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生活化探究論文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滲透生活化教育,幼兒感興趣的是具體生動的教育現象,他們的學習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讓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生活化》
摘要:數學來自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綱要》中明確指出:“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這就要求教師從內容的選擇上、活動匯入的形式上、教學過程的組織上、活動時間的安排上儘可能做到“生活化”,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關鍵詞:體驗;活動;生活;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7-0276-02
《綱要》指出:“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數學來自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依據《綱要》的這一理念,將生活本質的具體形象性、隨意性與數學概念的抽象性、嚴謹性有機地統一在幼兒園數學活動中,把數學教育活動生活化無疑是一條更有效的教學途徑。這就要求教師從內容的選擇上、活動匯入的形式上、教學過程的組織上、活動時間的安排上儘可能貼近幼兒的生活,把幼兒的生活經驗課堂化,化抽象的數學為有趣的、生動的、易於理解的事物,讓幼兒在操作性活動中感受數學。
一、數學教學內容選擇“生活化”
所謂生活化的學習內容是指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數學內容和材料。使幼兒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和生活實際,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索、嘗試。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內容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在《教育活動設計》教師用書中選擇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通過挖掘教師用書中的“實用性”、“現實性”材料,讓幼兒學得具體、學得生動、學得積極、學得有用。如“幼兒園真大啊”、“我們的火車出發了”、“裝飾月餅盒”、“大大小小的水果”、“我的家在哪裡”、“規律排序”等內容都比較實用且操作性強。
2.從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尋找教學內容。這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幼兒獲得問題解決的一般方法。例如,讓幼兒記錄每天的天氣情況,然後進行統計;讓幼兒數一數家裡有多少人,說一說自己的身高、體重,家裡的電話號碼、門牌號碼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數字及其作用。在擺餐具時,一個碗上放一雙筷子或一個勺子,讓幼兒感知一一對應的關係,在整理玩具和生活用具時,按照標記進行擺放,可讓幼兒感知分類等。
二、數學活動匯入“生活化”
活動匯入就如同優美樂章的“序曲”,一個優秀的教學活動匯入不僅能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能勾起幼兒真實生活經驗,從而使其對數學教學活動起了很好的鋪墊功能。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越來越貼近,那麼幼兒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師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要從幼兒的心理特點出發,設計幼兒感興趣的生活素材,創設幼兒喜聞樂見、真實的情境進行活動匯入,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大班數學活動“我的家在哪裡”中,教師先讓幼兒觀看一段自拍錄影,原來是因為農村幼兒園的孩子一般都是住在自建的房子,很少有機會到一些“小區”去看看,所以教師就拍了一段“小區環境”的錄影。這段錄影一播放,幼兒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了播放視訊上,通過觀看對“小區”的房子的門牌號有了比較直觀的瞭解。教師再以郵遞員叔叔的身份去給小區的居民送信……如此匯入展開教學活動,不僅很好地激發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也讓幼兒真切感受到了數學源於生活,學數學就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數學活動過程組織“生活化”
既然數學源於生活,那麼我們在設計組織數學活動過程中就應聯絡生活、貼近生活。這樣才能拉進幼兒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使之產生親切感,誘發幼兒的內在知識潛能。教師要設計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情境,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實踐及合作、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增強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發展數學思維,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探索、創新的精神。如在“學習分類”的活動中,教師為孩子創設了“商場購物”的生活情境,活動室佈置成了一個“小小商場”,教師帶領幼兒參觀,然後提出問題:孩子們,你們發現商場裡的商品擺放有什麼特點嗎?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來尋找問題的答案。教師還特意在商場的一角設定了一個擺放混亂的毛巾櫃子,當教師把幼兒的注意力引到這裡的時候,提問:孩子們,你又發現了什麼?孩子們一致認為這樣的擺放不僅不美觀,還給我們購物帶來不便,然後教師非常自然地提出請小朋友們幫忙整理櫃檯。當孩子們整理完了以後,大家又來交流整理的方法和感受。教師把生活場景搬到了集體教學活動中來,使幼兒對教學活動感到非常親切,能主動學習,並在這個活動中也深切體會到了分類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生活離不開數學。
四、數學活動時間“生活化”
在日常教學活動過程中,要求我們老師不要侷限於集體教學活動和區域活動,要把幼兒從教學活動的籠子裡解放出來。在生活中,教師儘量給幼兒提供“活”的教育,善於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對幼兒進行隨機的引導。例如有一天中午午睡前,小2班的孩子們脫下自己的鞋子準備睡覺,鈴鈴對身旁的歡歡說說:“我的鞋子比你的大!”小東聽到了說:“我的鞋子比玲玲的大!”接著又有其他小朋友表示自己的鞋子比某某小朋友的大,老師看到這個情景,就對小朋友說:“孩子們,那我們今天能不能把所有的鞋子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排隊呀?”小朋友們非常樂意,立刻把鞋子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不到兩分鐘的時間,一支整齊的鞋子隊伍就排列出來了。教師隨機抓住睡覺前整理鞋子這件事情對孩子進行了“比較大小”、“按從小到大順序排”的數學練習,這些都不是教師強塞給孩子的,而是孩子們自己發現、探索、收穫的。
教育原本就在孩子的生活之中,教育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一方面要關注幼兒最關心或者與幼兒有直接聯絡的現實生活,採用觀察、探究和操作的方法,激發幼兒知、情、意的全身心投入,另一方面要不斷地擴大幼兒的生活空間和活動範圍,儘可能地讓幼兒帶著數學問題接觸生活實際,引導幼兒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用數學的頭腦想問題,加深幼兒生對生活中數學問題的理解。總之,生活化是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比較好的一種教育手段,所以,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應該生活化。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幼兒園雙語教育淺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