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行政管理考研參考書目、歷年報錄比、錄取名單。教材側重點。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考研信息
120401行政管理(來源於研究生院,百分百正確)
644公共管理學:
①黎民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②陳振明主編《公共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859 綜合知識(含西方行政學理論、國家公務員制度、政策科學):
①丁煌《西方行政學說史》(修訂版),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②李和中《21世紀國家公務員制度》,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③胡象明《公共部門決策理論與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複試筆試科目參考書目:
行政學原理:丁煌主編《行政學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參考書目:
行政組織理論:傅明賢《行政組織理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浦興祖《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工具/原料
五本教材、歷年題及答案、筆記
方法/步驟
首先是選學校、以及專業。事實表明在考研學子之中,更多的是像我一樣非211的學生,希望可以通過考研這個機會,給自己一個更高、更大的平臺。在我看來,選擇學校時不得不考慮城市,比如北上廣、長三角、珠三角(尤其是那些希望讀完研究生就直接就業的童鞋來說更是如此,因為研三時我們需要實習的機會,而大城市理所當然機會會更多),抑或著想離家近點以後可以照顧家人;而選擇專業時自己的本科所學專業、以後就業定位、以及你所考專業的就業前景都是不得不考慮的。(尤其對於那些對自己本科所學專業不感興趣,想通過考研轉專業的童鞋來說這的確是個好機會)
相信看到這個帖子的童鞋基本上第一個問題基本上解決的差不多了的。接下來,我想跟大家說說確定學校、專業後,買參考書、複習資料以及找武大行管前輩的事。首先是參考書目,大家一定要進武大官網上找,尤其是出版時間、第幾版一定要看清楚,時時關注武大官網的相關消息,比如15年的參考書目就在14年的基礎上把專業一的張成福、王樂夫去掉,而把黎明的那本版本由03版改為了11版的,而且14年之前的參考書目在9月中旬就已經給出,而15年卻是在10月中旬才給出,據我所知,一些考生見9月底還沒有給參考書目就以為參考書目還是那7本,卻不知書已經少了2本,而且專業一中最重要的黎明那本版本已經換了,所以浪費了不少時間。說考武大這樣的學校,尤其是行管這麼熱的專業,要明白,公共課大家都差不多(當然那種政治、英語都考80以上的大神除外,但這種畢竟是少數),所以英語目標是過線(從這幾年情況看,60以上比較保險)、政治70往上考,而專業課就是關鍵了,有的複習的好的,專業課加起來可以270甚至是280以上,而差的就230了,差距一看便知。
接下來,我將分政治、英語、專業三大塊具體說說我的體會: 一是政治,政治大家都不用太擔心,一般不會掛在政治上,但如果複習的好,可以考到80以上便會整體提分不少。這裡大家肯定有報不報考研班的困惑,這個說真的可報也可以不報,報的大多可以有一個心裡安慰吧,覺得有專業的老師帶著你們複習,但他的一個缺點在於比較浪費時間,尤其是到了最後12月份快考試時,到那時政治時政、大題要背,英語作文要背,武大專業課書這麼多肯定還要重點背,但特別煩的就是那時考研班一上課就是1、2天,會讓人特別崩潰。如果你本身是文科生,有點基礎就可以根據情況看報不報班,如果是理科生,覺得看政治大綱很枯燥、頭大就可以報一個。報了班的跟著老師學就行,沒報的複習主要是:暑假可以看15年的政治考研大綱,然後到9月份,就可以跟著“肖秀榮”的系列書走,比如1000題等等,但不管如何,不報班的同學政治大綱、練習選擇題的一本書(個人推薦肖秀榮的1000題)、肖秀榮的最後4套預測卷必須要買。 然後英語。現在的你們肯定忙著背單詞,但同時不要忘了長難句。單詞我覺得新東方的綠皮亂序版很好,他好在一個單詞的每個意思下面都會寫一個例句,而不像一些單詞書一個單詞下不分開列好多意思,因為在例句中記憶單詞會更能理解其意境。然後是長難句(就是把歷年英語真題中的很不好理解的句子摘出來),個人推薦何凱文的長難句或是考試蟲的長難句,自己可以根據情況規定每天弄懂3——5句,不貪多,但求從單詞、句子結構弄透徹;接下來是英語閱讀,這是個大頭,都說“考研英語得閱讀者得天下”,我考完後對了閱讀答案,應該錯了3個左右,所以今年英語一72(不過我英語底子還行,英語四、六級都是一次570多分考過),閱讀參考資料自然是張劍的黃皮書,但個人覺得把黃皮書和何凱文的閱讀思路解析補充、互相參考還不錯。英語閱讀複習,可以在5、6月單詞、長難句2遍看完後開始,可以買一本張劍閱讀基礎篇先做,等到有一定積累或是考研班講做閱讀方法後再做真題,記住,英語真題一定要吃透,不要做完一遍就扔在一邊,我的閱讀做了4遍,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情況看,但是不管怎樣坐閱讀一定要從單詞、句子、文章結構、題型歸類、選項分析各個方面解決。再者是新題型,別看她只有10分,但他也很重要,新題型四類題型總中排序、段落還原最常考,尤其是排序一旦錯一個,很有可能10分全部丟掉,鑑於真題每年只有一題,我建議專門買一本新題型的書聯繫,新東方的個人覺得不錯。最後是作文,可以在10月底買一本歷年真題優秀範文,底子好的可以先自己寫每年真題然後參考作文書自己整理,我當時是1998——2014每篇自己寫,然後對照書把書上表達好的自己分類型整理了。底子稍差的同學可以先每天堅持背,然後用自己背得東西來寫真題。 最後是專業課。因為我是跨考,所以也走了不少彎路,然後專業課兩門也只有240,所以大家在我的建議的基礎上,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5本專業課書,我認為不管是哪一本首先必須弄清楚其書的整體構架。比如黎明那一本首先清楚他有十一章,分緒論、上篇、下篇三部分。我當時在理解這這一章的關係時是這樣理解的:第一章為緒論概括為“是什麼”(即包括公共管理學成為獨立學科的內在依據、外在時代條件、研究方法、變革);上篇分別為:第二章為“從哪來”(即理論和實踐的發展)、第三章為“誰來管(即主體)、第四章為“客體”(即公共物品及供給)、第五章為“根據?管”(即職能)、第六章“怎麼管”(即運行)、第七章“用?管”(即工具)、第八章“公共權力者的義務及約束”(即責任與監控);下篇分別為“政府”“非政府公共組織”“若干熱點”。之所以要這樣有個整體構架,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考試時看到一個題目,迅速鎖定它是那一章、然後此章下面有幾節,只對於答論述題很有幫助。大家都知道在專業一的黎明和陳振明2本書中,黎明是基礎,幾乎全部要被,而陳那本則需重點找出 陳那本上沒有的章節,比如“人力資源”“財政管理”等等,這些就是重點。再說專業二,一是《學說史》,分緒論和6章,因為每章關係很清楚,所以關鍵是記住每個人的只要思想及評價;二是公務員,我覺得有必要幫大家理理其章之間的關係:我把緒論和14章分為5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即第一章公務員和公務員制度);第二部分為“公務員的發展歷程與現狀”(即第二章的從哪來—公務員的產生與發展、第三章的發展之封建、第四章發展之港澳臺、第五章發張之新中國);第三部分為“公務員管理體制及管理機構”(即第六章);第四部分為“公務員5大制度”(職位分類、錄用、考核與職務升降、培訓、保障);第五部分為“三大機制”(激勵、退出、監控機制);第六部分為“發展趨勢“(即緒論)。在專業二中,重要性的排序分別為 《學說史》《公務員》《決策》,但是15的考題表明《決策》考的越來越多,需要更加重視。
注意事項
參考書目別買錯
堅持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