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尿蛋白高的症狀有哪些?

尿蛋白高是指尿液裡發現尿蛋白超出正常量,這是不好跡象,表示糖尿病人的腎臟有可能出現了損傷。那麼,怎麼判斷是否尿蛋白過高呢?糖尿病尿蛋白高的症狀有哪些?

糖尿病尿蛋白高的症狀有哪些

方法/步驟

一、什麼是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通過酸化加熱後混濁而檢出的。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質一般為40-80毫克,上限為150毫克,稱為生理性蛋白尿。由於量少,常規化驗檢測為陰性,超過150毫克/日,即屬於異常蛋白尿。人體在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情緒激動、過冷、過熱及在應激狀態時,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稱一過性蛋白尿,在幾小時或數天後即可恢復正常。

專家表示,如果尿液裡發現尿蛋白就表示腎臟已經受到損害,而尿蛋白不能得到及時控制,那麼就會引發糖尿病,更嚴重的會發展成尿毒症。可見尿蛋白的威脅也很大,因此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最為關鍵。

二、糖尿病人尿蛋白高的症狀表現:

糖尿病腎病的症狀表現有蛋白尿、水腫、貧血、高血壓、腎功能衰竭。蛋白尿是診斷腎病的重要指標,糖尿病患者有蛋白尿者佔4.9%~10%。病程短於10年,蛋白尿佔1%~3%;病程長於20年,蛋白尿佔12.8%;病程長於35年,蛋白尿佔62%。

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症狀為無水腫,隨著尿蛋白增加,血漿蛋白降低,出現水腫。水腫主要發生在面部、下肢和踝部、腰背部,少數病程進展較快者可有低蛋白血癥而出現全身水腫。蛋白尿出現後,腎小球濾過率降低,開始出現腎功能減退,尿素氮升高,出現氮質血癥,並可發展為腎功能衰竭。有人報道,出現蛋白尿後6年內約有20%,10年內約有50%,15年內約有75%的病人發生腎功能衰竭,平均生存期約為15年。

此外,糖尿病腎病的症狀可能還有輕中度貧血,是由於氮質血癥造成紅細胞生成障礙所致。長期有蛋白尿者可有高血壓,並可加重病情,使其惡化。

三、糖尿病尿蛋白高的診斷:

專家表示,糖尿病操控很差時可引起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的排出可以20μg/min,這樣的尿白蛋白排出量不能診為早期糖尿病性腎病。但若糖尿病得到有效操控時,尿白蛋白排出量還是20~200μg/min,則可以以為有早期糖尿病性腎病。

蛋白尿早期糖尿病腎病無臨床蛋白尿,只有用放射免疫方法才能檢測出微量蛋白尿。臨床糖尿病腎病早期惟一的表現為蛋白尿,蛋白尿從間歇性逐漸發展為持續性。 糖尿病人病程超過5年以上者要經常查腎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並注意測量血壓做眼底檢查。

有條件時應做尿微量蛋白測定和β2-微球蛋白測定。以早期發現糖尿病性腎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要3~6個月內連測3次。以確定是否為持續性微量白蛋白尿。如果確定為微量白蛋白增加並能排除其他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如泌尿系感染、運動原發性高血壓者,應高度警惕並注意努力控制血糖,使之儘可能接近正常。若血壓>18.7/12kPa,就應積極降壓使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同時還應強調低鹽、低蛋白飲食,以優質蛋白為佳。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