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習俗和來歷 中秋節吃什麼?
中秋節的習俗有:賞月、吃月餅、燃燈、賞花燈等等,中秋節來源於上古時期的秋夕祭月習俗,秋分時節是上古時期的“祭月節”,在這一天人們要賞月、拜月。關於“中秋節的習俗和來歷”的具體回答,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繼續往下閱讀和了解。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1、賞月
賞月是中秋節的重要習俗之一,從古到今人們都有中秋賞月的習慣,也有許多與中秋月亮相關的詩詞作品,傳說在中秋這天是月亮最大、最圓的時候,人們也會看著月亮,將自己的思念之情寄託於遠方的親友。
2、吃月餅
月餅最初是用來拜祭月神的供品,後來逐漸發展為中秋節的節令食品,祭月是一種古老的習俗,人們在祭拜月神時會擺上圓圓的月餅和水果,在祭拜後食用,目前月餅通常用來贈送親友,並且根據我國不同地方的飲食習慣,也衍生出不同口味和種類的月餅。
3、燃燈
中秋這天,在江南一帶地區也有燃燈的習俗,人們將燈船點燃後,放到湖水中,燈船星星點點的燈光和月亮在湖面上的倒影,形成了一幅美麗的夜景。
4、賞花燈
中秋也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不過燈會的規模並不像元宵節那麼大,但是也有許多地方會舉辦小型的燈展,並且還會進行猜燈謎的活動。
中秋節吃什麼
中秋節一般會吃月餅、桂花糕、桂花酒、大閘蟹、柚子、餈粑等等。
總之,中秋節是一個古老且具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以上就是關於“中秋節的習俗和來歷”以及“中秋節吃什麼”的具體回答,希望這些相關內容可以給各位提供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