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投資知識之中國白銀市場如何發展??

長期以來,貴金屬投資市場出現了“重金輕銀”的局面,這是因為“金本位”貨幣體系觀念延續形成的認識慣性。要從投資角度理性分析,白銀的投資回報率不遜於黃金甚至於要遠遠高於黃金。1980年由於兩伊戰爭的爆發,引發了石油危機和地緣政治的急劇動盪,也就是所謂的“亂世”,白銀的表現遠遠勝過黃金。就目前來看,白銀在資源儲備上比黃金稀缺許多,而且工業需求量非常大,所以會越來越稀缺。現在白銀的價格很低,更容易被資金炒作。

  白銀在歷史上曾經與黃金一樣,作為重要的貨幣物資,具有儲備職能,也曾作為國際間支付的重要手段。從現貨白銀投資中賺了大錢的歷來也不乏其人。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石油大王亨特兄弟通過大量購買白銀期貨而獲利,銀價從最初的2.90美元/盎司上升到有史以來的最高價——50.35美元/盎司,這一投資神話開始讓世人真正見識到白銀的“魅力”。1997年股神巴菲特再次詮釋“神話”,在短短半年時間裡買進了1.1億盎司白銀,接近當時世界白銀年產量的四分之一,而銀價在同期幾乎翻了一番。那麼,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白銀投資市場又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呢?白銀投資交易平臺凱福德金業對此做了盤點:

一、建國初期白銀管理

  為了穩定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於1950年4月制定下發了《金銀管理辦法》(草案)凍結民間金銀買賣,由中國人民銀行經營管理,實施統購統配政策,嚴厲打擊銀行投機倒把和走私活動。這一政策實施增加了國家儲備,鞏固了人民幣的本幣地位。

二、改革開放前(1955-1978年)的金銀管理

  1977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中國人民銀行金銀管理辦法》(試行),為金銀管理工作提供了準則,這是建國以來第一個金銀管理規章。主要任務是調整金銀的收購政策,鼓勵金銀生產,保證國家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對金銀的大量需求。

三、改革開放後的金銀管理

  主要任務是調整金銀管理方法和加強金銀法制建設,促進金銀管理由保管型向經營管理型轉變,適應和保證國家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及人民生活對金銀的需求。

  1983年6月,國務院發佈《中國人民銀行金銀管理條例》,對金銀的生產、收購、配售、加工、使用、回收、出土、進出口等提出明確的法規規定。同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金銀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發佈實施。

  1984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與海關總署共同制定《金銀進出國境的管理辦法》。

四、白銀市場的全面放開

  從2000年1月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不再辦理白銀收購配售業務。取消白銀統購統配的管理體制,放開白銀市場,允許白銀生產企業與用銀單位產銷直接見面;取消對白銀製品加工批發零售業務的許可證管理制度(銀幣除外),對白銀生產經營活動按照一般商品的有關規定管理。這一規定實施標誌我國白銀市場全面開放。2000年至今,我國白銀產業快速發展,白銀交易市場初步形成。我國正式宣佈放開白銀市場,我國白銀工業的發展用日新月異形容並不為過。2003年我國白銀產量達到4500噸,是1999年的3倍,白銀消費量達到2000噸,較1999年增長60.7%。以華通鉑銀交易市場的成立,標誌白銀現貨市場已經初步形成。

  綜合上述發展階段來看,中國白銀投資市場呈現起步晚、發展快的特點,目前,我國的白銀產量位居世界第一,白銀工業的崛起正在改變著世界白銀原有的供應格局,白銀市場的開放是我國成為世界白銀需求最具增長潛力的地區。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現狀,白銀應該是比黃金更適合大多數人的投資和儲蓄保值工具。現貨白銀投資的良好市場環境正在逐步形成,白銀投資的春天也將來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