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聽音樂會應注意什麼?

Tags: 孩子, 音樂會,

著名鋼琴演奏家茅為蕙曾經說過,帶孩子聽音樂會,是家長在音樂教育中能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如果家長多帶孩子感受一下音樂會的氛圍,即使孩子暫時聽不懂曲目的含義,他也可以有充分的空間去想象、去感受什麼樣的聲音可以用什麼樣的樂器、用怎樣的旋律來表達。而對於有一定專業素養的人來說,用評判的眼光來聆聽音樂會,在交流討論中學習,會更加有助於自己琴技的增長。

小米4歲11個月時,迎來了她人生中聽的第一場音樂會,由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演奏,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的“華夏神韻----東南西北中地域民族特色音樂會”。演出曲目包括華東地區的《將軍令》、《茉莉花》;華南的《平湖秋月》《步步高》;華北的《西喇木倫河畔》、《賽馬》;華西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絲綢之路》;華中的《編花籃》、《花好月圓》。

有人問,小米愛聽嗎?能聽得懂嗎?事實上,我想,除了那些音樂專門人士,我們這些音樂門外漢,更多的是抱著欣賞音樂的態度去聽音樂會的吧。能聽懂多少,也許孩子比大人還強,也許孩子比大人還有想象的翅膀。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一些指導,比如告訴孩子這是什麼曲目,主要是想表達什麼意境等,以幫助孩子理解曲目,更好地去傾聽、去欣賞。

帶孩子聽音樂會應注意什麼

方法/步驟

1、多大的孩子適合聽音樂會?

進入國家大劇院時會有安檢,嚴格規定是1米2以下孩子不能入內,一般會放寬鬆到1米以下孩子不能入內,而且得已入場的孩子也同樣需要票。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大概是考慮到太小的孩子可能會坐不住,繼而哭鬧、喧譁等影響演出。所以個人也認為,至少等到你的孩子能夠安靜地坐下來欣賞音樂,能夠遵守禮儀規則時,再帶他(她)去聽音樂會。在此之前,不妨經常給孩子聽一些世界名曲、古典音樂之類的,先感受一下,這樣潛移默化後,當孩子再聽音樂會時,可能就會聽到自己熟悉的音樂,會更有親切感。

帶孩子聽音樂會應注意什麼

2、音樂會的禮儀教育。

聽音樂會前先和孩子要做好心理準備,在演出開始後要保持安靜,不大聲喧譁,不隨便走動,在演奏過程中也不要隨意鼓掌,要等到演奏完畢,指揮明確示意後再報以掌聲,以尊重樂曲的整體性。在讓孩子做到時,自己首先也要做到。這一點,曾經在報紙、新聞上看過有關國人聽音樂會或歌劇時,相機閃光不停、手機鈴聲不斷、孩子哭鬧不休、人員走動不停等各種負面的報道。也許隨著時代的進步,隨著高雅音樂越來越走近人們中間,大家也開始慢慢地學會了遵守規則以及尊重藝術。至少在我們聽音樂會時,沒有聽到什麼喧譁,也沒有人中途隨便鼓掌,都是在指揮轉身時,我們才報以熱烈的掌聲。至於手機嘛,大劇院直接給遮蔽了訊號,不用擔心什麼時候響起那突兀的鈴聲了。

帶孩子聽音樂會應注意什麼

3、給孩子想象的翅膀

這一場音樂會,最大的特色,就是把華夏東西南北中各個地域的民族特色音樂一網打盡。華東的大氣或嬌俏,華南的喜慶熱鬧,而華西和華北的,則透著深深的蒼涼。尤其是一曲《絲綢之路》奏響時,彷彿就看到了大漠孤煙直的畫面,耳邊似乎有駝鈴在響,又有西域那獨特的豔麗之風。和小米聽這一曲時,我們一直在想象著在沙漠裡的場景。我在她的耳邊悄聲地說著沙漠的孤苦、市集上交易的熱鬧,回程時的歡快,然後告訴她,這些只是媽媽自己聽著音樂所想象的,你也可以邊聽音樂邊想象。於是在聽《編花籃》時,小米想象著一個如她一般大的小妞妞手巧靈活地編織著花籃,然後媽媽來了,爸爸來了,大家都來了,都在看小妞妞編花籃,小妞妞還採了漂亮的小花放進編好的花籃裡......而在聽《花好月圓》時,我告訴她一般都說花好月圓人團圓,就象中秋節一般,月亮圓圓的,所以人們都喜歡說花好月圓。於是小米聽著音樂時,開始回憶中秋節那天晚上都幹了什麼----看月亮了,做月相圖了,吃月餅了,看中秋晚會了,刷牙了,讀書了,睡覺了......

帶孩子聽音樂會應注意什麼

注意事項

一場音樂的盛會,一個美好的音樂之旅,這只是開端。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