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作為收藏一大熱門,有著廣泛的收藏愛好者,但市場上好運作,市場需求量大的卻不一定很多,下面為收藏愛好者點評三年袁大頭以及湖北省鑄造的光緒元寶。
工具/原料
放大鏡
白紙
方法/步驟
民國三年鑄造的銀幣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在正面的圖案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背面的圖案和一些細節方面還是有所不同的。1912年以後,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之職,後又成為正式大總統。當時,為了鞏固國內政局穩定,發展民族經濟,也為“制憲”和“稱帝”作準備,於是釋出《國幣條例》,毅然決定在全國“統一幣制”。此件袁大頭:品相完好、包漿老道,屬於一件現如今存世量較少的一件袁大頭。
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公佈《中華民國國幣條例》,整頓統一幣制,規定民國三年袁頭像銀幣一元為本位幣。重七錢二分,成色銀九銅一(後改為89%),統一流通。由天津造幣廠開鑄。後南京 、廣東 、武昌 、甘肅造幣分廠陸續開鑄,幣值有一元 、半元 、二角、一角等面值。有簽字 、無簽字版,邊齒為185 、170道直線。紀年有三年 、八年 、九年、十年四種,細微差異頗多,成色參差不齊。本品為民國三年(1914年)蘭州造幣廠鑄,此係甘肅“袁大頭”最初鑄品,花文較粗,成色甚劣,鑄不多。
湖北省造光緒元寶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鑄造。光緒元寶是大清光緒年流通大面值貨幣之首,是我國首批引進海外技術的印發流通貨幣,對於現今也蘊藏了一定歷史意義。錢幣正面中珠圈內鐫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圈外上端鐫“湖北省造”,下端鐫幣“當十”, 藏品的品相精緻,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其包漿入骨,熟舊自然,深打字口清楚,流通痕跡明顯,邊齒過關,龍鱗清晰,它有著歷史薰陶,極重的文化傳承。
清代鑄幣通常用有兩種材質“紅銅”“黃銅”,因當時國庫黃銅存量大,所以黃銅鑄幣發行量大,而紅銅貴重,鑄幣稀少,市面是流通甚少。最早通商是以物換物,而後錢幣取代換物制度。清王朝後改錢模板,以蟠龍做背,象徵清王朝統治的神聖與威嚴。
以前錢幣作為通商貨幣,銀元、銅幣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早在各朝時期龍已滲透了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