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咪總是很關心、也好奇胎中寶寶生長髮育情況,而胎中寶寶的體重是衡量寶寶生長髮育情況的一個指標之一。另外,胎兒的體重是評估胎兒成長的重要依據,懷孕末期,醫生會安排準媽媽進行B超檢查,目的是評估胎兒體重,是否適合順產等等。現筆者就怎麼算胎兒體重做一講解,以滿足孕媽咪的好奇心。
工具/原料
二維+彩超+三維的B超單
計算器
筆與紙
計算方法:
方法一:
計算公式:
1. 計算公式:1.07*BDP*BDP*BDP+0.3*AC*AC*FL
2. BDP:雙頂徑,AC:腹圍,FL:股骨長,
3. 輸入單位都是釐米(cm),可以輸入小數的。
(1)雙頂徑(BPD)雙頂徑並不是頭圍,而是位置約靠近太陽穴,骨頭兩側頂骨徑的長度;腹圍要測量胎兒肝臟及胃部所在同一平面的腹圍;而大腿骨在超聲波上看來,形狀則像小狗愛吃的骨頭,準媽媽們可以通過超聲波的顯示畫面仔細觀察。
(2)腹圍(AC)有些醫師也會測量媽媽的腹圍:以橫向的方式測量腹部最高的部位,但是因為每位準媽咪的腹圍差異大,因此,比較建議準媽咪在家定期自我測量即可。
(3)股骨長(FL)準媽咪以仰臥的姿勢,讓醫師利用量尺來測量準媽咪子宮底(靠近準媽咪胸骨下方的位置)到恥骨聯合上緣的長度,藉以推估胎兒的成長情況,在懷孕達20周以上時,妊娠週數通常會與此距離相當。
引數可以從B超單中查到。
方法二:
其他胎兒體重預測:
公式1:Y=-4973.72+260.69HC
公式2:Y=-2686.60+171.48AC
公式3:Y=-2232.56+747.42FL
公式4:Y=-2513.51+1049.90FTH
公式5:Y=-5168.32+100.97HC+110.86AC+143.09FL+331.43FTH
引數可以從B超單中查到:
Y:胎兒體重的估算值(g)
HC:頭圍
AC:腹圍
FL:股骨長
FTH: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方法三:
宮高*腹圍+200就等於胎兒的體重。
方法四:
胎兒體重與週數成正比:
預設體重(EBW)=雙頂徑所佔的比重×雙頂徑(BPD)+腹圍所佔的比重×腹圍(AC)+股骨長所佔的比重×股骨長(FL)±15%誤差值。
然而,要把全世界不同懷孕週數的孕婦集合起來,是不可能的,所以現在要估計肚子裡寶寶的體重,都採用統計的方式測量。
方法五:
也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去醫院體檢時,你可以直接詢問B超醫生或婦保科醫生,她們會會告訴你胎中寶寶的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