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大法學考研參考書?

專業課。

由於北大的法學考察的是6+1模式,也就是綜合卷六科加專業卷一科的考法,專業卷和綜合卷各150分。我的專業卷北大國際經濟法有其特殊性(相比較其他北大法學方向),我的分數據說是這幾年裡最高的(面試的時候導師說的),但是這裡不談了,因為不具有普適性。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另行聯繫我。我想重點和大家說說北大法學考研的綜合卷。

首先,大家要重視綜合卷。專業卷我見過考140的(刑法專業的),其他專業也有很多120或者130的,但是綜合卷120以上的極少,110就是高分了。還有很多同學,其他三科都不錯,但是綜合卷不到90,那就直接單科不過線,什麼都白費了。為什麼綜合卷不容易拿高分?第一,內容多,風格就各異。六科,8-10本書(有些科目看一本不夠,比如憲法和刑訴),要掌握到能答題的程度,自然就難度大了;第二,大家對於自己選的專業肯定會感興趣一些或者你本科學的基礎就好,綜合卷肯定就很難做到。這裡就是強調一下,千萬不要忽視綜合卷,這個比專業卷要更難。

其次,說說怎麼學綜合卷。第一年我自己就沒有學好綜合卷,也確實沒什麼方法和重點,第二年我是完全按照凱程的思路在走,這也是我今年進步的重點所在。我總結一下,就是“抓基礎,重框架,明思路,會答題”。

抓基礎,北大綜合卷整體風格是偏向於基礎的,特別是憲法,刑法,行政法和民訴。很多同學認為考北大法學,需要很多高深的理論支撐,其實真不需要,至少綜合卷多一半的題目是基礎的。另外一些同學知道基礎重要,實際上沒有在行動上體現出來。去年考完了,有個哥們說正當防衛他竟然沒有背全構成條件,我就真無語了。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基礎。那什麼叫重視?忽略過程,結果就是說一個基本概念或者理論,你能把它的前因後果,外延內涵,特徵意義分條分點能夠標準的說出來。大家不要認為抓基礎,就是背背定義。對不起,文科考試,至少北大法學院考試不是這樣的。所以,要全面掌握,把這個基本知識相關的知識體系都要掌握,這個才叫從行動上重視基礎了。

重框架,前邊政治提到框架,這個真是太重要了。框架的好處前邊說政治時說過了,這裡再重複一下:第一,幫助記憶;第二,答題的時候自然就成邏輯了;第三,多角度(後邊具體說這個問題)。我剛到凱程時老師就講了框架,但是實際領會和運用框架方法,那是至少兩個月後的事情了。而且是和老師談了好幾次話,才慢慢領悟。框架這麼好,但是這個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個人不斷的體會和思考。怎麼做框架,這個真不是一下子可以學會的。我自己就是個例子。

但是告訴大家一些我自己的體會。首先,你可以從一個科目的最基本概念開始。比如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和人身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和,魏振贏版定義),你會發現,整個魏版的民法知識體系就是從財產和人身開始劃分的(當然前邊加了一個總論)。一個學科,一定是從最原始和基本的概念開始展開的。其次,注意共性和個性的關係。框架,就是一顆知識大樹。越往上,知識點越細化,但是越往下,他們的共性就越多(最後都是同一個主幹出來的)。抓住共性,區分個性,你的框架就容易建立起來。比如財產權和人身權的共性都是“平等主體間依照民法規範調整的權利”,那麼民事權利的一些共性他們都將具備,個性上在於對象不同,由於這個對象不同,所以他們又會延伸出許多不同來(北大有一年考了這個題,很久了)。財產權裡邊,又可以分為物權和債權。物權又分為自物權和他物權。他物權還可以繼續細分。每一層概念上有其共性的特徵,也有其具體的個性化的特徵。通過共性和個性,框架就慢慢做出來了。

明思路。北大雖然重基礎,但是同樣基礎的題目,不同同學的答案分數差距很大。除了重基礎和會答題外,明確老師喜歡的思路也很重要。所謂明思路,就是某些考題,你需要按照老師希望的角度去答題,不要打偏或打歪了。比如今年的刑訴非法證據排除的題目,比如今年的行政法的“合理性審查與合法性審查爭論”的題目等等,還有很多憲法的題目也是如此,大家需要明確北大老師的價值取向。法學,人文學科,是不會像數學那樣有一個非常準確的答案的,但是價值取向卻是可以非常明確的。不知道北大老師關於某個重要知識點的態度,是非常危險的。雖然有學長說過北大老師包容性很強,只要你有道理,就給高分,但是從我瞭解到的情況完全不是這樣的。

會答題。下次整個專題來寫吧。要說的太多了。

以下再說幾個同學們關心的問題:

參考書

現在看來,對於基礎知識而言,我覺得任何一本名校的教材都是可以的,比如北大,人大,政法,法律或者高教的,我覺得都可以。之所以這麼講,是因為每本教材所涵蓋的知識其實是大同小異的,而且基本都是通說。說到此,個性化太強,又非北大出題老師的專著,我不建議大家看的。比如刑法,張明楷的刑法就不要拿來複習綜合卷,雖然這本書我個人非常推崇。我用過的書單如下:

憲法 周葉中的大紅皮(補充 張千帆版憲法學,法律出版社)

點評:周這本書的好處有兩點,一個是原理的地方寫的很精彩,有高度,適合答題增分用,第二是比較基礎,知識點比較全面。缺點在於公民權利部分寫的不夠清晰。所以我是對照了張版憲法學,把個別重要知識點進一步完善和總結。

張千帆 憲法學導論(超級厚,但是必看),

點評: 如果是遇到基礎題,這本書是屬於“坑爹型”的:很厚,很艱深;但是,如果遇到憲法中的活題,比如案例題,那這本書幾乎就是救命稻草。我是看了兩遍的,後來凱程這邊又把這本書重點講了一遍。

王磊 憲法司法化

點評:必看。但是總結十個左右專題就可以了。比較簡單。

行政法 姜明安版大紅皮

點評:必看。優點不用說了,缺點是太囉嗦。所以,進行專題總結和明確重點非常重要。當然,這個是針對以往真題而言的,今年行政法出題較以往重點不是很一致,另外角度靈活性上有所增加,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引起注意。

民法 魏振瀛版,補充 劉凱湘 民法總論與債法總論

點評:民法重點是非常突出的,魏版對於基礎知識的複習是很必要的。但是這兩年北大的民法考察重點在向合同法轉移,這點需要大家注意。我當時就根據凱程的要求結合劉凱湘的合同法重點整理了債法部分。

民訴 劉家興 潘劍鋒 版

點評:民訴這一本就足夠了。

刑法 雙楊 北大版

點評:這一本就足夠了。案例部分,我建議大家看看司考的相關重點各罪的案例分析。

刑訴 陳光中 高教版 加 凱程刑訴資料

點評:刑訴是對我而言最難複習的一門,它的出題風格實在很難把握,往年真題我也沒有很大把握。還好今年的題目是凱程的資料上的原題,驚險過關吧。有學長推薦了陳瑞華老師的前沿問題等專著,但是我個人覺得都是論文彙編,實在太難總結了。所以看了一點就放下了。

要不要同時考司考

如果你夠強,我指法學基礎比較好,時間也充足的,可以;否則,還是算了。因為二者風格差異還是很大的,當然個別知識方面確實有幫助,但是整體上差距比較大。

輔導班的問題

針對北大輔導的是兩家比較專業,一個是英華,一個是凱程。前者有老師講,不過近幾年來看,很多是博士了,老師上課的基本只有民訴和憲法了。我是買了好幾年的錄音,挑著科目來聽的。收穫還是挺大的,特別是對一些基礎問題的認識有很多加深。另外一個凱程我是報了全程。我覺得凱程的特色是應試性很強,之前就聽師兄說過他們押題很厲害,我這一年他們衝刺壓中幾道大題,但是我在凱程學到的針對北大的複習方法、他們複習思路的指導還有答題思路,對我幫助非常大。另外專業課如果沒有凱程,我確實拿不了那麼高分。

要不要上輔導班,我個人覺得是非常有必要的(可能會有同學認為因人而異)。因為畢竟英華也好,凱程也好,他們對北大都是經過系統研究的,也確實有些東西是我們靠自己很難把握或者根本就無法知道的。所以,利用別人給我們自己節省時間,或者提升實力,是非常值得的。

但是,我也要提醒大家,輔導班只是外力,光靠著押題,光靠著輔導班就想考北大,我覺得也不太可能。

要不要去北大聽課

我覺得是這樣,如果你就在北大附近住,那麼選擇性的去聽幾位老師的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有些出題老師的東西真是很難在課本上找到;但是如果你的聽課成本太高(時間和費用),那就不如不聽,但是你必須找一個師兄或者師姐來給你提供信息和幫助。我的專業課很高,就是凱程幫我安排了一位學長來進行一對一輔導,而且提供了很多內部的信息和資料。

複習壓力太大怎麼辦

我第一年複習後期,緊張的經常失眠。我相信凡是認真準備的話,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但是,第二年我就好了很多。我的心態調整方法是:不要總是想著自己能否考上,而是量化每天的複習任務。因為知識點總是複習不完或者深度是挖不完的,所以你如果抱著太嚴謹或者說完美複習的心態,那你會越來越緊張。我第二年是給自己每科定一個目標,然後層層分解,然後細化到每個時期,每天的複習量基本是恆定的。這樣我就會很清楚每天需要做什麼,做多少,另外我每天只要把這些量完成了,自己心裡就會很踏實:因為我知道這樣複習下午,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還有方法就是每週找研友或者輔導老師說說話,聊聊你的複習狀況,我覺得這個也特別管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