照片或錄像看到他,聽到他的聲音。3、是曾經的共同經歷不會消失。4、其實是可以讓孩子們感到欣慰的。 基於這樣的基礎,可以從以上兩個方面來進行鍼對性的引導。 對帶來的改變,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給孩子說:在幼兒園或學校上學的時候,是一天也見不到爸爸媽媽的;如果是住校的孩子,可能一週或者一個月、甚至一個學期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不能和爸爸媽媽面對面地說話,不能一起玩;如果爸爸媽媽要出國或到很遠的地方去工作,那可能一年甚至很多年都見不上面。但是爸爸媽媽是愛著他、想著他的。 離開他的時候,如果那個地方不是很遠,就能夠趕回來看他;如果地方遠,但是能通電話或用電腦,那也可以看到他或者和他說說話;有些通電話不方便的地方,可能可以寫信,可以讓他看到寫的東西;但是有些地方實在太遠了,很不方便,大人只能在心裡頭念著他,愛著他,希望他好,而他卻沒有辦法可以看到、聽到,只能是在心裡這樣想。 根據孩子的情況(年齡、理解能力、生活經歷等),父母可以選取一種較好的比較方法,讓孩子能接受“周圍的人可能會用各種方式離開我,給我的生活帶來一些改變”這樣一種現實。 對於不能改變的這一部分,可以讓孩子多體會......

親人去世如何告訴孩子

孩子的心智尚未健全,人格尚未定型,對親人去世的理解與成人不同,如果解釋不當,就可能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創傷,甚至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那麼——

5歲的童童從小由奶奶帶大,所以與奶奶的感情很深,這次奶奶生病住院,童童一直情緒低落,看著奶奶不會說話,不會自己吃飯,只是不停地輸著液體,童童很害怕,問媽媽:“奶奶會不會死?”媽媽告訴他,醫生阿姨會有辦法給奶奶治好病的,奶奶會慢慢恢復健康。

一次在幼兒園,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做遊戲,老師告訴小朋友“地球繞太陽一圈,大家就會長大一歲”。可童童卻躲在牆角哭,老師問他原因,他說:“我不想長大,奶奶長大了會死,我長大也會死的。”老師告訴他:“人長大了不會那麼容易死,你看,小動物要長大,小樹苗也會長成大樹,小孩子總是要長成大人的。但是生老病死是正常現象。小草到冬天就會枯死;冬天樹上的樹葉是要掉光的。”童童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三個星期過去了,童童不太關注奶奶生病這件事了,也不再問有關死亡的事情了。後來奶奶真的去世了,媽媽很傷心,童童卻安慰媽媽:“媽媽,別哭了,不用害怕,人死是正常現象。”

這是金拇指幼兒園孫園園老師親歷的一件事情。後來,童童媽告訴園園老師,她現在跟孩子溝通時都把他當作一個大人來溝通,因為有些事情是瞞不住孩子的。

園園老師說,如果孩子經歷了親人的死亡事件,作為家長害怕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了,可能會有意迴避或美化事件,但要遵守一個原則:不要脫離事實,否則很難讓孩子相信你,你也很難解開孩子心頭的疑雲,反而易讓孩子產生更多其他的想法。不如正視現實,給孩子以科學合理的解釋。

對兒童解釋死亡誠實為上策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童話故事來掩蓋事實,例如,“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旅行了”或“到天堂去了”來替代死亡的說法,父母以為用這種應對方式可以將孩子保護在沒有傷痛的世界裡,但鄭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許慧認為,這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因為以後孩子很可能較難以去面對人生的真實一面。而且,時間一久孩子會對死者抱怨:怎麼去那麼久?當然,更不能把死比喻成“睡覺”,“安安靜靜地睡著了,睡好久好久永遠都不起來”。這樣的描述很容易混淆死亡和睡覺這兩個事件,可能讓孩子害怕睡覺,甚至恐懼一睡就會起不來。

許慧認為,比較恰當的做法就是自然而親切地給孩子講述事實的真相,誠實回答孩子的問題,說出你心裡的感受,鼓勵孩子朝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保留對親人的回憶和親人留下的紀念品。

不同年齡段採取不同的解釋

當然,對兒童解釋死亡,撫慰哀傷,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各個年齡階段的兒童認知水平有很大差異,在使用有關死亡概念及哀傷撫慰技巧時,要根據兒童的認知、人格及情緒的發展有所調整。許慧建議:

(二)對於3~6歲的兒童:一般會明白死亡的後果,家長可以用植物來做比喻,花草通常會在春天、夏天的時候生長,到了秋冬時卻會一一凋謝,所有的生命也是一樣,會有生長、茂盛及死亡等時期。應儘量避免使用恐怖的語句和神情,最好用溫和的語調、簡單的詞語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形成一種對“死亡”理智且平和的態度。因為有時孩子並不是被“死亡”嚇著了,而是被成年人對“死亡”的反應嚇著了。成人要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要表現得比較平靜、自然,切不可悲痛欲絕,甚至歇斯底里,以免使孩子覺得死是可怕的。

另外要注意的是,談論的重點也應放在生命是充滿美麗的一面,而非充滿著死亡和疾病。這樣,孩子會慢慢了解死亡的意義,並能夠減少恐懼心理的產生。

(三)對於小學生:可以講一些具體的死亡概念。家長可以告訴他們,“這個人死了,生命沒有了,心臟不跳了,也不呼吸了。”鼓......

如何與孩子談“死亡”

不能迴避的教育:死亡話題“死亡玩具”勾起孩子暴力傾向對於兒童來說,死亡作為感覺而存在。一個孩子無論通過何種渠道致使自己觸及到“死亡”都會反映到自己身上,為什麼自己會消失了?死亡從來不是老人或是直面死亡者才面對的難題。對於孩子來說,生與死被連接在一起成為他們關心的基本問題。我們先從瞭解孩子的感覺開始。下面是孫瑞雪教育機構的張雷雨老師記錄的一個真實的故事。下午加餐後,許涵揹著書包在院子裡把我攔住,神情焦急地問:“老師,一百年後,會不會死?”他好像是在擔憂什麼。我蹲下來,把他的小手握在手心:“寶貝,你問的是誰?是誰會不會死?”他的眼神里布滿著惘然,但很確定地抽回右手,往自己的胸膛一拍:“我,許涵。”我凝視著孩子臉上僵硬的表情和緊鎖的眉頭,他似乎急需為此刻面臨的問題找到答案。我沉思了一會,堅定地看著他的眼睛,說:“寶貝,我知道你現在很擔心你會死,是嗎?一百年以後,我和你都會死的。”“啊!為什麼要死?!我不想死!我不能死!”他的情緒有些失控,他極度地恐懼,並且不斷地緊握著我的手,一直追問:“老師,一百年之後,我真的要死了嗎?”這個時候,我真的不忍心再一次將這個事實告訴這個幼小的孩子,我的內心在掙扎著。他一定希望我再給他一個新的希望。我沉默了。“啊,我不想死!老師,一百年到了,我要躲到哪裡去呢?!”我抱住他,緊緊地攬著他。“寶貝,你放心,你現在才四歲八個月,你現在過得很好,爸爸、媽媽、老師都非常愛你。一百年以後,也許不會死。”最後半句,我在不知中就脫口而出。那一刻,我只是感到心痛。可是,難道我要跟他解釋,老壽星是可以活到一百零幾歲的嗎?我又陷入了掙扎。“啊!你說我有可能不會死?這是真的嗎?那你剛才說我要死,是跟我開玩笑的嗎?”看來我們困在僵局裡了。我建議道:“寶貝,我們再請教一下其他的老師,或許他們能給一個更明確的答案。”他鬆了口氣,“好的,我去沙池等你,你問了,然後再告訴我,好嗎?”我使勁地點了點頭。恰好,轉身我就遇到了丁老師。我馬上迎過去,把剛才的情況跟她描述了一下。丁老師和我一起來到許涵的面前。“寶貝,我願意幫助你解決你的問題。”丁老師熱情地向他打招呼。他開始有點遲疑,一臉的茫然和猶豫,直直地看著丁老師,沒有開口。“會死的,一百年以後我們的身體會死的。”丁老師帶著笑容很堅定地告訴他:“你認為死是怎麼樣的?”“可是,我不想死啊,我死了怎麼辦?”“但是我們的精神永遠都不會死。你不想死對嗎?”“是啊,我不想死。”“身體會死亡,但是精神是不死的。你認為你不想死,你的精神就可以不死。”“我不想死,我就可以不死了對嗎?”他睜大眼睛充滿期待地問道。我們都笑著點頭:“是的。”終於,他釋然地走開了。這個故事裡,孩子只是在老師的語言裡急切地尋找著不死的確定,這對他就足夠了。所以一直以來,我在尋找著如何給孩子解釋死亡,讓孩子可以愉悅地探討死亡,並且將生的問題和死亡連接上。瑞士的心理學家丹尼在描述關於人的本質的問題上探討了死亡和生的問題,這是我看到的可以給兒童解釋和討論的最好的方式。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跟孩子解釋死亡?
如何讓孩子喜歡英語?
幼師如何與孩子溝通?
如何交孩子與同學相處?
如何讓孩子喜歡數學?
如何讓孩子記住數字?
如何給孩子選鋼琴老師?
如何讓孩子愛上畫畫?
中國不結婚如何生孩子?
美國人如何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