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媽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前一陣流行一句很經典的話,“如果父母需要持證上崗,那多數父母都會下崗。”父母是一份職業性很強的工作,可是我們很多父母並不專業。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bbbbb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德國媽媽教育孩子的方法
1、讓孩子做家務:不近人情
許多中國家庭,覺得孩子年紀小,在生活上的一些簡單事情都包辦。例如,幫孩子穿衣服,收拾玩具,甚至還追在孩子後面餵飯,不需要孩子幫忙做家務。由於從小就有父母的幫助,大多孩子都養成了有困難找父母的習慣。
可是,德國媽媽在生活上對於孩子是要求可以是“不近人情”,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必須分擔家裡的一些家務。
例如,有位德國媽媽要求,小孩子放學後,第一時間進廚房幫忙洗菜,幫忙搞衛生,如果孩子撒嬌或者發脾氣不肯做,德國媽媽就會“狠心”地把孩子趕出廚房,並且當天的晚餐也不會給孩子準備。
德國媽媽認為,在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如果孩子不幫忙,他們就永遠長不大,會養成依賴心理。所以,鍛鍊孩子的吃苦精神,就從讓孩子幫忙做家務開始,這樣能夠培養孩子勤勞、獨立的品格。
2、送孩子去“磨難營”
許多中國家庭裡的獨生子女可以說是家裡的寶,一家幾代老人都圍著一個小孩轉。不少家長帶著“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自己的孩子看到喜歡的東西或者別人有的東西,只要孩子要求,無論價格如何,是否實用,都是照買不誤。
如果長輩對孩子的言聽計從,造成孩子嬌生慣養,不能吃苦。因此,德國媽媽為了鍛鍊孩子的毅力,磨練孩子的意志,他們會送孩子去“磨難營”。
德國媽媽通常會送孩子去磨難營三天,讓孩子接受社會的磨難更多,這樣教孩子堅強。在德國媽媽的思想裡,讓孩子參加磨難營,是希望讓他們在集體中學會友愛,在艱苦中體會堅強,在堅持中品嚐成功,在失去中感受擁有,在得到中學會惜福。
3、德國流行的殘酷教育
俗話說“三歲定八十”,可見小孩在幼兒階段的性格、行為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如果家長能注意從小就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生活能力的培養,進行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等綜合的教育,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溫室裡長大的孩子,沒有經歷過風雨,沒有面對過困難,承受挫折的能力也較低。不要總把孩子“關在溫室”裡,獨生子女時代,作為父母應該多給孩子磨鍊的機會。
為了使我們的下一代成為強者,能夠做到自立自強,德國流行殘酷教育,對待孩子並不是只是憐憫和照顧,而是給他們更加多的磨鍊機會。
在殘酷教育方式中,德國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與孩子之間是用多溝通和理解的方法,及時發現並糾正孩子的錯誤和缺點,對孩子的優點和特長及時加以鼓勵,令孩子形成勇於面對困難的自信心。
德國媽媽教育孩子的規則
規則1:孩子像花也像大樹,需要呵護更要歷練!死知識和活能力,都是學習。
規則2:既要學業好,更要能力強,寵物是最好的老師——教會孩子熱愛生命、付出愛心和動物相處,就是一種學習。
規則3:從小能和動物相處,長大就能和他人相處,擁有柔軟的心,關懷弱勢,照顧比自己弱小的生命,善良比金子更可貴。
規則4:為故事設計不同的結局,訓練邏輯思辨能力,動腦筋,就能克服困難,解決難題。
規則5:從餐桌上學禮貌,隨時隨地教育,培養孩子的禮儀。
規則6:放手,是學習獨立的第一堂課!自己能夠完成,就不接受他人幫助。
規則7:不要多幫孩子做,而是多讓孩子做。
規則8:閱讀是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基礎。成為圖書館的常客——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為孩子開啟知識的大門。
規則9:相信孩子的感受與判斷力,不以自己的經驗,取代孩子的感受。
規則10:再怎麼富裕,都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教育孩子:不必要的花費,就是浪費!幾塊錢也是浪費!
德國媽媽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
把孩子當做是獨立、完整的個體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更不是父母完成夢想的接力者。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應該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其次,父母要明白“能力大於成績”的 道理,不要為孩子事事代勞,而應該多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
教養孩子,父母必須以身作則
關於親子教育,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否則就無權要求孩子這樣去做。在德國父母看來,身教重於言教,如果孩子身上有10個缺點,父母應該要為其中5個負責。
尊重優於權威
望子成龍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願,然而許多父母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不分場合地教訓孩子,全然不顧孩子的自尊心是否受到傷害。不貶仰、不縱容,讓孩子自然成長。
吃苦好過吃補
***跌倒了要自己站起來***
和其他國家的孩子相比,德國孩子的抗挫能力是出了名的強。德國的父母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呢?磨難營是他們的法寶之一,讓孩子參加一些近乎殘酷的訓練活動。或許你會覺得這麼做很殘忍,德國父母卻認為這是對孩子的愛。因為,愛孩子,就要讓孩子懂得堅強。適度磨難,是對孩子最好的鍛鍊。
教育孩子,社會沒有絕對公平,
只有規則與秩序
如何才能有效的教育孩子?許多父母的做法是不斷的說教,但是聰明的德國父母會為孩子立下規矩,從小讓孩子建立規則意識。他們會和孩子協商,制定一些規則,並且要求孩子遵守這些規則。寬容而不縱容,建立規則比說教更有效。
讓孩子在碰撞中長大
而不是在呵護中長大
在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並且必然會成為一棵大樹。而在長成大樹的過程中,園丁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更多的,園丁們需要明白,成長的過程還是屬於種子自己的,他需要經歷風雨,在跌跌撞撞中成長得更加茁壯。
自由大於限制
在德國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既不附屬於家長,也不依賴家長。他們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也具備獨立的思維。所以,德國的孩子多以自我獨立發展為成長目標。而身為父母,只要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即可。給孩子獨立空間,發展才會無限大。
從小建立孩子理財觀,
教會孩子存到第一桶金
德國人富有,但絕對不奢侈,所以德國每年的平均消費都不會很高,這主要得益於德國父母從小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在這樣的教育下,德國孩子從小就養成了非常好的理財習慣;不亂花零花錢、隨時去銀行存錢,即便玩遊戲的時候也很節省。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借鑑好的教育理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更優秀,何樂而不為?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長們持之以恆的幫助和努力,希望這些方法能幫助到各位。
致兒子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