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研究可以從許多方面進行探討,譬如:字之結構,行文佈局,碑帖歷史淵源,古今書論……但是,此刻我感覺到,書法不僅僅是一門技法,它是體現和體會著的美的藝術形式。通過書法這一載體,創作者和欣賞者互相獲得了美。而這不同層次的美,又反映了彼此之間的修養和心境。對書法學習的體會我想從兩個層次來描述。即書法的藝術美和書法的境界修養。以下就是我的一些膚淺的認識。
書法的藝術性
藝術是人類的創造物。書法作品有著實用性和表現力。從象形文字到草書,我們的漢字經過了一系列的抽象。古人變革書體最首要的目的就是實用和方便。書體的演變存在著繼承與創新。創新性是藝術得以發展的動力之一。從縱向來說,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即聯絡又有著巨大的差異。每種書體存在著不同的章法。從橫向來講,每一種書體又存在著不同的風格。就楷書而言,最著名的幾種風格要數顏歐柳趙。行書又有行楷和行草。書體和字型的橫縱向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書法藝術。書體和字型從實用角度來說體現了一種規範性。比如說學習寫字當然是選擇好的範本進行臨摹。好的範本作為規範被繼承下來。這樣淘汰了一些相對差的字型。所以中國書法從實用美學角度創造出了一些用筆技法和間架結構。雖然這些給人感覺相對教條,但是它為我們寫好書法,欣賞書法提供了一些據。
書法是一門藝術。藝術除了表達內容也表達內容之外的一些資訊。我喜歡顏真卿的《祭侄文稿》。顏字的風格是大氣磅礴。體現著盛唐的氣魄。我們知道這篇祭文稿祭奠的是書家的侄子,而作者當時正作為集結各路英雄的盟主與叛軍安祿山作戰。他的侄子正是在與叛軍作戰中戰死沙場。此時作者有著三種情感。對失去侄兒的悲痛,對叛軍的痛恨,對戰勝叛軍的足夠信心。這些情感全都寄託於這篇著名的文稿,同時也反映在文稿的書法藝術性中。我們可以從他的這篇名作內容和書法中感受到了他感情的汪洋恣肆。成為“天下第二行書”一點也不誇張。正是通過書法的實用性和表現性推動了書法的藝術創造力和藝術情感。通過創作書法和欣賞優秀的書法作品達到互相溝通的藝術效果。
書法美的認識
美是一種感受。在書法中,不同書體和字型,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不同類別的美。《顏勤禮碑》,我感覺到雄健之美。字不大,但是飽滿,充實,彷彿雄健的盛唐武士,威嚴敦厚。唐人書《靈飛經》給人以娟美秀麗的感覺,彷彿出水芙蓉。而張旭的狂草又有舞蹈的動感。有些書法作品運用了枯筆,給人以滄桑之美。彷彿一棵老樹,歷經了風霜,雖然樹枝有著種種班駁,但是還是在枯筆中體現著強……人們欣賞著不同的美,帶來了不同的美的感受。
書法與心境的關係
書法的確是靠練出來的。元朝趙子昂日書萬字。而練字過程中就會有感受。不管性格外向還是內向,只要拿起筆,就要把心與書融合一起。現代社會十分浮躁,誘惑也多。從事的事情很多。書法創作如果存在一點雜念,可能就會影響到書法作品的氣韻。王羲之的《蘭亭序》是行書作品中的至尊。我認為魏晉時期的文人有著一種逍遙,一種天性的解放。會稽山吟詩對聯,遊玩山水,喝酒暢談。沒有這樣的心情解放,沒有寬鬆的心境,也就沒有這千古名篇《蘭亭序》,也就沒有“天下第一行書”。雖然看不到王羲之的真跡,但可以從雙鉤的《神龍蘭亭序》中依稀感受到作者要表達的一種暢快淋漓的感受。這種感受通過文字書法傳遞了一千多年。而且永遠傳遞下去。有著怎樣的心境就會有怎樣的藝術表現。但前提是本身有著紮實的藝術基礎。
書法與人品修養的關係
藝術的一種境界就是欣賞美,創造美。而欣賞和創造美的同時也達到了人品修養的提升。書法也一樣。藝術是相通的。而欣賞美的眼睛是靠在藝術環境中薰陶出來。雖然字寫的好壞與人品修養沒有直接的聯絡,但是書法藝術,能夠提升一個人的品位。一個有品位的人必定會在各個方面表現良好,包括寫字方面。根據馬斯洛(Maslow.A.H)需求層次理論,大多數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和傾向。書法技能在達到一定的層次,技法和技術相對不再重要了,而書法與其他藝術的融合,與自己內心的融合更顯重要。所以從古至今書品與人品存在一定的聯絡。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價值取向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書法藝術的提高,越到後來越與一個人的修養有關。人品修養包括了為人處事,生活的態度,對美的理解,對藝術的鑑賞等等。知識的融會貫通,心境寬廣,愛,一向為書者的高境界。而相對存在一些雜念或者有私心,可能會阻礙好的作品創作,體現不出獨有的風格。而廣博的知識以及良好的治學態度是書法藝術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因為事物是發展著的。事物之間存在著聯絡。我們可以從廣博的知識中獲取創作書法的靈感。也通過知識的積累以及其他藝術的學習和鑑賞,獲取其中的營養。通過強化練習毛筆字是可以把字寫好。而專一地強化,可能就成為技術,而不是藝術。每種藝術越是到後來越是體現一種修養,心境。而譁眾取寵,過分的展示技術,我認為與藝術無關。
書法學習當然存在著一些艱辛。可能學習書法要花費許多玩的時間。對於我這樣一個年輕人來說是興趣還是一種追求的問題。是興趣就作為修身養性。而追求卻是另一種態度了。
原作者: 作者:顧 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