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之戰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5日

  井陘之戰中,韓信表現出了“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的卓越智謀和用兵韜略,其戰績堪稱軍事史上的奇觀,井陘之戰則是他戰例中的代表作。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井陘之戰分析

  中文名稱:井陘之戰

  參戰部隊:漢國,趙國

  戰爭結果:漢國獲勝

  時  間:公元前204年

  地  點:井陘口今河北井陘東

  人  物:韓信 劉邦 項羽

  井陘之戰詳情

  背水之戰

  趙軍對潛伏的漢軍毫無覺察,望見漢軍背水列陣,無路可以退兵,都禁不住竊竊哂笑,認為韓信置兵於“死地”,根本不懂得用兵的常識,因而對漢軍更加輕視。今天看來,當時趙軍的哂笑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兵法上明確規定,佈陣要“右倍山陵,前左水澤”,韓信反其道而用之,豈不是可笑之至?

  天亮之後,張耳、韓信親自率領漢軍,打著大將的旗幟,攜帶大將的儀仗鼓號,向井陘口東邊的趙軍進逼過去。趙軍見狀,果然躊躇滿志,離營迎戰。兩軍戈矛相交,廝殺了一陣子後,韓信就佯裝戰敗,讓部下胡亂扔掉旗鼓儀仗,向綿蔓水方向後撤,與事先在那裡背水列陣的部隊迅速會合,趙王歇和陳餘誤以為漢軍真的打了敗仗,豈肯輕易放過機會,於是就揮軍追擊,傾全力猛攻背水陣,企圖一舉全殲漢軍。

  “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鬥”

  漢軍士兵看到前有強敵,後有水阻,無路可退,所以人人死戰,個個拚命,趙軍的凶猛攻勢就這樣被抑制住了。這時,埋伏在趙軍營壘翼側的漢軍二千輕騎則乘著趙軍大營空虛無備,突然出擊,襲佔趙營。他們迅速拔下趙軍旗幟,插上漢軍戰旗,一時間紅旗林立,迎風招展,好不威風。

  趙軍久攻背水陣不下,陳餘不得已只好下令收兵。這時趙軍才猛然發現自己大營上插滿了漢軍紅色戰旗,老巢已經易手。這樣一來,趙軍上下頓時驚恐大亂,紛紛逃散。佔據趙軍大營的漢軍輕騎見趙軍潰亂,當即乘機出擊,從側後切斷了趙軍的歸路;而韓信則指揮漢軍主力全線發起反擊。趙軍倉皇向泜水今河北獲鹿南2.5公里,現已被湮塞方向敗退,被漢軍追上,結果全部就殲,陳餘被殺,趙王歇和李左車束手就擒。

  同時劉邦親率大將靳歙、周緤等渡黃河北上攻打趙國擊敗趙王歇派大將賁郝、趙侯四人、司馬兩人、兵守、郡守以及趙國守相平定趙國河內郡,邯鄲郡,克趙國都城邯鄲、襄國,最後劉邦、靳歙、周緤等人與張耳韓信等人在襄國會師。可以看出,劉邦靳歙消滅趙國的將領遠超張耳韓信消滅的趙將,光侯就四個了,其餘趙將更是不少。

  井陘之戰漢軍勝利的關鍵

  此戰關鍵之處就是孫子兵法所說:知己知彼。作為掌握孫子精髓的韓信無疑很好的繼承了這種兵權謀,把它和巧妙的戰術配合在一起構成完美戰役。軍事的佈局不在於你有多麼完美的戰術設計,有多麼精妙的奇思異想。關鍵在於你如何把握戰術的節奏,把每個環節都絲絲入扣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去完善它,而不至於一步錯,滿盤輸!而韓信運用高階間諜巧妙背水破敵殊成絕響,井陘之戰制勝之道不在於背水之陣有多奧妙,在於韓信知道敵軍實際的情況,對症下藥!井陘之戰制勝之道不在於韓信的奇兵正兵配合的如何神奇如何“哲學”,在於韓信有把握取得敵軍大營,故做疑雲!

  井陘之戰的勝利,很多人把他完全歸功於韓信,雖然韓信的謀劃佈局成就此戰無疑為最大功臣,但是張耳的作用同樣不能忽視,而張耳幾乎除井陘之戰外沒有參與各個戰爭,想必此戰功勞不小,是此戰的關鍵人物。張耳和陳餘曾經是好朋友,共伺一主,後來才鬧翻,但是人脈不會一下俱斷,想必趙軍中必有其高階將領被張耳策反或則本就是張耳的人“身在曹營,心在漢”。此戰出擊,有高階間諜通風報信加上裡應外合,使韓信完全可以知己知彼,從容佈局!

  知道陳餘的計劃和用心後,韓信對症下藥,佈置一個完美的陷阱等著陳餘跳下去。第一步韓信派兩千輕騎持赤幟,埋伏在山道中,韓信授予錦囊:明天作戰的時候,我誘敵撤退,趙軍肯定空壁追我,你們快速衝到大營拔掉趙幟還上漢赤幟。這裡我們可以推測:韓信為何這麼肯定趙大營空壁?是早就清楚趙軍的佈置還是深信自己的誘敵政策可以讓趙軍全部追擊?我想以韓信的名將風格必然不會把勝利寄託對方的愚蠢上,而陳餘出戰連大營都不顧亦覺得過分愚蠢。我以為是韓信早有安排,或則大營中有其內應,奇兵到趙營後,立即裡應外合。

  第二天,韓信胸有成竹的告訴手下:“今日破趙會食!”屬下不知道其奧妙,半信半疑,詳應曰:“諾。”。韓信和張耳帶士兵親自誘敵知道陳餘要一戰而擊潰之,非自己親自出面不可。而派萬餘人至水東岸背水而陣,背水成陣可以保護自己的後翼和側翼不受攻擊,全力正面抵抗敵軍的進攻,而且使對方的軍隊無法展開,優勢數量無用武之地。最重要的一點是由於新兵軍心不齊,而背水則無法逃跑,惟有奮力做戰,才可死裡求生,這樣極大的激勵士氣。背水之戰讓人想起不久前項羽的鉅鹿之戰,同樣是軍心不齊,而破釜沉舟。都是屬於“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不過項羽是激發求戰欲主動進攻,而韓信則是激發士氣拖住敵人。韓信早年曾經投靠項梁為兵,項梁死後歸屬項羽,項羽提拔為郎中,作為近臣,隨在項羽左右。韓信在霸上亡楚歸漢,按行蹤應該參加了鉅鹿之戰!想必其破釜沉舟的效用使韓信身有體會,韓信把他拿來活學活用可見高明;而另一個也經歷鉅鹿之戰的陳餘見此卻沒有任何警覺,以為韓信不會用兵而輕視之,如此無長進乎,亦讓人感嘆!

  趙軍一時擊敗不了漢軍就想回營可見素質之差,沒有老兵的堅韌性,全憑一時之氣作戰,典型的沒有訓練的新兵,此時發現大營的旗幟變成漢軍旗幟,立刻軍心崩潰,四處逃散,主將連殺數人都無法維持紀律,漢軍趁機反攻一舉破趙軍,接著追殺陳餘殘軍,張蒼追殺陳餘於汦水上,漢軍又擒拿趙王歇,趙國被漢軍一舉平定。
 

吳廣的人物生平
吳廣是怎麼死的
相關知識
井陘之戰簡介
南北朝邙山之戰簡介
鍾離之戰簡介
怛羅斯之戰簡介
鄱陽湖之戰簡介
濁澤之戰簡介
郾城之戰簡介
濉水之戰簡介
淝水之戰簡介
和尚原之戰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