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移動端的競爭是目的地信息與旅遊產品的組合?

  最近一兩年以來,旅遊行業的併購、投資以及合作熱鬧起來,互聯網的大頭BAT也摻合進來,煞是眼花繚亂!實際上歸置歸置這些案子,卻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吃哪補哪”。

  旅遊行業的“吃哪補哪”循著兩個路子:

  一是吃產品補產品

  旅遊產品的關聯性很強,本質就是搞要素產品組織的行當,如藝龍般非常“執著”於單項產品的當屬另類。這個行當幾乎所有的響噹噹的“角”都希望所謂旅遊六要素產品在自個家裡一攬子解決,早些年攜程抄鐵友網,投資途家;近年京東攬今夜酒店特價;甚至幾家子合縱連橫搞景區門票,都是一個路數。這類的“吃哪補哪”都吃下去了,可補沒補就不好說了。旅遊產品電商的核心競爭力是產品組織,各路人馬急紅了眼的下手景區門票,原因之一它是旅遊產品組織的“核心”要素,沒有這個玩意,或者這個玩意掐在別人手裡,旅遊產品組織就夠嗆。另外,行內有個角色“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誰說產品組織只有一個“核心”要素?!“陪太子讀書”的夥計們要注意了。這兩年,旅遊電商的“後進”創業者們,大都是從“產品組織”模式下手的,早些年搞單項產品的也都麻溜地轉向,將來要麼上市,要麼“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同程老吳一邊喊著號子進軍門票大戰,一邊暗諷攜程只給小白領出差提供機票和房子,號子背後的東西就是“產品組織”。最著急上火的應該是淘寶旅行,雖然旅遊要素的鍋碗瓢盆都有,但讓旅遊者趕大集般的買旅遊產品,一個鋪子一個鋪子地來,其中目的地綜合體的鋪子畢竟太少了,旅遊產品組織先天不足。要說旅遊產品“高大上”最全的當屬攜程,簡直“好一座大廟”!十八般法器都有,只是怎樣“產品組織”,大的戰略上好像還沒徹底清晰。最拉風的收購“大鱷”是萬達,今個白菜燉豆腐,明個豆腐燉白菜,就是不換樣,都是大旅行社,這是在收購“旅遊產品組織者”!早年間,人家就是幹這個的,由遍佈全國的“商業綜合體”到長白山的“旅遊綜合體”,線下玩“組織”的老手。

  第二種路子是吃鏈條補鏈條

  確定目的地、收集旅遊信息、預訂旅遊產品、目的地旅遊消費到最後行程結束評價這是一個旅遊信息的傳播鏈條,這類的併購、投資和合作是更大格局上的“吃哪補哪”,百度拉進去哪兒,阿里投資窮遊和在路上,都是這個路數,基本考慮是在旅遊信息傳播鏈條的各個環節上形成合力和閉環。百度和去哪兒是旅遊者由信息需求轉化為產品需求的過程,無論是PC端還是移動端,採取的是直接關聯法;有點技術含量的是“地理周邊”關聯法,如景點周邊酒店。百度在旅遊上的流量實質上是旅遊者的信息需求,由百度搜索、百度地圖到百度旅遊等,把旅遊信息關聯到旅遊產品。儘管這種關聯比較直接,只是起到自然引流的作用,但也是所有的“鏈條”級併購合作案裡做的最好的。

  問題還是出在“吃哪補哪”這句話上,線上旅遊行當裡中醫最牛的那位夥計(你懂的)肯定說,“吃哪補哪”不完全正確,應該是“補氣”,“氣”這個東西肯定不是流量,應該是旅遊信息對旅遊產品的“拉動”或者“關聯拉動”作用,百度的“王婆”不吆喝,不很好地“吆喝”,不人性化地“吆喝”,去哪兒的“瓜”怎麼能賣的“快”?賣的“多”?最後是“成堆成堆”(產品組織)的賣?可真苦了百度旅遊這幫孩子!阿里和窮遊以及在路上玩的是“側翼遊弋”法,旅遊信息和旅遊產品咋幫襯,沒瞅清楚,也許攢勁憋著個“大雷”。騰訊和同程拉幫後,把QQ旅遊和同程綁在一起,現在看看QQ旅遊頁面,真夠熱鬧的,也真夠難為企鵝的,不但“魚”(同程)“龍”(藝龍)混雜,還得講個“先來後到”,看著很是忍俊不禁。仔細瞅瞅,旅遊信息和旅遊產品還沒有很好的結合,看來還是在整合過程中。

  移動端的旅遊信息環節和旅遊產品環節的結合,百度和去哪兒還是有點“糙”,算是馬馬虎虎;但在阿里和騰訊兩家子卻是混沌,你可以在微信“朋友圈”瞭解朋友吃過的館子信息(大眾點評),然後去撮一頓。可要搞個旅遊目的地,然後預訂旅遊產品,似乎要複雜的多。在小小的手機屏幕上,把目的地信息和旅遊產品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極有可能是下一個競爭的高地。馬代專家。

  經常風聞BAT又瞅上誰誰誰,有些怎麼看怎麼不搭,權且是個樂子。旅遊行當“吃哪補哪”都是吃下去了,有一部分卻沒消化得了,“大補”的就罕見了。只是如果把“流量”這個“十全大補丸”當飯吃,而不“補氣”,小心鼻子流血,時間長了身子受不了,你懂的。以上是旁觀者說著玩的,就圖個熱鬧。馬代專家。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