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什麼不殺劉邦?

General 更新 2025-01-22

項羽為何不殺劉邦——從《鴻門宴》項羽心理談起

項羽為何不殺劉邦 ——從《鴻門宴》項羽心理談起 何偉 鴻門宴上,項羽居於絕對的強勢地位,但他並未殺了弱勢的劉邦。因此,千百年來,項羽幾乎不約而同地被貼上了“剛愎自用”、“婦人之仁”、“優柔寡斷”、“目光短淺”、“有勇無謀”、“沽名釣譽”等等標籤,不一而足。 “鴻門釋劉”,如果單從結果上看,似乎確為項羽失策,但世事哪能一概以最終的成敗論英雄,鴻門宴上,項羽究竟是由於什麼原因放掉了劉邦呢?本文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對《鴻門宴》上的項羽心理作一番探析。一,守義的謙謙君子 中國人講究一“義”字,古語曰“捨生取義,殺身成仁。”項羽,出身於楚國項氏望族,他秉承了上層貴族文化的誠信守義、知恩圖報、光明磊落等品質。鴻門宴中,項伯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羽諾之。項伯一句“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說得項羽一時沒了底氣,缺少了攻打劉邦的把柄。所謂殺之無名,因此,既然項羽已同意了項伯的意見,就不能名正言順,大張旗鼓的討伐劉邦,那麼,他更不會以小人行徑,在宴會之上,置劉邦於死地了。因為對一個已經來謝罪的人還要殺害,更是殺之不武,勝之不武。在當時,項羽的這種信義之舉可稱得上是真正的英雄,直到今天,堅信守義仍然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劉邦自項梁起事,便緊隨項氏集團南征北戰,抗擊秦軍,雖然沒打過幾次勝仗。但劉邦曾和項羽聯手攻打城陽、定陶、雍丘、外黃……他們可謂是經過血與火考驗的“戰友”。劉邦在滅秦戰爭中是有功勞的;況且,懷王曾與諸侯約定“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儘管滅秦的真正功臣是項羽,但畢竟劉邦先入了咸陽。如今鴻門宴,劉邦前來謝罪,俯首稱臣,若再殺之有違良心,這是誠信守義的項羽心理上所不能承受的。 再者,此前項羽曾答應季父項伯,君子一言九鼎,再殺劉邦則失信於叔父。鴻門宴上樊噲以“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官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為由責備項羽時,為何出現“項王未有以應”的尷尬局面,原因即是“義”在起作用。 因此,項羽寧可在戰場上與劉邦真刀真槍地拼命,也不願玩弄這種不仁不義的陰謀。因此,他對范增的多次暗示才“默然不應”,故作不聞不知,並寬容了樊噲的不敬,甚至產生了英雄相惜的情感。這些問題的關鍵,都是“義”字在起作用。二,高度自信的心理劉邦進入咸陽時,他的下一步是如何打算的呢?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因此,“沛公欲王關中”,此事應屬實,從沛公的言行中,我們也可窺得一二,“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而范增據當時情勢,因勢利導激勵項羽,並得到一個假想的結論:“此其志不在小”、“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這是范增的審時度勢,也是他高常人一等之處。 剛剛破釜沉舟,打敗秦軍主力,取得輝煌戰果的項羽,怎能會忍受劉邦的如此氣焰囂張,因此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至少秦漢時期的古人一天只吃兩餐(食時、晡時),項羽準備一大清早要將士吃飯,是要快速解決問題。旦日,太陽剛露出地平線,此時本不該吃飯。因此項羽命令、舉動反常。但若仔細分析又合情合理,項羽犒勞將士的目的是早點攻破劉邦的軍隊,把劉邦消滅。因為劉邦“軍灞上,拒關,勿納諸侯”。“旦日饗士卒”,集中表現了項羽他不可一世、叱吒風雲,急不可耐消滅要敢於抵抗自己的神態。 但是,項羽......

項羽鴻門宴之後為什麼還是不殺劉邦

項羽為何不殺劉邦?

[摘要]項羽只知道殺人容易。他一生征戰,無數英雄喪命於他的楚戟下。鴻門宴上,他只正確地選擇了忍住不殺,卻還被後人譏笑為“婦人之仁”。人做到這種份兒上,足以證明其在政治上的幼稚。

本文摘自《老樑數英雄》,樑宏達 著,重慶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年1月。

項梁、項羽叔侄起兵後,推楚王孫熊心為懷王。恢復楚地後,沛公劉邦率眾來投。秦少府章邯奉命平亂,大軍先破陳勝、吳廣、項梁,又邀擊諸侯於趙國,戰局迅速變得對秦有利。

此時,懷王召集宋義、項羽、劉邦等人開會,議定兵分兩路:一路北上,以宋義為主將,項羽為副將,范增為軍師,消滅秦軍主力,同時懾服各路諸侯,再一同取道函谷關入關中;一路西進,由劉邦帶領,經武關進入關中,取咸陽滅秦。此時,懷王熊心與宋義、劉邦等約定:誰先入關中,誰便可於關中稱王。

兩路大軍,劉先入關

先說宋義率領的北路軍。走到半路時,宋義突然下令軍隊不許進發,雖然其未明說,但已顯坐觀天下、擁兵自立之意。於是,項羽與范增合謀,殺掉了宋義,搶佔了軍權,然後破釜沉舟,渡河與秦軍在鉅鹿大戰,解救了趙王。秦軍敗降,各路諸侯也對項羽皆服。

此次戰勝章邯後,項羽收服了秦降卒20萬,但率眾進軍關中的途中,他害怕降卒生二心,於是便將秦軍將士悉數坑殺,僅留了章邯、司馬欣、董翳三將,以備日後用。

但項羽兵臨函谷關時,卻意外地發現劉邦已先入關中,並派重兵把守了函谷關。項羽大怒之下破關而入。當時,項羽率部40萬,駐紮於鴻門處。其中,項氏大軍十幾萬,剩餘的皆為隨項羽一同入關的諸侯部隊。這些軍隊有些存心觀望,並無真正歸服之意,有些甚至已處於解除武裝狀態。

再看劉邦。當時他率手下軍隊10萬駐紮於霸上。為何劉邦會先進咸陽?不得不說,上天就是在眷顧他——他的部隊並非楚軍主力,秦軍當時被牽制在鉅鹿,因此,劉邦得以抄敵後路;而且他邊打邊走,聚集了陳勝、項梁被滅以後的散兵遊勇,一路上又有幾個大城的守軍投降被他收編。奉懷王之命出發以後,劉邦與自己的沛縣小集團一路智取力奪,再加上興仁者之兵、行詭謀之用,最終打入關中。在入關以後,又採納了張良的建議,與咸陽父老約法三章——不殺降順將士,不搶秦宮女人,不貪府庫財寶,對故吏安置妥當。

一切安排妥當以後,劉邦才退軍霸上,等待大部隊的到來。但他手下有一名為曹無傷的愚蠢小人。當時,曹無傷為劉邦手下的左司馬,他以為挑動項劉爭戰,自己便可獲得項羽的賞賜與信任,於是便去項羽那裡告密,說劉邦有“稱王關中”之心。

項羽聽說劉邦準備稱王關中自然盛怒,便下令次日一早讓兵士飽餐一頓,眾志成城,擊敗劉邦之軍隊。一場惡戰在即。

項伯:無意間斷送了項家江山

劉邦之所以能夠逃過鴻門宴一劫,最終要謝的人還是張良。

項伯是項羽的叔父。當他得知項羽準備與劉邦開戰以後,料定劉邦必敗。此時,他最擔心的人是自己的老朋友張良。

早在秦始皇時期,項伯殺了人,曾經逃至下邳張良那裡,張良待他極佳,再加上二人皆有反秦之心,自然成了難中好友。項伯知道張良如今是沛公的軍師,唯恐玉石俱焚,於是他快馬加鞭連夜趕至霸上軍營,密會張良。

項伯的本意是讓張良與自己一起離開,先逃離險境再說。但張良深深銘記著劉邦的知遇之恩,自然不願棄劉邦而去,便將此事告訴了劉邦。這是項伯未能預料到的,但他又不能棄好友而去,無奈之中,只得默許。

按理來說,項伯在險難之中不忘張良,本是高尚的報恩表現,但他卻忽略了兩個問題——秦滅以後,劉邦與項羽各自的勢力不斷髮展,此時,劉邦先入關中,已與項羽形成對立之勢。自己是楚軍高級將領,且是項羽之叔父,當朋友之誼、政治利害、親情利害相沖突時,他選......

項羽是否因為沒殺劉邦而失天下?

其實劉邦的原話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高祖置酒雒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

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

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

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

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

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

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摘自《史記 高祖本紀》

一、性格問題:劉邦雖然傲慢,喜歡侮辱別人,但是能夠論功行賞,招賢納才;而項羽恰恰相反,儘管表面待人仁厚,但是骨子卻是剛愎自用,妒賢嫉能,手下有戰功,卻不給封賞,久而久之,人心離散。

二、人才問題:劉邦本身雖無大才,卻能量才使用,蕭何、梗信、張良,漢初三傑都為劉邦所用,終成大業。項羽則不然,雖然“力拔山兮氣蓋世”,但終究無容人之量,不能慧眼識才,結果天下大勢逆轉,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項羽為何不殺劉邦

《鴻門宴》中擁兵四十萬的項羽聽說只有十萬兵力的劉邦先破關入秦,不禁大怒,發誓要擊破劉邦,情急之下,劉邦聽從張良的建議,率一百多人馬親到楚軍軍營向項羽謝罪,一番情深意切的表白,使得項王怒氣頓消,竟不理會亞父范增的舉玦示意,最終讓劉邦從小路逃回漢營。對於項羽為什麼不殺劉邦,縱虎歸山,論者見仁見智,眾說紛紜。其中大家公認的一點就是,項羽有“婦人之仁”。筆者仔細閱讀《項羽本紀》,對此論不敢苟同。

項羽跟隨項梁起兵舉事,一路走來,慷慨激昂,在許多關鍵時刻勇武立斷,毫不優柔。陳涉等在大澤鄉起義,九月,會稽郡守殷通與項梁商議起兵反秦,項梁不肯居於人下,示意項羽斬殺郡守,項籍毫不猶豫地拔出劍來斬下了郡守的頭,並且還一連殺了一百多人。後來,項羽屠城陽、殺宋義、坑殺秦降卒二十餘萬。鴻門宴之後,項羽率兵西進,屠咸陽城,殺子嬰,燒阿房宮,大火三月不熄。北進奪齊地、擄婦幼,攻下滎陽城,煮周苛、殺樅公。如此等等,絲毫見不出項羽骨子裡有什麼“仁愛之心”。項羽進關到戲水之西,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告訴項羽說:“沛公想在關中稱王,讓秦王子嬰為相,珍奇寶物都佔為己有了。”項羽大為憤怒,說:“明天準備酒食,好好犒勞士卒,給我把沛公的部隊打垮!”這種言行完全是項羽的一貫作派,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至於鴻門宴上,項羽一改宴前的怒氣沖天,無視范增的暗示,縱容項伯“翼蔽沛公”,洩露內奸曹無傷,對劉邦脫逃聽之任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項羽的本性使然。項羽崇尚英武,力能扛鼎,生性率真,好似一個逞強好勝的孩童一般,毫無城府。這種本性使得他喜歡愛慕虛榮,意氣用事。當他年輕時目睹秦始皇威儀浩蕩的車隊經過,觀者如堵時,他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在新豐鴻門,聞劉邦欲關中稱王,大發雷霆,欲以四十萬大軍擊壓劉邦十萬軍。滅秦之後,有人勸說項羽: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羽此時卻心懷東歸意,說:“人富貴了不迴歸故鄉,就如同穿著好衣服在夜裡行走一樣,誰能知道呢?”兵敗烏江時,他拒絕登上烏江亭長的救生船,面對身後的叢林干戈,在殘兵勝勇前,仍逞匹夫之勇,力戰而亡。

項羽的性格弱點貫穿了一生的始終,他似乎並無意加以改變,這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他政治失敗的致命傷。項羽從會稽起事開始,攻城掠地,拔營下寨,從來就不知道世上還有一個“怕”字,誠如他在垓下之圍後對他的手下所言,“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即使他只剩下二十八員騎兵,仍能在漢軍的重重包圍中左衝右突,斬兵殺將,如入無人之境。這種惟我獨尊、誰與爭鋒的氣勢,足可撼三軍,動天地。虎狼之秦尚不在他眼裡,區區十萬兵力的劉邦又豈在話下。鴻門宴上,劉邦前來謝罪,卑曲稱臣,高頌項王,項羽自然沾沾自喜,頗以為得意,遂聽從項伯言而善遇劉邦。再者,劉邦從項梁起事開始,便緊跟著項氏集團南征北戰,抗擊秦軍。劉邦曾和項羽聯手攻打城陽、定陶、雍丘、外黃……可謂是經過血與火考驗的“戰友”。雖然這次劉邦先破秦入關,多少讓項王在天下人面前顯得難堪,但他不願在對方勢單力薄之際暗算對手,讓自己揹負殺友背義的罪名,他寧可在戰場上與劉邦一刀一槍地拼命,也不願玩弄這種不仁不義的陰謀來戰勝對手。因此,他才不理睬范增的多次暗示,才寬容了樊噲的不恭。同時,范增為進擊劉邦並沒有提出足夠有力的證據,而且鴻門宴上未經項羽同意,便擅自叫項莊舞劍,藉機刺殺沛公,這無疑是給項羽難堪。這種越俎代庖的行為是項羽所不允許的。因此,也就有了鴻門宴上范增數目項王而項王默然不應的千古遺憾。

項羽就是一個率真可愛的孩子,他一生的理想只想成為一代霸主,在分封王十二王之後,自稱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鴻門宴項羽不殺劉邦是否導致項羽失去天下嗎

1、那是肯定的。

2、因為你殺了劉邦,還有李邦、張邦。

關鍵是君主的治國之策應正確,才不會失去天下。

3、在《史記·項羽本紀》最後,司馬遷已經分析很清楚了。

4、原文:

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寐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5、譯文:

太史公說:我聽周生說舜的眼睛可能是兩個瞳人兒。又聽說項羽也是兩個瞳人兒。項羽難道是舜的後代嗎?不然他的發跡怎麼那麼突然啊!秦朝搞糟了它的政令,陳涉首先發難,各路豪傑蜂擁而起,你爭我奪,數也數不清。然而項羽並非有些許權柄可以憑藉,他趁秦末大亂之勢興起於民間,只三年的時間,就率領原戰國時的齊、趙、韓、魏、燕五國諸侯滅掉了秦朝,劃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項羽發出,自號為“霸王”,他的勢位雖然沒能保持長久,但近古以來象這樣的人還不曾有過。至於項羽捨棄關中之地,思念楚國建都彭城,放逐義帝,自立為王,而又埋怨諸侯背叛自己,想成大事可就難了。他自誇戰功,竭力施展個人的聰明,卻不肯師法古人,認為霸王的功業,要靠武力征伐諸侯治理天下,結果五年之間終於丟了國家,身死東城,仍不覺悟,也不自責,實在是太錯誤了。而他竟然拿“上天要滅亡我,不是用兵的過錯”這句話來自我解脫,難道不荒謬嗎?

項羽是因為在鴻門宴上不殺劉邦而失去天下

翻閱楚漢爭霸的歷史,為項羽留一聲長嘆,為劉邦留幾許漠然。

項羽,大丈夫也。

劉邦,實屬小人。

縱看歷史:重情義者,聲正義者,哪個真正造了一番偉業呢?他們可以雪中送炭,亦可以錦上添花。無野心者,落一個功臣之名;有野心者,不過是再唱一曲《霸王別姬》罷了。不可否認,劉,項均屬英雄,一個有爭霸之勢,一個有治世之才。如果說,爭霸需要力氣,治世需要心機的話,那劉邦的小人脾性真的幫了他大忙。

歷史如果讓項羽與樊噲、張良為伍那天下早就太平了。可它偏不,讓項羽有樊噲的豪氣和劉邦的野心,於是,留下的就是一場悲劇。

劉邦到底勝了多少,項羽有到底輸了幾步。是從鴻門宴開始奠定下來的敗局嗎?不是,兩人成敗取決於兩個字:性格。

大丈夫者,剛正不阿;真小人者,蠅營狗苟。

因而:

同樣是面對楚河漢界的一紙文書,劉邦想的是:儘快讓它作廢;項羽想的是:何時讓它作廢。攻其不備,趁人之危,在項羽的字典裡,就不配出現,但那卻是劉邦思想的主宰。當項一心固守時,劉想的是利誘韓信出兵。當項在垓下仍固守時,劉早已想到了四面楚歌。結果,項敗,劉勝。

同樣是江山美人,兒女情長。劉邦親手葬送了兒女,呂稚對情敵戚姬陰狠施人彘酷刑,真是一對狗男女,但,劉邦活了。那項羽呢,大丈夫的俠骨柔情,擁著虞姬,唱著“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結果,西楚就這樣滅了。

爭霸,大丈夫,敗矣。

大丈夫不屑,蠅營狗苟;真小人訕笑,剛正不阿。

從而:

追溯,鴻門之宴。有人說,項羽有著婦人之仁。不然,大丈夫者,只是不屑暗箭傷人。而劉邦在項羽一次次的不屑中,偷樂著苟全性命。

結果,暮年的劉活過了,壯年的項。

追溯,烏江自刎。風颯颯,衰草連天。滾滾烏江,聽著那句: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江東子弟八千,無一人還,何顏見江東父老。實乃大丈夫之言。想當年,借“尿道”逃走的劉邦,“間至軍中”,還長舒一口氣吧。但,霸王從此長眠,劉邦已成高祖。

機會面前,大丈夫,覆敗矣。

試想,如果當年,項還軍霸上,劉設鴻門之宴,楚漢之爭,早已不復存在;亦或,項羽稱王天下,劉邦被逼烏江,定會捲土重來。

雖說,在那個年代,沒人知道:性格,決定命運。但楚漢爭霸的結果,卻是來源於項羽悲劇的性格。

一個只適合當將軍的人,只是在自己的將軍論裡,愈陷愈深罷了,到頭來,竟是一具:天之亡我。勝也大丈夫之志,敗也大丈夫之志。而對於一個懂權術的小人來講,沒有韓信,張良有奈何呢?

千古政治: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讀項羽,如讀故事。掩卷,而留一聲長嘆。

讀劉邦,如在重複一段段興衰交替中的歷史。紛紛擾擾,留下幾許漠然。

相關問題答案
項羽為什麼不殺劉邦?
項羽為什麼打不過劉邦?
曹操為什麼不殺關羽?
劉邦為什麼不殺張良?
項羽為什麼會輸給劉邦? ?
雍正為什麼不殺李衛?
項羽為什麼會輸?
劉詢為什麼要殺劉弗陵?
項羽為什麼厲害?
李顯為什麼不殺武則天?