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直接講這種做法不對,因為這實在又是一個植物學的問題。調查瞭解過雲南普洱茶的人都知道,在雲南普洱茶區,茶葉僅有老樹、大樹和臺地之分,並沒有像北方所說的喬木和灌木的區別
方法/步驟
不能直接講這種做法不對,因為這實在又是一個植物學的問題。調查瞭解過雲南普洱茶的人都知道,在雲南普洱茶區,茶葉僅有老樹、大樹和臺地之分,並沒有像北方所說的喬木和灌木的區別。
一些前衛的觀點甚至認為,普洱茶全是是喬木茶,而臺地茶是為了便於管理而人為地不讓茶樹長的太高,所以才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灌木茶的樣子。從茶樹和根莖上來看,臺地茶也應屬於喬木茶。
喬木和灌木無非茶葉經銷商為了區別自己的不同產品而演繹出來的觀點,甚至是一廂情願地把臺地茶作為灌木茶,目的只有一個,擡高喬木茶的價格。對於普洱初入行者來講,所謂經銷商口裡的"灌木茶"更適合一些,可以節省學費,但千萬別買到假茶!
喬木茶比灌木茶品質更好
這也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說法。應該說,整個瀾滄江流域的地理和氣候環境都是差不多的,不管臺地茶還是大樹茶,喬木茶還是灌木茶,都具備了良好的生長及生態環境。但是,茶葉品質的最終形成還取決於很多方面的問題,比如工藝和做工的問題,品質上相近的茶葉,因工藝的不同可能產生很大的差別;再一個就是不同茶區茶葉的香氣和內質也是不同的,對比時也只能選擇同一區域內,同一時間段的茶來比較,絕對不能拿勐海的臺地春茶與普洱的大樹秋茶相比,那是毫無意義的。
對比也要有一個原則,只能選擇同時期不同茶區的茶葉進行相似性和差別性的定量分析,或者將同一茶區不同時間的茶葉進行縱向的比較,籠統意義上的對比毫無意義。如果經銷商出於某種目的將茶葉進行某種對比,則可能在其後繫著自己的好處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