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汽車保養小策略?

  除了天氣炎熱,車輛內部零部件的老化也是造成汽車自燃的重要原因。因此,車主應勤於對車輛進行日常的檢查和保養。

  發動機汽油濾清器故障、線路故障、電源線路老化,或者汽車長途超負荷裝載致使發動機各部件不停運轉造成溫度升高這些都可能導致汽車自燃起火。

  汽車保養1、發動機進水延時處理

  經過判斷,如果水進入發動機內部,應當拆下火花塞,人為切斷燃油供給系統和點火系統後用馬達運轉發動機,使進入發動機內部的水順利排出。同時檢查車輛各系統油液狀況,出現起沫、渾濁等現象應及時進行更換。檢測完畢後應用壓縮空氣清潔發動機艙內部電器連接部件,防止水分積存在電器連接部位造成腐蝕。重點清除部位是:保險盒、傳感器插頭、車身積水存積處。清理完畢後,進行車輛路試,以確定發動機在行駛過程中無異常噪音。如有明顯行駛噪音,檢查發動機軸承和旋轉部件。

  汽車保養2、滅火器必備

  滅火器是隨車必備的裝置。不過很多車主並不瞭解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法,或從不檢查滅火器是否能正常工作,這樣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也無法開展自救。因此車主應在平時就學會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法;如果車輛配備的是乾粉滅火器,最好每年去當地消防器材商店檢查一次:主要檢查乾粉粉劑是否結塊、提供噴射動力的內置氮氣瓶壓力是否下降等。

  汽車保養3、車內不留危險物品

  日常生活中的打火機、香水、空氣清新劑等也是構成汽車火災的危險品。這些物品如果放在車內,車輛經過暴晒後可能導致上述物品發生爆炸。因此,在鎖車之前應檢查車廂內,不要留下這些危險物品。此外,普通車輛應儘量不載放汽油、柴油等危險油品。

  汽車保養4、浸水篇:雨水

  炎炎夏季,暴雨隨時光臨,雨天駕車的安全問題需要特別關注。但總結起來無外乎行車、涉水、視線、輪胎等幾個要點。

  汽車保養5、穩慢當先

  雨天行車儘量使用二擋或三擋,且時速不要超過40公里。雨天行車更需要注意路邊的行人,應減速慢行多鳴笛,耐心避讓,切不可與行人或非機動車搶道。溼滑路面避免打滑的最佳做法就是慢速行駛。慢速行駛可讓輪胎與路面的接觸面積增加,從而提供更大的牽引力。如果您發現車輛開始打滑,請不要猛踩制動或猛打方向,這可能導致汽車進入側滑狀態。將腳從油門踏板上擡起,直至車速變緩並重新獲得路感。如果您需要制動,請採取輕柔的點剎操作。裝有ABS的車輛可以自動進行點剎操作,此時您應該堅定而穩定地踩下剎車。車身如果發生了側滑,在穩定製動的同時,應該順著打滑的方向轉動方向盤,可以抑制車身發生旋轉。

  汽車保養6、避免胎壓過低

  雨天行車會對輪胎提出更高的要求,雨季胎紋的深度最好能保證在4毫米以上。因為胎紋深度過低,容易在胎面和水面間形成水膜,造成汽車跑偏、甩尾和制動距離加長等情況。

  汽車保養7、行駛中及時解決視線不清的問題

  雨天行車使用前大燈會形成炫目的光幕,要改用霧燈。若前擋玻璃上產生霧氣模糊了視線需要打開空調的製冷開關,用冷風吹風擋玻璃,這樣能迅速使視線清晰;後擋風玻璃出現霧氣時,需打開後擋風玻璃加熱器,儘快消除霧氣。如果雨刷器掃水不徹底,使雨水沾在車玻璃上,可以將車蠟塗在車窗上,使玻璃表面形成蠟膜,改善視線範圍。

  汽車保養8、保持車距

  車輛在溼滑路面上的制動距離大約是乾燥路面制動距離的3倍,因此務必注意保持和前車的車距,根據車速的不同,最少應保持兩個車身以上的車距,防止與前車發生追尾事故,如果後車跟車過緊,可以打開雙閃警示燈提醒後車。維修站全面體檢。

  大雨之後,無論車輛有無異常現象,最好能夠到4S店做一次全面體檢。因為一些隱患並不能當場發現,但對車的潛在危害卻非同一般。例如,大雨很容易讓一些樹葉、灰塵等附著在散熱系統或發動機艙蓋的排水孔位置,如果不及時清理這些汙物,會讓散熱系統的工作效率下降,引發機械故障。所以,雨後要看一下發動機艙與駕駛艙分隔部位的進氣孔位置和左右翼子板兩側的溝槽內有無積水,如有積水,可以拿清水沖洗進氣孔,疏通水道,以保證車輛的最佳工況。

  雨後的汽車由於多處灌水可能會對汽車某些部件的性能有所影響,嚴重的可導致汽車不能正常啟動。例如,電路遇水後很可能短路,極易造成發動機報廢。許多車主往往在雨天開車後一個多星期才發現車輛短路現象。所以,我們在雨天涉水後,即使發動機正常運轉,也建議在維修站及時對電路設備做一些處理。例如,將電路吹乾或擦乾後,再啟動預熱。另外,檢查制動系統也很重要。由於制動系統有非常強的吸附力,雨水非常容易進入制動液內,這樣會影響到制動效果,嚴重的可能造成制動失靈,建議雨後到專業維修站進行檢查,以防後患。

  雨天容易導致大燈進水。如果發現大燈內有水霧,可以打開大燈並把遠光燈也打開,看10分鐘後車燈內的水霧是否開始消失,一小時後是否能夠徹底消失,如果消失了就不用擔心,但如果還有水霧,就要到專業的售後服務站進行處理。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