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尿症概述:
3歲以上小兒不自主地排尿稱小兒遺尿。常發生於夜間熟睡時,往往於夢中排尿,尿後不醒。輕者數夜一次,重則一夜多次。症狀時消時現,有的持續至青春期才漸漸消失。中醫學認為多因腎氣虧虛,下元不固所致,與脾肺氣虛等亦有關係。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腎氣不足、下元虛寒。或病後體虛、肺脾不足所為,當以培元補腎、健脾益肺為治,可以用華.寧`堂.肚臍止`遺.貼,敷貼在肚臍即可,半月至一月即可痊癒。除此之外,日常應該注意什麼?
尿床的原因
大腦皮層發育延遲:不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樞,在睡眠後逼尿肌出現無抑制性收縮,將尿液排出;
睡眠過深:未能在入睡後膀胱膨脹時立即醒來;
心理因素:如患兒心理上認為得不到父母的喜愛,失去照顧,患兒脾氣常較古怪、怕羞、孤獨、膽小、不合群;
遺傳因素:患兒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較高的遺尿症發病率。
兒童尿床的行為療法
(1)排尿中斷訓練 鼓勵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間中斷排尿,自己從1數到10,然後再把尿排盡,這樣能訓練並提高膀胱括約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訓練 白天讓孩子多飲水,當有尿意時,讓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過10分鐘,每天訓練1~2次,使膀胱擴張,增加容量,從而減少夜間排尿的次數。
(3)定時訓練 在以往晚間經常尿床的時間提前半小時用鬧鐘結合人為叫醒,讓其在室內來回走動,或者用冷水洗臉,使在神志清醒狀態下把尿排盡,目的也是有助於建立條件反射。
(4)家長監督 家長要及時發現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殘餘尿、擦乾局部、更換內褲及幹床處理。
(5)總結記錄 要求家長每天記錄尿床的原因、次數,在日程表上對尿床、不尿床都作個記號,每週總結一次,找出原因,當孩子有進步時應給鼓勵。
遺尿症的家庭療法
1、調整飲食
每天下午4點以後少飲水,晚飯最好少吃流質,宜偏鹹偏幹些,臨睡前不要喝水(夏天除外),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減少夜裡膀胱的貯尿量。
2、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應該使孩子的生活、飲食起居有規律。應避免孩子過度疲勞及精神緊張。最好能堅持睡午覺,以免夜間睡得太熟,不易被大人喚醒起床小便。
3、睡前不宜過分興奮
應養成孩子按時睡眠的習慣,睡前家長不可逗孩子,不可讓孩子興奮,不可讓孩子劇烈活動,不可看驚險緊張的影視片,以免使孩子過度興奮。
4、臨上床前把小便排乾淨
要養成孩子每天睡前把小便排乾淨徹底的習慣,以使膀胱裡的尿液排空。有條件的家庭,應儘可能在臨睡之前給孩子洗澡,使其能舒適入睡,這樣可減少尿床。
5、及時更換尿溼的被褥衣褲
孩子睡覺的被褥要乾淨、暖和、尿溼之後,應及時更換,不要讓孩子睡在潮溼的被褥裡,這樣,會使孩子更易尿床。
注意事項
睡覺前儘量少給寶寶喝水,含水分多的水果,如西瓜、葡萄、橘子等也最好別吃了。
讓寶寶養成睡前排尿的習慣。
別讓寶寶在睡前太興奮,或者看緊張、刺激的動畫片。
白天不要讓寶寶玩得太興奮,戶外活動要節制,每天堅持午睡1-2小時,便寶寶易於夜間被叫醒。
有條件的家庭,儘可能在臨睡前給寶寶洗個澡,這樣能減少尿床的產生。實在不行,洗個熱水腳也可起到相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